酶参和不对称合成_第1页
酶参和不对称合成_第2页
酶参和不对称合成_第3页
酶参和不对称合成_第4页
酶参和不对称合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酶参与的不对称合成第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章酶参与的不对称合成Chapter 4 enzymes mediated asymmetric reactions第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主要内容4.1 酶及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及缺点4.2 酶催化还原反应4.3 酶催化氧化反应4.4 酶催化水解反应4.5 总结第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1 Chiral synthesis with biocatalyst 利用纯酶或有机体催化无手性、潜手性化合物转化为手性产物的过程。生物催化中常用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其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催化非

2、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又称为生物转化(microbial biotransformation)。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可使生物催化反应在连续进行生物转化,这将使生物催化法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第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酶的特征 酶是决定生物体系中化学转化方式的卓越非凡的分子器件。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催化能力和专一性。由于它们能专一性地与多种分子结合,并使化学反应加速几个数量级。作为一类大分子,它们在催化各种反应时是高效率的。第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反应特点酶的反应速度比非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一般要快1061012倍。酶催化剂的用量少,一般

3、手性催化剂的用量是0.1%1mol%,而酶催化反应中酶的用量为10-310-4mol%。酶与其他催化剂一样,仅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但不影响反应的热力学平衡,酶催化的反应往往是可逆的。第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反应优点酶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PH为58,一般在7左右,反应温度在30左右。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反应,如分解、异构和重排反应。不同酶所催化反应的条件往往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一个连续反应可以采取多酶复合体系,使这些生物催化反应能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可以简便操作步骤。第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反应缺点(一)尽管酶催化

4、反应的条件温和,但是酶反应参数必须精确控制。一般酶催化反应都有其最适条件,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这些参数变化的范围较小,一旦变化幅度超过它们的允许值,将会引起酶的活性丧失。酶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而一般都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而在非水介质中酶的活性在水溶液中低,一般降低一个数量级水平。第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反应缺点(二)酶催化反应容易被底物或产物所抑制,在底物或底物浓度较高时,会引起酶活性丧失。酶是生物大分子,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许多酶都需要辅助因子或辅酶才能进行,然而辅酶一般较为昂贵,必须使用另外一种酶才能使其原位活化或

5、再生。第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酶在生物催化反应中的使用情况第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 酶催化还原反应 面包酵母醇脱氢酶和马肝醇脱氢酶能催化酮的不对称还原,其还原产物仲醇的对映体过量率近100%。第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主要内容辅酶的循环使用脱氢酶催化酮还原酵母细胞催化酮还原酵母细胞催化烯烃还原第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1 辅酶的循环使用底物偶联法酶偶联法人工电子传递体总转换数(TTN, total turnover number)每摩尔辅酶用于转化生产物的总摩尔数。实验室要求:TTN至少为103104

6、工业生产要求:TTN105第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常用的辅酶 氧化还原酶需要辅酶作为反应过程中氢或电子的传递体。 常用的辅酶有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又称辅酶I (Co I)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又称辅酶II (Co II)第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底物偶联法 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添加辅助底物(供体),在相同酶催化下实现主要底物和辅助底物同时转化,但两者方向相反。为了使反

7、应朝向所需方向进行,一般使辅助性底物过量,以保证转换数TTN超过103。第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酶偶联法 酶偶联途径是利用两个平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酶系统,一个酶催化底物转化,另一个酶则催化辅酶循环再生。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两个酶的底物相对独立,以避免两个底物竞争同一个酶的活性中心。第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用于还原反应的酶甲酸脱氢酶葡萄糖脱氢酶醇脱氢酶氢化酶谷氨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第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 FDH)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辅助底物甲酸和反应产物(CO2)对酶无毒和易于除

8、去,FDH稳定性好、易于固定化,且已可商品化供应。该体系的缺点是FDH成本较高,酶的活性低。目前甲酸/FDH系统是最方便和最经济的NADH再生方法,特别适合于大规模重复性使用,其TTN可达103105。第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其它脱氢酶葡萄糖脱氢酶 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genase, GDH)系统是另一种NADH或NADPH再生系统。醇脱氢酶 乙醇-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系统用于NADH和NADPH的循环再生。氢化酶 氢化酶(hydrogenase)能催化NADH再生,这种酶以分子氢直接作为氢的供体,

9、氢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同时对酶和辅酶无毒。谷氨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乙醛-酵母ADH系统也可用于NAD-的再生,其转换数达到103104。该系统中酶容易失活是其致命的弱点。第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人工电子传递体第二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2 脱氢酶催化酮还原酵母醇脱氢酶马肝醇脱氢酶布氏热厌氧菌醇脱氢酶羟基甾(zai)体脱氢酶commercially available第二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酵母醇脱氢酶(yeast alcohol dehydrogenase, YADH) 底物

10、专业性强,只针对醛和甲基酮。马肝醇脱氢酶(horse liver alcohol dehydrogenase, HLADH) 底物专业性不强,因而可催化多种底物还原,应用广,缺点是立体选择性不高。羟基甾体脱氢酶(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HSDH) 最佳底物是烷基取代单烷酮和二环酮。布氏热厌氧醇脱氢酶(Thermoanaerobium brockii alcohol dehydrogenase, TBADH) 催化大分子酮还原时得到(S)-型醇,但催化小分子酮时则产物构型相反。第二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3 酵母细胞催化酮还原无环酮

11、的还原环状酮的还原去消旋化 19世纪初,人们利用面包酵母(Bakers yeast)或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被广泛用于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它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可在普通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催化反应,使用成本低。第二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无环酮的还原 多数长链酮(如n-丙基酮、 n-丁基酮和苯基酮)不能被酵母还原,只有长链甲基酮才能被酵母催化还原。第二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环状酮的还原第二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去消旋化 消旋体中仲醇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单一对映体。仲醇消旋体中的一个对

12、映体可以被选择性氧化为酮(醇脱氢酶),而另一个对映体则不能被氧化。新生的酮可以再被另一个氧化还原系统还原为仲醇,其构型与原仲醇构型相反,最终使消旋体转变单一对映,这是一项去消旋化(deracemization)技术。第二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4 酵母细胞催化烯烃还原,-不饱和酯的还原烯丙醇和共轭烯酮的还原硝基烯烃的还原 负责这种还原反应的酶一般是NADH所依赖的烯酸还原酶,这类酶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如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属和面包酵母等。第二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不饱和酯的还原 微生物对烯酸酯是先水解后还原,因此微生物还原反应实际发生在烯

13、酸阶段。第二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烯丙醇和共轭烯酮的还原第三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硝基烯烃的还原第三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3 酶催化氧化反应常用的化学氧化方法: 采用金属化合物如六价铬、七价锰衍生物以及醋酸铅、醋酸汞和有机过氧羧酸等作为氧化剂。缺点:缺少立体选择性、副反应多,且金属氧化剂会造成环境污染。酶催化的方法: 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可使不活泼的有机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如催化烷烃中的碳氢键羟化反应,反应具有区域和对映选择性。 第三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物催化氧化所用的酶三大类酶: 单加氧酶、双

14、加氧酶和氧化酶 第三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单加氧化酶催化反应 第二节 双氧酶催化反应 第三节 氧化酶和脱氢酶催化反应第三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节 单加氧化酶催化反应 反应机理: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s)可以使氧分子(O2)中一个氧化自加入到底物分子中,另一个氧原子使还原性NADH或NADPH氧化并产生水H2O。第三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单加氧酶催化的反应类型 羟化反应 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硫原子的氧化反应 拜尔-维利格反应第三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羟化反应注:反应机理不是

15、传统意义上的直接羟化,而是通过-氧化过程而完成的(脱氢、水合)。第三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对羟化反应的认识提高选择性的途径:(1)改变培养条件,增加细胞代谢压力;(2)广泛筛选不同的微生物菌种;(3)底物修饰 目前对反应过程中底物的氧化位点还不能预测,但是已经发现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选择性。第三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羟化反应实例介绍第三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烯烃的环氧化反应特点:针对很多小分子的烯烃环氧化合物(通过传统环氧化方法不能得到)效果显著! 第四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硫原子的氧化第四十一张,PPT共

16、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拜尔-维利格反应 拜尔-维利格(Baeyer-Villiger) BV反应是指利用过氧羧酸氧化酮生成酯或内酯,这是一个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有机合成反应。Possible mechanism about BV reaction第四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BV反应的应用实例第四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双氧酶催化的氧化反应 双氧酶(dioxygenases),又称双加氧酶,能催化氧分子中两个氧原子都加入到一个底物分子中。这类酶一般含有紧密结合的铁原子,如血红素铁。烯烃的氢过氧化反应芳烃双羟基化反应第四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

17、作于2022年6月烯烃的氢过氧化反应辣根过氧化物醇催化消旋体轻过氧化物的拆分第四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芳烃双羟基化反应第四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顺式环状二连醇的应用第四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氧化酶和脱氢酶催化反应氧化酶催化电子转移到分子氧中,以氧作为电子受体,最终生成水或过氧化氢。 氧化酶:黄素蛋白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金属黄素蛋白氧化酶(醛氧化酶)和血红素蛋白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脱氢酶可以催化氧化和还原双向可逆反应,一般可以催化还原反应为主,但根据需求设定反应条件可以使还原反应转化为氧化反应。

18、当底物为还原态物质,辅酶是氧化态时,脱氢酶则催化氧化反应。而相反条件下脱氢酶则催化还原反应为主。第四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4.4 酶催化水解反应 水解酶(hydrolases, EC 3,x,x,x)是最常用的生物催化剂,占生物催化反应用酶的65%。它们能水解酯、酰胺、蛋白质、核酸、多糖、环氧化物和腈等化合物。第四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目前水解反应的类型第五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酯水解 酯的结构类型:(I)型酯:手性中心在羧酸部分(II)型酯手性中心在醇部分第五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I)型酯的水解:猪肝酯酶 猪肝酯酶(Pig Liver Esterase, PLE)是常用的一种酯酶。这种梅组成比较复杂,一般至少有5种同功能组成,每一个同功酶又是由三个亚基组成。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立体选择性,因此,这一粗酶混合物仍被视为是一种单纯酶。第五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II)型酯的水解第五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微生物酯酶第五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具有酯酶活性的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霉素酰化蛋白酶米曲通蛋白酶灰白链霉菌蛋白酶要求底物分子含一个亲水基团和一个憎水基团水解酯类化合物水解苯乙酸酯具有空间位阻酯类的水解拆分拆分消炎药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