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_第1页
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_第2页
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_第3页
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_第4页
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作者:王飞雪伍秋萍梁凯怡陈俊国学研究来源: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点击数:2778更新时间:2005-12-8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中庸特质水平下的大学生在冲突场景应对策略的选择,探究中庸研究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中山大学南校区、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40人。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中庸思维;(2)性别、年级对大学生的冲突应对策略的选择不构 成主要影响因素;(3)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大学生更多选择合作性较高、强硬性较低的应对策略,体现 了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的习惯性思维;(4)高中庸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合作性的应对策略,而

2、低中庸 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妥协性应对策略;(5)不同中庸特质个体在“沟通障碍”、“习惯差异”、“被侵犯”、 “制度结构”、“利益冲突”五种冲突情境下,其应对策略的选择有不同的倾向性。关键词中庸人际冲突应对策略1研究背景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且重要的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中国历代以来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 一种思维方式。那么,何谓中庸呢?所谓“中”,说文在“史”字下释“正也”;段栽注“中者,别于偏之辞 也,亦合宜之辞也”;朱熹说:“中者,无过五不以之名”。“庸”者,郑玄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易经有云“庸言之信,庸德之谨”,意亦为常。宋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

3、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而所谓中庸之道,综合起来,无非就是不偏不倚,追求自然和谐融洽的内在意识,追求 人际和睦、感性与理性平衡协调的愿望。中庸之道运用了折中的思想,但绝不是折中主义。但即使是狭义 的“中庸”,即人与人交往之间的模糊状态,用得很滥,经常引起误解,与折衷主义、平均主义、不彻底主 义、庸碌主义、庸俗主义、妥协主义,甚至所谓投降主义混为一谈(冯友兰,1940 ;杨中芳、赵志裕,19 97)。其实中庸有很强的原则性,要择善固执,不偏不倚,而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性的平均。那么怎样的行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呢?那就要讲究平衡之术,讲究度的把握。中国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 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

4、,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儒家,特别是孔子的中庸 思想的理解以及运用对后世的影响较深,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涉及中庸之道的专门内容,但这种思想渗透 在他各种语录中。例如:论语?先进中有这么一段:“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讲的就是对度的把握。他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 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即狂妄冒进,狷指拘谨退缩,两者都有所偏,。故孔子提倡中行(庸)之道,要“叩其两端”(论语?子罕),“允执其中”(论语?尧曰)。 当今对于中庸的研究,习惯把中庸理解为一种中和的思想和理性的手段,强调以

5、整全观的视野、自我节制 的心态,求取恰如其分的最佳状态(杨中芳、赵志裕等,2001)。那么何谓中和,怎样表现才能使得我们的行为很好地符合中庸之道呢?综上所述,虽然先前的研究以及 文献都强调了平衡以及适度的原则,但在具体操作上,并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准则以供参考,对中庸之 道如何在不同场景之下影响行为策略的取向也鲜有研究。假设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揭示出中庸程度较高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策略和价值取向,那么无论是对于人际关系的调节、策略的选择,还是对于中庸理论 的实证研究的发展,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次研究选用人际冲突场景作为背景,探索性地发掘不同中庸特质人群在该场景下的应对策略和处理策略 ,以期对中

6、庸态度的行为表现做出测量。研究尝试从中庸思维的角度去探讨中国人在解决人际冲突时的策 略取向,更深入地了解中庸思维到底包含什么内容,中庸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在研究方法上,实验采用施 测自编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问卷以及中庸量表(吴佳辉,2004),通过列联相关等统计方法,探究中庸 高低程度和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相关。在问卷编制上,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问卷的题十选择基于张翔、樊富 珉的大学生七种主要人际冲突来源(沟通障碍、习惯差异、被侵犯、认知差异、情绪态度、制度结构和利 益争夺)的实证研究;问卷的选项设置基于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THOMAS-KILMANN的五因素冲突反应 模型(竞争性、合作性、妥协性、回避性

7、、顺应性)。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问卷的编制分为两个部分。在第 一部分预试中,问卷采取开放式作答的形式,尽可能搜集预编问卷基于现实情况的作答,同时对问卷条目 的信度及区分度做出衡量;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选择举有良好区分度的题目,采用封 闭式问卷的形式,结合中庸量表,进行大规模数据搜集。2研究目的和假设近几年因为本土心理学的开展,中庸思维的研究逐渐从哲学的领域拓展到心理与行为科学的领域。在讨论 中庸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时,了解个人受到中庸文化或思维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心理学,特别是本土心 理学的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量化被试的中庸水平并对其在人际冲突中的应对策略进行定性 描述,

8、并提出假设: 假设一:一个较高中庸特质的个体,在面对人际冲突情境时会选择合作性较高的应对策略,例如合作、妥 协。假设二:低中庸的个体在面对相同的人际冲突情境时会选择强硬性较高的应对策略,例如竞争、回避。3研究方法3.1被试3.11人际冲突开放式问卷预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南校区被试90人,无年龄、年级、专业控制。3.12人际冲突封闭式问卷和中庸量表的正式施测:随机抽取中山大学南校区、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640人,其中男生330人,女生310人,涵盖本科4个年级,大一 150,大二150,大三170。大 四 170。3.2测量工具3.2.1中庸水平的测定研究采用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吴佳辉编制

9、的中庸思维量表对被试的中庸水平进行测试。量表由13 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代表一种符合中庸的叙述,对每个叙述采用5点量尺进行同意程度评定,分值越高 代表同意程度越高。量表又分为多方思考、整合性及和谐性三个分量表。多方思考包括第1至第4个条 目;整合性包括第5至第9个条目;和谐性包括第10至第13个条目。3.2.2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测定基于张翔、樊富珉对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的实证研究,问卷设计了包括沟通障碍、习惯差异、被侵犯、认 知差异、情绪态度、制度结构和利益冲突7种冲突情境的开放式问题。每种冲突对应3道题,共设21 道题,分为ABC三个版本,每个版本只涵盖7道题目,每道题目对应一个冲突来源。三个

10、版本相应的 题项都是对应同样的冲突情境。每个版本各发放30份,最后收集有效数据81份。将相应题目的答案全部罗列出来,为进一步编制人 际冲突应对策略封闭式问卷的选项设计提供参考。正式量表条目与开放式问卷保持一致,题十描述一种人 际冲突情境,选项分别设置5种可能的冲突应对策略,分别为竞争、回避、合作、妥协、顺应。根据这 5个划分,再参考开放式问卷的结果,通过专家判定法编写相应问题的选项,并通过一系列反复修改,最 终正式问卷共17个条目,沟通障碍3道,习惯差异3道。被侵犯3道,认知差异3道,情绪态度1 道,制度结构2道,利益争夺2道。3.3施测程序以自行阅读问卷的形式进行填答,包括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

11、表和中庸量表两部分。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真实地反应出自己解决冲突的首选方法,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构选评估自己的中庸倾向性。平均 时间约为25分钟。4结果与分析正式施测发放640份问卷,最终收集有效问卷565份,其中大一 117份、大二135份、大三174份, 回收率88.3 %。对565份有效数据,采用SPSS11.5,SAS8.0进行统计。4.1中庸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对中庸思维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发现,该问卷的整体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为0.8779。因 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强制选取三个因素时,KMO值为0.915,各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559到0.750 之间,方差解释量为

12、56.154%。问卷信、效度分析结果均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 可以有效地反应大学生个体的中庸思维。4.2中庸特质的分布在此,选用量表平均分反应中庸特质,分数越高,中庸特质表现得越明显。(1)总体情况:被试总体的中庸特质平均分为3.729,标准差为0.647。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具 有良好的区分度。(2 )男女生情况:男生组的中庸特质平均分为3.726,标准差为0.663,女生组的中庸特质平均分为 3.731,标准差为0.630。对两组的中庸特质平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在中庸特质上 没有显著性差异。(P -value = .925 )(3 )不同年级的分布情

13、况:各年级中庸特质平均分在3.7左右,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 VE )检验,4个年级的中庸特质无显著性差异。(F =1.843,Sig. =0.138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平均分3 71芝3. 78753. 64373-; 7914标推差. 6B53. 61E70. 7008O.E902表一:4个年级的中庸特质水平(4 )根据中庸特质分数按高低排序,高于总人数之27 %的分数为高中庸组,低于总人数之73 %的分 数为低中庸组。其中高中庸组的中庸特质平均分为4.424,标准差为0.291,低中庸组的中庸特质平均分 为2.945,标准差为0.455,对两组的中庸特质平均分进行独立

14、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中庸 特质的平均分有显著差异。(P -value .05 )平均分标准差T值Sig. (2tailed)男生组7260;063094.925女生组3.731a; 630高中剧4.424-35.4721.000+低中醐0.455备注:表二:中庸特质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显著性检验4.3不同性别、年级在冲突应对策略上的比较对于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是否存在性别、年级的影响因素,在此对不同性别及年级的被试在策略选择上进 行了百分率比较。请看下图:不同性别在应对方式上的选棒氽 切图一:不同性别的策略选择百分率比较图二:不同年级的策略选择百分率比较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其走势趋向基本

15、一致,均以合作、妥协为主要的冲突应对策略,占了 60 %以上的 比例,其次为顺应、回避、竞争。在图一中,男女走势图几乎重合,在图二中,各个年级走势图几乎拟和 于一条走势线上,表明性别、年级对被试的冲突应对策略的选择不构成主要影响因素。4.4中庸特质与个体应对策略的相关分析中庸特质分为高、低两个水平,冲突应对策略分为竞争、回避、妥协、合作、顺应5个水平,均为分类变 量,固采用2 x 5的卡方分析检验中庸特质与冲突应对策略之间是否存在相关。两组被试的卡方分析结果均显示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 -value Chi-Square4101.6PS70001Likdihoad Ratio Ch-Squs

16、re4102.1756 2.58 = Z 0.01 , P 0.01 )4.5不同中庸特质个体在七种冲突情境下应对策略的选择差异当面对不同的冲突情境时,不同中庸特质的个体是否会存在应对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呢?对此,我们在七种 冲突情境中检验中庸水平与应对策略选择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除了“认识差异”和“情绪态度”外的五 种冲突情境中,中庸水平与应对策略选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不同中庸特质个体在具体冲突情境下,其 应对策略的选择有不同的倾向性。(P -value .05)Pearson Chi-SquareAsymp. Sig. (2-sided)袍通障碍19. 2.7.001*习惯差异67.29

17、8.000*:被侵犯 22. 106.000.*认识差异14. 901.005情绪态度6. 36.174制度结构15. 615.Cl 04 靠*利益冲突16. 389.003*表五:七种冲突情境下对中庸水平x应对策略的卡方检验在卡方检验的基础上,分别对“沟通障碍”、“习惯差异”、项侵犯”、“制度结构”、“利益冲突”五种冲突情境 统计不同中庸组别在应对策略选择上的百分率。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土淘通摩碑冲突下不同中庸组别膝对方式的选棒沟逋X低中商沟逋X高中腐L 成方式“习懊逐异冲套下不同中筒照别成对疗式的选撵髭争回避细合作诲成 应对疗式F制度皓何冲卖下那同中腐坦别嗨对方式的遗留竟争回避费协合作顺成成

18、对方式图四:不同冲突下高、低中庸组别在应对策略上的选择对于“沟通障碍”,由于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交流不够或信息被曲解造成双方的误会,人们通常会选择合作 的策略,而高中庸特质的组别对合作的倾向性显得更明显(40 % vs. 29.8 %);对由于不喜欢对方生活 习惯、行为方式、个性特征,或者彼此生活习惯差异等引发的冲突,高低中庸组均以“妥协”作为应对策略(50.5 % vs. 39.2 %),其次为合作、顺应、回避、竞争,这可能与该冲突发生的背景有关,一般习惯 差异带来的冲突大多发生在关系较为亲密的亲人或舍友之间,这使得彼此之间的宽容性较大;当个体感觉 到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出于保护自身权益时,高

19、低中庸组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高中庸组采取妥协为 主(31.1 %),其次为合作、顺应、竞争、回避,低中庸组采取顺应为主(26.7 %),其次为合作、妥 协、回避、竞争;而对于组织结构压力、规则规章、任务分配等引起的冲突,人们的应对策略与面对沟通 障碍”冲突时相类似,以“合作”为主;但当双方在实质利益或资源、权利的争取上发生冲突时,“妥协”、“合 作”、“顺应”都成为主要应对策略,高中庸组比低中庸组更倾向于“合作”。5讨论分析从以上数据统计可以发现:中庸对现代人行为模式的影响是存在的。原假设一认为:一个体现较高中庸 程度的个体,在处理事件过程中会采取合作性较高的应对策略,包括合作、妥协,占高中

20、庸组的66.7 %, 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设。但是对于低中庸组,原假设二认为:低中庸的个体在面对相同的人际冲 突情境时会选择强硬性较高的应对策略,包括竞争、回避。但结果显示低中庸的个体依然是以妥协、合作 的应对策略为主,占了低中庸组的55 %,而没有表现出强硬性。更详尽的结果如下:(1 )大学生中庸特质平均分为3.73,大于中间值3,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中庸思维;(2 )性别、年级对被试的冲突应对策略的选择不构成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性别年级之间表现了高度的一 致性,选择策略依次为合作、妥协、顺应、回避、竞争;(3 )在面对人际冲突情境时,高低中庸组被试 都表现出了应对策略选择上

21、的集中趋势,更多地选择合作性较高、强硬性较低的应对策略,体现了中国人 在处理问题时的习惯性思维;(4 )虽然在大体的集中趋势上,两组被试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但亦有其 各自所不同的特点。经过显著性的检验,发现高中庸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合作性的应对策略,而低中庸 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妥协性应对策略;(5 )面对“沟通障碍”和“制度结构”的冲突,合作是主要的应对 策略;面对“习惯差异”时,妥协为主要策略;当“被侵犯”时,高中庸组选择妥协,低中庸组选择顺应;而 当“利益冲突”时,妥协、合作、顺应都为主要的应对策略。为何低中庸个体没有表现出与中庸特质相悖的行为特征呢?我们的被试均来自中国大学生,在中国文

22、化背 景下成长,思维形式具有中国人的传统特色。在研究中,被编入低中庸组别,并不代表他们的中庸特质就 是很低的,只是相对高中庸个体,他们的中庸特质略低,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中庸特质平均分上发现,低中 庸组平均分为2.945,恰处于5点量尺的中间值。有学者曾对中美被试在量尺的反应上做过差异性比较, 发现中国被试大多倾向于在中间值上反应,而美国被试会更多的选择两端极值(Matsumoto, 1994 )。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中西文化冲突,各种思潮汹涌而全的开放年代,他们的行为模 式依然体现了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毕竟中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它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中国人 的内心深处,中庸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凝成,且深刻积淀于人们的自我意识中,甚至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传承至今。长期以来,以传统集权思想 为本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