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3课 三顾茅庐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拜谒(y)存恤(x)金帛礼物(b)B.疏懒(sh)愧赧(nn)东连吴会(hu)C.末胄(wi)倾颓(tu)箪食壶浆(dn)D.谬举(mi)纶巾(ln)顿开茅塞(s)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告罄(qng) 亘古(gng) 信手拈来 骇人听闻B.禁锢(g) 蜷伏(qun) 阳奉阴为 深恶痛疾C.制裁(ci) 瘦削(xu) 格物致知 接踵而至D.拜谒(y) 殷(yn)红 与日具增 诚惶诚恐3.下面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亮乃一耕夫耳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B.先生之言此非聘大贤

2、之礼C.而智术浅短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D.挟天子以令诸侯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4.对文章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中的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重点写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同时也表现了诸葛亮的高瞻远瞩。D.本文人物性格鲜明,如张飞的脾气暴躁,从“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就可以看出来。5.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蓝图和策略分别是什么?请摘录原文回答。6

3、.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 A.刘备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周瑜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C.徐庶自叹不如:“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7.请你联系课本中的故事情节,品读孔明所吟的诗,回答问题。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诗的末句中“迟迟”两字,有两种不同理解:阳光温暖,光线充足的样子;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你认为哪种理解更恰当?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问题。(1)刘备来到庄

4、前,敲开门,请童子去通报。童子说孔明正在午睡,刘备于是急忙阻止他,叫他不要惊醒孔明。(2)刘备命关羽、张飞二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跟随童子轻轻地走进门去。(3)进门后,_(4)张飞见刘备在阶前站着,不由火起,对关羽说:“这先生如此傲慢!等我去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5)张飞说着,便要动手放火,关羽连忙劝住他。(6)刘备却一直耐心等待。过了好久,孔明才睡醒。得知刘备来访,他整衣冠出迎。结合前后内容,为第3幅画补写一段文字。(不超过35字)9.少年正是读书时,郴州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所在的九(一)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1)班委会向同学们

5、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2)老师要求汇报形式灵活多样,聪慧的你参照“示例”设计了这样三种。 【示例】“读”三国,朗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 _。 _。 _。(3)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

6、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7、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删改)【注】先主:即刘豫州,刘备。芟夷大难:消灭主要敌人。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强弩射出的箭,到了射程之末,连鲁国的细绢都穿不透。弩,用机括发射箭矢的弓。鲁缟,产自鲁国的一种很薄的白细绢。(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不如早与之绝绝:若事之不济济: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遣:引军归邺引:(2)下面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权勃然曰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B.与曹操并争天下安能复为之下乎C.若不能当,何不案兵

8、束甲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D.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4)诸葛亮是怎样说服孙权的?(5)选文中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B项,会kui。C项,胄zhu。D项,纶gun。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亘gn。B项,为一违。D项,殷yn,具一俱。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词语的能力。A

9、项,是/就。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表转折,可是/表顺承。D项,连词,来/介词,把。 4.答案:B解析: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论述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5.答案:政治蓝图: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策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政治蓝图”是指战略总目标,“策略”是指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 6.答案:【示例一】我选A。曹操派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诱敌深入,然后使用火攻战术。夏侯惇

10、果然中计,大败而归。【示例二】我选C。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兵少且弱的情况下,携二童子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多疑的司马懿,这计谋非一般人敢为,的确“出鬼入神”。 7.答案:示例一: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日正好,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把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隐居者的形象活现出来了。示例二: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日里“我”在草堂里睡足了觉,醒来太阳正缓慢落山,此时该是“我”出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了,把诸葛亮在刘备一再真诚相邀下准备出山辅佐他的微妙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选择哪种理解都可以,但注意要结合诗句自圆

11、其说,分析出诗句体现的诸葛亮的形象或心态。8.答案:刘备看见孔明翻了一下身,忽然又朝里壁睡着,就站在台阶下静静地等。解析:作答本题,要仔细观察图画中的内容,并联系课文三顾茅庐中刘备见诸葛亮时的情形进行补写。由画面内容可知,刘备进门后诸葛亮依然没有醒,刘备就继续等待。再朕系课文中相关语句,如“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进行补写即可。注意字数限制。9.答案:(1)【示例】品读百家经典,品悟百味人生。(2)【示例】“演”三国,体验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结“讲”三国,诉说三国演义中的惊险经历“阅”三国,吟诵三国演义中的绚丽诗歌;(3)【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璀璨的文学星河,孕育了

12、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空虚冰冷的心得到慰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味文学经典的清新与淡雅,一同亲近经典,赏析经典。现在我宣布,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正式开始。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宣传语的能力。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感染力,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据此可拟写出:品读百家经典,品悟百味人生。(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设计活动的能力。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活动内容要有可行性,活动名称格式要与已有名称相一致。回答本题时,可根据三国演义的内容与主旨设计不同的活动。(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开场白的

13、能力。答题时,一般先写称呼和问候语,然后介绍活动的意义或内容,最后宣布活动开始即可。 10.答案:(1)决裂; 成功; 派遣; 带领; (2)C; (3)将军您估量自己的军力来对待目前的局面吧:如果能够凭借吴、越的军队去和中原(的曹操)对抗,不如早点儿和他决裂;如果不能够抵挡的话,为什么不放下兵器,捆束铠甲,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田横,(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罢了,尚且守住道义(而死亡),不辱自己的志节,何况刘豫州这汉朝王室的后代,(他的)杰出的才能举世无双,众多士人仰慕他,就像水流向大海一般。(4)首先劝孙权打定主意,抗衡曹操或者俯首称臣,不能犹豫。其次分析自己的实力,又指出曹操的劣势。最后,促

14、使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抗曹。(5)诸葛亮是一个能洞悉形势做出英明决策的人,具有卓越的辩才和远大的政治眼光。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可以根据句子来推敲词语的意思。注意辨析古今异义,区别一词多义。(2)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项,的样子/连词,表转折,然而。B项,下面/部下,下属。C项,均为“抵挡”。D项,侍奉/事情。(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当”指抵挡,挡住。“北面”指面北,称臣,臣服于人。“事”指服侍,侍奉。“胄”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诸葛亮说服孙权联蜀抗曹,借以摆脱困境。他首先质疑孙权犹豫不决,指出其如不早日决断,

15、将会马上遭受灾祸;接着分析己方的优势,指出对方曹操的劣势。最终促使孙权下决心,抗击曹操。(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特点的能力。诸葛亮从吴国借兵,一来为自己解困,二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他的眼光是很长远的。这一决策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诸葛亮晓以利害,成功劝服孙权,凭借的是对形势的准确把握以及个人的才华。参考译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节选):刘备到了夏口,诸葛亮说:“事情很紧急了,我请求奉您的命令去向孙权将军请求援救。”当时孙权带领军队驻扎在柴桑,观望着刘备和曹操的胜败。诸葛亮游说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起兵占据了江东,刘备也在汉南招募人马,与曹操一起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消灭掉主要敌人,大致已经平定了

16、,于是他攻下了荆州,威名震动天下。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备才逃到这里。将军您估量自己的军力来对待目前的局面吧:如果能够凭借吴、越的军队去和中原(的曹操)对抗,不如早点儿和他决裂;如果不能够抵挡的话,为什么不放下兵器,捆束铠甲,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现在将军您表面上假托服从曹操的名声,而心里犹豫不定另有打算,事态紧急却又不能决断,大祸临头没有几天了!”孙权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那刘备为什么不马上就向曹操称臣侍奉(他)呢?”诸葛亮说:“田横,(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罢了,尚且守住道义(而死亡),不辱自己的志节,何况刘豫州这汉朝王室的后代,(他的)杰出的才能举世无双,众多土人仰慕他,就像水流向大海一般,如果事情不成功的话,这是天意啊,(刘备)又怎能再当曹操的部下呢?”孙权激愤地说“我不能拿东吴所有的土地、十万军队去受别人的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决定了!除了刘备,没有人可以抵挡曹操了。然而刘备刚打了败仗,怎能抵抗住这个祸难呢?”诸葛亮说“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阪被打败,现在归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合起来还有精兵上万人,刘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