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的营养需要_第1页
种猪的营养需要_第2页
种猪的营养需要_第3页
种猪的营养需要_第4页
种猪的营养需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猪的营养需要Don H. Bushman, PhD帝斯曼公司 动物营养顾问陆应诚 译、简介很多繁殖参数受到营养的影响:断奶母猪7天内配上种a. 头胎母猪超过85%,经产母猪超过90%为很好b. 目标分别为90%和95%断奶至初次配种间隔a. 小于6天为优秀产仔窝数/头母猪/年a. 超过2.2窝为很好b. 目标为2.4窝怀胎率a. 头胎母猪超过80%,经产母猪超过90%为很好b. 目标分别为90%和95%仔猪断奶重a. 21天断奶.超过5.45kg为很好.目标为6.35kgb. 28天断奶.超过7.25kg为很好.目标为8.15kg6产仔窝数/产仔栏/年a. 21天断奶. 10窝为很好.目标为

2、12.6窝b. 28天断奶. 8.2窝为很好.目标为10窝7断奶仔猪数/产仔栏/年a. 21天断奶. 92头为很好.目标为125头b. 28天断奶. 75头为很好.目标为100头其它因素也受营养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上面所列,例如,淘汰率没有列在这里是因为它高度依赖于遗传改良的目标。如果遗传改良必须优先考虑,则淘汰率可达40%或更高。但是如果母猪死亡率或瘫痪母猪数量较高,或由于断奶后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发情而淘汰数多,则营养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请注意:初产母猪的很多参数与经产母猪是有区别的。很多生产者过高估计他们猪场的繁殖率,比如,如果85%的母猪在断奶后7天发情,生产者通常会认为是猪场的平均水

3、平。那么另外15%的母猪呢?如果10%在断奶后10-20天发情,3%在断奶后20-30天发情,2%由于断奶后30-50天不发情而被淘汰,那么平均值应接近10天而不是7天。那么怀胎率、断奶日龄(产仔胎数/头/年)、断奶仔猪数/头/年又如何呢?也许最精确的评估方法是产仔窝数/产仔栏/年和断奶仔猪数/产仔栏/年,这一评估方法综合地反映了育种效率,和平均断奶体重一起对生产性能的评估更加精确。由于营养需要随生产阶段而不同,因此种猪的营养需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种畜的发育.妊娠母猪饲养需要.哺乳母猪饲养需要种畜的发育由于为选择后备母猪进入育种群而确定了不同的选择参数,这样在其发育过程中合理的营养方案对母猪终

4、生生产性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后备母猪在整个发育阶段得到所有营养素是非常重要的。后备种猪的发育及对其的管理起始于幼年(25kg以下),终止于第一个哺乳期的结束或公猪进入育种群。现代国外猪种已被选育成快速瘦肉生长与良好的饲料转化率,饲料报酬的改善也导致较低的饲料采食量,也就是说,现今瘦肉型猪即使自由采食也比以前较肥猪消耗较少饲料。人们的注意力一般集中于母猪,而较少关注公猪。但由于快速生长,后备公猪需要比后备母猪更多的营养,因此后备公母猪的营养需要进行分开阐述,而成年公猪与后备公猪一同进行阐述。后备母猪发育尽管有必要某种程度地限制后备母猪的生长(脂肪沉积),但重要的是让营养方案使后备母猪发育至初

5、次配种期间瘦肉达到最佳水平。许多现代瘦肉型品种在210-230日龄初次配种(第二个情期)时应达到125-135 kg,这就意味着从出生至配种的日增重应达到600 g/天(从断奶至配种的日增重应达到635-650 g/天);同时为确保繁殖寿命,母猪整个生产阶段体内贮备也是必须的。初次配种时母猪的理想背膘厚随不同品种而定,大多数高瘦肉率品种在最后一根肋骨处(P2)的背膘厚为16-18mm,即使瘦肉率非常高的品种也至少应为14mm。但是背膘厚不要超过20-22mm,这同样适用于母猪的整个繁殖周期。在记住这一点后,如果生长速度超过标准,就得降低能量浓度而限制其生长,但这只适用于后备母猪体重达到65 k

6、g后,对育种场而言,后备母猪应该自由采食直到100 kg时生长性能测定后,以确保选择那些在整个育肥期具有较高的瘦肉生长潜力的后备母猪。如果性能测定与选育太早,这会选择那些前期快速生长的猪,而且这一生长速度不能维持到体重较大的育肥后期。如果采用限制饲喂,必须确保这只是针对能量,充足水平的氨基酸、钙、有效磷、维生素等应维持不变;另外,要牢记后备母猪比阉公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要高,同时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值维持不变。可能饲养后备母猪(或公猪)一个很大的误区是钙与有效磷的含量太低。NRC给出的矿物质水平只是考虑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而没有考虑最大的骨胳强度。生长后备种猪钙和有效磷的需要量至少比商品猪高

7、出0.1%,实际上,对50-60kg以上种猪甚至高出0.15-0.20%,例如,NRC给出的50-80kg的商品猪钙和有效磷标准分别为0.50%和0.19%,而后备母猪的标准应分别为0.63%和0.35%,以上标准基于自由采食,因此如是限制饲喂则标准应作相应提高。如为提高种猪骨胳强度则对有效磷的需要量将会更高,如果这些较高水平的钙和有效磷得不到满足,将引起瘫痪母猪数量的增加。生长后备母猪日营养需要量见表1,能量水平基于15-250C的适宜温度条件下,当温度低时能量摄入应增加,而其它营养素保持适当水平;也就是说,随着饲料摄入量的增加,日粮粗蛋白、微量元素等的百分比应相应降低;当温度提高时饲料摄入

8、降低,为保持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的摄入,必须相应提高他们在日粮中的百分比。从100-105kg至催情补饲,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摄入应与85-105kg阶段保持同一水平,但需降低能量水平以防止母猪长得太肥,这同时有助于提高催情补饲的效果(见下文)。许多主要的育种公司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推荐标准比实际的养猪生产使用的要高,罗维素预混料及为种猪而设计的配方均满足这一高营养需要量。表1. 生长后备母猪营养推荐标准体重(kg)20 - 3535 - 6060 - 8585 - 105105 kg 催情补饲预计消化能摄入a(kcal/d)5,0906,9408,48010,0259,130计算的每日摄入

9、量(g)总赖氨酸 15.018.320.019.119.1可消化赖氨酸 12.314.816.015.015.3蛋氨酸4.04.95.45.15.1蛋氨酸+胱氨酸8.210.112.011.411.4苏氨酸9.711.913.512.912.9色氨酸2.83.54.03.83.8钙12.716.318.720.520.5有效磷7.39.110.010.610.6a 日粮近似消化能水平(kcal/kg)随麸皮含量而变化: 5% 3,200; 10% 3,150;15% 3,100; 20% 3,050。催情补饲:配种前11-14天采用自由采食提高后备母猪饲料摄入量,可提高限制饲喂后备母猪的产仔数

10、,提高的饲料摄入量对消化道产生作用,和后备母猪增加其卵巢分泌卵子的数量有关。但在配种后饲料摄入量应减到正常水平,妊娠早期的超量饲喂可导致胚胎死亡率提高与降低产仔数。后备公猪与成年公猪后备公猪在100-105kg体重前一般自由采食,由于瘦肉生长较快,因此公猪比后备母猪需要更高的赖氨酸需要量,后备公猪营养需要量见表2。表2. 后备公猪营养需要量体重(kg)20 - 3535 - 6060 - 8585 - 105预计消化能摄入a(kcal/day)5,0906,9408,48010,025计算的每日摄入量(g)总赖氨酸 16.720.522.522.1可消化赖氨酸 13.616.818.317.7

11、蛋氨酸4.55.56.16.0蛋氨酸+胱氨酸9.211.313.513.3苏氨酸10.813.315.214.9色氨酸3.23.94.54.4钙13.617.420.022.1有效磷8.010.111.312.1a 见表1对生长后备母猪而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应随采食量变化而调整,温度低时调低,温度高时调高而确保营养素的合理摄入。当公猪到达100kg时,每日必须提供7,800 kcal的消化能(2.5kg含15%麸皮的日粮)。公猪1-2岁时,建议的饲喂量应使其增重为180-250g/天(65-90kg/年),因此为达此目的,公猪料应不同于妊娠母猪料。目标是限制能量摄入而降低生长速度,但必须维

12、持高含量的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摄入以保证受精率与性欲,定期地给公猪称重以决定特定条件下合理的饲养方案。由于2岁以上公猪接近成熟体型,它们的饲喂应保证较低的生长速度。与母猪一样,日常的饲喂量也应根据公猪的身体状况或猪舍温度而调整,表3给出了100-340kg体重常温下营养素的推荐标准,如温度发生变化,则能量摄入以及其它营养素也应作相应调整。表3. 不同体重公猪营养需要量体重(kg)160160205250295340消化能摄入a(kcal/day) 7,5008,2509,0009,90010,80011,700计算的每日摄入量(g)总赖氨酸 17.318.820.322.524.826.

13、3可消化赖氨酸 14.315.516.718.620.521.7蛋氨酸4.65.05.46.06.67.0蛋氨酸+胱氨酸12.213.314.315.917.518.6苏氨酸14.315.516.718.620.521.7色氨酸3.53.84.14.55.05.3钙19.521.223.025.528.029.8有效磷9.210.010.812.013.214.0亚油酸(%)1.91.91.91.91.91.9a 见表1推荐标准是基于有限的研究,能量的推荐标准则是为达到理想的体增重而计算,而没有考虑精子数量,这已在人工授精研究中得到证实。能量水平更高可能会有最大的精子产量。其他营养素推荐标准的

14、资料也较有限,一家美国育种公司(PIC)采用此推荐标准,这里仅供参考。公猪亚油酸的含量比商品猪和NRC给出的要高,NRC给出的需要为0.1%或2g/天。如需要高水平的亚油酸含量,那么在高比例的小麦及其副产品日粮中则需要注意,玉米-豆粕型日粮富含亚油酸。.妊娠母猪饲养需要尽管妊娠母猪不应采用自由采食,否则长得太肥而减少产仔数,还会出现哺乳期采食量下降与过多的体重损失和其它的一系列问题,但必须注意两点:1)妊娠期间以及整个生产阶段母猪都应该增重,2)母猪必须有最低量的体内贮存(背部脂肪)否则不能发情配种。这样的话,如果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那么在下一个妊娠期营养需要就要增加。在下面要讲到妊娠期母

15、猪的营养需要取决于哺乳期的生产性能的表现情况。母猪繁殖周期体增重推荐情况见表1,当10%以上母猪体重不递增,猪群可能有繁殖问题。母猪体增重的情况将取决于其体型,孕体增重(胎衣、羊水与胚胎)与胚胎数量有关,孕体增重约为2.3kg/胎儿。表1.高产母猪理想体增重推荐情况配种体重(kg)胎 次总产仔数母体增重(kg)孕体增重(kg)总增重(kg)125110352353150211352550175312252747190412202742200512152742210611132535218710112328除体增重或体损失外,体脂贮存、背膘和体组织(肌肉)增重也非常重要。目标是配种时背膘厚为16

16、-18mm(最小14mm),分娩时为18-20mm(最大22mm)。背膘厚探针可正确测出母猪身体脂肪的含量,但是最新研究指出,现代高瘦肉型母猪肌体蛋白的数量比体内脂肪水平更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过量肌体蛋白的损失将延长母猪断奶至配种的时间,如果肌体蛋白损失过多,导致母猪不能发情配种。很多养猪生产者不给母猪称重,也不测背部脂肪增加或损失。另外,建立一套评估母猪体况的方法也很花时间,在多数情况下依据主观的评分。但是一旦建立了一套方法并用于日常操作,则能通过改善繁殖性能与饲料节省而削减生产费用,超声波设备能检测脂肪存积或损失及猪只肌肉面积的情况,管理水平高的猪场采用这种方法。大多数生产者采用体况评分来

17、评估母猪的体况(图1),能准确评分者可以用分值来评估背膘厚度和肌肉生长情况。母猪分娩前较好的体况评分应为3,1或2的也较容易判断。如果在感觉肋骨或H骨时(图2)用超过3秒钟的时间,则它的体况评分很可能为4或5。评 分状 况肋骨、H-骨与背骨测定1消 瘦明 显2偏 瘦通过触摸很易测定3理 想用手掌按压能感觉到 4肥感觉不到5过 肥感觉不到图 1. 母猪体况评分图 2. 母猪肋骨、背骨、H-钓骨的位置如果评分与配种、妊娠测定、免疫等相结合,则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评分的最佳时间为配种时、妊娠50天、90天和断奶日。评分结果应记录在母猪信息卡上并用于确定饲料需要量,图3给出了母猪体况评分的记录范本。一旦

18、群体中的母猪体况稳定在理想的水平或饲养管理方案证实是满意的话,那么一个体况评分监控方案就足够了。在一个体况监控方案中实际大约只需要评估15-20%的母猪,但必须注意识别那些评分在2.5以下的母猪。这些母猪需要额外的饲料,如果比例开始增加,则需重新评估猪场的饲料管理方案。PAGE PAGE 23 图 3 体况评分卡为了有效地利用体况评分,确定“基础饲喂率”很重要。维持配种时体况评分为2.5-3.0所需的基础饲喂率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日粮中能量和氨基酸(蛋白质品质)水平。在中国,妊娠母猪料添加麸皮变化幅度很大,因此维持母猪较好体况或瘦小母猪为获得体增重所需要的饲料摄入量变化很大。表2给出了根据日粮中不

19、同麸皮含量而使160-180kg的母猪在较温和的气候下维持较好体况(评分2.5-3.0)的基础饲喂率推荐标准。注意:日粮中每增加或减少5%的麸皮,饲料消耗可能增加或减少约50g/天(整个妊娠期每头母猪大约5.7kg)。表 2 麸皮对妊娠期预计饲料消耗的影响 麸 皮(%)日平均采食量(kg) 粗蛋白a(%) 钙b(%)有效磷b(%)后备母猪2-4 胎5-7 胎02.162.272.2212.90.800.5052.202.302.2512.70.800.50102.242.342.2912.50.800.50152.272.382.3212.30.800.50202.302.422.3612.1

20、0.700.45252.352.462.4012.00.700.45302.392.502.4412.00.700.45a 这些粗蛋白水平将提供足够的所有必需氨基酸(指明的麸皮含量下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总的与可消化氨基酸)b 这些推荐的钙和有效磷水平用于保持较好的骨胳强度与NRC或国外文献相比,表2所列的饲料摄入水平可能有些高,前者推荐的是含3,200 - 3,400 kcal /kg的消化能,内含较少或没有麸皮的日粮。除了增加饲料成本,在妊娠母猪料中使用高含量的麸皮(达到30%)也没有问题。事实上,妊娠母猪日粮中较高水平的某种粗纤维可提高产仔数,这将在下面讨论到(高纤维日粮)。调整饲料摄入表2

21、所列的饲料摄入水平只是推荐标准,营养需要(饲料消耗)可随母猪的体况而变化。母猪妊娠期体增重与其在哺乳期体重损失直接有关,比如,配种时125kg的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妊娠期体增重应达到35kg,第二次配种时体重应在150kg(表1)。如果哺乳期体重损失达20kg,则要么在配种前增重20kg,要么在第二个妊娠期额外增重20kg;这样就要增重55kg而不是35kg,因此在第二个妊娠期要相应地增加饲料消耗。根据NRC模型,妊娠期每额外增重5kg每天则需要多消耗125g饲料,所以如果母猪在上一个哺乳期损失10kg体重,则妊娠期内每天需要多消耗250g饲料。损失15-20kg相当于体况评分2,如果损失25kg

22、或更多则体况评分为1。表3根据妊娠母猪体况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标准。饲料摄入量应从配种后的5天起至65-90天,具体应视母猪体况与体重恢复的快慢而定。体况评分小于2的母猪有必要从断奶至配种进行自由采食以缩短断奶至配种的时间(见妊娠饲养阶段),但是确保从配种到配种后的5天减少饲料量,然后根据表3给出的再次增加饲料喂量。表 3 妊娠期恢复体内脂肪贮备所需的最低饲料摄入 体重,kg体况评分a平均P2 脂肪厚度,mm到65天P2 所需脂肪,mm达到 P2 脂肪终点b日最低饲料需要 总赖氨酸,g/天18018 1083.4 3.6 (1.5 x)13.3212 1442.8 3.0 (1.25 x)12.8

23、316 - 1802.3 2.4 (基础)12.3a 见图 1b 基础量见表2, 含20%麸皮的玉米-豆粕型日粮 (消化能 3,000 kcal/kg);其它麸皮含量见表2,假定2.0 kg 脂肪 = 1 mm 脂肪厚度。如在冬天,当母猪舍温度下降到150C以下,就得增加饲料采食量,而在夏天当气温升高,饲料采食量将下降。母猪需要用较少能量来维持体温,但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摄入量应保持不变,特别是当饲料消耗下降时蛋白质、钙、有效磷、维生素预混料等的含量应作相应的提高。妊娠期饲养阶段从断奶至分娩可分四个阶段,使用不同的饲喂方案:第1阶段:断奶至配种这时可评估哺乳期饲养效果与设定体脂恢复的目标

24、,哺乳期间背膘损失限制在2mm(21天哺乳)或3mm(28天哺乳)证明哺乳期间的饲喂方案良好。对初产母猪与背膘损失超过2-3 mm的母猪,断奶后自由采食哺乳料可以使较多母猪在断奶后10天内发情,如体况较好的话则喂以妊娠料2.5-3.0kg就够了。第2阶段:配种日至配种后5天这阶段与胚胎成活、着床有关。这期间绝对不应过量饲喂,后备母猪2.0kg、经产母猪2.2 kg(含20%麸皮)的日粮应该是够了(分别为5,860 和6,600 kcal /天的消化能)。第3阶段:配种后5至90天这为生长与体脂恢复阶段,表3给出了所需的饲料数量。初步的研究指明给妊娠25-50天母猪增加饲料喂量对胎儿肌肉的发育有

25、益,进而改善生长-肥育期的生长性能,如果这样的话,最好在妊娠25-50天给母猪进行体况测定,而对于很瘦小母猪有必要在较长时间给母猪进行体况测定。第4阶段:配种后90天至分娩前2天此阶段胎儿与乳房生长迅速,提高饲喂水平将防止母猪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损失,避免动用体内脂肪用于胎儿与乳房的生长,因此给初产和经产母猪喂以3.1 kg含20%麸皮的日粮(9,500 kcal /天的消化能)。以前的做法是允许母猪在哺乳期损失很多体重,25 kg或以上的体重损失很平常,从表3以及上面的讨论可以明显看出:比较经济的做法是对哺乳期母猪合理地饲喂而使其体重与体内贮备损失最小。假若在28天的哺乳期每天增加1.0kg饲

26、料,则共增加28kg,但如果母猪在哺乳结束时较瘦或很瘦,则从断奶至配种后的65-90天的时间里需额外地饲喂0.5 -1.0 kg/天,这样每头母猪要增加50-90kg的喂量,而且对于很瘦的母猪很少能在断奶后20天内配上种。罗维素预混料及为种猪而设计的配方均能满足妊娠母猪所有营养素的需要。高纤维日粮研究表明高水平且合适的粗纤维(NDF或中性洗涤纤维)每胎能提高0.5头的产仔数(表4),目前已经测定了豆皮、麸皮、甜菜渣、玉米蛋白饲料、小麦秸杆等大量的饲料原料,在中国也报道了使用豆皮而提高产活仔猪数(美国大豆协会)。表4粗纤维对母猪性状与产仔性能变化的总结a 小麦秸杆 b其它来源 c母猪性状 哺乳体

27、重损失,kg0-3 哺乳饲料 kg/天+ 0.14+ 0.27产仔性状 产活仔猪数+ 0.5+ 0.3 断奶仔猪数+ 0.7+ 0.3 仔猪断奶重,kg- 0.32+ 0.41a (Nebraska 养猪报告,1997)b 数据来自于699窝妊娠期喂以对照组和高纤维日粮组的母猪c 数据来自于20篇参考文献,来自1,113窝妊娠期喂以对照组和高纤维日粮组(14种纤维 来源)的母猪。要达到这种效果的NDF需要量至少350-400g/天,有些试验表明当达到700g时更有利, NDF的需要量可能随原料种类而变化,估测的母猪不同水平纤维日粮NDF摄入(g/天)见表5。表 5. 估测的饲喂不同水平纤维日粮

28、的母猪NDF摄入 占饲料% 纤维来源20%30%豆 皮400515麸 皮330410小麦秸杆550817另外给母猪饲喂高纤维日粮还有其它的作用。提高哺乳期采食量,这在夏季绝对是一个优势。 母猪可能变得安静(较少咬栏,磨牙,过量饮水等),有证据表明:这种行为的母猪的繁殖性能较差及容易得瘦弱母猪综合症。饲喂高纤维时有两点很关键:1)饲料配方与饲养管理;2)饲喂高纤维水平的影响因素饲料配方与饲养管理饲喂高纤维水平的日粮必须注意以下一些具体细节问题:1通过计算每头母猪每年总饲料成本来评估经济效益(饲料成本/吨吨数/头/年),不只是每公斤饲料的成本,这可通过预计增加的每窝出售猪只数量来进行计算,如没有现

29、成的数据,则根据每窝增加0.3头猪来计算。a. 因豆皮、麸皮等可提供营养素,则应考虑其营养成分进行重新计算来降低配方成本。b. 如使用小麦秸杆,可不考虑其营养素,在正常玉米豆粕型日粮外额外添加。如果日粮中已含麸皮,则麸皮中NDF水平也应考虑在内。2饲喂高纤维日粮的母猪必定消耗较多的饲料以确保所有的营养素(蛋白质、能量等)得到满足,这种饲料容积大,如果用料勺饲喂则需重新称量料勺中饲料的重量以相应地提高饲喂水平。给母猪饲喂纤维的限制因素除经济方面外,其它因素可能限制你使用纤维饲料,它们是:1某些饲料混合或处理设备不能很好地处理纤维饲料原料。2粉碎某些原料既耗时又多粉尘。3高纤维日粮容积大,在饲料仓

30、或饲喂器中可能会结块,而散料贮藏与自动饲喂器没有在国内广泛使用,所以这不存在问题。但是由于饲料槽太小而不能容纳足够的饲料,因此为避免饲料浪费,产仔栏的母猪每天需饲喂两次。4由于大量固体类粪便的产生,因此有关处理费用可能会增加,随着中国政府对环境控制的重视,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III哺乳母猪饲养需要过去几年母猪产仔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几乎是过去三十年的两倍。母猪产奶量与哺乳仔猪数有关,另外,当产仔数增加时平均每头仔猪产奶量也增加,两者的结合提高了营养需求量。窝增重也影响了产奶量,可很精确地通过从出生至断奶的仔猪生长速度来估算母猪产奶量。产奶量使母猪对能量与氨基酸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日粮中没有提供

31、,母猪就要消耗体脂来提供;体重损失的60%为脂肪组织,40%为肌肉组织,这样就需要摄入高含量的能量与氨基酸用于高产奶量以防止体脂贮备的损失。但是高瘦肉率猪的遗传进展已引起青年母猪用以维持这些额外需求的体脂贮备的降低;同时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带来了压力,饲料摄入没有与营养需要的增加成比例,实际情况是饲料摄入还可能下降。这些因素已经给营养师配制经济的高产日粮、分娩舍经理维持高饲料摄入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后者面临的问题尤其严重。由于赖氨酸是参与肌肉组织与产奶量的主要氨基酸,因此它的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母猪必须动用体蛋白来提供赖氨酸,这样会有过度的体组织损失,最近的研究也证实支链氨基酸在产奶量中的需

32、要,在最近的NRC推荐量(1998)中这些氨基酸,特别是缬氨酸的需要有相当的增加,氨基酸的需要量经常被表述为对赖氨酸的比率,赖氨酸的值为100(理想氨基酸模型)。NRC(1998)推荐如下氨基酸比率(赖氨酸 100;蛋氨酸+胱氨酸 48;苏氨酸 64;色氨酸 18;缬氨酸 85;亮氨酸 108)。影响母猪营养需要的因素如下因素影响哺乳母猪日营养需要产仔胎次产仔数断奶重仔猪哺乳时间(仔猪断奶日龄)温度生产者能接受的母猪体重与体贮备损失由于营养需要的变化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作如下标准假设:哺乳仔猪数 = 10头;仔猪平均日增重 = 225g;分娩舍温度 220C;母猪哺乳期体重损

33、失 = 10kg(相当于维持90%的能量平衡)。仔猪生长性能以平均日增重来表述,从日增重克/天转化成21或28日龄断奶时体重的计算方法分别为:225/1000*21+1.3kg(初生重)= 6.0kg、225/1000*28+1.3kg(初生重)= 7.6kg。产仔胎次:从营养角度来讲一个完整的繁殖周期是母猪所承受的最昂贵与最具挑战性的事情,特别是体重较小的初产母猪。另外初产母猪采食量比经产母猪至少低0.5kg,二产母猪比经产母猪低200g以上(表1)。表1 不同胎次平均日采食量a胎 次观察数平均日采食量,kg15,2564.5123,6994.9632,9165.1042,5595.1352

34、,0805.0361,7155.0871,1515.2886925.1394285.32101775.30a本试验分布于30个商品猪场,用了25,000头母猪(Koketsu et al. 1996)初产母猪在哺乳期特别容易受营养缺乏的影响,哺乳期的饲养策略应该是最大的饲料摄入量与最小的体重损失,当然在哺乳期间要完全防止体重损失是很难做到的(但这可作为目标),但是体重损失超过10kg可能会延长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进而减少产仔数。Williams 和Mullan(1989)研究了母猪断奶体重与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的关系,他们建议断奶体重150kg以上能使断奶至配种间隔最短,而且,随着体重损失增加

35、,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也延长,这一研究支持了种猪营养需要.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中的表1所示的母猪在配种与妊娠期间目标体增重。为达到这一目标,哺乳期间母猪体重损失必须控制在10kg内或更少。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初产母猪多采食1kg 饲料可使断奶至发情时间延长的可能性减少42%(Eissen等, 2003)。另外,用于最佳二胎产仔数的赖氨酸的需要量比产奶所需的量要高,比如,用于产奶的赖氨酸需求量为52g/天,而用于最佳二胎产仔数的赖氨酸需求量则为60-65g/天。产仔数:高产母猪每天每哺乳一头仔猪约需产奶0.9和1.0kg(哺乳期仔猪平均日增重各自为225和250g)。每公斤产奶约需要1,650Kc

36、al的消化能与5.9g的赖氨酸(5.2g的可消化赖氨酸)。另外,母猪还需要能量与蛋白质用于维持需要,因此母猪的营养需要随哺育仔猪数量而相应变化。图1 和图2表明了哺育仔猪数对母猪日消化能与赖氨酸需要的影响。图1. 哺育仔猪数对母猪日消化能需要 图2. 哺育仔猪数对母猪日赖氨酸需要的影响 的影响 从图1 和图2可以看出:一头200 kg重哺育10头仔猪的母猪每天需要17,980Kcal的消化能和53g的赖氨酸,但是每增加一头仔猪需增加8%左右的消化能与10%左右的赖氨酸。如果养猪场只使用一种哺乳母猪料,每多哺乳一头仔猪母猪的采食量则需增加9-10%。对于经产母猪在凉爽的季节,增加1或2头仔猪还有

37、可能,但如果是在夏天,增加那么多的饲料采食量实际上不太可能。同时由于初产母猪体型小,摄食能力低,因此增加饲料的采食量非常有限。如果采食量没有增加,这样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得不到满足,母猪每多哺育一头仔猪就要多损失约2kg 的体重。对青年母猪(初产、二产母猪)或较瘦母猪,把部分仔猪寄养给年老母猪(第四胎以上母猪)或将被淘汰的带仔少的年老母猪可有助于减少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对于初产母猪也有助于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并增加第二胎的产仔数,例如,母猪产仔10头,寄养2头则每天减少1kg 的饲料需要量。同时由于夏季饲料采食量下降,因此建议增加饲料营养浓度。仔猪断奶重与哺乳时间:饲料摄入量与饲料质量不仅影响仔猪断

38、奶重,同时对猪群饲料成本的核算非常重要,所以其数量应当加到母猪的饲料成本中。断奶体重7kg以上的仔猪比较轻的仔猪不易患断奶后拉痢,在75-80日龄时容易达到30kg的目标体重。表2给出了断奶重对78日龄时仔猪生长情况的影响。表2. 25-29日龄断奶体重对78日龄时仔猪生长情况的影响断奶重,kg78日龄体重,kg日增重,g6.1430.44547.9735.6529Campbell (1998)而提高仔猪断奶重可通过:1)提高母猪产奶量从而提高仔猪日增重;2)延长母猪断奶日龄增加对母猪的依靠。仔猪目标断奶体重对每天营养素摄入的影响由图3和4来阐述。 图3. 仔猪断奶日龄和体重对 图4. 仔猪断

39、奶日龄和体重对母猪消化能需要的影响 母猪赖氨酸需要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如果断奶日龄从21日龄延长到28日龄,则母猪消化能约增加600Kcal/天;同时每增加一头哺乳仔猪需提高约1,425Kcal/天的能量。同样地,如果断奶日龄从21日龄延长到28日龄,则母猪赖氨酸约增加0.8g/天;同时每增加一头哺乳仔猪需增加5g/天赖氨酸(图4)。仔猪平均日增重很大程度地由母猪遗传的产奶能力决定,这就是说,一些品种、品系及个体母猪产奶的遗传能力不同,进而影响仔猪断奶重。营养学家/经理可控制的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根据采食量而制定日粮配方来满足营养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采食量(见影响饲料采食量的因素);

40、断奶日龄。如果前两项的任一项不能满足要求,母猪则将动用其体内贮备尽可能地来满足营养需要(增加哺乳期体重损失)。各养猪场间的最适断奶日龄不同,取决于哺育设施、饲养管理水平等。缩短断奶日龄则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每缩短7天哺乳时间,每头母猪每年约增加1头仔猪,也如图3与图4指出的将会降低母猪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如表2指出的早期断奶仔猪体重较轻,增加了刚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这同样需要良好的保育设施等。养猪生产者需要评估他们各自的情况,第一步是决定育种群的体况(见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中的体况评分)、通过仔猪平均日增重而测定的母猪产奶能力,第二步是哺乳期平均饲料摄入量,这当然包括浪费的饲料(饲料消耗并不等于

41、饲料摄入,见“饲料槽的设计”)。由于饲料摄入量取决于温度,所以必须以月或者至少以季度为基础来计算,一旦这些因素决定下来后,比较好的饲养方案才能得到确定。温度:母猪的饲料摄入量和能量需求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高时母猪的饲料摄入量和维持体温的能量需求同时下降,但是母猪每公斤产奶对能量、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要并没有改变,母猪仍然必须摄入同样数量的赖氨酸、缬氨酸、钙、磷等以得到理想的产奶量。所以,如果母猪的饲料摄入量下降,就得增加日粮中氨基酸与其它营养素(不包括能量)的浓度,如果温度超过250C则能量浓度也必须提高。 图5. 温度对哺乳母猪饲料摄入量的影响 图6. 哺乳舍温度对21日龄断奶仔猪体

42、重的影响 图5与图6阐述了温度对哺乳母猪饲料摄入量以及对21日龄断奶仔猪体重的影响,正如所预料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饲料摄入量减少。而250C的温度对母猪来说似乎是维持其生产性能的临界温度。当温度超过250C时,饲料摄入量下降得很快,仔猪的断奶体重随之下降,在温度为270C和290C时母猪比在18-250C时分别多损失体重7kg与10kg。“可接受的体重损失”:正如早先指出的哺乳期的体重损失目标应该为零,但这在中国的多数条件下很难达到,同时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使体重损失控制在10kg以内,而大多数经营者不称母猪的体重,则可以通过1)断奶时母猪体况评分;2)断奶至发情的时间间隔来作为体重损失的指标。体况

43、评分已被详细讨论过(种猪的营养需求.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另一个因素是检测的断奶至发情间隔有多接近,以及由于繁殖失败母猪在那个阶段被淘汰。通常可接受的最大间隔时间为14-25天。一个好的经理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保持一个良好的记录并运用之。背膘厚每减少1mm等于2kg体重损失,一旦背膘厚减少10mm,在母猪体脂贮存恢复以前通常不会发情。10kg的体重损失等同于5mm的背膘和4kg的肌肉组织。如果母猪的体重损失在25-30kg,那么它将丢失12-15mm的背膘和10-12kg的肌肉组织,使母猪变瘦(体况评分1)。这种程度的肌肉组织与背膘损失将肯定会延长返情时间,并且需提高下一个妊娠期母猪日粮赖氨酸的

44、需要量。在当今饲养高瘦肉品种猪情况下,在决定母猪返情能力,特别是哺育较多仔猪的情况下母猪肌肉组织的损失比脂肪损失更加重要。许多经营者过高地评估他们猪场的繁殖率,比如,如果有80-85%的母猪在断奶后7天内开始发情,这通常会被认为是平均水平。那么其它的15-20%怎么样呢?如果10-12%在14-20天内发情,5-6%在20-30天内发情,2%在30-50天内不发情而被淘汰,那么母猪从断奶至发情的天数应为10天而不是7天。这样,确定哺乳母猪日粮应基于对仔猪生长性能的预测和母猪体重的损失,而母猪体重的损失直接反映在下一个妊娠期,更准确地说是从断奶至分娩所需的额外饲料的成本(包括断奶到配种的饲料)。

45、在中国一种经常的做法是在哺乳母猪日粮中配制相对较高的麸皮以防治“便秘”,而且许多经营者喜欢在母猪分娩后的3-5天内限制饲料喂量,而分娩后限制饲喂是便秘问题的部分原因。通常母猪在分娩日或随后的1、2天自由采食量较少,但是达到自由采食量的时间越早越好,这不但能减少便秘问题,而且还可减少能量缺乏问题。高产母猪在哺乳早期就分泌较多量的乳汁(分娩后最初5-6天内分泌近8kg/天),如果饲料摄入受到限制,这会给母猪带来很大的压力,必须动用其体内相当多的肌体贮备来满足产奶的需要,这也意味着母猪必须在接下来的2-3周内摄入更多的饲料来达到平均采食量。例如,如果母猪在哺乳的最初6天内平均采食3.5kg/天的饲料

46、,而日粮是按平均日采食量5.0公斤来配制的,那么在21天哺乳期所剩下的15天内,采食量将提高到5.6kg/天,如果是28天的哺乳期,则将提高到5.4kg/天,这意味着在后面的哺乳期母猪必须增加10%的饲料摄入量,否则母猪体重损失比预期更多。来自美国一项大型试验(24,000窝仔猪)的数据表明,哺乳第一周低采食量延长断奶至发情与断奶至怀孕的间隔时间(Koketsu, 1996),同时与快速达到自由采食的母猪相比,由于发情问题而引起较高比例的母猪淘汰。高含量麸皮还稀释了日粮能量的浓度,在日粮中添加油脂能弥补这个问题,表3阐述了母猪日粮能量浓度对仔猪不同增重水平而满足母猪消化能需要的饲料摄入量的作用

47、,这些日粮为具不同含量的麸皮与油脂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而确保仔猪生长速度、母猪体重损失不超过10kg(母猪分娩体重180公斤,猪舍温度220C),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8.5-19.5%以满足氨基酸的需要。由于饲料摄入量中不包括任何的饲料浪费,因此在计算饲料需要时必须在预计的基础上增加5-10%。这些饲料摄入量适用于3胎或3胎以上母猪,而对于初产母猪、二胎母猪、或者进分娩舍时体况不好的母猪而言,效果不是最好,因此只要有可能,应该选用单独的初产母猪饲料,或者在喂经产母猪料时另加洒豆粕。豆粕的用量取决于全价料中赖氨酸的水平以及母猪的饲料摄入量。每饲喂100g豆粕将增加2.6g/天的赖氨酸,假如小母猪比经

48、产母猪每天少采食500g饲料,而赖氨酸需要量多3-4g,每天就需要125-150g豆粕来提供。豆粕的添加是在正常数量饲料的基础上,这可提高饲料采食量,即小母猪在吃额外添加的豆粕以外还可能增加正常的采食量。可以一次饲喂,如早上的第一次饲喂;或者一半在早上,还有一半在当天的最后一餐饲喂,后面的方法在夏天可能更有用以提高饲料采食量,这同样也适用于提高母猪饲料采食量。表 3. 采食量、消化能以及期望母猪与仔猪生长性能每日采食量, kg 麸皮%油脂%消化能Kcal/kg仔猪日增重, g/天哺乳期21天28天5032102004.74.95233152004.64.85434202004.44.65032

49、102255.35.55233152255.15.35434202255.0586.05233152505.65.85434202505.55.610031502004.85.010232602004.64.810433652004.54.710031502255.45.610232602255.25.410433652255.05.210031502505.96.110232602505.75.910433652505.65.715030952004.95.115232002004.74.915433052004.64.815030952255.55.7152320

50、02255.35.515433052255.15.315030952506.16.215232002505.86.015433052505.75.8影响母猪饲料摄入量的因素为强调饲料采食量的重要性,有以下因素影响饲料摄入:分娩舍温度供水、水质和水温日粮中盐分含量饲料能量浓度饲料的适口性每天饲喂次数饲料上加洒豆粕饲喂颗粒料还是粉料妊娠期间饲料采食情况母猪分娩时的身体状况饲料槽的设计温度:乳猪需要温暖的舍温300C或更高(第一周),而对母猪来说,15-200C已相当舒服,随着温度的升高,自由采食量下降,这已在图5中得到阐述。在夏季尽可能地让母猪保持凉爽是很重要的,在实际中从管理方面有很多有用的方法

51、来保持分娩舍凉爽。适当的通风换气:正确的猪舍设计能很好地利用自然通风,但重要的是不能把乳猪安置在穿堂风中。所以,正确设计的保暖箱与自然通风的结合使用是很重要的。使屋顶隔热。油漆屋顶:把屋顶外面油漆成白色或使用反光漆,而把屋顶里面油漆成黑色,这样即使屋顶不隔热也有作用。滴管系统:这是一个使母猪舒服与提高采食量最有效的方法(图7),水滴要大到可使水珠穿过毛发到达皮肤。自动定时,每30分钟给母猪滴水1-2分钟。这是通过蒸发而降温,可通过风扇来提高蒸发的速度,这样可提高给母猪滴水的频率,比如说每15分钟给母猪滴水1-2分钟。水珠应滴到母猪的肩膀上并确保没有水花溅到乳猪。水的流速为3升/小时。 图7.

52、简单的滴水系统饮水:一头哺乳母猪每天能很轻易地消耗15-20升水,而在夏天可达到30升或更多。但如果在夏季水温较高,饮水量降低,同时饲料摄入量也减少。猪舍外面的水管必须埋在地面下1米,或者在北方要埋到地面冰冻点以下。分娩舍内裸露水管用隔热材料包裹以防夏季水温升高。饮水器的高度和流速也是非常重要的,饮水器安放在离地面75-90cm,这样母猪必须稍微抬头来饮水(图8),同时向下呈450,这有两个理由:1)这使母猪很容易饮水;2)并防止母猪为给自己降温而玩弄饮水器来喷水,避免把水喷到乳猪身上而引起下痢。水的流速应调整在1.0-1.2升/分钟。图8. 饮水器的正确位置在美国6个研究站的试验中:同时在夏

53、季与冬季限制饮水,饲料摄入量减少400-900g/天,这发生在21天哺乳期的头7天,同时体重多损失7-9kg。水质也相当重要,这一因素经常被忽视,它会减少饮水与饲料的摄入量。符合人饮用标准的水是较理想的,有关水质的许多问题与深井或水管系统里的细菌污染有关。水中大肠杆菌含量应控制在1/100ml以下,超过5/100ml应立即受到关注并采取措施。水中总固形物也很重要,总溶解固形物达到3,000-5,000ppm经过适应期后能被安全地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含量应低于100ppm或硝酸盐含量低于440ppm,生长-肥育猪可能耐受较高的含量。饲料中盐分含量:NRC建议哺乳母猪钠需要量为0.2%,相当于0.4%的盐,但如果把盐分的含量提高到0.5%,则可有助于增加饮水量,进而提高饲料摄入量,如果母猪获取高质量的饮水没有限制,则0.6%的盐分含量也不成问题。饲料能量浓度:一般情况下,当饲料能量浓度提高,特别是当饲料中添加油脂时饲料采食量就下降,这样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就应作相应的调整。正如前面指出的,在中国常在饲料中添加麸皮以防止便秘,这比使用矿物盐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