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_第1页
【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_第2页
【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_第3页
【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_第4页
【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 【终稿】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001京能石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 概述随着北京世界大都市进程加快、 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北京冬季 供暖能源需求将继续增加, 采暖供热的供需矛盾将日趋凸现。 而热电联产的热电 厂如何将原有对外供热量和热电厂的效率提高也已提到日程。 尽管热电厂多种废 热排汽可以回收, 现只将电厂循环水余热进行利用, 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符合国 家“节能减排”的国策。北京京能石景山热电厂现装机 4x200MW

2、 ,全部为供热机组, 承担北京地区 3200 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据 20092010 年供热季节运行数据显示,四台机 组整个采暖季平均抽汽量已接近额定抽汽量。 在严寒期已达到甚至超过额定抽汽 量,说明电厂供热能力已经受限, 特别是首钢搬迁后京能热电厂南线热负荷急剧 增加,如若增加供热面积,必须增加新热源。电厂机组做完功后, 经凝汽器循环水带走热量, 排入冷却水塔, 运行数据显 示,全厂每小时通过冷却水塔排出热量为 1440GJ ,相当于 50 吨标准煤的发热 量,若将这部分排入大气热量回收 ,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即解决了部分热源不 足问题,增加电厂供热量从而使电厂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1.1.1 设计依据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与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北京设计事务所签订的 (北京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厂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合同。2010 年 4 月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京能热电循环水余热回收 项目初步技术方案” 。2010 年 5 月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北京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初步技术方案( A 版)。华北电力设计院原设计的石景山热电厂各专业施工图、竣工图。京能热电厂提供的运行数据。1.1.2 设计范围在 220KV 变电装置平台下布置 10 台热泵和循环水管道,汽水管道,疏 水管道的连接。将 4 号机循环水回水管经升压泵

4、引入热泵放热, 放热后循环水再进入凝汽 器吸热,采用闭式循环返复运行。新设循环水升压泵房,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和有关专业设计。增加两台基本加热器,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和有关专业设计。5) 余热利用项目厂用电 6000V 380V 电气连接方式。设置必要的测量仪表对各介质压力,温度,流量进行测量。为保障设备和管道安全运行,化学专业应对闭式循环水质进行论证。循环水升压泵房、凝结水泵坑、热泵站结构设计京能集团提出的 4 台机组循环水系统由并联改为串联系统。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工作过程2010 年4 月中旬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和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共 同到京能石景山热电厂, 洽谈循环水余

5、热利用有关问题, 创时能源有限公司并提 供了京能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初步技术方案, 并看了现场, 之后华北电力设计院 工程有限公司曾两次出版了 “京能热电循环水余热回收工程设计初步技术方案设计”,并向京能集团进行了汇报。 2010 年 5 月中旬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我 院进行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2.0 设计基础资料厂址位置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地处北京西郊石景山工业区,距离市中心约 25km ,厂 区三面为铁路环抱,东临首都钢铁厂 (即将拆除 )及城市规划道路,西靠丰沙干线 及永定河,厂区地形狭长,厂区地形标高为 90.5-91.50m ,不考虑百年一遇洪 水问题

6、。地址、地震、水文气象2.2.1 工程地质该厂位于永定河北岸, 厂区内大部分范围原为永定河河床, 相对地势较低。 由于近十年来的逐步回填, 地面高程发生了相对变化。 地势平坦, 地层主要为素 填土和卵石,其分布规律比较稳定,只是局部见有杂土。北京地区土壤标注冻结深度 0.8m 。2.2.2 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规划图( 1992 )”,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为 8 度。2.2.3 水文气象气温1)多年平均气温11.8 C2)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2 C (1961年6月10日发生)3)多年极低气温-22.9 C (1966年2月22日发生)4)多年最热月( 7 月份) 平均气温5

7、)多年最冷月( 1 月份)平均气温湿度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2)多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3)多年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4)多年 8 月平均相对湿度5)多年 1 月平均相对湿度降水25.7 C-4.2 C56%87%(1976 年7月发生)24% (1963 年 1 月发生)79%39%1)多年平均降水量 626.4mm2)多年月最大降水量 473.5mm (1973 年7月发生)3)多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161mm (1985 年 8 月 25 日)4)多年最长连续降水量 285.4mm (1973 年8月2日-8 月21 日)5)多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124 天( 1984 年10 月 10 日-19

8、85 年3月 12 日)风速多年平均风速 2.5m/s2.2.3.5 冻土深度多年最大冻土深度 68cm (1968 年 2 月发生,共 5 天)2.2.3.6 积雪深度多年最大积雪深度22cm (1959年2月25日发生天)223.7 主导风向多年平均主导风向:全年为南风和西北风。夏季为南风,冬季为西北风2.2.3.8 最大风速30年一遇10m高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25.4m/s 。2.3 循环水水质目前电厂循环水采用城市再生水,经再生水厂进一步处理后供应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循环水水质见表2-1、表2-2表2-1城市再生水水质全分析数据序号项目单位数据1PH (25 C)7.27 7.802

9、电导率(25 C)ps/cm1080 12083总硬度mmol/L6.0 7.34总碱度mmol/L2.5 3.95溶解性总固体mg/L480 8126悬浮物(SS)mg/L1.6 72.27COD(cr)mg/L11.0 768氨氮(以N计)mg/L0.6 1.29SO42-mg/L33.6 128.810CI-mg/L105 12011PO43-mg/L0.7 1.612Ca2+mg/L40.5 87.413Mg 2+mg/L8.1 65.114Cu2+pg/L1.14 28.015全硅(以SiO2计)mg/L5.2 18.616胶体硅mg/L2.0 12.4表2-2循环冷却水水质全分析数

10、据序号项目单位数据1PH(25 C)8.47 8.802电导率(25 C)ps/cm2030 32083总硬度mmol/L10.7 18.54总碱度mmol/L4.18 8.55溶解性总固体mg/L1059 17966悬浮物(SS)mg/L2.2 1647COD(cr)mg/L22.5 358氨氮(以N计)mg/L0.66 2.39SO42-mg/L162 37310CI-mg/L220 38811Ca2+mg/L128 2.4212Mg 2+mg/L13.5 20513Cu2+pg/L1.5 52.714全硅(以SiO2计)mg/L20 38.515胶体硅mg/L0.29 25.4煤质资料表

11、2-3 煤质分析名称项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全水份WyQ%8.108.23工内在水份Wynz%1.472.80业灰份A%26.2429.61分挥发份Vy%27.1339.84析低位发热量QydwkJ/kg1967818646(kcal/kg)(4700 )(4410 )碳C%51.4447.25元氢Hy%3.353.54素氧Oy%9.869.99分氮Ny%0.600.78析硫SyQ%0.410.60可磨系数K1.181.16T1C15001500灰熔点T2C15001500T3C15001500表2-4灰分析资料名称项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烧失量%0.57二氧化硅SiO2%49.04三

12、氧化二铝AL2O3%37.91煤氧化亚铁FeO%0.08灰三氧化二铁Fe2O3%2.37成二氧化钛TiO2%分氧化钙CaO%3.35氧化镁MgO%0.48三氧化硫SO3%1.84氧化钾K2O%4.22氧化钠Na2O%0.10五氧化二磷P2O5%0.16氯离子Cl-%0.50备注山西小峪矿石热1-3号商品煤混煤3.0 供热负荷京能石景山热电厂4X200MW 机组设计分两期工程建成。经过机组通流部 分改造后提高了总的对外供热热量。目前热网分大网和南线。大网对外供给热水 量为9000t/h,分两级加热供回水运行温度为 132.7/55 C。南网供给热水量为 3700t/h,由尖峰加热器一级加热,供回

13、水温度为 130.2/66 C,电厂机组抽汽量已满负荷运行。热网加热器均为汽 - 水换热器,热源和冷源之间存在着传热温差。从热力学原理上讲, 有温差传热虽然能量守恒, 但必然存在做功能力损失。 而回水温度低 带来了供水温度降低, 4 号机组供应南线热网在增加高压抽汽量的同时又加大了 各热网加热器间的换热温差。 进而导致温差传热的做功能力损失加大。 为了合理 的利用这部分做功能力损失、 回收部分余热, 并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进入冷却塔 的部分热量,对整个电厂的采暖抽汽进行了整合,提高了电厂的供热量。大网9000t/h、55 C回水通过吸收式热泵利用 4号机160t/h调节抽汽将55 C回水提升75

14、 C,这样12号机组供汽量由810t/h减少到538t/h,即将75 C回水加热到109 C,然后通过3#机尖峰加热器由109 C提升到135 C供给 热用户。南网3700t/h、66 C回水经新增加两台低压热网加热器利用12号机剩余蒸汽232t/h加热至108 C,然后进入4#机尖峰加热器,将外网的温度提升到 147 C供给热用户,详见 F002E62K-A01-J02 图。京能电厂设计总供热量 3669.16GJ/H ,今后增加吸收式热泵和抽汽整合后,供热量可达 4181.81 GJ/H,即增加供热量512.65 GJ/H,综合供热指标按180KJ/m 2 计算,增加供热面积 284.83

15、 万平方米。其中吸收式热泵可提高供热 量 300GJ/H, 供热面积增加 167 万平方米。4.0 热泵循环技术的利用随着环境、气候的逐渐恶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 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 “节能 减排”降耗”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 2009 年 9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 12 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 量化碳减排目标 (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至 45%) ,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责任方面的积极态度。这充分表 明我国不再单纯

16、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而是更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注可持续 增长。“节能减排”降耗已被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加 强余热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在电力、冶金、化工、纺织、采油、制药等行业的工艺生产过程中,往往会 产生大量的废热(废蒸汽、废热水等) ,若不加以利用,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 且还污染环境。 在众多的节能技术中, 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以其高效节能和 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特点, 尤为引人注目。 吸收式热泵以蒸汽或溴化锂溶液作为 工质,对环境没有污染,不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配 备蒸汽或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工艺产生

17、的废热,达到节能、减排、降耗 的目的。此外,吸收式热泵还可以吸收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城市生活污水等低 品位热源的热量, 同样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同时,对于作为集中供热主热 源的热电厂而言, 存在两个关键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汽轮机抽汽在加热一次网回 水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传热温差, 造成巨大的传热不可逆损失。 二是目前大型抽 凝式供热机组存在大量的汽轮机凝汽器余热通过冷却塔排放掉, 该部分热量可占 燃料燃烧总发热量的 20% ,相当于供热量的 50% ,为保证汽轮机末端的正常工 作。将这部分凝汽用于供热,相当于在不增加电厂容量,不增加当地排放,耗煤 量和发电量都不变的情况下, 扩大了热源的供

18、热能力, 为集中供热系统提供的热 量可增加 50% ,提高了电厂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电厂循环冷却 水蒸发量,节约水资源,并减少向环境排放的热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 与环境效益本项改造工程应用吸收式热泵可系统地解决目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存 在的问题。在吸收式热泵基础上,可系统解决热电厂存在的以下问题。1) 电厂的循环水不再依靠冷却塔降温,而是作为各级热泵的低温热源,原 本白白排放掉的循环水余热资源可以回收并进入一次网, 仅此一项即可以提高热 电厂供热能力 50% 左右,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20%左右;2)各级吸收式热泵仍采用电厂原本用于供热的蒸汽热源,这部分蒸汽的热 量最终

19、仍然进入到一次网中, 而利用凝汽器提供的部分供热, 可减少了汽轮机的 抽汽量,增加汽轮机的发电能力,提高系统整体能效;3)逐级升温的一次网加热过程避免了大温差传热造成的大量不可逆传热损 失;4)用户侧的吸收式换热机组将一次网供回水温差提高了 5080% ,意味着 可以提高管网输送能力 5080% ,节约大量新建、改建管网投资,避免因为既 有管网改建引起的一系列麻烦;5)用户处二次网运行完全保持现状,使得该技术非常利于大规模的改造项 目实施。目前我国吸收式热泵发展较快, 如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利用蒸汽作为热源的 吸收式热泵, 在赤峰市组建了该项目的首个示范基地, 利用此项技术改造富龙热 电厂现有的

20、 1台供热机组和供热系统, 于2008 年10 月采暖季开始投入运行效 果较好,再有我国多家企业引进了以溴化锂溶液为介质的吸收式热泵。 本工程由 于是在老厂 220KV 变电站下兴建, 地上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较多, 地方比较狭窄, 现设备只好用溴化锂溶液为介质的吸收式热泵设计。溴化锂溶液为介质的吸收式热泵技术来源于美国, 技术发展在日本, 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是由日本荏原制作所与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作为日本在海外的唯一一家制冷机加工基地,日本荏原生产吸收式热泵,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引下,荏原致力于工业节能相关产品的开发, 以适应多种余(废)气、余(废)热的再利用

21、,推广循环经济,为工业节能、余(废)热的有效利用提供节能、环保的综合解决方案。该技术广泛适用于热电、 化肥(合成氨)、炼油、钢铁等行业,我国很多行业已在使用。吸收式热泵说明及原理吸收式热泵的说明吸收式热泵(即增热型热泵),通常简称AHP(absorptionheat pump),它以蒸汽、废热水为驱动热源,把低温热源的热量提高到中、高温,从而提高了 能源的品质和利用效率。吸收式热泵原理,即在电厂首站内设置蒸汽型吸收式热泵。如图4-1,以汽轮机抽汽为驱动能源Q1,产生制冷效应,回收循环水余热 Q2,加热热网回水。 得到的有用热量(热网供热量)为消耗的蒸汽热量与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之和 Q1+Q2。

22、见图 4-10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电厂循环水Q说吸收式热泵屮温热源一次网热水采暧抽汽图4 -1吸收式热泵热收支图4.1.2 吸收式热泵原理主要介绍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及选用原则,并列举其在国内外工业生产、生活中的成功应用。图4 -2 吸收式热泵原理图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发生器、热交换器、屏蔽泵和其他附件等。它以蒸汽为驱动热源,在发生器内释放热量Qg,加热溴化锂稀溶液并产生冷剂蒸汽。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释放冷凝热 Qc加热流经冷 凝器传热管内的热水,自身冷凝成液体后节流进入蒸发器。冷剂水经冷剂泵喷淋到蒸发器传热管表面,吸收流经传热管内低温热源水的热量Qe,使热源水温度降低后

23、流出机组,冷剂水吸收热量后汽化成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被发生器 浓缩后的溴化锂溶液返回吸收器后喷淋, 吸收从蒸发器过来的冷剂蒸汽,并放出 吸收热Qa,加热流经吸收器传热管的热水。热水流经吸收器、冷凝器升温后,输送给热用户。屏蔽泵的做功与以上几种热量相比,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因此可以列出以 下平衡式:Qg Qe = Qa Qc吸收式热泵的输出热量为Qa+Qc,则其性能系数COP:COPQaQcQgQgQe = Q . 1QgQg由以上两式可知:吸收式热泵的供热量等于从低温余热吸收的热量和驱动热源的补偿热量之和,即:供热量始终大于消耗的高品位热源的热量 (COP1), 故称为增热型热泵。根据不同的

24、工况条件, COP 一般在1.651.85左右。由此 可见,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具有较大的节能优势。吸收式热泵提供的热水温度一般不超过 98 C,热水升温幅度越大,则 COP值越小。驱动热源可以是0.20.8MPa的蒸汽,也可以是燃油或燃气。低温余热的温度15 C即可利用,一般情况下,余热热水的温度越高,热泵 能提供的热水温度也越高。蒸汽型吸收式热泵的单机容量最大可达30MW以上,由此可见其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4.1.3 在电厂的应用:图4-3为吸收式热泵在电厂回收余热的应用。汽轮机凝汽器的乏汽原来通过循环水经双曲线冷却塔冷却后排放掉,造成乏汽余热损失,而循环水由28 C经凝汽器后温度升为31.

25、5 C。现采用吸收式热泵,以31.5 C的冷却水作为低温热 源,以0.5MPa的抽汽作为驱动热源,加热50-80 C左右的采暖用热网回水,循 环冷却水降至28 C后再去凝汽器循环利用。这样可回收循环水余热,提高电厂 供热量,即提高了电厂总的热效率。Ji图4-3 电厂利用热泵实例本工程选用吸收式热泵的参数表4-1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性能参数项目单位规格机型-RHP200制热量kW20201xi04kcal/h1737热水进出口温度C55f74 .3流量m3/h900水压损失mH2010.8接管尺寸mm500水室承压MPaG0.8热源水进出口温度C31.5f28流量m3/h2039水压损失mH206.

26、4接管尺寸mm400水室承压MPaG0.8蒸汽蒸汽压力MPaG0.36流量ton/h18.6蒸气接管尺寸mm200 X2凝水接管尺寸mm80 X2控制辅助动力电压X频率VXHz x380 X50 X3电源容量kVA36.8冷剂泵Kw1.5 X2溶液泵Kw7.5 X2喷淋泵kW7.5 X2真空泵kW0.75外形尺寸mm8750 X4200 X4500最大搬运重量Ton35运转重量Ton75注记:1.热水侧污垢系数:0.0001m2hC/kcal(0.086m2k/kw )热源水侧污垢系数:0.0001m2hC/kcal(0.086m2k/kw )蒸汽系蒸汽过热度W 10 c2.标准情况下的热量调

27、节范围为 20100% ;5.0 工程设想5.1 总平面布置5.1.1老厂总平面布置简述石景山热电厂为2 X200MW 供热机组,总平面布置布置非常紧凑。场 地狭长,东西总长1150m,南北宽100438m 。主厂房位于厂区中间部位。汽机房朝南,锅炉房和烟囱朝北;主厂房固定端 朝东,扩建端朝西。输煤区布置在厂区北侧。采用煤仓贮煤,输煤栈桥从西侧铁路向东,转到主 厂房北侧,自北向南从主厂房固定端进入厂房。电气区布置在厂区南侧。由于场地宽度限制,主厂房A列外,即主厂房南侧, 布置不下220kv配电装置,故除将主变压器布置在 A列外之外,全部配电装置 均采取高架布置,在 A列外设置了一个标高约5m、

28、10m混凝土变电平台,将 配电装置建造在平台之上,平台之下布置道路及各种地下管线。水工区和附属建 筑区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东侧。该区宽约 250m,北侧靠西布置综合楼、化学水 处理车间,东南部斜向布置2座自然冷却塔。灰库和空压机房布置在电气平台的 南侧三角地。220kv变电平台该变电平台体量巨大,东西长 264.8m,南北宽45.2m,A列外设约5m、 10m混凝土变电平台总占地面积达 11968.96m2。平台之上布置屋外配电装置; 平台之下的地下部分布置各种管道,北侧为环主厂房的消防通道,南侧为长183.4m 、宽 25m 的封闭库房。3)A 列外地下管线布置汽机房 A 列外、 变电平台下布

29、置了诸多的各种地下管道, 包括:4 台机组共 16 条 DN1600 的垂直进出汽机房 A 列的循环水管道、 8 条 DN2200 的沿 A 列 布置的循环水供排水管道,以及电厂的供热管道、下水管道、雨水管道、消防水 管道等。地下设施布置十分密集。5.1.2 工程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增加的建构筑物有: 循环水升压泵房及控制室; 热泵及凝结水泵; 从1#、2#、4#机组汽机房A引出2条DN900、1条DN700的架空蒸汽管道。 由于 A 列外各种管道密集,空余场地很少,本项目的布置十分困难。经对场地 的布置资料详细分析,并反复勘察现场,对总平面布置布置初步安排如下:1) 热泵站:热泵站包括热泵、凝结

30、水泵热力管道,布置在1#3# 机变 电平台下的封闭仓库内, 共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占用 P-Q-R 两列的 520 号柱, 面积为3120m2 ;二是在1420 号柱的南侧扩建 8m,长度46.2m,面积 369.6m2 ,总面积 3489.6m2 。设备布置在变电平台柱基础之间。2) 循环水升压泵房及控制室:该建筑物为一座联合建筑,长18.0m, 宽 10m 。底层为循环水升压泵房,零米标高 -2.50m 。 7.00m 层为控制室。将该 建筑布置在 3#机组变电平台与 4#机组变电平台之间的南侧空地。全厂变电平台分两部分: 1#3# 机组变电平台和 4#机组变电平台,两 个平台之间相距 2

31、6.3m ,其间有一个 5m 宽的架空电缆通道。该通道支柱距离 南侧道路1419m,东西宽度24m,增加的循环水升压泵房即布置在这块空闲 场地上,但由于东侧与原有脱硫变压器组围栅的距离只有 3.75m ,和变压器的距离不满足消防要求,因此该侧应做成防火墙,不能设门窗。3)蒸汽管道:本项目从1#、2#和4#机汽机房A列垂直引出2条DN900、 1条DN700的蒸汽管道,其中1#、2#机引出的管道出A列后从变电平台上部 通过,进入热泵站; 4#机引出的蒸汽管道经 4#机的变电平台,然后向东经过循 环水升压泵房的南侧进入热泵站。 通过变电平台上部时, 管道支撑在平台结构上, 其余部位设高支架。4)循

32、环水管道: 从循环水升压泵房至热力站采用地面低支墩敷设, 靠近 热泵站之前入地敷设。5)原有管沟改造: 主要是循环水升压泵房需要对原有一条氧气管沟和一 条电缆沟进行局部改造。氧气管沟改造长度约20m,沟宽0.6m ;电缆沟改造长 度 8m ,沟宽 0.6m ;雨水管道改造长度 40m ,管径 1.00m ;热力站南侧有一条 雨水管道需要南移,长度约 75m 。)建筑物零米标高及排水措施: 循环水升压泵房和原主厂房零米标高相 同,为 91.00m 。热泵站的零米标高为 90.40m ,比原建筑物零米标高低 0.6m, 循环水升压泵房比原建筑物零米标高低 2.5m ,实际上形成一个泵坑。坑内设集

33、水井,将地面水集中排向井内用泵排入厂区排水管道。)土方工程量:本工程土方量暂估算为挖填总计 5000 方。5.2 电厂设备参数5.2.1 机组参数1、 2号机组汽轮机型号 :NC200-130/535/535 型汽轮机型式 超高压中间再热单抽三缸双排汽抽凝两用汽轮机额定功率200MW最大连续功率220MW主蒸汽压力12.75MPa(a)主蒸汽温度535 C额定进汽量610t/h最大进汽量670t/h再热蒸汽压力2.15MPa(a)再热蒸汽温度535C抽汽压力0.25MPa(a)抽汽温度245C额定抽汽量405t/h最大抽汽量450t/h#2 机通流改造后 (670t/h 进汽工况 )抽汽压力0

34、.245MPa(a)抽汽温度235C抽汽量420t/h3、4 号机组汽轮机型号 :NC200-130/535/535 型汽轮机型式超高压中间再热单抽三缸双排汽抽凝两用汽轮机额定功率200MW最大连续功率220MW主蒸汽压力12.75MPa(a)主蒸汽温度535 C额定进汽量610t/h最大进汽量670t/h再热蒸汽压力2.26MPa(a)再热蒸汽温度535 C抽汽压力0.558MPa(a)抽汽温度345 C额定抽汽量410t/h最大抽汽量443t/h(#4 机370t/h)#3机通流改造后(670t/h进汽工况)抽汽压力0.588MPa(a)抽汽温度326 C抽汽量420t/h#4机通流改造后

35、(670t/h进汽工况)抽汽压力0.588MPa(a)抽汽温度340 C抽汽量405t/h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四台机组通流改造前后供热能力比较:项目单位#1机#2机#3机#4机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抽汽量t/h405420405420410420330405供热量GJ/h99310109931010102910298271021(GCaL(237)(241)(237)(241)(246)(246)(198)(244)/h)原供热GJ/h9429421130备用量(GCaL(225)(225)(270)/h)改造后GJ/h686801021新增供(GCaL(16)(16)(

36、244)热量/h)说明:1)机组改造前供热量均为610t/h进汽工况。2)机组改造后为设计值,机组均为 670t/h进汽工况。以上#1、#2、#4机3项的新增供热量合计为1157GJ/h(276GCaL/h)。通流改造后的这部分富裕供热量,对电厂的热网系统进行扩容,以满足北京热力外网不断增长的采暖用热需求。5.2.2 热网设备1、2号机组:基本热网加热器(每台机组2台)技术参数进汽压力0.25MPa(a) TOC o 1-5 h z 进汽温度245 C进汽量195.3t/h进水温度70 C出水温度120 C最大水流量2250t/h加热器面积1703m 2热网循环水泵 (每台机组 3 台, 2

37、开 1 备)流量2250t/h扬程160mH 2O进水温度80 C调节方式液力偶合调速3、4 号机组:尖峰热网加热器 (每台机组 2 台)技术参数进汽压力0.558MPa(a)进汽温度345 C进汽量227.45t/h进水温度120 C出水温度150 C最大水流量4500t/h加热器面积2647m 25.3 热泵站布置5.3.1 热泵布置吸收式热泵布置在 220kv 变电装置底层, 由于地上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较多, 横向最终布置在P、Q、R列,因热泵尺寸较长在RS列外有1组5台热泵需 跨在循环水管道上,RS列之间跨度为8米,S列为新建架构,纵向在1420 号柱之间。 Q P 列布置热泵 1 组

38、5 台。纵向布置在热网支架 1420 号柱之 间,两组热泵头对头布置。由于热泵设备高 4.5m , 220kv 变电站 5m 平台梁底为 4.3m 考虑热泵与梁底净空预留 200mm ,热泵基础高 200mm ,热泵布置处0.00m 地面需下挖 0.6m ,220KV 变电站 0.00m 绝对标高为 91.0m ,现热泵处 地面绝对零米标高为 90.4m 。因热泵净空的要求,考虑到热泵将来检修只是往 热泵尾部抽冷凝管道,故在热泵上方不考虑增设检修起吊装置,详见 F002E62K-A01-J-03 04 平面布置图。大网热网回水管道每台机入口有1根,在每根820回水管道进入1、2号机 组前增加

39、1 个关断阀,在关断阀前后引出 2 根管道(即供回水管)引入 1 组 5 台热泵升温, 热源利用 4 号机组抽汽和闭式循环水温度 (即循环水到热泵放热后 再进入冷凝器反复运行),温度由55 C升至75 C,再进入1、2号机组热网基本 加加热器。 4 号机抽汽经热泵放热后, 疏水压力为 0.002Mpa ,通过设在横向 P Q列,热网支架 2122柱处凝结水泵坑内3台凝结水泵(2运1备)、将水 打回 4 号机热网加热器疏水泵入口处, 因通过热泵后疏水压力较低, 水泵布置在 -2.50m 层地下坑内。南网增加低压热网加热器两台,横向布置在PQ列、纵向布置在热网支架 56号柱 1012 号柱之间。加

40、热蒸汽管道用 12号机组多余低压采暖抽汽分 别供给,每台机组供给 1 台低压热网加热器 .汽源由 1 条920 母管供给 1 台低 压热网加热器 (主厂房内抽汽管道布置详见 F002E62K-A01-J-05 图),加热水采 用南线热网回水,南线热网回水管上加隔离阀门, 在关断阀前后引出 2根管道(即 供回水管) 经过低压热网加热器加热后再返回南线回水母管隔离阀后。 低压热网 加热器疏水管道各回到原机组热网加热器疏水泵前,南线 3700t/h 热网水由 66 C升至108 C,再经过4号机组尖峰加热器升温至147 C (主厂房内抽汽管道 布置详见 F002E62K-A01-J-06 图),供给

41、南线热网用户对主厂房内采暖抽汽管道进行了管道应力验算,采用“新应规”计算结果符合应力要求。管道水力计算现将1、2、4号机组抽汽管道、热网回水管道、疏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 计 算结果见表5-1表5-1 水力计算结果介质计算压力MPa计算温度C流量t/h管径mm计算流速m/s压 降MPa1、2号机抽汽支管0.24524568720X9470. 0011、2号机抽汽母管0.245245136920X1057.40.00324号机抽汽支管0.55834575530X950.80.02684号机抽汽母管0.558345150720X1155.10.0061厂外热网回水到低压加热器0.2456637007

42、20X82.640.0043低压加热器回水到4号机尖峰加热器0.19073700720X82.640.0094厂外来热网回水到热泵0.2454500820X102.490.0102热泵回水到基0.12684500820X102.49本加热器疏水0.0288泵入口4号机抽汽凝0.002172273X70.907结水泵入口管4号机抽汽凝0.25172219X61.42结水泵出口管探压力已较低,热泵热水管应降低阻力532 管道及管道附件大口径热水管道和12号机组抽汽管道采用螺旋缝电焊钢管Q235-A。4号机抽汽管道采用螺旋缝电焊钢管钢20 o 273以下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所有阀门采用铸钢门。管道保

43、温采用岩棉管壳,设备保温采用岩棉毡,保温外保护层采用镀锌铁皮 =0.5mm o水工部分电厂现有4X200WM 机组,其循环冷却水采用扩大单元制供水系统该系 统配有两座6000m 2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一座共建式循环水泵房内安装有 6 台湘江5b-23A 型卧式循环水泵,其特性参数为:Q=1695021800m 3/h、H-27.722.5m、N=1600KW 。本项目拟通过对4#机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局部的改造,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其凝汽器循环水的热量, 提高机组对外的供热负荷。 循环冷却水系统局部具体改造的方案是:吸收式热泵循环水的进水管与4# 机凝汽器出水干管相接,经热泵降温后其排水分为二条

44、支管,其中一条支管( DN1400 )仍回接到 A 列外的 凝汽器出水干管上;另外一条支管( DN1400 )则回接到 A 列外的凝汽器进水 干管上。根据电厂的要求,考虑到机组冬季采暖抽汽后进入凝汽器的乏汽已经很少, 此时可以将凝汽器双回路并联的运行方式改为串联运行,故本次拟在 A 列外的 凝汽器二条不同进、出水管之间布置一条联络管(DN1400 ),并在其相关管道上安装闸阀,以便于凝汽器冷却水进行并、串联间的运行切换。在冬季采暖运行时,首先使双回路凝汽器由并联运行改变为串联运行状态(即打开碟阀F4,关闭碟阀F2和F3)。然后打开调节阀Ti (DN1400 )和T2 (DN1400 ),关闭蝶

45、阀 F1(DN2200 ),同时开启循环水升压泵。通过凝汽器循 环水排水进入吸收式热泵放热降温, 即将其循环水中的热量带入热泵中, 从而实 现回收凝汽器余热的目的。在整个采暖季正常运行工况下,蝶阀F1 、F2、F3 均维持在全关状态,蝶阀F4则处于全开状态,而调节阀Ti和T2则需要根据热泵循 环水进口水温的要求进行开启度的相关调节, 即:当热泵循环水进口水温高于要 求温度时调节阀Ti微开,将其一部分热水排至冷却塔进行降温,而调节阀T2则相应微关, 以减少去凝汽器的较高温度的循环水, 进而也会改善凝汽器的运行状 态。调节阀Ti和T2基本上是同步动作。改造后的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图详见附图 F00

46、2E62K-A0i-S-0i 。在非采暖期吸收式热泵停止运行,此时循环水升压泵停开,关闭蝶阀F4 以及调节阀Ti和T2,打开蝶阀Fi、F2和F3,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恢复为夏季纯凝汽式设计运行状态循环水升压泵房拟布置在 A列外3#和4#机220KV室外配电装置QR 列之间、脱硫变压器旁侧的一块空地上,其占地面积约为 18.0 x10.0m。室外循 环水改造及相关阀门井的布置详见 F002E62K-A01-S-02 图。对于上述范围内地 下现有的暖气管沟、电缆沟和输煤冲洗水管(DN300 )及雨水管(DN300 )将 进行适当的移位处理。循环水升压泵房分为二层,其底层-2.5m 布置二台卧式离心泵

47、,上层平台 7.00m为配电与控制间。循环水升压泵特性参数为: Q=10000m 3/h、H=24m、N=900KW。泵房 内还安装有一部起重机以便于水泵安装和检修的需要。电气部分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属京能石景山热电厂的一个辅助车间, 所需厂用电源需 由电厂厂用电系统引接。按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设计方案,有6kV和380/220V 二级电压的用电设备。负荷容量如表 5-2和表5-3 。表5-26kV厂用电负荷统计表序号设备名称额定容量kW安装台数(台)工作台数(台)备用台数(台)计算负荷(kVA1循环水升压泵900221800表5-3380/220V厂用电负荷统计表序设备名称额定容量安装台数工作台

48、数备用台数计算负荷备注号kW(台)(台)(台)kVA1热泵26.510102652凝结水泵1032120包括控3其他50制照明电焊等4合计335选择SCB-400/66/0.4kV 400kVA干式变压器2台,按互为备用方式运行。用电总容量为1800+400 = 2200kVA石景山热电厂现有4台机组,高压厂用工作变负荷较满,有 0井甲和0 #乙 二台起备变作为全厂备用电源,另有 0#丙脱硫变,主要带脱硫负荷,尚有富裕 容量可引接本工程厂用电负荷。可接于 C1、D1段上,也可接于G、H段上。本工程需从6kV厂用母线上引接4个回路,2个回路用于循环水升压泵6kV 电动机。另两个回路用于引接 2台

49、400kVA 6/0.4kV降压变压器。按石景山热电厂厂用电均设两段母线,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的接线方式,本工程两台6/0.4kV变压器亦采用接两段母线以互为备用的方式运行。供电接线 见 F002E62K-A01-D-01 图6/0.4kV变压器、6000V开关柜和配电屏均布置于室内,从安全防火考虑, 选用SC(B)-400/6型400kVA干式变压器,采用KYN型金属铠装手车式高压开 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额定电流1250A,开断电流40kA,开关柜外形尺寸和 颜色做到与原有开关柜一致。低压配电屏采用GCS型抽屉式配电屏。屏内配施耐德 MW 型框架式空气断路器和 NS 型塑壳开关,屏内电气设备

50、短路电流水平 按不小于 30kA 选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采用 PLC 微机集中控制,工艺设备起动、连锁均由热控专业的PLC实现,除电动机回路由PLC连锁集中控制外,厂用电电源进线和 母线联络断路器也纳入 PLC 集中控制。电气设备不再设常规控制屏台。高压电 动机和降压变压器采用装于高压开关柜内的成套保护测控装置。 控制室不另设直 流系统, 高压开关柜可利用厂用电系统原有直流电源, 低压配电屏采用就地手动 操作和交流电控制。热工控制设计范围:本工程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设计范围,包括: 10 台吸收式热泵, 2 台低压 加热器、 3 台凝结水泵、循环水升压泵 2 台及 1 台减温器等设备 ,及各管

51、道参数 和电动门的控制。以及变压器厂用电系统等电气部分的控制 ,均在集中控制室控 制。5.6.2 控制水平本工程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设计的范围,包括: 10 台吸收式热泵, 2 台低 压加热器、3 台凝结水泵及循环水升压水泵等设备 ,已及各管道参数和电动门的控 制。以及变压器及厂用电系统等电气部分的控制 ,均在集中控制室控制。采用一套独立的 PLC 系统,在集中控制室内实现集中监控。在少量就地人员巡回检查及配合下,以彩色液晶显示器(LCD)及其鼠标和键盘为控制中心,实 现各个设备的正常启停、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及设备在异常工况下的紧急处 理.为了将来实现电厂全面的管理控制自动化,本次设计 PLC

52、 对于电厂主机组 和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SIS 留有接口。为了将来实现电厂全面的管理控制自动化 , 本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 ,为安全 起见,减轻劳动,配合控制自动化 ,上一套工业电视,监视吸收式热泵,低压加 热器、凝结水泵及循环水升压水泵房等。5.6.3 控制室5.6.3.1 控制室本工程的控制室的在循环水升压水泵房二层。面积约 180 平方米。控制台上设有液晶显示器(LCD )及其鼠标和键盘。各机柜控制台布置在控 制台后边 .。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合用。电子设备间布置1)本工程没有单独的控制电子设备间, PLC 机柜全部放在控制室内。2)电动门配电箱与电气配电柜放进一个房间内。位置在控制室旁边。5

53、.6.4 控制系统PLC 控制系统功能 :本工程设置1套PLC冗余控制系统,监控10台吸收式热泵,2台低压加热器、3 台凝结水泵、 2 台循环水升压泵等设备及各管道参数和电动门的控制。以 及变压器及厂用电系统电气部分的控制, PLC 系统功能有:数据采集和处理(DAS)、模拟量控制(MCS )、顺序控制(SCS)、并留有必要的信号互相通讯 接口。控制 10 台吸收式热泵是采用各自独立控制系统,与主机应有双向冗余的通讯接口5.6.5 设备选型:选型原则: PLC 控制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采用技术上成熟的产品。现场设备:变送器采用智能型变送器,两线制(420mA )、

54、零点可迁移、易于量程调 整、具有单向耐全压保护。执行机构 :尽量选用智能一体化的电动执行机构。 阀门电动装置尽量选用高可用性的设备。过程参数开关选用进口设备。5.6.6 电源: 电动门及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电源设两路 380VAC/220VAC 三相四线。 控制器及仪表电源设两路 220VAC 电源。一路来自 UPS 电源。 : 本工程所有控制电缆基本上经电缆托架,架空进入控制室。 本工程不设热工试验室。土建部分5.7.1 概述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建在原有主厂房 A 列外, 220kV 屋外配电装置 5.0m 、 10.0m 平台下部。其中循环水升压泵房位于 220KV 屋外 配电

55、装置平台西侧,吸收式热泵房位于 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平台南侧(具体布 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有:新建循环水升压泵房、新建吸收式热泵房、新建 凝结水泵坑、新建管道支架及部分利用原 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平台粱柱加固后 作为管道支架。5.7.2 设计基本数据:抗震设防烈度:根据 (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北京地区 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g 。风荷载设计值: 0.45kN/m 2 。土壤标准冻结深度: -0.8m 地下水位标高:根据现有资料未查相关地下水的资料,要求下阶段工作前, 业主方提供相关地下水资料。工程地质:

56、业主方本项目未提供地质资料,参见原有主厂房及原有 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平台基础的基础说明, -6.0m 以下为卵石层, 以上为素填土, 局部 为杂填土。 由于本项目在 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平台下部, 或紧临 220kV 屋外配 电装置平台,原平台基础施工时,巳进行大量开挖和回填,初步估计新建建、构 筑物基础均座落在回填土上, 地基的处理需在下阶段工作前, 请业主方提供详细 地质勘探资料。5.7.3 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选型 循环水升压泵房:为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轻质填充墙, 地基初步确定采用回填土夯实地基,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吸收式热泵房:为单层现浇钢筋混凝

57、土框架、梁、板结构,轻质填充墙,地 基初步确定采用回填土夯实地基,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凝结水泵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坑池管道支架:在原有220kV屋外配电装置平台下的地下管道位置或其它设备 基础能够布置的条件下设立 H型钢组成的T、n型或型的钢结构梁、柱管道支架, 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在地下管道或其它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部分 管道的支吊点只能支吊或悬挂在 220kV平台梁、柱上,由于原有220kV屋外配 电装置平台己经使用20多年,己接近原国家规范规定的安全使用期限。因而必 需对原有结构进行安全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局部和整体验算,根据验算结 果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改造

58、。加固方法采用粘钢板方案,具体采用粘钢板方案根 据检测和验算后的结果确定。化学部分电厂循环水水质现状北京京能石景山热电厂为节水,已于2007年5月开始采用高碑店污水处理 厂的再生水作为电厂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源, 至今已运行了 3年时间。现将污水 处理厂污水处理、再生水水质及循环冷却水水质分述如下。再生水处理原则系统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水,由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组成,原设计的比例 为6 : 4,由于工业废水的逐年减少,2005年后此比例变化为7: 3。高碑店污 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的中水,送至水源六厂,经加聚铁盐混凝、澄清、过滤深 度处理后的再生水作为京石热电厂的循环水补充水水源。城市再生水水

59、质及循环冷却水水质城市再生水水质全分析见表5-4。循环冷却水水质全分析见表5-5。表5-4城市再生水水质全分析数据序号项目单位数据1PH (25 C)7.27 7.802电导率(25 C)ps/cm1080 12083总硬度mmol/L6.0 7.34总碱度mmol/L2.5 3.95溶解性总固体mg/L480 8126悬浮物(SS)mg/L1.6 72.27COD(cr)mg/L11.0 768氨氮(以N计)mg/L0.6 1.29SO42-mg/L33.6 128.810CI-mg/L105 12011PO43-mg/L0.7 1.612Ca2+mg/L40.5 87.413Mg 2+mg

60、/L8.1 65.114Cu2+Pg/L1.14 28.015全硅(以SiO2计)mg/L5.2 18.616胶体硅mg/L2.0 12.4表5-5循环冷却水水质全分析数据序号项目单位数据1PH (25 C)8.47 8.802电导率(25 C)ps/cm2030 32083总硬度mmol/L10.7 18.54总碱度mmol/L4.188.55溶解性总固体mg/L105917966悬浮物(SS)mg/L2.21647COD(cr)mg/L22.5 358氨氮(以N计)mg/L0.66 2.39SO42-mg/L162-37310CI-mg/L220-38811Ca2+mg/L128 2.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