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试题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试题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试题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试题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园原创严禁转载第 PAGE 14 页 共 NUMPAGES 14 页中学历史教学家园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百家争鸣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目标目标分解知识能力目标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道家、墨家和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史料来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情感态度目标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祖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自豪;体会先秦诸子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1.孔子(1)思想:儒家

2、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人人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他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2)教育: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文化:编写六经。注意思考下列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的学说?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社会动荡,各种矛盾尖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孔子试图用“仁”来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挽救社会危机。孔子“仁”这一思想的内涵怎样?在论语中有58章提到了仁,而“仁”字出现共105次。教材中提到的“仁者,爱人”,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相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所不希望的,不能施加给别人。孔子“仁”的学说有

3、何现实意义?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对于今天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要建立和谐社会,儒家“仁”的学说也有借鉴意义。2.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把孔子的“仁”用于政治上,发展为仁政。“民贵君轻”是“仁政”的中心。“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的“重民”思想,指出人民的拥护和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存亡,对于君主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孟子在从桀、纣残暴统治的历史教训中,总结了如何得民心的方法,那就是帮助人民实现自己的欲望要求,不要做违背人民意愿的事。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保护人民,这样就可以争得民心,从而取得天下。孟子“仁政”的具体措施就是主张给农民一些

4、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荀子的思想(1)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2)在天人关系上,他既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3)对儒家的礼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B.注重政治和人事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D.敬重鬼神而近之2.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开创私人讲学之风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注重人的全面发展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3. “

5、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的思想基础4.诸子百家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5.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A.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B.“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水则载舟,水亦覆舟6.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建立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7.关于荀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的学说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B.他提

6、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C.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D.他的学说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和行动?结合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对孔子作一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7、;“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于礼,有耻皆格。论语材料三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其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回答:(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之处。(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价上述观点。三、问答题10.简述孔子“仁”的学说,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作了哪些发展?“仁”的学说对于今天有何借鉴意义?答案详说一、单项选择题1.D2.A3B4.B5.C6.D7.D二、材料解析题8.(1)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现状。注重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

8、(2)因其认为学习耕田种菜没有出息,反映了其鄙视农业生产,歧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这是不正确的。9.(1)材料一:爱人并推已及人;材料二:以德治民;材料三:得民心者得天下。共同之处: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2)评价:上述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弘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三、问答题10.(1)孔子“仁”的学说: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孟子的发展:提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认为“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出“民贵君轻”。(3)借鉴意义:孔、孟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

9、谐社会人际关系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2 儒学的兴起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目标目标分解知识能力目标汉武帝数次“举贤良对策”的目的和影响;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特色和内容;“五经”,太学,地方教育系统。过程方法目标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情感态度目标认识到“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

10、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3.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汉武帝的这两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

11、千年之久。4.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5.独尊儒术的结果: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是,儒学地

12、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单项选择题1.儒家学派遭到政府的沉重打击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2.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A.强调“君权神授”B.宣扬“天人合一”C.实现“大一统”D.缓和社会矛盾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

13、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 D5.儒家思想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发展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根本原因是因为它A.主张“民贵君轻”和仁政B.得到了人民的拥护C.吸收了其它各家思想D.适应君主专制的时代需要6.汉武帝推动儒学教育所采取的措施有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兴办太学天下郡国皆设学校A.B.C.D.7.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8.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兴办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打破了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教育逐渐为儒家所垄断A.B.C.D.9.西

14、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二、材料解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

15、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回答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处和不同处。11.阅读下列材料(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

16、重。 引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回答: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三、问答题1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或政策措施)?造成了怎样的不同结果。13.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天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历史作用。答案详说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D5.D6.D7.D8.D9.C二、材料解析题1

17、0. 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如能答出如下内容: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则可以加分。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1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生计

18、;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国计民生。地位: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三、问答题12.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派遭到沉重打击。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各郡设立学校,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3.思想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根源:西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仍面临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以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董仲舒适应这种需要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倡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并建议汉武帝把它定为“独尊”的地位。 历史作用:

19、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汉武帝采纳,设立太学宏扬儒家思想和培养官吏,以实行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思想统一,必然起到束缚人们思想的消极作用。此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 宋明理学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目标目标分解知识能力目标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影响。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影响。过程方法目标借助史料来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认识到宋明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到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

20、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1.“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2.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

21、。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他们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他们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且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3.朱熹是历代儒者中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一位思

22、想家。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朱熹的哲学思想课文中介绍了两个方面: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性论:其基本观点是:“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并且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朱熹心性论的基本特征。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4.王阳明的“心”学:(1)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明初,为了强

23、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24、”,以“致良知”。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单项选择题1.程颢、程颐认为天理的核心是A.礼B.仁C.乐D.气2.朱熹“理气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气浑然一体 理先气后 万物之理终归“太极”气先理后A. B. C. D. 3.在理学的修养论和社会政治理论方面,朱熹认为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万物之理终归“太极”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A. B. C. D. 4.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5.心学的开创者是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张

25、载6.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A.程颢B.程颐C.朱熹D.王阳明7.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吸收了A.道家“清静无为”思想B.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C.朱熹“理先气后”思想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二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材料三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回答:(1)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2

26、)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又有何不同?(3)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又问:“人或有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材料二清人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回答: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三、问答题10.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答案详说一、单项选择题1.D2.A3.D4.C5.B6.D7.B二、材料解析题8.(1)理为万物的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先理后物,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

27、背。(2)认为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身养性,返身而诚。(3)有,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9.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理学家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理学家对妇女贞节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这张观点导致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寡妇再嫁受到宗伦理道德的谴责,妇女受害之烈,犹其惨绝。三、问答题10.(1)二程的思想: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2)朱熹的思想: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

28、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修养论,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社会政治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2)王阳明: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

29、面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目标目标分解知识能力目标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的思想主张。过程方法目标分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主张进行正确评价。情感态度目标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1.知识线索表解2.对三大思想家的比较评价(1)共同的生活背景: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2)代表作: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3)进步思想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0、,强调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4)评价: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单项选择题1.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强调工商皆本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2.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

31、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点不包括A.都参加过抗清斗争B.反对君主专制独裁C.主张“人民为主”D.强调工商皆本4.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5.进步思想家顾炎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 B. C. D. 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32、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 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者也。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于庵院,挟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枕而宿庵观者,一境如狂。又作观音问一书,所谓观音者,皆士人妻女也。而后生小子,喜其猖狂放肆,相率煽惑,至于明劫人财,

33、强搂人妇,同于禽兽而不之恤。迩来缙绅士大夫,亦有诵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知遵孔子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上疏 回答:(1)据上述材料概括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观点?(2)从这篇奏章中你能看出官府是怎样罗织李贽罪名的吗?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君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公天下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吏世袭)于郡县之

34、中而天下治之。寓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引自顾炎武日知录 结合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评述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君权思想。要求:内容包括产生的原因,主张及评价,答案成文,限200字以内。10.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录下的几段: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奏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

35、反对“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请说说上述资料,都是叙述哪一位思想家的?并说说你的看法。三、问答题11.概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诸人的思想特色及具体主张,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今天,儒家学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儒家学说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2)简述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表现和原因? (3)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详说一、单项选择题

36、1.B2.C3.D4.B5.C6.A7.A二、材料解析题8.(1)赞颂历史上非儒家的学者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2)行为不简,伤风败俗,道德败坏(如与无良辈游于庵院,挟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教唆青年犯法(如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和缙绅皈依佛门,不遵守孔子家法。9.原因: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主张:国君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利;不能以国君的是非标准来评判问题,而应由学校控制,郡县官吏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 评价:这些思想都反映

37、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这些思想不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例如宗法制度等。10. 四则材料分别叙述了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夫之。四位思想家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抨击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他们所倡导的“求真”、“求实”学风也震动了当时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一些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三、问答题11. 特色:封建社会末期产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早期的启蒙思想。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文化上: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思想上: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原因:政治上:封建末世的封建君主专

38、制发展到顶峰,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经济上: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产生。文化上:八股取士所形成的不务实际的学风,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思想上:宋明理学的畸形发展, 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文字狱的盛行,停滞了思想的进步。12.(1)战国时的儒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流派,并没受到格外的重视。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家学说被压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2)表现:民主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 指责儒家经典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原因:明清处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儒家思想走向极端,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商品

39、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要求个性解放、反封建的民主思想。(3)原因: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改造儒家文化能够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甚至国际和平,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先秦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以下不是由孔子编订、写作的典籍有 A.论语 B.诗经 C.尚书 D.春秋3.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的主张,其“仁政”思想的实质是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建立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4.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

40、之”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5.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6.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 D7.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A.确立儒学独尊地位B.创办太学C.推行教化,养士求贤D.创办天下郡国学校8.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陆九渊B.程颢C.程颐D.朱熹9.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41、,黄宗羲主张“农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需要B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C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D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经济思想11.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2.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规律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已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引自论语颜渊和论语季氏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

42、?子欲善而民善矣。 引自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引自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引自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回答: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在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制天命而用之。 摘自荀子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43、,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摘自春秋繁露材料三 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摘自论衡材料四 天之能,人固不能;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交相胜,还相应。 摘自天论回答:上述材料所共同反映的中心论题是什么?四个材料中“天”的含义是否一致?如何正确解释?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论点,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论。材料一与材料四的观点有何异同?如何评价?阐述你的观点。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

44、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三、问答题16.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关于儒家思想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影响,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你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儒家思想观点加似阐述。17. 王阳明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所谓定理者也。”又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王阳明的心学与朱熹理学的异同。针对心学维护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请时期,进步的思想家进行了哪些批判?反映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