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_第1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_第2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_第3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_第4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 - - . -可修- .大学食品学院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论文报告课程名称: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题目: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姓 名:奥学 院:食品学院专 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 级: 2010级学 号:指导教师: 文 学职 称:教授2012年 11月10日目 录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291239869摘要 PAGEREF _Toc291239869 h 11肠道菌群 1 HYPERLINK l _Toc2912398711.1肠道主要益生菌及生理功能1HYPERLINK l _Toc2912398721.1.1乳杆菌生理功能1HYPERLIN

2、K l _Toc2912398731.1.2双歧杆菌生理功能1HYPERLINK l _Toc2912398752肠道微生态的调整 PAGEREF _Toc291239875 h 2HYPERLINK l _Toc2912398762.1一般性调整措施2HYPERLINK l _Toc2912398772.2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2HYPERLINK l _Toc2912398803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2HYPERLINK l _Toc2912398813.1 有益活菌制剂2HYPERLINK l _Toc2912398823.1.1定义23.1.2含有益生菌的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3、HYPERLINK l _Toc2912398823HYPERLINK l _Toc2912398843.2有益菌增殖促进剂 PAGEREF _Toc291239884 h 3HYPERLINK l _Toc2912398853.2.1定义 PAGEREF _Toc291239885 h 33.2.2有益菌增殖促进因子HYPERLINK l _Toc29123988233.3有益菌及其增殖因子的综合制剂HYPERLINK l _Toc2912398824HYPERLINK l _Toc2912398853.3.1定义4HYPERLINK l _Toc2912398853.3.2产品4HYPER

4、LINK l _Toc2912398864 现状及问题4HYPERLINK l _Toc2912398905小结与展望5HYPERLINK l _Toc291239891参考文献6-. z.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摘要:肠道菌群栖息在人体肠道的共同环境中,保持一种微观生态平衡。如果由于机体外的各种原因,这种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肠道菌群失调1,*些或*种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引起一些不适反响,长期失调会引发疾病。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肠道微生态,并致力于其向有益于人体安康方向调整。所以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本文着重介绍肠道

5、菌群的生理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及其开展前景。关键词:微生态,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引言安康人的肠道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达100多种,总数有100亿以上。肠道菌群通常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微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外环境发生变化,特点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病症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1 肠道菌群1.1肠道主要益生菌及生理功能人体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芽胞杆菌属及局部丁酸梭菌属的微生物2,而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其所

6、以有益,主要是降低pH,抑制未永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增殖很不利。1.1.1乳杆菌生理功能3:1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嗜酸乳杆菌对肠道*些致病菌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这种机制作用既归因于代产物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也有抗菌样物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嗜酸乳杆菌还能与过路菌或致病菌竞争性地占据肠上皮细胞受体而到达抗菌作用。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激活胃肠免疫系统,提高自然杀伤N K细胞活性;同化食物与源性和肠道菌群所产生的致癌物;减少-葡萄糖苷酶、-葡萄醛酸酶、硝基复原酶、偶氮基复原酶的活性,这些被认为与致癌有关;分解胆汁酸。 3调节

7、血脂:该菌能降低高脂人群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对正常人群则无降脂作用。其解释机制为,对源性代的调节与利用和使短链脂肪酸加速代。4促进乳糖代:乳酸菌可分解乳糖,加速其代。1.1.2双歧杆菌生理功能3:1抑制肠道致病菌:1994年G.R.Gibson曾以双歧杆菌属5种菌种对8种病原菌作平板扩散法抗菌敏感性试验平行3次,结果所有双歧杆菌菌种均显示出较显著的抑菌作用。2抗腹泻与防便秘:双歧杆菌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通过阻止过路菌或病原菌的定植一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状态,从而呈现出既纠正腹泻又防止便秘的双向调节功能。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双歧杆菌的免疫调节主要表现为增加肠道IgA的水平。另一方面,双歧杆菌的全细

8、胞或细胞壁成分能作为免疫调节剂,强化或促进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性攻击作用。双歧杆菌还有对轮状病毒的拮抗性,与其他肠道菌的协同性屏障作用以及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4调节血脂:双歧杆菌的调节血脂作用已有不少文献报告。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除青春双歧杆菌外,其他各种杆菌均能合成大局部B族维生素,双歧杆菌分泌的许多生理性酶是分解腐败产物和致癌物的根底。2.对肠道微生态的调整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失调引起一些不适反响,长期失调会引发疾病,所以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肠道微生态,并力求使其向有益于人体安康方向调整。调整措施可归纳为两大方面。2.1一般性调整措施1强调婴儿的母乳喂养。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母乳喂

9、养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占肠道菌群的比例远远高于人工喂养儿。2膳食构造合理化,尤其是保持乳品在膳食构成上的适宜比例,由于乳品能提供乳糖、降低肠道pH及其他原因,而有利于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的增殖并有效地抑制腐败菌与致病菌。3适当控制抗生素一类制菌药物的应用,尤其是长期应用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2.2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值促进因子利用有益的活菌制剂及其促进增殖制剂,保证或调整有益的肠道菌群构成,从而收到特定的安康利益,是当前国外保健食品开发有效地、重要的领域。3 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微生态调节剂指益生菌及其代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它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局部。3.

10、1有益活菌制剂益生菌3.1.1定义指含有活菌或包括菌体组分及代产物的死菌的生物制品,经口或其他粘膜投入,旨在粘膜外表处改善微生物与酶的平衡或刺激特异与非特异性免疫。3.1.2含有益生菌的制剂及其作用机理4,51丽珠肠乐:又名回春生胶囊,含青春双歧杆菌,主要补充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性细菌,恢复肠道的正常微生态平衡。2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具有双向双重生物效应,其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状态下,能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产生强大的生物夺氧作用,促进厌氧菌的生长,代过程中产生抗菌活性物质。3促菌生:蜡样芽胞杆菌制成的制剂,属于共生菌,其作用机理为生物夺氧作用。4米雅 :酪酸菌的活菌制剂,属厌氧菌,为人体肠

11、道暂住的正常有益菌群,具有耐热、耐酸、保存时间长和对常见抗生素有抗性为特点,可以与许多抗生素同时服用。5培菲康:三联菌制剂,主要含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肠球菌,三个菌种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上局部定植是粪链球菌,中部为嗜酸乳杆菌,下部为双歧杆菌,这样组成了不同条件下都能生长、作用快而持久的联合菌群。6金双歧:含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7威特四联活菌片:由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和蜡杆芽孢杆菌构成。3.2有益菌增殖促进剂益生元3.2.1定义指含双歧因子、各种寡聚糖,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寡聚糖和棉子寡聚糖及寡聚麦芽糖,只能被人体少数几种细菌利用,可以起益生菌同样效果,促

12、进益生菌生长,抑制有害菌到达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目的的制剂。 3.2.2有益菌增殖促进因子1大豆多糖对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有促进作用, 和低聚果糖作用效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益生元的特性6。2大蒜多糖,属菊糖类的果聚糖,具有抗氧化、抗病毒、保护心肌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它在胃肠道中不能被消化而直接到达大肠。结肠有多种细菌参与非消化性多糖的降解,主要有拟杆菌属,促进拟杆菌的增殖7。3低聚果糖通过刺激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来影响或调节肠道菌群,产生整肠作用8。4谷物安康效应与全谷物食品中一些碳水化合物组分如一葡聚糖、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有关。国外许多研究也说明,谷物中一些难消化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益生

13、元调节肠道菌群构造9。5魔芋膳食可能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大肠杆菌类需氧或兼性厌载菌活菌数的增加, 有利于双歧杆菌等有益优势专性厌氧菌类的生长繁殖。而结肠菌丛在分解利用魔芋纤维时, 产生短链脂肪酸, 可刺激肠道蟠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可能是便秘者排便间隔时间和便量得以改善的原因10。6水糖是优良的双歧因子,主要用作增殖肠道双歧杆菌,促进短链脂肪酸增加,使肠道酸性化,有抑制腐败产物生成,抑制胆固醇上升等阻毒、排毒、解毒和改善大便性状及提高钙、镁等微量元素吸收的成效11。7褪黑素可增殖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等有益菌,减少拟杆菌等有害菌的增殖,也可抑制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增殖肠,可减少肠道腐败,清理肠道,

14、从而促进安康,延缓衰老12。8异麦芽低聚糖是一类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可溶性功能性低聚糖或称寡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也称双歧因子;由于人体肠道中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能被消化而直接进入大肠,促进双歧杆菌成倍增殖,抑制多种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菌群,润肠通便,减少肠道腐败物质与毒索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代平衡的调节1315。9天然植物配糖体三七皂甙R1、Dio scin、Pr ot odioscin、Gr acillin、Gastr odin、Sw er oside 及Saponin D 等对正常人肠道厌氧菌群进展64h 生长培养, 用比浊法测定10培养液中厌氧菌的数量,

15、发现不同的植物配糖体对不同人的肠道厌氧菌群生长活性影响不同, 大局部的天然配糖体对人厌氧菌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但也有局部配糖体具生长抑制作用, 有可能引起正常生理菌群构造发生变化16。3.3有益菌及其增殖因子的综合制剂合生素3.3.1定义合生素: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元合并使用的制剂,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地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持久。产品双叉奶采用合生元的形式.益生元与益生菌合用.能促进外源菌的定植、肠道有益菌生长活化,从而维持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安康17。4 现状及问题随着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其对疾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要。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的防治缓解便秘,缓

16、解肠易激综合征,肝病的治疗降血脂、抗衰老、防止细菌移位、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尚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5。1 目前尚无微生态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的系统描述,益生菌在肠道发挥作用的有效剂量及定植所需剂量无法明确。2 尚没有一种微生态制剂长期在肠道定植,停用益生菌后,其作用只能维持 12 d,最长一周作用即消失。3 缺乏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和使用经历,尤其是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前瞻性临床试验少,评价种类也少。4 微生态制剂发挥作用确切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说明,目前提到的有:生态占位,定植抗力,生物夺氧,免疫调节,降低肠腔 和细菌代产物抗菌作用等。每一种益生菌作用机理需进一步研

17、究。 5大局部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抗生素合用,局部限制其临床应用。如果与抗生素合用,活菌也会产生耐药性,耐药因子是否被传递。6 免疫缺陷或抑制的患者,使用益生菌的平安性,尚无确切结论。有学者认为,这些患者使用益生菌是平安的,这方面有待进一步观察。5小结与展望随着消费者对微生态产品的进一步了解和市场上益生元产品的不断深入推广,其市场和开展也将不断扩大。在未来的食品创新活动中益生元也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可用于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的益生元将会成为人们安康生活方式的新选择。参考文献1郭贵海,王崇文. 肠道菌群调节剂的研究进展A. 临床科,2002,19(2):882毕晋明, 王永军.

18、动物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J . 畜禽养殖, 2006, 11: 40423白新鹏等.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TS.中国计量,2009,1:1344成虹.胡伏连 .微生态调节剂的临床应用. 中国新药杂志,1999 , 8:2762785熊德鑫编著. 现代微生态学. :中国科学技术,2000.58786树和, 羿斌, 金双喜等. 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及人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A. 中国微生态学, 2008(2): 135-1367 曾艳华,玛宁,宁等. 大蒜多糖对人体肠道中拟杆菌生长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201005:4454478项明洁, 明, 奕冰等.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A. 检验医学,2005,20(01):49519申瑞玲。党雪雅,董. 谷物难消化碳水化合物益生元成效A.粮食与油脂,201107:81010 朝武,衡川,晖等. 魔竿膳食对便秘者肠道菌群的影晌.华西医大学报,1990,2103:34411 高鹏, 黄晓春, 建武等 . 水糖改善人体肠道菌群作用的人体试食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7712 连龙,常蜀英,周晓江等. 褪黑素低聚糖对老年人肠道菌群影响的临床研究.临床合理用药,2009,203:5613王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