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项目评价发展前景浅析_第1页
社会项目评价发展前景浅析_第2页
社会项目评价发展前景浅析_第3页
社会项目评价发展前景浅析_第4页
社会项目评价发展前景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项目评估发展前景浅析项目评估是使用社会研究方法对项目所作的研究和评价(美罗希、美李普希、美弗里曼,2007),所以,社会研究方法和项目服务的发展决 定着评估研究的发展。即使评估研究的历史能够追溯到17世纪,但是现代项目评估研究的发展主要是在 20世纪以后。第一次世界之后公共 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发了项目评估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福利国家运动,更是迎来了项 目评估研究的繁荣(美罗希、美李普希、美弗里曼,2007)。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日益突破实证主义的一元论统治,人文主义思潮 在社会现象研究领域的影响愈益突出,并催生了后现代主义旗帜下各 种新

2、的不同研究取向(FishmanD.B.,1995)。本文从注重评估价值取向、 强调弱势群体发展、注重项目过程机制和重视评估过程影响等四个方 面归纳西方社会项目评估研究的发展趋势,试图对促动我国社会项目 的发展及评估提供借鉴。一、注重评估研究价值取向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早期的项目评估研究深受实证主义思 潮的影响,强调研究者的价值中立。实证主义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 社会现象领域的应用,在本体论上认为社会现象是独立于人的理解之 外的客观存有,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主义的反映论。实证主义方法最 基本的特点,便是主张社会现象是不依人的意志的独立存有,人们能 够借助实践理解社会现象;人类对社会现象的理

3、解是一个持续深化的 过程,研究者只有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价值中立,才能科学地反映和揭 示社会现象的本来面目。遵照这样一种方法论哲学,评估研究在早期 的发展过程中也十分强调价值中立。库巴(EgonG.Guba和林肯(YvonnaS.Lincoln )以前描述了实证主义评估的发展及其特点,认为 其先后经历了以测量(measurement)、描述(de-scription )和判断(Judgement)为重点的三个评估阶段(Gu-baE.S.,LincolnY.S.,1989 )。根据库巴和林肯的归纳,以实证主义为 理论取向的第一代评估研究以测量为特征,其发展和成熟的标志是我们当今都非常熟悉的人类智商测

4、量。第二代评估除了继承前一阶段取 得的成绩以外,开始注重项目目标。测量不再等同于评估,而仅仅是 检查项目设计好坏的一种手段。至于第三代评估,评估人员进一步对 项目目标提出疑义;评估研究的评估内容不但包括目标的实现过程, 项目的目标同样应该是评估研究的内容。一些研究认为,评估研究的 自然科学方法取向,是其在寻求学科认同过程中证明自己学术地位的 一种尝试;但是评估研究如果仅仅将提供真实的研究结论为己任,实 际上便失去了它更为重要的使命(GarawayG.B.,1997)。另有研究指出, 评估研究除了包含描述与解释功能以外,还应该对研究问题作出评价(EisnerE.,1976 )。从上述历程来看,第

5、三代评估已经逐步摆脱前两 个阶段评估研究纯技术性的价值中立地位,开始承担起项目价值判断 的责任,特别是对项目目标分析判断的责任。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 传统评估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开始受到冲击,提升项目利益相关者的 自觉意识进而改造世界,日益成为评估研究的重要职能(GarawayG.B.,1997)。不过,评估研究方法上的根本性转型,即建构 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全面抗衡,则是以库巴和林肯关于第四代评估概念 的提出及其专著的出版为标志的(FishmanD.B.,1995)。建构主义在本 体论上否定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将其视为个体意识建构的结果, 有多少个体便有多少建构结果。在方法论上,第四代评估

6、反对主客观 二元结构,强调理解的相对性和多元性。与此相对应,在研究方法上, 建构主义强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以及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反对实证主义采纳的实验等人为操控手段。建构主义评估理论对前三 代实证主义取向的评估研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它们过度强调评 估研究的科学范式,过于依赖定量测量,忽略事物的前后背景联系, 崇拜权威,研究思维封闭,缺乏道德责任,在评估研究价值中立的旗 帜下违反社会的价值多元论本质(GubaE.S.,LincolnY.S.,1989 )。事 实上,社会项目评估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评估行业极为重视的问题, 纷纷确立这方面的行为规范。早在 30余年前,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

7、合 委员会制定的项目评估标准(JointCommitteeonStandardsforEducationalEvaluation )便已经注 意到评估研究的社会建构性问题。1995年颁布的美国评估人员指导原则(GuidingPrinciplesforEvaluators )更是在“一般与公共福 祉责任” (ResponsiblitiesforGeneralandPublicWelfare )部分明确 提出,在规划和报道评估研究时,评估者应该注意到项目相关方的不 同利益;评估者必须明确并考虑到与一般和公共福祉相关的利益和价 值的多样性。具体地说,便是项目评估者应该注意到服务追寻目标的 适当性,判

8、断其是否符合公众的福祉目标(SchwandtT.,1997 )。除了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由俄罗斯等国组成的国际项目评估网络也提出 了自己的指导原则(LoveA.,RussonC.,2004 )。在价值目标的内容上, 相关的项目服务是否促动民主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西方社会项目评估 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汉伯格(AndersHannberger)从公民社会 的内涵出发,认为传统的技术型实证主义评估方法即使为决策者提供 了项目和政策决策的依据,但其民主功能是间接的,评估研究应该为 民主社会和民主目标的实现尽责,因而更为注重评估者的非传统职能, 以便理解并直接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Hannberger

9、A.,2001)。根据评 估研究的不同功能,汉伯格区分了精英民主(elitistdemocraticevaluation )、参与民主(participatorydemocraticevaluation )和推论民主(discursivedemocraticevaluation )等三种不同的评估类型,它们 评估的重点内容分别是预期的输入产出与目标实现状况、公众自我需 要和目标发展、以及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标准和真正的对话;评估 结果的相关人员从仅仅包括项目设计者、项目执行者和自治组织人员, 一直扩展到所有的项目利益相关者;对应的评估人员角色也从专家、 倡导与促动者,演变为中间人和咨询者( H

10、annbergerA.,2006)。其实, 从汉伯格上述评估的价值论述中,已经涉及到对弱势群体价值的肯定。二、强调弱势群体发展前面已经提到第四代评估在方法论哲学上的重大变革,某种水准上说, 当前社会项目评估几乎所有新的发展趋势都是这种方法论变革的表现。 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第四代评估虽然注意到项目利益相关方的不 同价值取向、提出了评估研究的价值多元问题,但对弱势群体仍然注 重不足,因而提出了第五代评估的概念( PalfreyC.,ThomasP.,1999)这个发展趋向,在自决自强性(empowermenJ评估和女性主义评估等 针对弱势群体发展的研究中表现尤为显著,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项目 评

11、估自觉的社会改造意识。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自决自强的概念出自 巴西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学家弗赖尔(Freire ),试图借此通过教育 协助被压迫者赢得解放(HurM.H.,2006)。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决自强 的概念一直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对现有体制反叛的象征(陈树 强,2003)。但是,诚如一些西方学者研究指出的,自决自强概念中 的权力内涵被过于突出了。事实上,自决自强一方面是近10余年来西方学术界最为时髦的用语,广泛地用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 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医院和社区护理等学科关于弱势群体的 研究和服务之中,成果丰硕;另一方面它的内涵又极为模糊,不同学 者对其界定有明显差

12、异,被赋予不同的意识形态取向(LeonardsenD.,2007)。在一般意义上,自决自强既是一个目标又是 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从目标上来说,自决自强被视为借助健康(自 信、自尊、自我效验和自治)、知识(自我了解、意识提升、技能发 展和水平培养)和自由(积极或消极的)对其生活质量的决断水平的 提升。从手段上来说,自决自强意味着 A和B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即A对B在目标或问题的表述、决策和行动方面施加尽可能小的影响, 协助B获得对其生活质量更好的决断水平(TenglandP. , 2006)。一些 研究综述显示,不同学科领域对于自决自强概念的界定不一,通常个 人层面研究的内涵较为保守,而群体、

13、社区或社会层面的观点较为激 进。例如,赫尔(MannHyungHuX指出,个人层面自决自强的提升, 表现为个体克服其智力和心理障碍,获得自我决断、自我效能和决策 的水平;而群体层面的自决自强则表现为通过行为克服障碍,实现社 会变迁(HurM.H.,2006)。由此可见,自决自强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于通 过改善个体或群体的自我决断(self-determination )水平提升其对 生活的控制水平。在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领域,微观层面的自决自强 更多表现为个体意识和水平的提升;而宏观层面的自决自强则更为强 调社会行动,借此通过社会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实现弱势群体对自我 命运的把握。与自决自强的内涵一致

14、,自决自强性评估的核心也是强 调自我决断,“利用评估的概念、技术和发现来促动项目的完善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决断 (FettermanD.M.,2001 )。由此可见,自 决自强性评估除了项目评估目标以外,还承担了促使项目利益相关者 自我决断水平提升的道德职责,并试图统一两方面的目标。为此,评 估人员改变了传统评估研究的主体地位,成为这个过程中各方利益相 关者的中间人、合作人和促动者,通过对当事人的评估技能培训,协 助他们增加自我评估水平(WandersmanA.et.al.,2005 )。所以,自决 自强性评估被视为一种参与性评估,注重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自 我评估。自决自强性评估包括培训

15、(training )、促动(faciHta- tion )、倡导(advocacy)、启发(illumination )和解放(liberation )等五个方面的环节(FettermanD.M.,2001 )。其中培训指的是 评估者教会项目对象如何对其项目实行自我评价,促动是指评估者在 整个评估过程中扮演的指导角色,倡导是指项目对象以自我评估为手 段对项目改进提出建议,启发是指项目对象在评估过程中获得对角色、 结构和项目功能的新理解,而解放则是指通过评估项目对象从所在组 织原有角色的束缚中获得解放。通过上面的评述能够看到,自决自强 理论尤其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将这种注重作为一种道德责任,具

16、体 为评估实践赖以实行的要素,这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增强 项目针对性、提升服务成效尤为重要。同时,自决自强性评估延伸了 项目服务的功能,将服务对象的福祉、特别是增加其自我决断水平作 为自己的目标,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功能,有助于服务对象改善其困 境实现持续发展。与此类似,女性主义评估也是建立在对女性在当今 社会弱势地位判断的基础上的。女性主义评估主张,基于性别不平等 的社会不平等存有于我们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评估研究就是要揭 示社会项目背景中各种正式与非正式政策和活动所包含的这种不平等 性。女性主义否认项目评估研究的价值中立性,认为人们在评估项目 的观点和方法都已经受到预先设定的价值观

17、点的影响。受这样一种方 法论哲学的影响,女性主义评估的任务便是要揭示评估研究的政治约 束性,明确评估研究者的立场(Sielbeck-BowenK.A.et.al.,2002 )。三、注重项目过程机制研究诚如上述分析显示,第四代评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实证主义评估哲 学,建构主义取得了方法论的话语主导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今 西方评估研究便是第四代评估及其建构主义哲学的一言堂。事实上, 西方学术界在关于研究范式的争论及其重新理解过程中,愈益理解到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前学科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主张范式 的综合(PeileC.,1988)以及不同方法的互补(SalomonG.,1991)。作

18、 为这种思想的反映,一种新的、多元论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正愈益受到 学术界的注重和使用(BrymanA.,2006),而项目理论评估正是这种新 的研究方法的集中表现。所谓的项目理论,便是关于项目如何产生预 期效果的说明(Fitz-GibbonC.T. , MorrisL.L. , 1996)。具体地说, 项目理论便是社会项目的内在假设;它告诉我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相对应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是项目的下 一步骤,能够预期的反应是什么,接着又会发生什么,等等(BirckmayerJ.D.,WeissC.H.,2000)。据此,项目理论评估便是揭示 项目内在假设并证明其成立的一种

19、评估方法。它的目的不但在于告诉 人们项目结果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上述结 果是如何实现的;它是关于项目设计的活动及其各个环节结果之间关 系评估的一种研究方法(WeissC.H.,2000 )。项目理论评估的任务, 一是要明确提出项目理论、并通过对项目过程及其结果的考察证明这 个理论成立,二是使用项目理论假设指导具体的项目评估研究过程。 所以,项目理论或项目的内在假设,是决定项目理论评估的内容和步 骤的重要依据(Fitz-GibbonC.T. , MorrisL.L. , 1996)。项目理论评 估的假设验证是传统实证主义定量研究方法的继续,它对于我们深入 理解社会项目的运行

20、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在项 目评估过程中仅仅注重项目的投入和产出,但是对项目干预与项目结 果之间发生的事却不加过问。所以,传统评估研究犹如一个黑箱,我 们只知道为了项目执行调动了哪些资源、组织了什么活动、以及最终 在服务对象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于这些变化是如何实现的、为什 么出现这些变化则不得而知。项目理论假设的验证和评估,有助于我 们破解项目成功的内在机制黑箱,梳理相关变化的因果链,明确项目 影响结果实现的一系列中间环节,体现了人类对项目运行机制理解和评估研究的深化,显示了实证主义哲学方法不可或缺的作用。项目理 论评估诞生、成长于建构主义和第四代评估盛行的20世纪80、90

21、年代,这个现象无疑显示西方评估研究方法论哲学的多元化。进而,项 目理论评估除了对项目运行机制理论假设的统计验证以外,还包含着 对项目运行过程的定性描述评估,由此更集中表现了这个评估方法的 多元主义方法论取向。事实上,项目理论的验证离不开项目执行过程 的分析,它有助于我们辨别项目成功或不成功的真正原因,排除项目 干预以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社会项目的实施过程不同于实验室环境, 各种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如果不了解项目干预的实现情况,我们就无 法判断项目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例如,如果不了解项目的实施过 程,即使我们发现某一项目没有实现其预期的目标,也难以判断其原 因究竟是项目所依赖的假设存有问题,还是

22、项目执行过程偏离了预期 计划,抑或是干预力度不足,甚至是对干预效果的测量方法不够灵敏(ChenH.T.,1990)。所以,项目执行情况分析是项目理论评估研究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在项目理论评估的机制评估和过程评估两个 环节中,表现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综合。四、重视评估过程的影响社会项目评估的作用在于协助社会问题的诊断和概念化,改善项目设 计、实施和管理,提升项目产出和效率 (美罗希、美李普希、美弗里曼, 200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估研究是一项应用研究,其目的主要是 借助评估研究增强项目的针对性并改善及其效果,因而项目的评估使 用(evaluationuse )或评估效用(utili

23、zation ),特别是如何将评 估研究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结合,便成为当今西方评估研究的一个重 要议题和发展方向。相关评估研究的使用和效用问题的研究,首先涉 及的是评估研究的目的。传统观点认为,评估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 针对项目特定问题的准确结论(ShulhaL.M.,CousinsJ.B.,1997)。按 照这种观点,评估与评估使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估者的角色与使 用评估结论者的角色是分离的。评估研究者只要就项目的设计、执行 和结果提供了评估结论就完成了其使命,至于如何根据这些结论判断 现有项目是否需要延续、新项目是否需要立项,以及如何改善项目成效,那是项目发起者、资助者和实施者的事情。于

24、是,从项目评估研 究内容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评估研究应该能够回答评估研究委托人关 心的问题、具有与这些问题的相关性(relevance ),以及评估结论推 广形式适当、具备传播质量(qualityofdissemina-tion )。止匕外,评 估研究委托人使用评估结论的动机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到评估结论的 效用(FeinsteinO.,2002)。与这种传统观点不同的是,一些研究者对 评估研究成果的利用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认为评估研究人员有 责任协助决策者理解到利用评估研究结论的必要性,通过协商确认满 足这些需要的信息种类,并在评估研究中提供使用者需要的信息成果(ShulhaL.M.,Cou

25、sinsJ.B.,1997)。在这样一种评估研究思想的指引 下,一些学者认为使用和效用的概念过于狭窄,建议代之以影响(influence );同时,评估对项目实践的影响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其研 究结果(result-basedinflu-ence ),项目评估过程的影响(process-basedinfluence )开始得到注重(KirkhartK.E.,2000 )。 这种项目评估过程的影响,表现为对项目评估三个方面的功能和影响。 首先,评估过程中的讨论、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对项目的理解;其次, 参与评估过程有助于个人和团体对项目价值的认同;第三,参与评估 过程将促使项目相关利益者注重社会问题、并

26、对权力的运作产生影响(GreeneJ.C.,1988)。我们能够从下面评述的参与式评估(ParticipatoryEvaluation )和项目逻辑模式(logicmodel )中,更 深刻地理解到西方当代项目评估研究通过促动项目利益相关方对评估 过程的参与、来强化研究结论使用的趋向。众所周知,专业研究者在 传统评估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同于传统的评估研究,在参与式评 估研究中,研究者与包括项目发起者、资助者、管理者、执行者和服 务对象在内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合作关系。专业研究 人员通过培训协助合作者掌握完成评估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促使 项目利益相关方更好地了解并完善项目的执行情

27、况。专业研究者的任 务不再是独立实行评估研究,而是需要为项目利益相关方提供项目监 控和评估的技术咨询,协调各方共同完成项目评估目标,进而改进项 目成效(CousinsJ.B.,EarlL.K.,1995 )。根据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意识 形态不同,参与式评估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取向。其中实用性参与评估(PracticalParticipatoryEvaluation )更为强调 研究者与项目发起者、资助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合作,更多体 现为管理取向;而改革性参与评估(TransformativePartici- patoryEvaluation )则更为倡导社会变革,意在借助评估研

28、究促动服 务对象、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自决自强(CousinsJ.B.,WhitmoreE.,1998 ),因而在评估研究中表现出更为彻 底的服务对象取向。作为实用性参与评估的一个典范,逻辑模式是关 于项目在特定情形下运作并解决特定的问题原因的说明解释,它为这 个过程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说明(BickmanL.,1987 )。例如,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曾组织一项青少年服务项目,试图通过提升服务 对象对吸烟有害性理解,实现减少其吸烟次数和人数的目标。这里, 项目的逻辑便是这样一个假设,即理解到吸烟有害于健康,将令青少 年减少吸烟的次数或戒烟(陈锦棠,2008)。所以,逻辑模式的核心 是关于项

29、目目标实现机理的揭示(MillarA.etal.,2001) ,或者说明项 目投资及其效果之间的预期关系( Taylor-PowellE.,HenertE.,2009 ) 由此可见,逻辑模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项目的过程评估和过程管理, 协助实务工作者在参与评估的过程中提升项目组织运作水平。为此, 美国联合劝募会(UnitedWayofAmerica )及其在我国台湾的分支机构(UnitedWayofTaiwan)先后引入逻辑模式,期待其资助的非营利组织 借此提升项目实施绩效(张英阵、许雅惠,2008)。五、启示与借鉴近年来,公共管理评估受到我国学界和实务部门的重视(邓国胜, 2008),但总体上

30、来说社会项目评估起步较晚,当前仍然处于相对初 级的发展阶段(王思斌,2008),对西方评估研究的众多新发展也不 够了解。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发展变化,它对我国的项 目评估研究、进而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又有哪些促动作用呢?首先, 作者以为,西方当前社会项目评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究其实质 既是社会项目发展及其对评估研究新要求的体现,同时更是评估研究 哲学思潮演变的结果,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或第四代评 估在政治内涵和理解论方面的反映(FishmanD.B.,1995)。对于这个变 迁,我们既应该看到它的进步一面,也不应忽视它的局限性。从方法 论哲学方面来看,社会现象确实具有不同

31、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具有建构主义所着力揭示的建构性;但是,我们也不能所以否认社会 现象作为存有所具有的客观事实性。所以,我们以为,在社会现象的 研究或评估过程中,任何仅仅强调对象的客观性或主观性的做法都是 片面的,应该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其次,对 于上面评述的西方社会项目评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从社 会项目发展与评估发展整体的角度来实行理解。应该说,所有这些新 的评估方法,对于促动社会项目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促动评估研究 与项目服务的相互促动,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但是,那些强 调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强调弱势群体参与的评估研究,并不能反 映和代表评估研

32、究的全部内容。对此,考虑到专业评估研究者地位的 转型和弱化,西方学术界存有着否这些做法评估属性的声音(ScrivenM.,1997)。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区分不同目的实行评价。如 果从项目的自我完善或更为全面系统地倾听项目利益关系者、尤其是 弱势群体声音的角度来看,自决自强性评估等方法倡导的方法变革无 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从某些较为专业化的评估角度来看, 如项目理论评估、或者需要使用高层次评估技术的研究,参与式评估 借助非专业人员的做法并不能满足评估的需要。另外,我们还要区分 评估和教育的功能差别。自决自强性评估一定水准上以教育目标取代 了专业评估的目标,虽然这种做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3、,但不宜过度 泛化,甚至将其作为评估研究的惟一指导原则。最后,从我国评估研 究的发展角度来看,西方评估研究的这些新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借 鉴作用。不过,考虑到我国当前社会项目服务管理水平和评估研究水 平都不高,因而还需要特别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建立和完善评估政策,为评估研究 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氛围。评估政策是对评估研究的指导原则,它既 涉及到评估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涉及到对评估研究的本体性理解;它 既能够是政府全国层面的,也能够是地方机构层面的 49。正是缺乏这 样一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指导,我国当前除了部分具有国际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及其资助的社会项目,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部门的项目 评估不但方式不够规范,与国际标准有差别;而且在评估意识上也很 不健全,甚至是一些公共部门或公共经费资助的社会项目,即使做了 评估其结果也往往不能公开。这种状况不但极大地约束评估研究的实 施,而且也难以有效地提升评估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