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学生的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_第1页
怎样把学生的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_第2页
怎样把学生的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_第3页
怎样把学生的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_第4页
怎样把学生的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学生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的思与行 来凤县民族小学 杨大芝 俗话说:十根手指头伸出不会一般齐。一个班的学生也如此,生生之间存在的不同差异就如同伸出的十根手指。学生之间的差异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老师对学生差异的关注程度往往给课堂带来不同的效果。关注学生差异,巧妙地把学生差异转化为教学资源,课堂中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漠视学生差异,齐步走,一刀切,课堂会变得越来越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个人认为,把学生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将会更好地体现生本课堂、生命课堂的内涵与价值,促进学生和谐快乐地发展。怎样把学生的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组内合作学习化学生差异为资源

2、的有效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让学生个体的差异自然真实的展现,同时交换学习信息,“长善救失”,使资源得以最大效度地利用。合作学习,成为一个利用资源的有效平台。分析班级现状,80人的超级大班,有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差异尤为突出。如果课堂教学齐步走,老师聚焦优生多于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实属空谈;假如因材施教,超大班额40分钟能做多少事?必然顾得了头顾不了尾。于是我想:怎样把众多的学生差异转化成教学资源,让学生人人参与,让课堂绽放精彩?我校和乐课堂建设触发了我的灵感:异质分组,小组合作,让学生差异转成为教学的资源!于是,我按优中差把80名学生分成

3、了12个小组。分组时,我先把班里的学生做一个综合分析,按综合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为ABC三类,挑出12名A同学为12个小组的组长;再把BC两类同学较平均的分在各组,基本做到均匀搭配,便于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摘录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桃花心木片段: 小组长:下面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的第一个问题,“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生B1: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

4、浇得少。生C1: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生B2: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小组长:对,这些都是令作者感到奇怪的种树人的做法。那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C2: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说明这个种树人

5、很懒,有时去给树浇水,有时好久都不去给树浇水,他这样是种不好树的。生B3: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这个种树人不是懒,是故意这样做的,他想让树苗学会自己生长。生A1:我补充一下,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是在模仿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苗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环境,才能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这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生A2:我同意你的意见,所以课文后面写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其实是作者用种树人的做法来比喻育人的道理,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语文学习能力的不同差异。该小组的同学在理解“

6、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时,找出的答案却不相同,也不完整。在谈到“种树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时,由于学生思维的差异,小组同学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哪种看法是正确的呢?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优生带动学困生,生生互组,大家都明白了原来种树人不是懒,而是想让树苗学会自己生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这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二、组间交流碰撞将学生差异转化为资源共享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正是这种在个体身上体现的智能差异性,才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看起来都那么“与众不同”。班内小组展示是学生展示激情、展示个性魅力的大舞台。有了这个舞台,学生所感受的不仅仅

7、是个体差异,更是一种强大的冲击,是一种深刻的启发,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如北京的春节教学片断:师:下面我们各小组一起来交流“从整体上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飞鹰组:通过读课文,我们小组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超越组:请问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热闹和喜庆的呢?请你们说具体。(飞鹰组遇到了难题,组长带领组员快速的浏览课文,迅速在小组讨论,边讨论边勾、圈、点、画)飞鹰组:我们刚才再次读课文,从作者写除夕的部分体会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写元宵的部分体会到北京春节的喜庆。请大家看到课文,我们小组把这两部分读给大家听听。(接着,飞鹰组的同学便分段朗读起来。)闪亮组:飞鹰组很

8、会学习,体会的很好,可是你们的朗读不是很到位,我想代表我们组来读读除夕部分,让大家和我一起感受春节的热闹。(该同学便声情并茂的朗读起来)师:闪亮组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走进了文中的情景,亲身感受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其他组的同学也想这样来读读课文吧!来,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这两部分。(全班同学感情朗读课文)师:大家读得真不错!从同学们读书的神情我都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还有不同的意见吗?阳光组的:刚才飞鹰组和超越组的同学都表现不错,我们组还有不同的感受。课文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人对春节的重视。请同学们看课文,作者说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

9、们做腊八粥,泡腊八蒜,贴春联等活动,由此,我们看到北京人过春节时间长,活动多,这些都体现了北京人对春节的重视。(其他组边听边在书中勾画,表示同意阳光组的观点。)师:阳光组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还感受到了北京人对春节的重视,其他组同意他们的意见吗?请各小组快速讨论,如果同意,请大家在文中做上批注。 (各小组成员紧张地讨论,并在书中批注。) 一个班级,生生之间存在差异,组与组之间也存在差异。小组的展示,实际上就是小组间的学习竞争,所以各组都会争着展示自己最强的一面。各组的学习方法各有所长,有的组擅长朗读、有的组善于表演、有的组能抓关键词句。教师为学生提供组与组的展示交流平台,其实是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展示

10、把各组的差异转化为共享资源,从而达到各组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对课文的学习的过程。三、教师点拨是学生差异转化资源的纽带 在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所产生的资源效应会闪现在课堂里,一不留意,就稍纵即逝,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一旦出现,教师就抓住契机,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将相和,当学到“完璧归赵”时,“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为了突出这节的重难点:从语言描写中体会蔺相如聪明机智的品质,我从中设立了一些疑问:师:同学们,这块璧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要这样说?生1:这块璧没有毛病,蔺相如这样说是想

11、让秦王把璧还给他。师:你怎么知道这块璧没有毛病的?能找出相关证据吗?生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里有: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如果有毛病,就不会是无价之宝了。师:你真细心,还能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理解,真的很会学习!其他组同学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2:蔺相如只有这样说才会让虎狼之国的秦王相信,这体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一致。秦王上了机智的蔺相如的当,只好乖乖地把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的说:我看您并没有交出十五座城池的意思,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12、。”你认为蔺相如真的会往柱子上撞吗?生3:蔺相如不会真撞,他是在演戏给秦王看。生4:我认为蔺相如会撞,在那样的情况下,面对秦王,他寡不敌众,只能和和氏璧同归于尽。师:一个同学说不会撞,一个同学说会撞,其他同学,同意会撞的请举手。(教师里有十几个同学举起了手。)同意不会撞的也请举手。(绝大部分同学都高高地举起了手。)这下同学们可为难老师了,到底蔺相如会不会撞呢?(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全班同学。)生5:会撞,刚才生4同学不是说了吗?蔺相如面对秦王,寡不敌众,他不把璧交给秦王,秦王肯定会杀了他。如果交给了秦王,回去又怎么向赵王交代呢?说不定赵王也会杀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肯定就和璧同归于尽了。师:

13、嗯,说的有点道理哟。生6:老师,我们还是认为不会撞。如果蔺相如撞了柱子,就没有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了。完字是完好无损的意思,说明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回到了赵国。那这就说明蔺相如没有撞。生:对,对(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已经控制不住地争论撞和不撞的问题。)师:同学们,我们有理不在声高,大家再认真的读读课文,找找能说明自己判断的理由。(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在认真地默读课文。)生7:我还是认为不会撞,大家注意看课文,蔺相如可是理直气壮的说。理直气壮说明蔺相如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蔺相如因为手中有璧,心中有底,所以理直气壮。他这样说,完全是在演戏给秦王看。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就从理直气壮来思

14、考,蔺相如的理由真的充分吗?谁来替他摆摆理。生8: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现在璧送来了,而秦王却不交城。师:秦王言而无信,蔺相如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谁能扮演蔺相如读一读他的话。(指名学生朗读,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师:蔺相如到底会不会撞柱子呢?生6:不会。因为蔺相如看见秦王对和氏璧爱不释手,知道秦王喜欢和氏璧,所以故意这样说来吓唬秦王。师:那同学们的意思是说蔺相如在秦王面前耍了诡计?从中你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生5:这是蔺相如用金蝉脱壳的办法对付秦王,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和才智过人。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他是不会真的撞柱子的。让我们接着读课文,看看故事将有着怎样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知识面和认知水平不同,往往会出现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这时,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