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22内蒙古海拉尔第二中学模拟预测)1894年,清政府向北京及各省富商巨贾募款,各省借款总额不定,借款方式不一。如表为各省所借银两数额(单位:万两)。据此可推知省别广东江苏山西直隶陕西江西湖北四川北京借银50018113010038231413100A清政府的赔款压力巨大B广东地区经济最为富庶C民族危机加剧财政危机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参政2(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研究空前兴盛,下表反映了其部分研究成果作者成果魏源西北边域考沈垚

2、新疆私议李兆洛大清一统舆地全图官方修订钦定回疆则例据此推断,西北边疆史地学研究A体现出忧患时局的精神内涵B反映出“天朝上国”观念盛行C总结了历朝的治国理政经验D推动了近代史学逐渐走向繁荣3(2022山东滨州模拟预测)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日新形势,1901年4月,日本陆军元老山县有朋发表东亚同盟论,主张与清政府合作。1905年8月,山县在战后经营意见书中表示“战后之急务在于扩张军备并维持和强化同清国的合作”。以寺内正毅为代表的陆军省也主张同清政府合作。这些日本军政要人强调与清政府合作,其意图之一是A共同抵御欧美列强的侵略B着力化解中国的民族主义C借此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D改变日本对华的基本

3、方针4(2022重庆八中模拟预测)1900年,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以“卫生”为名的著述丁福保的卫生学问答问世,在介绍西方的卫生制度的同时,还探讨了卫生与国家建设、民族危亡的关系等。这反映了A救亡图存备受国人关注B卫生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C卫生事业成为政府职能D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制度5(2022浙江模拟预测)19世纪末,义和团与西方列强奋勇抗争。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结果被迫派出李鸿章与西方列强议和签约。该条约的签订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C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6(20

4、22江苏泰州中学模拟预测)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的侵略野心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运动由此兴起D义和团运动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7(2022福建莆田一中模拟预测)下图是近代法国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A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导致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直接激发了维新变法的兴起8(2022河北邯郸二模)下图源

5、自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第二章”内容的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章内容的主题应是第二章 第一节中外关系的表面和缓与列强加紧在华掠夺利权第二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第三节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第四节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动向A洋务运动和中国早期的近代化B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和传播C新政形势下社会政治的变动D民国初年社会形势的发展状况9(2022河北二模)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

6、明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10(2022郑州模拟预测)19世纪中后期,原来“一直处在思想话语边缘”的诸子学进入了士人关注的视野。派别相关史事兵家1861年,胡林翼编撰的读史兵略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农家1863年,夏燮为广蚕桑说作序时说,蚕丝出口之数惊人,几与茶叶相同,如不注意技术改进,这个维持贸易平衡的产业将无法持续。墨家1896年,王仁俊根据墨子尚同“ 选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论证泰西“举民主,有万国公法,皆取于此。”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借助诸子思想宣传西学B探讨西方思想源于中国C动摇中国传统价值观念D借以探

7、索救亡图存道路11(2022北京二模)有学者认为:“这次战争的爆发又不完全是列强单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它还同慈禧太后所控制的清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盲目主观有一定的关系。”该观点A缺乏必要的史料实证,是不科学的B强调清廷决策是引发战争的主因C说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曲折性D彰显历史结论与研究视角的关系12(2022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模拟预测)井陉县孙庄村位于河北山西结合部,村里矗立着邻县南望楼、西冶各街村为孙庄村立的施饭济困碑,碑文为:“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多有势迫情皇,升米未带者,数日未餮。幸蒙仁村意气相激,古数余里登山施饭。至德当旌,籍以刻石流芳,永感盛德。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

8、。”这一石碑见证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战争13(2022浙江绍兴二模)“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具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水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新(附件十五)。(二)西历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四月十九、八月十九等日即中历上年十月十五、本年正月初三、三月十一、七月初六等日上谕一道,犯罪之人如何惩办之处,均一一裁明。(三)西历本年人月十九日即中历七月初六目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此材料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2022广东肇庆模拟预测)1862

9、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A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B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C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D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15(2022陕西安康三模)1899年春季,总理衝门将处理教案的权力逐级明确地下放到地方官手中,并规定“议定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数条如下:分别教中品秩:如主教其品秩既与督抚相同,应准其见总督、巡抚其余司铎,准其见府、厅、州、县之官,亦按照品秩以礼相答”。这些规定使得官员在处理民教纠纷时A往往被教会势力挟制B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C有效地保护国

10、民权益D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16(2022内蒙古包头二模)1895年8月,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得到了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要员的支持。此外,还得到了西方传教士及外交官的关注,李提摩太等一些外国传教士也成为会员。这表明A晚清思想控制局面被打破B社会变革心理逐渐增强C各派别政治目标日趋一致D维新运动群众基础广泛17(2022湖南常德一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11、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C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D清末“新政”重塑了政府权威18(2022上海浦东新三模)漫画不仅带有时代烙印,而且还能勾起人们对历史的重温和思考。右幅漫画可以引起我们重温和反思的历史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9(2022安徽合肥一模)梁启超主张用“趣味”培养国民的审美鉴赏力和感受力,提升“新民”精神内涵需求的同时并将有“趣昧”的生活态度作为信仰。梁启超的主张A是根治国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B全面嫁接了西方社会的人生观C旨在提升国人审美视角和能力D体现了救亡和启蒙的双重特征20(2022湖北一模)下表是1898年15月中国社会各界的若干变法

12、方案及措施。据此判断当时1月兵部尚书荣禄请参酌中外兵制,设立武备特科;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局革旧图新以存国柞折;严复拟上皇帝书2月清政府官员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黄思永奏请发行昭信股票3月御史陈其璋奏请统筹全局向英国借款;刚毅奏请裁冗员薪水、各局杂支、整顿保甲等5月张謇农工商标本急策A变法呼声高涨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共识C改革措施密集推行D维新派放弃政治变革要求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21(2022天津静海一中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四幅图片分别是我国古代某四个统一王朝的全图。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对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辩”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

13、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材料三: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

14、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1)依据材料判断四幅地图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根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3)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22(2022四川树德中学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

15、列要求。材料严复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口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慧之强,三日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

16、“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摘编自冯保善严复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教育救国论”形成的社会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教育救国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23(2022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一模)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

17、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24(2022天津市新华中学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在

18、华的权益受到冲击。英国在长江流域投资最多,因此,一面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一面策划独占长江流域、分裂中国的“东南互保”,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积极响应。英国的如意算盘引起其他帝国主义的反对,英国被迫让步,策划中的“东南互保”由英国独家经营变为各国共同“保护”。1900年6月,由上海道台余联沅与列强驻沪领事会议,东南各省代表出席,炮制了东南保护约款9条,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10条,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使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互保局面形成。接着,闽浙总督与列强订立福建互保协定,互保范围扩大到广东、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等10余省。中外互保以刘坤一、张之洞

19、为盟主,李鸿章、袁世凯为支柱,盛宣怀积极串联,与列强相呼应,表明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请结合史实,评价东南互保。25(2022湖南湘潭一中模拟预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坤一(18301902)曾任两广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等职,在晚清的外交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东南互保”。在清政府决定对列强宣战后,为了维护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入侵,他与东南各省的督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相互联系,达成在东南等地“互保”的意愿。但要列强同意并承认就必须与列强签订“互保”的协定,这样才能符合国际公法,被列强承认。然而在具体的接触和磋商中,英国欲派军舰进入长江协同保护,这令刘坤一进退两

20、难,同意就是扩大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如果不同意,就会使得英国以此为借口阻碍“互保”进程。为稳住英国,刘坤一一方面在长江沿岸添派重兵以防英舰。另一方面,刘坤一电令晚清驻外国使节,让他们展开外交工作去遏制英国的企图,这一举措收到了非常好的回应。后来,在1900年6月24日,正式签署了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正式形成。摘编自周源论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用注:“东南互保”指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东南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1)根据材料,简要评价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为。(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互保”运动的影响。26(2022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材料

21、,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评反动电影材料二 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请回答:.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

22、?答案第 = page 3 3页,共 = sectionpages 1 1页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参考答案:1C2A3B4A5D6D7C8C9D10D11D12C13D14B15A16B17A18B19D20A21(1)朝代:第1幅是明朝;第2幅是唐朝;第3幅是元朝;第4幅是清朝措施: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击败沙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平定蒙古和维吾尔贵族的叛乱,在新疆设伊利将军;在西藏册封其宗教首领,并派驻藏大臣。(2)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运动。近代西方民族民主观念传入。(3)原因:新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民主与法制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需要;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需要。22(1)条件;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学说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