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税收发展史_第1页
美国税收发展史_第2页
美国税收发展史_第3页
美国税收发展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殖民地时期十七、十八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地方和殖民地政府征税,以资助学校、 修路、军事和执法,有时也为了资助教会。各市县根据个人对土地和牲畜的所有权, 向成年男子征收财产税;有财产的成年男子此外还要为其奴隶、仆人和雇工缴纳人头 税。有些地方还向医生、律师和其他职业者以及手工工匠征收额外税,因为他们所受 的特殊训练使得他们有能力获得较高收入。各殖民地就进口自欧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货 物征税,有些殖民地就特定种类的出口货物征税,例如烟草和毛皮。许多殖民地就酒 类向酒馆业主征收消费税。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征税是

2、引起北美革命的主因之一。在法英七年战争之前, 英国对殖民地征税甚少。但那场战争令英国债台高筑,于是英国议会坚决主张,欣欣 向荣的北美殖民地要分担英国为保卫它们所付出的成本。1764年英国议会通过食 糖法案,就非自英国进口的食糖和糖蜜向北美殖民地征税;而且,不同于1733年 的糖蜜法案,这一法案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一年之后,英国议会通过了印花税 法案,要求北美殖民地居民购买印花税票,并黏贴在一切法律文书、许可证、报 纸、小册子甚至是纸牌上。这两种税在殖民地居民中间。他们认为在不允许北美殖民 地向英国议会派遣代表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无权向它们征税一一此之谓“无代表,不 征税”原则。作为对英国征税的回应

3、,北美殖民地居民发起暴动和抵制英货运动,迫 使英国议会于1766年废止了印花税法案。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汤曾德法案,就北美殖民地的多种进口货物 例如玻璃、铅丹、铅白、油漆、纸张和茶叶等征税。殖民地居民回敬以暴力示威,其 中一场暴动导致了波士顿惨案和再次抵制英货的运动。1770年英国废止了除茶叶税 之外的一切税目;保留茶叶税是为了象征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权。1773年英国 议会通过茶叶法案,取消了英格兰的茶叶进口税,但保留了北美殖民地的。此做 法激怒了北美爱国者,他们将三艘英国商船所装载的茶叶倾倒进了波士顿港,史称波 士顿倾茶事件。1775年,北美殖民地和英国之间开战。美国独立到南北战争

4、时期178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第一部宪法邦联条例没有赋予邦联政府以征税 的权利。邦联政府的岁入依赖各州捐赠,但有时各州不予支付。邦联国会无力征税, 使它基本无法运作。例如,邦联国会无法满足独立战争志愿军军官提出的支付补偿金 的要求,也无法偿还战争借款的利息。随着1789年批准生效,联邦政府获得了 征税的权力。1791年岁入法案就若干进口货物设立了关税;就若干消费品设立 了消费税,包括马车、烈酒、鼻烟和精制糖。事实证明这些税目极不受欢迎。郁积的 民怨终于在1794年爆发,农场主起而抗议每加仑30美分的威士忌税,史称威士忌叛 乱。1801年,政府废止了这些销售税中的大部分,但后来又恢复了一段时间,以

5、便 为1812年战争筹款。南北战争期间,联邦政府为了筹款,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消费税 体系,包括了酒类、烟草、制造品、法律文书和保龄球场。直到20世纪初为止,各 种消费税和关税构成了联邦政府岁入的主要来源。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首次开征个人所得税,作为为南北战争筹款的一项 紧急措施。它还建立了国内岁入署,即国内岁入服务处的前身。当时的是,收入从 600美元到10000美元者3%, 10000美元以上者5%。战争后期最高税率增加到收入的 10%o 1872年,由于因战争而有的超量岁入需求已经不再存在了,政府终止了那项税 收。到了 19世纪末,要求开征所得税的呼声高涨起来。就像在其他国家一样, 美国

6、公众认为销售税和关税容人不足额承担他们理应承担的纳税份额。1894年,美 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所得税法令,但一年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其违宪。最高法院 裁定,宪法规定,向人民所征的“直接税”税额应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而 上述所得税违反了该规定。1909年,政府首次向企业开征所得税。与此同时,个人 所得税的鼓吹者推动了一次修宪。1913年批准生效的宪法第16条修正案授权政府征 收个人所得税。它授予国会权力,以“对任何来源的收入规定并征收所得税,所得税 收入不必按比例分配于各州,也不必考虑任何人口普查或统计。(美利坚合众国 宪法) 世界大战时期1913年下半年,美国国会以法案形式下令,向年收

7、入超过3000美元者征 税,边际税率在现到7%之间。当时,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的人并不多,所以甚至有 1%不到的人口还申请到了退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费用迫使美国国会加征所得税并扩 大征税面。1935年,政府开征了一项工资税,以资助社会保障体系。1943年,政府 开始强制从工资单上扣除个人所得税,大大方便了所得税管理。到了 1945年,边际 税率在23%到94%之间。1965年,最高边际税率下降到70机在珍珠港事件前,财政部已经制定了战时财政政策,该政策以赢得战争作为 最高的目标,这就必然要求动员全国的财政资源。为了动员全国的财政资源,财政部 比美国以前历次参加的战争都更强调多征税,尽管国会对

8、此并不是非常配合。为了抽 走超额购买力,财政部还发行债券。罗斯福和摩根索比较激进的战时税收计划遭到了 国会和政府内部民主党的反对。他们认识不到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财政开支之间的差 异。1942年10月21日国会做出了一些妥协,通过了新的税收法案。这个新税法是美 国有史以来税额最高涉及范围最广的税收法。所得税成为战时财政收入的核心部分, 所得税迅速成为联邦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说服群众,让他们相信税收的公正、便捷 和出于必要,在罗斯福和摩根索的授意下,政治宣传机器被调动起来。爱国主义的牺 牲精神和公民应尽的义务成为他们的口号。正是这种法律的强制与政府说服相结合的 办法,保障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税

9、收动员。(李东华,二战时期美国的财政政策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冷战时期1980年代,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把税收改革作为他总统任期内的一个核 心任务。他采纳了供给方经济学的一项政策,该政策认为较低税负会鼓励工作和储 蓄。美国联邦税法典是1939年由美国联邦国会制定的,1954年和1986年,美 国联邦国会两次对美国联邦税法典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特别是1986年,里根 政府在供给学派的理论指引下,本着“效率、便捷、公平”的原则,对美国联邦税 法典进行了全面的、根本的、大规模的修改。现今美国最新的税法典就是在1986 年税法典修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李景杰,美国联邦税法典对中国税收立法 的借

10、鉴意义,太原大学学报,第12卷第3期)1981年经济复苏和税收法案削减了商业税,把最高边际税率降低到50队 里程碑式的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把最高边际税率进一步降低到28机 该法案还结 束了个人消费信贷和助学贷款利息的税收扣除(deduction),并且消除了税法中的 一些特殊规定和漏洞。虽然美国联邦税法典对于违反税法的行为有严格的处罚措施,但是公平理念和对 纳税人保护的精神贯穿了美国联邦税法典的始终。以纳税人为中心所构建起来的制度体 系并不妨碍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目的的实现,相反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便捷、公平、 效率的税收征纳体系减少了征纳双方的遵从与执行成本,使纳税者对现有的税收征管 体系与理

11、念更加认同,这当然有利于税收的及时、充分征收与缴纳。同样,公平、高 效的税收制度体系不但会维护一般纳税者的利益,同样会促进税收的收入,促进经济 的增长。(李景杰,美国联邦税法典对中国税收立法的借鉴意义,太原大学学 报,第12卷第3期) 新时期和里根一样,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也把减税作为自己执政的核心要务。 布什的2001年经济增长和减税协调法案规定,到2006年把边际税率逐步降低到 35%。该法律还逐步扩大了遗产税的税收免除,并规定到2010年彻底取消遗产税。 2003年的第二轮减税把最高边际税率立减到35%,把大多数投资者的资本利得税由 20%降低到15乐 把股息税最高税率由38. 6%降低到15%,并且增加了特定收入水平上 家庭养育子女的税收返还。2003年减税极具争议性,在国会也是勉强通过。其批评者认为,这次减税 将使国家预算赤字恶化,有可能使社会保障和老年医疗保险等颇受欢迎的社会方案面 临削减窘境。一些批评者甚至说,那正是这次减税的居心所在。人们还批评这次减税 有利于富人,而把税负转嫁给了中产阶级纳税人,使美国的税收体系更加趋于累退 制。一些富有的美国人,如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反对降低股息税和取消遗产税,因 为这些做法对富人过于有利。然而布什政府声称,为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机会,这 轮减税是必须的。2015年1月18 B,美国白宫公布了总统奥巴马希望即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