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作地各种成就_第1页
苏轼词作地各种成就_第2页
苏轼词作地各种成就_第3页
苏轼词作地各种成就_第4页
苏轼词作地各种成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1.0前言“词”是一种诗歌,由近体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句子长短不齐,依 照固定的歌词而写成,可以配乐歌唱,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 阕。所谓“词”就是歌词的意思,实际上它就是古代的一种流行歌曲的歌词。 词在唐朝产生,在宋朝最兴盛。词在中国的兴起,与唐宋社会经济的发达和诗歌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兴盛,为适合市井需要的各种艺术的萌生和成长提供了 温床。在唐末五代时,尽管社会动荡,词依旧得到统治阶层的喜好,因此得 以继续发展。词兴于唐,经五代而至宋,因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造成了光辉灿烂的成绩。遂使宋朝成为中国史上的黄金时代。 词在宋代普遍流 行,上

2、至宫廷,下至乡村,它不但是君王贵族的娱乐品、文士诗人的艺术品、 民间的乐府歌谣,而且也是伶工位女的谋生工具。词在北宋能如此繁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是受到君王的提倡。宋代的君主贵族爱好当时这种最流行的新体,竞驱风尚;或能妙解音律,自制新篇;或是提倡奖励,提拔词人,自然是上下从风,作者日众,助长了宋 词普遍发展的盛况。止匕外,词的产生,本与音乐发生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合乐可歌的曲辞。 柳永、周邦彦、苏轼等人的词,大部分都是合乎音律的。由于宋词的音乐实 用功能大,所以助长其在民间的迅速流行。有所谓,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可见柳永的词在民间歌唱的普遍。由于这种情形,一般人民也就得到作词的 教育与

3、训练。在宋人笔记里,时常记载着某某歌女所作的词,都是由这种环 境训练出来的。由此可见,宋词的兴盛并不是偶然的。词到了宋代已成行一种相当流行的文体。宋代不仅达官贵人,风流才子, 士大夫喜欢写词,就是娼妓之作,也颇有一些。宋代词人约有二百几十家左 右,词作的数量也是很可观的。北宋初年的词作,多写儿女之情,在都市里流行,不脱晚唐花问词的窠 臼。而一向被认为较佳的,如晏殊的“采桑子”,也不过是一种疏风淡月的境界,在蒙上一层淡淡的哀愁。至于一些色情作品,只是达官贵人灵魂的渣 滓的浮现。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真正改变词风,把词从达官贵人的手中解放出来的,要算是柳永和苏轼两位词人了。在这份课业里,我将针对苏轼词作

4、的各种成就来加以整理。同时,我也将会比较柳永与苏轼对词坛变革的贡献并总结评价二人对词坛变革的贡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2.0苏轼的生平苏轼(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眉四川)人, 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他是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 豪放派词人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一个知书识礼的母亲,少年 时代,父亲远游四方,他受到母亲程氏的良好教育,亲自教他读书,并勉 励他以气节自重。其父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

5、于进言。 苏轼曾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任地方官。他在任时勤于政事, 尽己所能为治下百姓谋福利,颇有政声。由于新旧党争的牵累,苏轼一生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其政治才干。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 地理解社会和人生,是他的创作更深刻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的词 现存340多首,他的词突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 广阔的社会内容,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3.0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苏轼在诗、散文、词等方面都有 杰出的成就,在北宋,是成就最高的作 家。苏轼的作品议论时政,关心人民疾苦,如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荔枝叹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苏轼还关心民族矛盾,注视 国家

6、前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祭常山回小猎阳关曲。苏轼的诗、 词、文,常常追求哲理的探索,如前赤壁赋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题西林壁送沈逵赴广南。苏轼的作品重视风俗人情和自然景物 的描绘,通过尽可能多方面的客观世界的媒介,来反映丰富的主观情志,如答秦太虚书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 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 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 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 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7、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问社会,以至赢得了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苏词众多的题材 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 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我,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 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如沁园春(孤馆灯青)抒写“致君尧舜”“用舍由时”的为政抱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 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弗的悼亡作。 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

8、,沉痛断 肠。咏物词多达30余首,且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 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他在徐州所做的组词浣溪沙 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 美的田园牧歌。这样的内容,在以前的词中是不可能见到的。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境界,使词从以娱乐为主,转变为以抒发个人的 人生感受为主,从而具有了与诗相同的功能与作用。在词风上,苏轼也有所成就。从晚唐温庭筠、韦庄等人所开创之“花间 词”,到南唐后主李煜“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词”,再到“富贵词人”晏殊、 “婉约词人”欧阳修等

9、人的词的风 格媲变过程中,苏轼不仅对这种“花间 词”和“士大夫词”均有所继承,对于柳永的“慢词”风格有所沿袭,并且 还对于豪放词有肇创之功,对于婉约词有所开拓,并直接影响到后来辛弃疾之豪放词风、姜夔之“清雅”词风等。首先是苏轼本人对于“豪放词”的开创。据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言:“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 家之有 白居易,至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 高度评价了苏轼对于艳丽风格姬变和豪放风格肇创的意义。诸如在传诵千古 的名篇念奴娇?赤 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 之中,苏轼纵横恣肆,奔放洒脱,又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10、,其 词格调雄健顿挫、激昂排 宕,乃至于后世盛誉他“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不住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缈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 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 外。南宋苏派词人刘辰翁亦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这些议论都高度地评价了苏轼的豪放 词创作和历史意义。其次是对于婉约词的继承和开拓。苏轼的词包罗万象,体裁风格多元, 在婉约词方面也具有较高的造诣,并且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一定程度上深化了 婉约词 的艺术内涵和境界。比如他在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 似非花中的名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11、该词被王国维赞为历代咏物词的最工,又如在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全首: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于极其平淡的景象,词人却能够极其细腻地表达他的婉转深情和伤怀 情绪,极尽婉转缠绵之思而不细碎,赋予词以极其感人动情的艺术魅力, 并 且给人 以雎鸠“哀而不伤”的艺术享受,难怪张炎在其著名词评著作词 源中盛赞苏词“清丽舒徐,高出人表,为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 能到。”其他词作 中,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被王士桢称为:“恐屯 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被贺裳评为: “不在晓风残月之 下

12、。”以上均说明了苏轼不仅局限于“花问词”的继 承,还能够脱其窠臼,不作无病呻吟之语,又能感人肺腑之深的新的艺术境 界。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轼也有创新。苏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 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在词调上,他 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如沁园春、永遇乐、水调歌头、贺新郎 等。苏轼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 立的抒情工具。苏轼的词,往往不协音律。李清照说他的词是“何读不葺之 诗”,并非毫无根据。由于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音乐的束缚,这使得苏 轼的词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因而更能表现出他的艺术个性。总之,词发展到苏轼,娱乐功能减弱了

13、,而抒情功能大大加强了,它实 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至此,诗与词之间的那道鸿沟便基本上填平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文档4.0柳永与苏轼对词坛变革的贡献之异同柳永与苏轼对词坛变革的贡献之异同柳永题材内容柳永把词从花樽间的传统题材中解苏轼却在柳永的基础上,扩大了词的放出来,除了写离愁别恨,男欢女爱, 个人幽思等题材外,还多方面多角度 的描写都市生活,反映当时城市经济 的繁荣和市民的 生活状况。大量描 写歌妓舞女的生活与情感,表现世俗 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和她们的内心 痛苦,并对其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 从而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和词 的境界。如: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 活风尚,望海

14、潮最为有名。这是 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 慢词,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 色和繁华富庶。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 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 切同情的,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 薄男子怨恨的,及妓女渴望自由、渴 望真正爱情生活的。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 重要内容,“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 留”(八声甘州)、“败荷零落, 衰杨掩映”(夜半乐)和“是处红表现功能,它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 柔情之词扩展为男性的豪情之词, 将传统上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性情 之词。不仅在词中大量描写词人日常 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 等生活场景,他也在词中表现对人生 的思考,发出“人生

15、如梦”的慨叹, 虽深切感到人生如梦,但并不由此否 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 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 人生态度。苏词还对自然山水 的描 绘,或以奔走流动的气势取胜;或以 清新秀美的画面见称,有时则把对自 然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 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 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八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词人的离愁别绪与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表现手法柳永词改变了前期以小令中调为主I苏轼在柳永的基础上,破除了诗尊词的状况,大量创作了慢词,加长了词 的篇幅,为词作家在小令、中调

16、等短 小形式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 容的新形式。但柳永也只是在承袭前 期词人典例精工含蓄的特点,创造性 使用了铺叙白描的手法和改变以往 词人在书面的词汇中提炼、高雅绮 丽的语言,而运用市井语言填词,显 得平易、浅显、充满了平民化的语言 色彩,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 事、布景、言情,而创出独特的回环 往复式 的多重时间差结构,是一典 型的“婉约”词派的代表。柳永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 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晓风 残月”。风格形式一:柳永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大阔”来寄托满腹哀愁。风格形式二:卑的观念,提出了词须“自成一家” 的创作主张,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 的风格和阔大的

17、意境。一方面,苏轼 自觉从精神实质上把诗和词贯穿起 来,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诗庄词媚、 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苏 轼把词和诗置于同 等式重要的位 置,有意识的以诗的笔法和意境入 词,突破音乐对词的束缚,以及词对 音乐的依附性,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 诗体,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词体。从 根本上改变了词以婉约为正宗的风 气,别开生面地开创了豪放词派,并 开创了在词中大量用典的写作手法。风格形式苏轼的词则须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 的铜琵琶,敲着铮铮作响的铁板来唱 “大江东去”。滚滚长江苏轼则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来表达满怀豪情。风花雪月的爱情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柳永描绘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18、,为 伊消得人憔悴”的缠绵俳恻。苏轼流露的却是“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风流倜傥。风格形式三:醉人之酒柳永有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的空幻之思。苏轼却作出“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 月,对影成三客”的疏狂之举。风格形式四:袭人之雨柳永渲染的是“望处雨收云断,凭 栏悄悄,目送秋光”的忧伤气氛。苏轼体现的则是“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英雄本色。总结评价柳词如江南一八少女,?青新婉约,细 腻独到。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 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 中部分落魄文人的 痛苦。他还描绘 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 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 发展了词体,

19、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 调,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 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 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 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 “俚词”,卜开金 元曲。柳词又多 用新腔、美腔,旖旋近情,富于音乐 美。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 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口艺 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 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他认为 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 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 界。苏轼的风格多样化,豪放旷达、 婉约清淡古雅、奇艳缠绵等风格兼 而有之且各尽其妙。文案大全实用文档5.0总结通过这次的课业,我清楚的知道柳永处于宋词发展史中的第二个阶段, 为此阶段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