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 1 1. . 概述 1 1. .1 1 设计概述 本设计方案为 南京播送电视中心建筑智能化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将南京市有线电视播放的节目传送至 612 层办公楼内的会议室及相关办公室. 有线电视系统是具有自办和(或)自制电视、声音节目才能,在确定区域内用有线为用户供给多路图像、声音播送及数据信号的系统叫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的早期形式是接收电视播送节目为目的的共用天线系统.共用天线系统抑制了楼顶上天线林立状况,解决了高层建筑接收电视信号时由于反射而产生的重影困难.改善了由于电波受阻挡而形成

2、的阴影区的接收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并不得志只接收开路播送电视还要传送其它信号,例如:用录像机自行播放教导节目,文娱节目,用摄像机自制本地新闻等等.由于不向外辐射电磁波,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信号,所以被人们称为闭路电视或有线电视.实际上共用天线系统由于不断进展,既有开路节目,又有闭路节目,因而更切当地称为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CATV)是相对无线电视(开路电视)而言的一种播送电视传播方式,它是从无线电视进展而来的一种高科技的实用技术,由于有线电视屏弃了无线电视频道容量受限、接收质量无法保证的难点,其优点是图像质量高、节目内容丰富、服务范围广. 有线电视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大进展和普

3、及,人们把有线电视系统称为家庭生活中的第三根线,又叫图像线,也是用户不成缺少的一根线. 双向传输还可以把用户信息上行传输到前端. 宽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为用户供给了更多的业务,如交互式视频点播 VOD,internet 以及安好报警等等. 在人类社会向信息化时代深层次高速进展的今天,应用光纤技术,光端设备以及光缆建立或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有线电视网作为宽带接入网络,可以为用户供给 301000MHz 的频率资源.目前主要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干线光纤化,建立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 HFC,即光纤到大楼,再经同轴电缆到用户.建立双向信息网络,从电视中心到大楼的线路

4、采用星型布局,用户调配网络采用树型拓扑布局. 系统提防技术的前瞻性、易扩展性,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先进性及安好性. 1 1. .2 2 设计原那么 此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本着实用、先进、专业、开放、安好、集成、经济的原那么,总体规划、分步设计实施,得志南京播送电视中心现在和将来对有线电视节目要求. 本着立足现在,考虑未来和长远利益的原那么,在设计时网络布局采用现在流行成熟且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的 HFC 网络布局,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换的物理平台.因此,在大楼内采用树状布局的分支-分支的组网形式,网络部件采用具有双向功能的部件,为网络双向化传输打下根基. 1 1. .3 3 设计依据 GY/

5、T106-1999 有线电视播送系统技术模范; GY/T131-1998 有线电视网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 6510-86 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调配系统; GBJ 120-88 播送电视工程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模范; GY/T1361998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条件和测 量方法; 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模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模范 GY/T106-92 有线电视播送系统技术模范 GYJ41-89卫星播送电视地球站设计模范 供给的相关图纸 1 1. .4 4

6、系统的根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调配 系统可分为无干线系统、独立前端系统、有中心前端系统、有远地前端系统四种模式,根据本次工程概括处境,本建筑物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有中心前端系统模式,电视信号引有线电视台. 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较大,除具有本地前端外,还应在各分散的笼罩地域中心处设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各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过干线连至支线和用户调配网络. 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值设计符合下表规定: : 项 目 设计值 载噪比(C/N) 44 交扰调制比(CM) 47 载波互调比(IM) 58 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符合: :系统采用邻频传输,输出电平 644

7、dBV. 前端和调配片面的技术指标的调配系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 无干线系统指标调配系数 项 目 前 端 调配网络 载噪比(C/N) 4/5 1/5 交扰调制比(CM) 1/5 4/5 载波互调比(IM) 1/5 4/5 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以下规定: : 频 道 频 段 系统输出口电平差 任意频道 超高频段 13 甚高频段 10 甚高频段中任意60MHz内 6 超高频段中任意 100MHz内 7 相邻频道 2 1 1. .5 5 有线播送电视网电缆调配网设计模范要求 有线播送电视电缆调配网采用最多二级延长放大器加一级调配放大器或光接收机直接带用户的网络布局,系统的设计指标

8、如下: 模拟电视信号传输系统设计指标: 系统输出端口载波电平: 6472dB 任意频道间电平差: 10dB 8dB(相邻 60MHz 内) 相邻频道间电平差: 3dB 信号图像/伴音功率比: 173 dB 输出端口相互隔离度: 30 dB(VHF) 22 dB(其它频段) 载噪比(CNR) 46.5 dB 交扰调制比(CM) 47 dB 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 55 dB 载波组合二次差拍比 55 dB 载波交流声比 46 dB 邻频抑制度 60 dB 色度/亮度时延差 100 ns 回波值 7% 微分增益 10% 微分相位 10 2 2. . 设计方案 2 2. .1 1 前端片面 前端片面主要

9、包括电视接收天线、频道放大器、频率变换器、自播节目设备、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导频信号发生器、调制器、混合器以及连接线缆等部件.前端信号的来源一般有三种:接收无线电视台的信号;各种自办节目信号;卫星地面接收的信号. 其主要作用是: 天线接收的各频道电视信号分别调整到确定电平,然后经混合后送入干线; 必要时将电视信号变换成另一频道的信号,然后按这一频道的电视信号送入混合器; 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输出的信号通过调制器变换成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送入混合器; 自办节目信号通过调制器变换成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儿送入混合器; 若干线传输距离长(如大型系统),由于电缆对不同频道信号衰减不同等理由,故参与导频信号发生器

10、,用以举行自动增益操纵(AGC)和自动斜率操纵.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要求如下: 室内噪声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线播送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模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附录 A 噪声评价曲线的规定,并应小于 NR25. 混响时间为 0.350.80s. 室内温度夏季不高于 28 摄氏度,冬季不低于 18 摄氏度. 采用 50Hz、220V 单相交流电源,并应有独立的供电回路. 设备供电电压波动超过+5%-10%范围时,应设电源稳压装置. 前端机房应设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 前端机房应安装防雷装置. 2 2. .2 2 用户调配片面 电缆网络是实现双向传输的关键片面,主要是回传噪声问题.根据建筑物

11、的布局特征,信号点的布放、进线位置,抉择了接入网电缆的布线方式,信号传输方向和输出电平及分支调配点.选用一体化分支调配器、预留了片面电视信号引出端口等.在实际网络创办过程中,与多功能开发利用结合一起考虑,需要现场再设计,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放大器选择带自动增益 AGC 操纵的双向放大器. 用户调配网是 CATV 系统的结果片面,也是分外重要的片面,主要包括放大器(宽带放大器等)、调配器、分支器、系统输出端以及电缆线路等.它的最终目的是向全体用户供给电平大致相等的优质电视信号.本工程中用户调配层采用 5-1000MHZ 一体化(带双向功能)的分支器. 本建筑物内有线电视系统的

12、前端箱设置在十层机房内间内,建筑物内部信号传输采用调配分支形式. 用户调配网络为保证信号质量,若干层选用一个放大器,经放大后的 RF 信号,应高质量地传送到各用户终端.系统分支/调配器、用户盒,选用了高隔离度产品,以免产品质量不好引入噪声,使系统性能指标降低,电视机图像展现各种干扰、噪声、甚至扭曲现象.尤其是调配箱至用户终端走线较长,设计中更留神分支/调配器、用户盒、电缆线、接插件的屏蔽性能. 下面是 SYWV(Y)-75 型电缆的电气性能: 型号 SYWV-75-5 SYWV-75-7 SYWV-75-9 特性阻抗 753.0 752.5 752.5 电容(PF/m) 55 52 51 回波

13、损耗dB VHF 22 22 22 UHF 20 20 20 衰减常数 dB/100m 5.0MHZ 2.0 1.3 1.0 50MHZ 4.7 3.0 2.3 200MHZ 9.0 5.8 4.5 550MHZ 15.8 10.3 8.0 800MHZ 19.0 12.8 9.9 1000MHZ 22.0 14.4 11.3 2 2. .3 3 用户调配系统的设计 (1)电平确实定.用户电平太高,电视接收机的高频放大片面全工作在非线性区内,产生互扰调制和交扰调制.用户电平太低,会使接收机的内部噪声起作用,形成雪花干扰.按国家标准GB50200-94规定,CATV系统供给给用户的电平范围为60

14、-80dBV,本方案采用领频系统,用户端电平为 684dBuV. (2)调配器的作用是将射频电视信号功率均等地调配给各路,且调配损耗小,有利于高电平输出,但是应当留神,调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不接负载),否那么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输出端.因此,在系统中当调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务必接 75负载电阻. (3)墙壁电缆、贴墙敷设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的要求 交越处境 平行间距(cm) 交错间距(cm) 与避雷引下线 100 50 与给水管 15 5 与带有绝缘层的低压电力线 50 30 与煤气管 30 30 与热力管(包封) 30

15、30 与热力管(不包封) 50 50 本工程用户终端主要设置在 612 层的办公室、会议室和演播厅等,本次工程共设计 80 个用户终端. 系统所容纳的输出口数在 300 以下,属于 D 类. 电缆的选择针对电缆的损耗量、频响曲线、温度系数、寿命长短等性能来选择.主干线选用国产优质物理发泡75-9电缆,支线和进户线选用国产优质物理发泡75-5电缆,线缆穿镀锌钢管或金属线槽内敷设. 3 3. . 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3 3. .1 1 工程施工及器材、走线工艺要求 全体未进桥架走线槽或预埋暗管的同轴电缆,根据实际处境,加管养护, 并用管卡固定;本工程中的工程器材为正品,符合广电产品质量要求;工程施

16、工过程中,布线合理, 走线尽量简短、模范,符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模范. 3 3. .2 2 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部件及其附件的安装应坚韧、安好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 应制止将部件安装在厨房、厕所、浴室、锅炉房等高温、潮湿或易受损伤的场所 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 0.3m 或 1.5m 电缆宜采用地槽,也可以采用电缆草或电缆架,并置于机架上方 4 4 系统测试 4 4. .1 1 主要参考模范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模范; GBJ120-88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模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模范; GY/T106-92有线电视播送系

17、统技术模范; 4 4. .2 2 主要测试指标 4 4. .2 2. .1 1 系统的工程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系统质量的测试 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图纸、资料移交 本系统输出端口在 300 以下属于 D 类. 4 4. .2 2. .2 2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按照 5 5 级损伤标准评定, , 系统不低于 4 4 级. . 4 4. .2 2. .3 3 系统质量测试: : 图像和调频载波电平 载噪比 载波互调比 4 4. .2 2. .4 4 施工质量检查 范围包括:前端、传输设备、用户设备、电缆及接插件、供电器和电源线. 符合设计、模范及施工要求. 4 4. .2 2. .5 5 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