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困局与文学出路的清醒认知_第1页
世界困局与文学出路的清醒认知_第2页
世界困局与文学出路的清醒认知_第3页
世界困局与文学出路的清醒认知_第4页
世界困局与文学出路的清醒认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困局与文学出路的清醒认知高行健这部新书的主要部分是他的演讲。 我听过他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华文盛会(新地杂志主办)等处的演讲,还和他在香港共同进行过一场题为“走出二十世纪”的对话。 20 世纪 80 年代在中国大陆时,我喜欢听他说话,那时,我和刘心武可能是他的最好听众。心武说,听行健说话,如闻天乐。我也有此感觉。出国后,山高水远,各居一方,还是喜欢听到他的声音,除了在电话中交谈之外, 我还特别留心他的演讲, 并搜集和阅读他的每一篇演讲稿。我喜欢听他说话、演讲,原因极为简单,因为他的谈论很有思想,而且思想又是那么新鲜、那么独到。在当下缺少思想

2、的世界里,他的每次演讲,都如空谷足音,给了我振聋发聩的启迪。他醉心于文学,认定文学才是自由的天地,一再劝告作家不要从政, 不要误入政治歧途, 但他自己作为一个具有普世关怀的作家,却从不避世,而且总是直面人间的困境发表意见。而这些意见既“充分文学”又不仅仅是文学, 他触及的是时代的根本弊病, 是世界面临的巨大问题, 是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局。 我曾说,有胆有识,二者兼备方能构成境界。而高行健正是这种兼备者。他身处海外,早已走出精神囚牢,得大自在,也早已无所畏惧,绝不俯就任何政治集团和利益集团。 既不迎合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胃口, 也不迎合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胃口 (包括不迎合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的胃

3、口),只发出个人真实而自由的声音。其言论的胆魄众所周知。“胆”之外是不同凡响的“识”。我把 “识”分为五个层面,即常识、知识、见识、睿识、天识。他的演讲不仅处处有“见识”,而且蕴含着许多睿识与天识。我本身 是个写作者又是个思想者,对“思想”和对“语言”都有感觉, 二三十年来,我被高行健打动的正是他的思想与他的语言。但能进入我心灵深处的,还是他那些抵达当下世界精神制高点的新鲜 思想。高行健不仅对“人性”具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对世界、对人类生存环境、对文化走向等,也有极为清醒的认识。只要读一读 本书中这些演讲以及相关的谈话与文章,我们就会明白,他给当今世界提供了一些全新的睿识。这些睿识,可概括为下述

4、三个基 本点。第一,“世界难以改造”(但可以理解)。高行健提出“世 界难以改造”的观点,挑战的是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的 乌托邦思潮与革命思潮,而首先打破的是中国大陆流行的习惯思 维和一贯性思维。高行健和我这一代大陆知识人,从小就接受“改造世界”的宏大理念, 也可以说是“抱负”与“使命”。 这 一理念付诸实践,产生的是乌托邦狂热与暴力革命崇拜,以为革命可以改变一切,甚至以为文学艺术也应该革命, 而革命文艺也 可以改造世界。与此相应,便在各领域中“推翻旧世界”,将前 人一概打倒,将文化遗产统统扫荡。高行健是我认识的同一代人中,第一个清醒地放下“改造世界”的重负,从而也放下文学可以成为改造世界

5、之奢望的思想家。高行健一再强调,文学只能见证历史,见证人性,见证人类生存条件,而不能改造世界,改变 历史,所以文学不应当以“社会批判”为创作的出发点。倘若以此为出发点,只会使文学降低为谴责文学、 黑幕文学、党派文学、 倾向性文学,变成政治意识形态的形象注脚或形象转述。正是因为放下“改造世界”的妄念,所以高行健既反对政治干预文学, 也反对文学干预政治。总之,认定放下“改造世界”的理念重负, 才有自由。第二,”时代可以超越”。认识到世界难以改造的高行健并 不避世,也不悲观。他明确表示,文学应当关注社会,乃至关注 种种社会问题。尽管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时代的条件与社会环 境,但可以唤醒人的觉悟,可以

6、超越时代的制约,也即时代所形 成的政治条件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政治当然免不了权力的角逐, 经济当然逃不脱利润的法则,人类社会离不开这些功利的活动, 但文学却可以超越这些功利,而且可以置身于功利活动的局外, 退入边缘而成为潮流外人。这就是作家诗人能作出的选择,在时 代潮流中独立不移,自鸣天籁。既不从政,也不进入市场;既不 接受任何主义,也不制造新的主义与新的幻相。 文学可以为时代 所不容,但它恰恰可以超越时代去赢得后世的无数知音,这便是文学的价值所在。功利可以悬搁,时代可以超越,那么,超越之后作家要到哪里去?高行健又清醒告诉我们: 文学应回到它的初衷,它的“原本”。文学的初衷是什么?文学的初衷是文

7、学产生于人类内心的 需要,有感而发,不得不发。文学初衷本无功利,即无政治、经 济、功名之求。文学本来就不是政治学、经济学、市场学、新闻 学,因此返回文学初衷才是文学的出路。他说得好:文学不预设前提,既不企图建构乌托邦,也不以社会批判为使命。文学当然关注社会,乃至种种社会问题,然而,文学并非社会学, 关注的是社会中的人,回到人性,回到人性的复杂,回到人的真 实处境,才是文学的宗旨。(在国际笔会东京文学论坛开幕式上 的演讲)第三,“文艺可以复兴”。尽管世界充满困境,市场无孔不 入,与时髦到处蔓延,但高行健确信,文学艺术仍然可以有所创 造,有所复兴,大有作为。因为文学艺术本来就是充分个人化的 活动,

8、一切取决于个人的心灵状态。天才都是个案,并非时代的 产物。文学艺术都是由个人去创造的,所谓“复兴”,也应由个 人去实现、去完成。尽管世界乱糟糟,但有心人还是可以找到有 意义的事情默默去做。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文艺复兴的巨人 们,他们正是在宗教的大黑暗中, 借着上帝的外壳而注入人性的 内涵。也正是在雍正、乾隆文字狱最猖獗的清王朝,曹雪芹却创 造出中国文学的经典红楼梦。高行健一再说明,文学是自由 的领域,但这自由不是上帝的赐予,不是他人的赐予,而是自己 的“觉悟”。唯有自身意识到自由,才有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诗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还可以赢得内心的自由, 写自己要写的作品,只要能耐得住寂寞。高行

9、健的这些演讲和论述, 如果一篇一篇认真读下来, 就会明白,他关注的是文学与文化的根本,是世界大局与未来。我出国后二十多年, 一直留心西方学界与思想界, 觉得西方学人确实提供了许多专业的新知识与新见解,也常对某个历史事件和某段历史行程作出了理性而精彩的评说,但少有对当下世界困局与人类前景的清醒认知与宏观把握, 也就是说, 还很难见到类似高行健这样清醒、 透彻的思想者。 我读高行健时常为自己的同胞兄弟而自豪,因为他让我看到,终于有一个华人作家、艺术家,走上历史舞台, 超越“中国视野”, 真正用全球的眼光与普世的情怀观察与讨论当今世界的困局, 而且在那么多的领域中提出那么多新鲜的思想。高行健耗费了前半生,经历了多次逃亡,一再被批判、 围剿、 查禁, 却仍然拥有强大的灵魂活力, 又如此独立不移。2005 年,我到巴黎访问他时,见到他寓所中满墙的水墨画(已在十几个国家举办过七十多场画展) 和书架上几百本各种文字的高行健作品集与画集,真是感慨不已。一个质朴低调、一起从东方黄土地走出来的同龄朋友, 就这样走向世界精神价值创造的高峰,提供了如此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