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策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1页
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策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2页
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策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3页
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策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4页
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策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咸阳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陕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五月编制人员总经理 高志红生产厂长 周之平组长 赵建生组长 田欣 组长 陈川 组长 杨天龙 组长 冯琦琦 组长 赵江柱 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9542 1总则 PAGEREF _Toc9542 6 HYPERLINK l _Toc21005 1.1编制目的 PAGEREF _Toc21005 6 HYPERLINK l _Toc5261 1.2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5261 6 HYPERLINK l _Toc22400 1.3适应范围 PAGEREF _Toc224

2、00 7 HYPERLINK l _Toc129 1.4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不 PAGEREF _Toc129 7 HYPERLINK l _Toc15461 1.4.1特不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PAGEREF _Toc15461 8 HYPERLINK l _Toc32435 1.4.2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PAGEREF _Toc32435 8 HYPERLINK l _Toc17863 1.4.3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PAGEREF _Toc17863 9 HYPERLINK l _Toc14015 1.4.4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 PAGEREF _Toc14015 10 HYPE

3、RLINK l _Toc169 1.4.5陕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类分级 PAGEREF _Toc169 10 HYPERLINK l _Toc15914 1.5工作原则 PAGEREF _Toc15914 11 HYPERLINK l _Toc7899 1.6应急预案关系讲明 PAGEREF _Toc7899 12 HYPERLINK l _Toc12375 2差不多情况 PAGEREF _Toc12375 12 HYPERLINK l _Toc9128 2.1项目情况 PAGEREF _Toc9128 12 HYPERLINK l _Toc19218 2.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

4、境概况 PAGEREF _Toc19218 15 HYPERLINK l _Toc9902 2.2.1地理位置 PAGEREF _Toc9902 15 HYPERLINK l _Toc23679 2.2.2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23679 16 HYPERLINK l _Toc26260 2.2.3气候特征 PAGEREF _Toc26260 16 HYPERLINK l _Toc30060 2.2.4水文概况 PAGEREF _Toc30060 17 HYPERLINK l _Toc29325 2.2.5社会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29325 18 HYPERLINK

5、l _Toc11103 2.2.6公用工程 PAGEREF _Toc11103 18 HYPERLINK l _Toc10430 2.2.7消防工程 PAGEREF _Toc10430 20 HYPERLINK l _Toc20431 2.3环境风险源差不多情况 PAGEREF _Toc20431 20 HYPERLINK l _Toc30977 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30977 21 HYPERLINK l _Toc28266 3.1环境风险识不 PAGEREF _Toc28266 21 HYPERLINK l _Toc5793 3.1.1环境风险定义 PAGE

6、REF _Toc5793 21 HYPERLINK l _Toc12892 3.1.2本项目环境风险的成因、类型 PAGEREF _Toc12892 22 HYPERLINK l _Toc22776 3.1.3物质风险识不 PAGEREF _Toc22776 24 HYPERLINK l _Toc4845 3.1.4工程潜在危险性识不 PAGEREF _Toc4845 28 HYPERLINK l _Toc18978 3.2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PAGEREF _Toc18978 30 HYPERLINK l _Toc27124 4组织机构与职责 PAGEREF _Toc27124 31 HYP

7、ERLINK l _Toc7200 4.1组织体系 PAGEREF _Toc7200 31 HYPERLINK l _Toc27368 4.2组织机构组成 PAGEREF _Toc27368 32 HYPERLINK l _Toc16406 4.3组织机构职责 PAGEREF _Toc16406 32 HYPERLINK l _Toc26536 4.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PAGEREF _Toc26536 32 HYPERLINK l _Toc30868 4.3.2抢险救灾组职责 PAGEREF _Toc30868 34 HYPERLINK l _Toc30750 4.3.3警戒疏散组职

8、责 PAGEREF _Toc30750 35 HYPERLINK l _Toc18181 4.3.4通信联络组职责 PAGEREF _Toc18181 35 HYPERLINK l _Toc1136 4.3.5医疗抢救组职责 PAGEREF _Toc1136 36 HYPERLINK l _Toc21946 4.3.6后勤保障组职责 PAGEREF _Toc21946 36 HYPERLINK l _Toc28008 4.3.7演习训练组职责 PAGEREF _Toc28008 36 HYPERLINK l _Toc19245 5预防与预警 PAGEREF _Toc19245 37 HYPER

9、LINK l _Toc11552 5.1危险源日常监控措施 PAGEREF _Toc11552 37 HYPERLINK l _Toc6251 5.2安全治理措施 PAGEREF _Toc6251 37 HYPERLINK l _Toc23118 5.3预警程序 PAGEREF _Toc23118 40 HYPERLINK l _Toc9162 5.4公布预警方式 PAGEREF _Toc9162 40 HYPERLINK l _Toc2713 5.5预警行动 PAGEREF _Toc2713 41 HYPERLINK l _Toc31317 5.6报警通讯和联络方式 PAGEREF _Toc

10、31317 41 HYPERLINK l _Toc13528 5.7预警解除 PAGEREF _Toc13528 42 HYPERLINK l _Toc17813 6信息报告与通报 PAGEREF _Toc17813 43 HYPERLINK l _Toc31292 6.1信息报告流程 PAGEREF _Toc31292 43 HYPERLINK l _Toc28830 6.2信息报告 PAGEREF _Toc28830 43 HYPERLINK l _Toc13730 6.3信息通报 PAGEREF _Toc13730 44 HYPERLINK l _Toc32395 7应急响应与措施 PA

11、GEREF _Toc32395 47 HYPERLINK l _Toc27301 7.1应急响应机制 PAGEREF _Toc27301 47 HYPERLINK l _Toc26058 7.2应急响应程序 PAGEREF _Toc26058 49 HYPERLINK l _Toc14895 7.2.1事故报告内容 PAGEREF _Toc14895 50 HYPERLINK l _Toc7919 7.2.2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PAGEREF _Toc7919 51 HYPERLINK l _Toc28821 7.2.3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PAGEREF _Toc28821 51 HYPE

12、RLINK l _Toc19167 7.2.4事故监控措施 PAGEREF _Toc19167 51 HYPERLINK l _Toc8575 7.2.5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PAGEREF _Toc8575 51 HYPERLINK l _Toc13202 7.2.6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PAGEREF _Toc13202 52 HYPERLINK l _Toc10287 7.2.7同意和禁止采纳的方法及器材 PAGEREF _Toc10287 52 HYPERLINK l _Toc17351 7.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PAGEREF _Toc17351 53 HYPERLINK

13、l _Toc22244 7.3.1人员急救措施及防护措施 PAGEREF _Toc22244 53 HYPERLINK l _Toc13650 7.3.2泄漏应急处理 PAGEREF _Toc13650 55 HYPERLINK l _Toc13928 7.3.4运输过程应急处置 PAGEREF _Toc13928 58 HYPERLINK l _Toc29429 7.5现场检测与评估 PAGEREF _Toc29429 59 HYPERLINK l _Toc32529 7.5应急终止 PAGEREF _Toc32529 59 HYPERLINK l _Toc20961 7.5.1应急终止的条

14、件 PAGEREF _Toc20961 59 HYPERLINK l _Toc32441 7.5.2应急终止的程序 PAGEREF _Toc32441 59 HYPERLINK l _Toc10316 7.5.3生产恢复重建 PAGEREF _Toc10316 60 HYPERLINK l _Toc31604 7.6总结 PAGEREF _Toc31604 60 HYPERLINK l _Toc12744 8应急保障 PAGEREF _Toc12744 60 HYPERLINK l _Toc24854 8.1应急保障 PAGEREF _Toc24854 60 HYPERLINK l _Toc3

15、0524 8.2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PAGEREF _Toc30524 61 HYPERLINK l _Toc14278 8.3外部救援 PAGEREF _Toc14278 61 HYPERLINK l _Toc24491 8.4信息沟通保障 PAGEREF _Toc24491 61 HYPERLINK l _Toc5156 8.5应急队伍保障 PAGEREF _Toc5156 63 HYPERLINK l _Toc30766 9后期处置 PAGEREF _Toc30766 64 HYPERLINK l _Toc30176 9.1现场处置 PAGEREF _Toc30176 64 HYPERL

16、INK l _Toc13518 9.2善后处置 PAGEREF _Toc13518 65 HYPERLINK l _Toc28583 10应急培训与演练 PAGEREF _Toc28583 66 HYPERLINK l _Toc14626 10.1培训 PAGEREF _Toc14626 66 HYPERLINK l _Toc3024 10.2演练 PAGEREF _Toc3024 67 HYPERLINK l _Toc28376 10.2.1演练组成 PAGEREF _Toc28376 67 HYPERLINK l _Toc15161 10.2.2演习分类 PAGEREF _Toc15161

17、 67 HYPERLINK l _Toc8598 10.2.3演练预备 PAGEREF _Toc8598 68 HYPERLINK l _Toc18476 10.2.4演练内容 PAGEREF _Toc18476 69 HYPERLINK l _Toc21207 10.2.5演练范围与频次 PAGEREF _Toc21207 70 HYPERLINK l _Toc21826 10.2.6预案评估与修正 PAGEREF _Toc21826 70 HYPERLINK l _Toc19882 11预案治理 PAGEREF _Toc19882 71 HYPERLINK l _Toc28838 11.1

18、预案的编制 PAGEREF _Toc28838 71 HYPERLINK l _Toc389 11.2预案的修订 PAGEREF _Toc389 71 HYPERLINK l _Toc17956 13附则 PAGEREF _Toc17956 72 HYPERLINK l _Toc9347 13.1名词术语定义 PAGEREF _Toc9347 72 HYPERLINK l _Toc3809 13.2预案治理与更新 PAGEREF _Toc3809 74 HYPERLINK l _Toc24778 13.3预案的部署和解释 PAGEREF _Toc24778 74 HYPERLINK l _To

19、c5046 13附件 PAGEREF _Toc5046 75 HYPERLINK l _Toc11757 附件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联系方式 PAGEREF _Toc11757 75 HYPERLINK l _Toc32643 附件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 PAGEREF _Toc32643 75 HYPERLINK l _Toc16001 周边应急机构联系方式 PAGEREF _Toc16001 75 HYPERLINK l _Toc26868 应急监测机构通讯联络表 PAGEREF _Toc26868 75 HYPERLINK l _Toc27460 应急技术咨询

20、单位通讯联络表 PAGEREF _Toc27460 75 HYPERLINK l _Toc30604 附件3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 PAGEREF _Toc30604 75 HYPERLINK l _Toc4223 附件4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应急总结报告 PAGEREF _Toc4223 751总则1.1编制目的我厂(陕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为了快速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将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促进企业稳步健康的进展。依照国家和地点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本着“预防为主、快

21、速反应、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依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治理暂行方法(环发【2010】113号)的相关规定,特此制定项目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治理暂

22、行方法(环发【2010】113号);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治理暂行方法(陕环发【2011】88号);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阻碍评价治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公告2003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 HYPERLINK /%20/download/1251-1.pdf%20 o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爱护分类治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

23、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426-20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1.3适应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我厂储罐破裂泄漏(沥青、重油)、危险废物(废活性炭)流失、锅炉房火灾、爆炸造成的突发环境事故,为事故发生时提供应急处理措施。1.4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不按照突发事件严峻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不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1.4.1特不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

24、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爱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都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峻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峻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阻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1.4.2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25、(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爱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都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拢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阻碍,或核

26、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物资严峻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1.4.3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爱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阻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1.4.4一般(级)突发环境

27、事件除特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注: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1.4.5陕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类分级依照我公司陕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可能发生的突发生环境事件为储罐或其他生产装置破裂,造成泄漏、遇明火造成的火灾等。依照造成环境污染的程度不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性污染事件等3个级不。(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I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有人员中毒死亡的;事故危害阻碍到周围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操纵,并有进

28、一步扩大或进展趋势的。(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II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事故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操纵,并无进一步扩大或进展趋势的。(3)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III级)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环境污染事件。1.5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整合资源、联动处置、企业自救、属地治理等原则。(1)以人为主、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治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操纵

29、、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幸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阻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爱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企业应急治理组织体系,把应急治理纳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上下贯穿、多发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企业应急队伍;把事故操纵在有限范围内,幸免发生次生、衍生事故。(3)整合资源,联动处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预备、物资预备、技术预备、工作预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舞实现一专多能,发挥通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30、。(4)企业自救,属地治理。广泛宣传,全员培训。加强对职员、相关方、社区群众应急知识宣传和职员技能培训教育,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6应急预案关系讲明本预案是我厂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体系之一,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应急保障、后期处置、应急演练与培训、预案治理、奖惩方法等内容。依照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依照相关部门规定执行。2差不多情况2.1项目情况(1)项目名称:我厂(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陕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4)项目投资情况:总投资24116.40万元,其中环保投

31、资220万元,占总投资的0.91%(5)项目占地:52456.52m2(折合78.69亩)(6)建设地点:陕西省永寿县能化建材工业园区(7)生产规模:生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00万平方米/年(8)从业人数:94人(9)工艺流程1)设备预热 导热油炉为200万大卡的自动链导热油锅炉,导热油管内的压力在0.4兆帕,最高工作温度320,导热油通过循环泵循环输出入锅炉加热,保证温度。2)配料将液态沥青经沥青泵打入配料罐;打开配料罐导热油阀门,开始升温同时启动搅拌;加入规定量、规定牌号的重油;待配料罐内油温升到19015后,开始加入SBS、PP料、胶粉等改性剂(先经人工加入料斗,再经螺旋喂料机输送到配料

32、罐);配料罐升温到19515,恒温拌搅1.53个小时;启动胶体磨,研磨混合料变成胶状后打入搅拌罐。关闭导热油阀门降温,开始加入规定量滑石粉,保温17515搅拌。滑石粉从罐车直接泵入罐仓,采纳密闭的管道投料防止粉尘造成污染,然后通过螺旋喂料机输送到搅拌罐中,和其他原料一起搅拌成胶状后进入浸涂工序。3)胎布预备工序胎体开卷胎体干燥4)胎体浸涂浸涂油池内改性沥青胶的温度必须操纵在165190,胎体布(1米宽)通过自动送布机进入浸涂池,浸涂好的胎体布对过两根压棍调整厚度,压棍上的刮板将多余的沥青去掉再次进入浸涂池内(没有漏油现象,沥青与水不反应)。浸涂工序单独设封闭间进行操作,浸涂时产生的沥青烟经集气

33、罩收集后进入沥青烟处理系统。5)撒砂、覆膜胎体布浸涂后,上表面撒砂或者覆PE膜,下表面覆PE膜。6)冷却在卷材表面覆盖撒砂、覆膜后,进入压延机进行压碾,然后通过水直接冷却。冷却水经混凝、沉淀后循环使用。打卷、包装入库图2.2-1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艺流程图2.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2.2.1地理位置永寿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756至10821、北纬3429至3485之间。南北长52.7公里,东西宽37.3公里。总面积898平方公里,人口20万。县城监军镇距省会西安100公里(直线87.5公里),距咸阳市73公里。县境东北毗连淳化、礼泉;南与乾县相邻;西连麟游;北与彬县相接;西南

34、与扶风接壤。我厂位于陕西省永寿县能化建材工业园区南部,西、北临能化五路,东、南临空地,厂区地势平坦,条件优越。项目厂址距312国道1500m,距永寿县城2750m。2.2.2地形地貌永寿县地处关中西部,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永寿梁为分水岭,向南部和东北部倾斜,呈鸟爪状特征,海拔5711503m,相对高差932m左右。地貌特征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复杂,由西北至西南,可分为北部低山区、中部黄土梁峁沟壑区、东北部梁塬沟壑区和南部残塬沟壑区四个地貌单元。永寿县能化建材工业园区位于永寿县中部黄土梁峁沟壑区,总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降低,海拔高度9561055m。整体坡度比较均匀,10%以

35、下坡度用地占总用地的97%。项目厂址位于工业园区西南部,场地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地貌单元属于渭北黄土台塬,海拔高程1012m。2.2.3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降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年平均气温9.7,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22.5;多年平均降水量561.4mm,要紧集中在79三个月,占总量53.8%,其余季节干旱少雨且分布不均。全年主导风为东南风,频率12%;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10%。多年平均风速2.4m/s;年日照2166小时。2.2.4水文概况地表水永寿县境内有泾河、渭河两大流域,四条水系,九大沟道。全县多年平均地表自产径流量6552万

36、m3,人均占有自产径流量316.4m3,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周边无地表水体,项目厂址东部约3km为永安沟,属荒干沟,沟深40m左右,沟长约7.5km,沟内无居民和农田,为永寿县都市污水排污沟。泔河发源于罐罐沟(封侯沟),流域面积288.4926km2,主河道长28.05km,平均比降2.36%。泔河水域功能为类。杨家河水库位于泾河一级支流泔河中上游乾县峰阳镇杨家河村,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中型水库,该库设计总库容1725万m3,兴利库容790万m3,水库枢纽工程为等,要紧建筑物为3级,工程枢纽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建筑物组

37、成。杨家河水库水域功能为类。地下水永寿县地下水总补给量1181.38万m3/a,其中可开采资源量为553.01万m3/a,现状已开采342万m3/a,剩余可开采211.01万m3/a。尽管现状开采量在数值上小于可开采资源量,但开发利用难度专门大。一方面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潜水资源除黄土塬中心外没有统一的水面,零星分布,未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埋藏深,含水层水位变幅小。在黄土塬中心,潜水埋深6580m,边缘地带80100m,特不是永寿县南部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0m。2.2.5社会环境概况(1)永寿县监军镇监军镇位于永寿县南部,是永寿县县政府驻地,总面积88.3km2,其中耕地

38、面积5.23万亩,果园面积1.8万亩,人均耕地1.3亩。全镇共辖1个社区,3个居民委员会,27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5.37万人,农业人口9998户3.97万人,城镇人口1.4万人。(2)乾县关头社区关头社区位于乾县西北部26km处,2011年4月撤去原关头乡机构编制与梁山镇合并,成立梁山镇关头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全社区总面积46.5km2,其中耕地面积2.67万亩,人均耕地3.4亩。全社区共辖7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28人,1920户,其中回族17户,89人。(3)永寿县能化建材工业园概况永寿县能化建材工业园区位于咸阳市永寿县县城西南部,其范围为北自永店路,东邻31

39、2国道,南至永寿县域行政界线,西至县敬老院(包括)。基地呈不规则矩形,东西长约3.3km,南北长约2.4km,总规划用地面积约5km2。工业园区以能化建材产业为主,集规模生产、产品展示、物流配送、居住服务为一体的园林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其核心区是县城南部片区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定位为陕西省省级能化建材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要紧有永寿县顺源精洗煤有限责任公司、永寿水泥厂、咸阳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陕西华浩轩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永寿县金狮化工有限公司。2.2.6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水源由永寿县供水公司供给。厂区给水采纳生产、生活、消防三合一管道供水系统,成环状布置,管材采纳给水铸铁管

40、和PP-R管。项目厂区供水水源进厂管径DN100,压力0.3Mpa。给水管网采纳枝状向各用水点供水,供水管道管径DN75为给水铸铁管,管径DN75为PP-R管。厂区内管道均采纳埋地敷设,埋设深度为覆土厚度不小于0.70米,管道做防腐处理。(2)排水系统该项目厂内实施雨污分流制。雨水有组织地排到厂区雨水管网,汇合后排入场外园区雨水管网;循环冷却水循环不外排。厂区废水要紧是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永寿县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3)供热本项目建设1台200万大卡导热油炉和1台150万大卡导热油炉,1用1备,导热油炉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供全厂使用,天然气用量为190.

41、08万m3/a(以200万大卡导热油炉计算)。(4)供电该项目用电要紧为生产、照明及办公用电,年用电量269.48万kWh。该项目所需电力由永寿县供电公司供给,由当地110kV变电站,通过10kV架空线路接入生产厂区的变配电室。项目生产属级用电负荷,采纳单回路供电即可满足要求。动力配电及照明采纳380V/220V。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电压为220V,局部照明和危险场所照明电压采纳24V。(5)贮运设施沥青采纳密闭罐车运输,厂内布设3个500t密闭式沥青储存罐,采纳沥青泵经管道输送,1个500t重油储存罐。其他原材料存放在原料库房内,固体原料采纳袋装(25kg和50kg),液体原料采纳罐(20m3

42、和30m3)、桶(200kg和250kg)装。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库房内分区存放,储量按满足10天生产用量考虑。产品存放在成品库房内,防水卷材采纳卷装。厂外采纳汽车运输,危险化学品要紧依托具备相应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社会运输单位,厂内运输要紧依靠自备叉车及手推车。2.2.7消防工程消防系统包括室内外给水消防系统、灭火器配置及火灾报警系统。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依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有关规定,设室外消火栓,采纳环状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时最大水量为35L/s。按同一时刻内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连续时刻为3h,扑灭一次火灾最大用水量为378m3,消防水压力不小于0

43、.35MPa。依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室内按建筑物不同部位,不同火灾危险等级,设置化学灭火器及手提式灭火器。消防工程已验收。2.3环境风险源差不多情况我厂危险物质为沥青、重油、导热油、SBS改性剂、PP料、滑石粉、胶粉、导热油、天然气、废活性炭、沥青烟处理系统废物等,其中沥青、重油已添加稳定剂,性质稳定。要紧危险物质详见表2.3-1。表2.3-1危险物质存储情况表名称类不临界值T本项目储量t化学成分形态储存方式、位置沥青第3.3项高闪点液体5000吨1600吨碳氢化合物液态3个500t储罐(储罐区)重油第3.3项高闪点液体5000吨400吨碳氢化合物液态1个500t储罐(储罐区)SBS

44、改性剂HW06/200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颗粒50kg袋装PP料HW06/200吨聚丙烯颗粒50kg袋装滑石粉HW06/1000吨MgSiO3粉状50kg袋装胶粉HW06/500吨橡胶粉末50kg袋装导热油/碳氢化合物液态导热油炉、管线天然气/甲烷气态管线废活性炭HW49/汲取的有害气体固态危废库沥青烟处理系统废物HW49/固态危废库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分析3.1环境风险识不3.1.1环境风险定义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R危害/单位时刻=P事故/单位时刻xC危害/事故建设

45、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燃灾难)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阻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3.1.2本项目环境风险的成因、类型表3.1-1环境风险成因及类型统计表分类环境风险成因阻碍范围及程度泄漏沥青储罐、沥青供应管线、生产线发生泄漏;管道、阀门、仪表等缺少保养,设备管道及配件在使用中由于腐蚀、疲劳损伤等因素,强度降低,发生炸裂和接头松脱泄露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污染、大气污染重油储罐、重油供应管线、生产线发生泄漏;泄露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

46、污染、土壤污染导热油炉、导热油供热管线发生泄漏;泄露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污染、土壤污染天然气泄漏;导致火灾火灾沥青泄漏后遇明火、高热发生火灾,释放有毒刺激性烟雾;发生泄漏时,处置不当;阻碍范围100到300米危害要紧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后果,事故后果要紧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厂区内和厂区周边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及造成破坏。重油发生泄漏后遇明火、高热发生火灾;发生泄漏时,处置不当;SBS改性剂、PP料、胶粉等原料遇明火发生火灾;发生泄漏时,处置不当;导热油泄漏发生火灾;发生泄漏时,处置不当;爆炸导热油炉属于特种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缺少保养,设备管道及配件在使用中由于腐蚀、疲劳

47、损伤等因素,强度降低,发生炸裂和接头松脱,导热油泄漏或天然气泄漏,遇可燃原料及辅料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泄漏时,处置不当;设备缺少维护阻碍范围100到300米危害要紧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后果,事故后果要紧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厂区内和厂区周边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及造成破坏。危险废物遗失废活性炭遗失;治理不当泄露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污染、土壤污染SBS改性剂、PP料、滑石粉、胶粉等包装袋遗失;泄露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污染、土壤污染沥青烟处理系统废物遗失;泄露可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污染、土壤污染3.1.3物质风险识不依照对我厂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进行分析,依据

48、危险性物质的危险性类不和物质量,分析本项目涉及的要紧危险物质是沥青、重油。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为黑色液体、半固体或固体,本项目所用沥青为液态沥青,沸点470,相对密度(水=1)为1.151.25,引燃温度485,爆炸下限%(V/V)为30(g/m3),不溶于水、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融解氢氧化钠。要紧用途为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污染皮肤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腹病、心悸、头痛等症状。经科学试验证明,沥青和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是引起皮

49、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要紧缘故之一。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颜色呈暗黑色,液态,粘稠难挥发。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热值在1000011000kcal/kg。其成分要紧是碳氢化合物,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要紧危险物质理化性质见表3.1-1和表3.1-2。表3.1-1沥青理化性质标识中文名:沥青英文名:Bitumen、Asphalt分子式:稠环芳香烃的复杂混合物分子量:危规号:CAS号8052-42-4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黑色液体,半固体或固体。溶解性:不溶于水、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氧化硫、四氯化碳、

50、氢氧化钠熔点():485沸点()470相对密度(水1):1.151.25相对密度(空气1):饱和蒸汽压(KPa):禁忌物:临界压力(MPa):临界温度()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聚合危害:不聚合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485闪点():204.4爆炸下限(%):30(g/立方厘米)爆炸下限%(V/V):30g/m3最小点火能(mJ):20最大爆炸压力(MPa):0.61燃烧热(KJ/mol):燃烧分解产物:CO、CO2、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51、)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矿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院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立即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毒性具有刺激性,致癌性。危害健康危害:中等毒性。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癌作用。我国三种要紧沥青的毒性:煤焦沥青页岩沥青石油沥青,前二者有致癌性。沥青的要紧皮肤损害有: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露部分;黑变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褐-褐黑色;职业性痤疮;疣状赘生物及事故引起的热烧伤。此外,尚有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

52、、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淌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淌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操纵: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防护口罩(沥青熬炒工人应有过滤式呼吸器);躯体防护:坚实的棉布或麻布的工作服;头部防护:带有披肩的头盔(供装卸工人使用);手、脚防护:帆布手套及帆布鞋盖;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53、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沥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在贮罐内保温贮存,假如处理适当,沥青能够重复加热即可在较高温度保持相当长的时刻而可不能使其性能受到严峻损害。然而假如接触氧、光和过热就会引起沥青的硬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沥青的软化点上升,针入度下降,延度变差,使沥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损失。表3.1-2重油理化性质标识中文名

54、:重油英文名:heavyoil分子式:混合物分子量:危规号:CAS号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暗黑色的粘稠液体溶解性: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饱和蒸汽压(KPa):)禁忌物:强氧化剂。临界压力(MPa):临界温度():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危险特性危险性类不:燃烧性:可燃。引燃温度():闪点():180330爆炸下限(%):爆炸上限(%):最小点火能(mJ):最大爆炸压力(MPa):燃烧热(KJ/mol):燃烧分解产物:CO、CO2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

55、土。用直流水可引起沸溅。毒性纯品差不多无毒。工业品因含有菲、咔唑等杂志,毒性明显增大。由于本品蒸汽压专门低,故经吸入中毒可能性专门小。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易引起光感性皮炎。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经皮肤汲取。健康危害: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可致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损害等。接触后,尚可有咳嗽、胸闷、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完全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淌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有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

56、医。防护工程操纵: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情况下无专门要求,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专门防护,但建议专门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躯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手防护:戴防耐油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适应。泄漏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少量泄露:用干砂土汲取,小心扫起,置于容器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露:围堤收容。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于氧化剂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57、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3.1.4工程潜在危险性识不(1)生产装置风险分析导热油泄露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分析设备设计、制造缺陷,也可引起导热油炉加热时,导热油泄漏,引起火灾事故;设备安装、施工缺陷,也可引起导热油炉加热时,导热油泄漏,引起火灾事故;设备阀门、法兰、管道、仪表接头处连接不行,密封不严,也可引起导热油炉加热时,导热油泄漏,引起火灾事故;明火治理不善,引燃易燃物,造成火灾;消防系统如运行不良,发生火灾事故时会造成事故扩大漫延;仪表和自控系统失灵,显示和传递信号不准,造成设备超压运行,引起设备爆炸事故;如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不行,雷电放电,静电放电均可成为火源,引起火灾,爆

58、炸事故;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系统运行工艺紊乱,也可引起事故发生。设备巡回检查不到位,设备配件故障、密封垫圈老化,容易引起介质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自然灾难:由于地震、恶劣天气等自然灾难,会造成管道裸露、拱起、下沉、移位变形等,造成管道损坏、断裂。(2)贮运系统风险分析罐区罐区为沥青储罐(3个)和重油储罐(1个),容积分不为400m3。储罐存在储罐泄漏或破裂导致危险物质泄露或遇明火或高温造成火灾事故的风险。管道沥青、重油、导热油物质在厂区内采纳管道输送,管道输送过程存在易燃物质泄漏或遇明火造成的火灾事故。运输项目各种原辅材料均采纳汽车运输。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装车设施泄漏和交通事故造成设

59、施破损泄漏的事故,一旦发生泄漏,将有可能给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环境危害和人员损害。燃气油炉锅炉设计、制造如安装缺陷,会引起锅炉爆炸事故。人员操作失误,如锅缺水干燥,突然补水,会造成锅炉爆炸事故。锅炉假如违章改造使用,造成常压锅炉带压运行,引起锅炉爆炸事故。3.2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在泄漏事故中能有与其它单元分隔开的地点。

60、 本项目生产车间、罐区等同属一个厂区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可视为一个功能单元。依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确实是否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假如该单元的多种并存危险物质q/Q值大于等于1,则属重大危险源。沥青、重油无临界量,本次评价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各物质的最大临界量5000t计算。通过计算,本项目q/Q=0.386,厂区不属于重大危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