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 知 特体生第15周周二、四下午15:0016:00测身高、体重。地点:看台3层体质监测中心。 请全体特体生按时参加测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 授课教师:冯治隆北京林业大学体育理论课件一、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健康的10条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 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
2、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15):从亲代遗传的体形特征、生理特征、代谢类型、行为本能等。 、行为生活方式(70):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嗜好(吸烟、酗酒)、交通工具(如汽车所带来的车祸)、体育锻炼、精神状态等。 3、环境因素(7):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人际等人文环境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环境。 4、医疗卫生服务(8):社会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
3、的忠告: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小事糊涂点,对人大度点。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四块基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二、关注“亚健康”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转化为疾病,也可能恢复到健康的中间状态 处于“亚健康”的人多表现为易疲劳、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等。在流感等传染病多发季节特别容易染病。 “亚健康”状态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引发多种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这些疾病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杀手。 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建议1、淡泊名利、积极乐观。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4、参加体育锻炼,增
4、强体质。5、改善饮食,合理营养。三、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知识1定期进行体格检查。2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3合理补充营养和水分。4女同学应注意经期体育卫生。 四、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运用科学手段对锻炼者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的方法。意义 正确评价机体现状和锻炼效果。指导科学安排体育锻炼。促进锻炼者的发育与健康。预防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自我医务监督 主观感觉 1身体感觉 2运动心情 3睡眠 4食欲 5排汗 客观检查 1脉搏 基础脉搏 成年人的基础脉搏为6070次/分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能下降到5060次/分以下 即时脉搏 120次/分以下为小强度
5、运动 150次/分左右为中等强度运动180次/分以上为大强度运动 恢复期脉搏 恢复的速度与运动负荷大小及体质强弱成正比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的建议 (1)锻炼频率 每周35天。(2)锻炼强度 运动时应达到的心率 靶心率=最大心率( 60%80%) 最大心率的简易计算方法为: 最大心率=220年龄(3)锻炼持续时间 2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具体时间可根据运动强度大小而定。 ACSM提示 由于高强度运动可能发生危险。建议非运动员的大多数人应采用中低等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锻炼。2体重 体重是医务监督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机体物质的新陈代谢水平。 体重持续下降,常反映机体因运动不当或疾病导致代谢
6、失调。必须引起重视。 体重持续增加,则是运动量不足的重要标志。五、体育锻炼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置(一)疲劳 疲劳是人们由于运动或工作引起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下降的现象 运动性疲劳公式: F=KR(M)+SF为疲劳;K为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变化;R为各器官功能的下降、能量物质的减少,以负值表示;M为精神意志因素;S为主观疲劳感觉。消除疲劳的方法充足的睡眠,合理补充营养热水浴按摩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们的抗疲劳能力最积极、有效的途径。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运动节奏,防止过度疲劳发生。(二)肌肉酸痛 产生原因:肌肉运动时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堆积在肌肉组织之中,刺激神经末梢,使肌肉出现酸痛感。
7、过量运动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细微损伤或痉挛。 对策参加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局部负担过重。运动前后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最积极的办法是坚持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能力。从根本解决肌肉酸痛问题。(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由自主强直收缩的现象。 产生原因 运动中肌肉长时间连续快速收缩,得不到放松,容易引起肌肉痉挛。血液中钠离子含量过低,导致肌肉神经应激性提高。对策 用力牵引痉挛的肌肉,使之充分拉长,症状一般可以得到缓解。局部按摩、热敷对缓解肌肉痉挛也有较好效果。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冬季注意保
8、暖,夏季注意补充盐份。不宜在低温环境中长时间活动。疲倦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四)运动性腹痛产生原因1. 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内脏器官功能未能充分进入工作状态,循环系统功能失调,肝脾淤血,引起腹痛。2. 运动前饮食不当。3. 腹部着凉,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4. 某些腹腔疾病也可能引起运动时腹部疼痛。对策 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用手按压疼痛 部位。一般疼痛会减轻或消失。如一直未见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则应当停止运动。 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饭后不要立即参加剧烈运动。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中注意呼吸方法。(五)运动性昏厥 运动性昏厥常见的有两种重力性
9、休克和低血糖症产生原因: 重力性休克:运动中身体各部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停止运动后大量血液由于重力原因潴留在下肢,血液回流困难,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休克。 低血糖症:血糖过低引起代谢失调对 策 剧烈运动后应做整理活动,不要立即停止不动。 如发生重力性休克,首先应当使患者平卧并抬高下肢,由下向上按摩,同时可以面部热敷。促进血液向心回流,增加头部供血量。 低血糖症是由于不按时就餐,空腹运动,血糖过低所致。对于低血糖患者适当补充糖分即可缓解。(六)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现象: 在长时间运动的某一阶段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难忍、四肢无力、动作失调,甚至腹痛、呕吐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中称为“极点”。在坚持运
10、动后逐渐呼吸顺畅,动作轻松有力,运动能力提高。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次呼吸”。 原因 运动时人体机能存在的惰性差异所致。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对策 1.减低运动强度。 2.加深呼吸 3.坚持运动。特别提示 “极点”的出现与每个人的运动水平有关。缺乏体育锻炼的人“极点”出现早,反应激烈,持续时间长。而运动水平高的人“极点”出现晚,持续时间短,症状不明显。因此,对付“极点”第一不怕,第二坚持。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 六、体育锻炼中运动性损伤的 预防和处置(一)运动性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原因 1思想麻痹大意。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11、。 3运动时生理、心理状态不佳,力不从心。4组织安排不当,动作粗野,缺乏保护以及技术错误。5场地环境、器材设备及服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预防加强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意识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体育锻炼;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特别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置 1开放性软组织擦伤产生原因:皮肤被粗糙物摩擦引起皮肤表面损伤。如运动中摔倒所引起的皮肤擦伤。症状: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伤口慢慢渗出。常常自行凝固止血危险性不大。处置: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伤口周围用酒精消毒,然后局部涂抹红汞。一般不需要包扎。严重时应送医院处理。 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产生原因: 肌
12、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受 外力或自身作用力过分拉长或挤 压受损。如挫伤、扭伤、拉伤等。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皮下淤血,肌 肉痉挛,活动困难。处置: 初期处理方法是:制动、冷敷、加压包扎、高抬伤肢。3关节脱位(脱臼)产生原因: 关节脱位大多是外力作用所致,使关节的完整连接受到破坏。关节脱位常常伴随韧带及关节囊的撕裂,甚至损伤神经。症状: 关节脱位后常出现关节畸形、局部疼痛、肿胀,失去正常活动功能,可能发生局部肌肉痉挛。处置: 用夹板固定伤肢。如果没有夹板可将伤肢固定在躯干或健侧肢体上,及时送到医院治疗。不要让非专业人员实施复位。 4骨折 产生原因: 运动中身体受到暴力撞击,使骨的完整性遭到破
13、坏。骨折是一种恶性损伤,后果严重。骨折分为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两种。 症状: 患处肿胀;剧烈疼痛;肢体失去正常功能;骨折部位可能发生变形。完全性骨折移动时可听到骨擦音。严重骨折时常伴有大出血、神经损伤及休克。 处置: 骨折部位应在固定之后及时送医院治疗。切勿由非专业人员整复。以免造成新的损害如出现休克应首先实行抗休克处理,点按人中穴,并实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按摩。若伤口出血,应实施止血及包扎。5脑震荡 原因: 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使平衡器官机能失调,引起意识和机能的暂时性障碍。 症状: 受伤后患者可能神志昏迷,脉搏徐缓,肌肉松弛,瞳孔稍大但尚对称;清醒后常有头痛、头晕、恶心或记忆力减退等症
14、状。 处置: 立即让患者平卧,头部冷敷;如昏迷则指压人中、合谷穴催醒;如呼吸障碍,则实施人工呼吸。如仍出现反复昏迷,或耳口鼻出血,瞳孔不对称,则表明伤情严重,有可能颅内出血。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轻度脑震荡一般可以自愈。六、急救知识 (一)急救的意义 急救是指对突然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紧急、初步和临时的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这对于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和日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急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当,轻者加重伤情,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准确、合理、有效地实施急救。作为林业院校的学生,野外作业的机会较多。经常有遭遇各种损伤的可能。了解和掌握急救
15、技术更具有特殊价值。 (二)急救原则1抓住主要矛盾实施急救 首先实行抗休克,同时实行止血,然后再作其他处理。2判断准确,分工明确,沉着镇定 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实施抢救。正确的抢救技术和丰富的临场经验是抢救成功的基础。3快抢、快救、快运 急救时必须分秒必争,当机立断,切勿犹豫以至延误时机。待抢救有效后尽快转送医院。(三)急救方法1止血(1)冷敷法 (2)压迫法指压法 止血带法2搬运注意事项(1)搬运前尽可能作好患处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2)搬运动作要轻巧、迅速,特别是脊柱损伤患者,必须整体固定方能移动。(3)搬运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伤情变换化,及时处理。 3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实施方法 患
16、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鼻孔,轻压环状软骨,防止空气泄露或进入消化道。救护者随即深吸气,对口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随即松手。如此往复,每分钟约1618次,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4心脏复苏 当患者因意外事故心脏停止跳动时,必须立即实施心脏复苏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心脏跳动。心脏胸外挤压法 实施时患者仰卧,救护者两手上下重叠,以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段处,借助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律地向下施加压力,将胸壁下压34cm为度,然后迅速松开,让胸壁自行弹回。如此反复,每分钟约6080次,直至心脏跳动恢复为止。 心脏复苏常和人工呼吸联合实施。 抢救贵在坚持。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生命的回归就在不懈的坚持之中。 健康是美好的,健康的获得必须付出努力。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应当得到百倍珍惜。请记住,健康和生命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0607学年第二学期06级基础体育理论试题 请结合已经学过的健康理论,分析你本人目前的健康状况,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对策。要点提示:1、什么是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捐赠协议书
- 在农村分家分房协议书
- 租赁空调协议书
- 菜籽收购协议书
- 职工派遣协议书
- 桌游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电梯索赔协议书
- 美国垃圾协议书
- 资料委托协议书
- 股东阳光协议书
- 年产二十万吨合成氨转化工段设计
-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 DB63-T 1806-2020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
- 供应过程的核算说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2023年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
- 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
- DG-TJ 08-2122-2021 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 SFR-SE-ARC-0031激光跟踪设置-作业指导书
- 录音棚、摄影棚、直播室设计方案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概述PPT课件
- CRCC认证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