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学分析第十五章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一、可训练性和可逆性原则 (一)可训练性原则 概念:指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某些积极的适应性改变。生理学基础:生物机体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适应的能力人体的生理功能水平决定于内因与外因内因遗传因素,如人体有氧供能系统及乳酸供能系统的能力受遗传影响很大。外因营养、生活环境、卫生条件、体育锻炼等。两者关系先天遗传因素规定了人体生理功能发展的可能性范围,而后天训练却是可以充分发掘人体的全部遗传潜力,使各器官生理功能达到遗传能力的上限 。(二)可逆性原则概念: 当训练中止后,由于应激过程的中
2、止而使已经获得的生理功能增强(适应)会逐步消失。特点: 可逆性不仅在长时期中止运动后有所表现,即使在短时间停止运动也会明显表现。 在锻炼与训练上注意保持经常性和持续性,而不应中断训练。 作为业余运动训练应注意全年计划训练的科学安排,坚持全年训练,并注意训练的周期及节奏 。二、全面身体锻炼原则 儿童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中学体育课和训练课的任务之一在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全面增强学生各器官功能 。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各有侧重面,要求锻炼的内容力求全面多样,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全面的影响。 球类运动 田径运动(走、跑、跳、投) 体操运动 游泳运动全面身体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 全面
3、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 练及专项技术训练应结合合理。 2、 年龄 3、 训练水平 4、 季节 5、 竞赛等的合理安排。 三、循序渐进和超负荷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概念:指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地进行。即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停滞不前。生理学基础|: 生物机体对刺激的适应规律。 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规律。 (二)超负荷原则 概念:指运动训练的负荷应该超过以往的常量负荷。生理学基础: 能量代谢的超代偿规律。 神经生理学的刺激强度规律等。 如何控制超负荷的量?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 训练的强度 训练的量(由训练的次数和 持续时间组成)。 四、专门性原则概念:指训练内容与运动
4、项目的体能要求应保持一致性。生理学基础:任何训练负荷对人体所产生的应激,往往作用于机体某特定系统或部分,而较少影响其它系统或部分。 生物机体 刺激 反应 适应过强刺激将不能产生良好适应,甚至 可能导致损伤。太弱刺激则会大大延长适应的发生过。生理范围内适宜刺激才能加快适应过程。 第二节 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的负荷阈一、负荷阈的组成 概念:指体育课和训练课中适宜生理负荷 的低限至高限的范围。影响因素:受物理、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强度概念: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即功率。周期性练习常以运动的速度来表示强 度,如跑速、游速等。(教学训练中又常用运动后即刻10秒的心率作为控制强度的方法。)非周
5、期性练习,特别是力量性练习中,强度常常是指一次性阻力负荷的重量或单位时间内完成阻力负荷的总重量。 (二)运动持续时间 概念:运动持续时间是指一种练习或一 堂体育课、训练课所持续的时间。 (三)运动密度 概念:指全课实际练习时间与全课总时间之比。即: 运动密度= 全课实际练习时间 100% 全课总时间(四)运动练习的数量 概念:指一次在教学课或训练课中, 完成运动练习的总次数、总距离、或总重量。 生理负荷 是运动时人体各器官系统所 受的负荷量。度量指标:心率 血乳酸 最大吸氧量等二、中学体育教学负荷阈 (一)中学体育教学负荷阈的特征 中学体育教学负荷阈的生理学基础是: 心搏峰理论 最佳心率范围理
6、论心搏峰: 每搏量达到峰值时的心率水平。 一般在110130次/min。最佳心率范围: 心输出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 约在110-120170-180次/min之间 (二)中学体育教学负荷阈的调控 了解和评价一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常用心率作为指标. (心率的快慢反映体内耗氧水平,可间接反映运动练习对机体的生理负荷。) 体育课适宜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 120-140次/min ?根据心搏峰及最佳心率范围理论,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如何安排?(P.394)?运用心率评价体育课生理负荷时,应注意什么?(P.394)(一)中学业余运动训练负荷阈的特征: 体现超负荷原则,使机体产生更大的应激而收更佳
7、效果。 业余训练的负荷阈主要应用最佳心率范围理论。 最佳心率范围的高限有项目特点。三、中学业余运动训练负荷阈(二)中学业余运动训练负荷阈 的调控:1运动强度要合理控制2运动负荷量节奏要合理安排3. 注意不同项目的特点4. 注意营养和休息 第三节 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科学评价要注意1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绝对标准、相对标准(更能反映现实意义)2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负荷阈的特征进行评价,注意区别自然增长和训练效果的差异。3应该相应测定人体不同状态下的机能活动变化。一、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 的生理学评定(一)体格评定 体格指标主要显示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身高、坐高、上下肢长
8、、肩宽、胸围、臂腿围等) 参数评价、指数评价 训练期间应进行多次测试评价 (二)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 1基础心率 清晨起床前、清醒、空腹、静卧时 的心率称为基础心率。 2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 五次肺活量 闭气时间、等 3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变化不大(一般在510mmHg之间)。有部分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表现为动脉血压暂时性升高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一般收缩压为130140mmHg)。 4反应时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反应时明显缩短。二、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一)定量负荷的概念及种类概念:是一种限定了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运动试验条件下的负荷。定量负荷的运动强度一般低于亚极限强度(运动时心率为170次/min左右)。种类:常用的定量负荷试验:联合机能试验、哈佛台阶试验、试验等。(二)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有训练: 呼吸深度增加较频率增加明显; 心率上升较少、每搏量增加较多, 负荷后反应时缩短、分化能力加强、 后抑制作用减弱。缺乏训练:表现反之。特点:反应小、节省化、恢复快 三、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极量负荷时,要求机体功能潜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行道养护车项目建议书
- 中职旅游教学课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趋势比较分析
- 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智能培养策略
- 游戏化学习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 中职教育语文课件《边城》
- 教学策略优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 基础护士肿瘤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铜陵市重点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业领域的科技资源利用策略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
- 2023年纳雍县财政局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讲义丰富课件
- 永能选煤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浙江省建设领域简易劳动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计算
- 氯化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浙江省本级公务车辆租赁服务验收单(格式)
-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