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PowerPointPresentation课件_第1页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PowerPointPresentation课件_第2页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PowerPointPresentation课件_第3页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PowerPointPresentation课件_第4页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PowerPointPresentation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导入新课夯实基础高考赏析中西联系探究运用夏商周时期:夏朝历法夏小正,商朝干支纪日法 商朝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时期:春秋哈雷慧星的记录(600年) 十九年七闰的原则(160年)。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两汉时期:汉武帝时,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西汉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最早) 东汉科学 家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地动仪,(1700多年)。唐朝时期:天文学家僧一行实测得到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世界第一次),大衍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 系的成熟。北宋时期: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有利于农时安排。元朝时期:元初设立太史局编

2、制新历法 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仪器 郭守敬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明清时期:?返回主页 次第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时 间背景条件主要成就影响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简表 次第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时 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70年代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背景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5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

3、民地的掠夺;4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政治保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科学技术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3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4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第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1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骡机;水力织布机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的)3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

4、、爱迪生电灯;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1867年)以原子能技术(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等)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1972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等高新技术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较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EFGH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

5、次的是( )CDABEFGHD 次第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自由资本主义兴起.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1生产力迅猛发展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为主;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爆发.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

6、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次第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特点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2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

7、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返回主页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 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后来东 传朝鲜、日本,西传印度、阿拉伯。12世纪阿拉伯 人将造纸术经北非传入欧洲。印刷术:隋唐时候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书籍(868 年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来 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欧洲人 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指南针:战国时,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又制 成指南针。宋朝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时 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

8、中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末开始用 于军事(火箭),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 和火器,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13世纪中期,火药 和火器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科技上的“东学西渐”(以四大发明为例):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科技上的“西学东渐” 中国当时政府的态度 第一次:清政府从排斥拒绝到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洋 务运动)来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第二次:清政府

9、仍在进行洋务运动(利用第一次科技革 命成果)而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 不可能输出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第三次:(分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没 有发展科技的和平环境。1949-1966年,新中国采取积极引进吸收的态度,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敌视、封锁、包围,客观上阻碍了中西交流,中国政府除得到苏联的援助外,自力更生地开展科技创新。1966-1976年,文革时期大量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遭到迫害,也基本断绝了与世界的交流。1978年后,政府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走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科技上的“西学东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

10、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 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 一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以及国内一系列政治经济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返回主页3、第三次科技革命: 另一方面: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

11、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太阳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1(2000年高考上海卷)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之一是( )A国内市场广阔,资源丰富 B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采纳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取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2(2001年高考春季卷)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原子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 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竞

12、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3(2002年高考全国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A B C DcAA4(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2005年高考北京春季卷)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6(2005年高考江苏卷)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

13、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 B元素周期律 相对论细胞学说DDD7(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世界前列,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的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回答:(1)唐朝劳动人民创造的以水力为动力的工具是什么?(2)清朝时期(1644-1912年)中国为什么在动力方面没有重大的发明创造?(3)世界近现代史三次科技(或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三次动力领域(或能源)的重大突破?说明后两次重大突破与科学理论的关系。试举出新中国在利用后两次动力(或能源)上的重大成就。C参考答案:(1)筒车。(2)明清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