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D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0s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
3、测速仪50mC汽车的速度是26.2m/sD汽车的速度是42.5m/s3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s4在一次职业培训学校组织的学员砌墙比赛中,老师们利用重锤线分别对学生作品“1号墙”和“2号墙”做了检验,如图所示。关于这次比赛和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号墙与地面一定是垂直关系B2号墙与水平地面一定是垂直关系C1号墙砌的比2号墙更接近竖直D1号墙、2号墙均是竖直的5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
4、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A绝缘体B导体C半导体D超导体6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7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8关于光有以下说法:光年的国际单位是s;“坐井观天,所
5、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能成“与物等大、倒立的像”;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斜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B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运动时间短的速度一定大10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1
6、甲、乙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1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318B416C126D21312在学校附近的道路旁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1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容易产生误差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C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人们都无法避免误差的产生D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使误差减小14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C学校附近
7、禁止汽车鸣喇叭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15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C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16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在mv坐标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可知A量杯的质量是20gB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60kgC液体的密度是1.0103kg/m3D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17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B0.2千
8、克C2千克D5千克18夏天防晒产品十分畅销,防晒主要是防A所有太阳光B可见光C红外线D紫外线19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最接近哪一个值?A5m3B0.5m3C0.05m3D0.005m320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C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每块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D物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越大21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22下列做法属于
9、减小摩擦的是()A打羽毛球时握紧球拍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C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白色粉末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23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手影游戏C摄影机D杯弓蛇影24小娟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小娟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 )ABCD25小明一听就知道电话是爸爸打来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能量B响度C音调D音色26用显微镜和望
10、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27下列对一个中学生的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650cmB体积约为0.06 m3C质量约为5500gD走一步的距离约为1.5 m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5cmB蜡烛燃烧变短,光
11、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C蜡烛移到15cm刻度,要向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光屏即使不动也可以重新出现清晰的像29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A2mB1.4mC0.6mD2.6m30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12、10题,20分)31不能把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放在汽车驾驶室内的驾驶台上,这是因为装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_,对阳光有_作用,会形成高温区产生危险。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00cm_m (2)360s_ min (3)2.7 g/cm3_ kg/m3 (4)1.5103kg_ t33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假如在某段水管内存有9L的水,水的质量是_kg,结成的冰的体积是_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34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_
13、现象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门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_(填“有”或“没有”)蚂蚁的像3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这是提醒大家关注眼睛健康的国家节日。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如图的_图,应该佩戴由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36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37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深_米。(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取1500m/s)3
14、8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39将下列人耳的基本构造及每一部分的作用用线连接起来。(_)40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小孩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中传播。但鱼儿听不见路人招手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太_(选填“高”或“低”)。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
15、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2)图丙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3)由图丁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2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图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入10 g砝码后,再用镊子向右盘夹取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
16、一步的操作是_;(3)他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完成以后的实验操作如图,则牛奶的密度:=_kg/m3;(4)同组的小军同学认为小明同学测量不太合理,实验结果要比真实值_(填“偏大”“偏小”“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火车隧道全长6800m,一列长25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求:(1)这列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2)这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时间;(3)火车司机通过隧道的时间。44如图所示,一个空烧杯质量为50g,装满水后质量为2.55kg,把正方体甲浸没在烧杯中,并把溢出的水擦干后,测得正方体甲、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7.85 kg.把甲取出后,烧杯和
17、剩余水的质量为1. 55 kg.实心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m,质量为6kg,.求:(1)正方体乙的密度;(2)正方体甲的密度;(3)若沿实心正方体乙的上表面向内部挖去一个底面积为0.01 m2,高为h的长方体如图所示,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是否可能使乙变化后的总质量与甲的质量相等?若可能,请计算h;若不可能,请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详解】A 室温在大约20左右,故A不正确;B 教室的门比人高些,大约2m,说法正确;C 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8g,B不正确;D 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s,D不正确。故选B。【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
18、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D【解析】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s1 =vt1/2=3400.5/2=85m,故A错误;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s2 =vt2/2=3400.3/2=51m,故B错误;在两次信号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距离 s=s1 -s2 =85m-51m=34m,34m内汽车用时 t=t-t1/2+t2/2=0.9s-0.25s+0.15s=0.8s,所以汽车的速度为 v=s/t=34m/0.8s=42.5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A【详解】A由图可知该汽车速度表测量速度的单位为
19、km/h,分度值10 km/h,指针在80与100之间则由表可知此时的速度为90km/h,故A项符合题意;B所记录的速度的单位错误,故B项不符合题意;C汽车速度表所测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D汽车速度表所测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且速度单位错误,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与重锤线平等的线或面都是竖直的。1号墙与重锤线平行,2号墙与重锤线不平行,所以1号墙比2号墙更接近竖直。故选C。5、D【详解】超导现象是指电阻为零的现象,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这种现象叫
20、做超导现象,故D正确6、D【详解】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B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C错误;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增加观察物体的亮度,故D正确。故选D。7、B【详解】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即f10 cm;此时点燃的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物距,即u14 cm;由于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8、D【详解】光年是长度的单位,不是时间单位,不会是s,错误;“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意思是在井里看到外界的环境是有限的,这里隐含着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正确;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静
21、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能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 错误;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斜看玻璃板下面的字,下面的字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会出现折射现象,看到的是字的虚像,正确;故选D。9、A【详解】A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故A正确;B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短的速度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A。10、B【详解】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因此时uv,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若
2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u2f,2fv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点评】11、C【详解】甲乙的体积之比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故选C。12、A【详解】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A【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
23、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详解】A、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故本选项错误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测量结果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越小,故本选项正确;C、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故本选项正确
24、;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14、B【解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详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属于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15、C【详解】A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故A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B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A 做匀速运动,小车B 做变速直线运动,由此可
25、知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C【分析】根据密度测量原理可知,要求得物质的密度需先找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观察图象: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20g,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因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我们只要选取任意一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密度【详解】A.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4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m杯=40g;故A错误; CD.读图可知,当体积为V=20cm3时,液体质量:m液=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1,因此这种液体可能是水,但一定不是酒精,故C正确,D错误; B.V=20L=20,此时液体的质量:
26、m=20g故B错误故选C17、B【详解】5本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一千克,1本课本的质量约为0.2kg,B符合题意。故选B。18、D【详解】太阳光中有较多的紫外线,适量的紫外线的照射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的皮肤变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防晒主要是防紫外线,故选D。19、C【分析】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人的密度约为1g/cm3,根据常识估算初中生身体质量,在结合密度公式计算体积【详解】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密度=1.0103kg/m3,中学生的体积:故C选项正确20、B【详解】A由知道,质量取决于密度和体积,所以,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故A错误;
27、B由知道,同一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跟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C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但密度不变,故C错误;D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其密度是定值,是不变的,故D错误;故选B。21、C【详解】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v110m/s;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54m/s15m/s比较可知,所以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C22、B【详解】A打羽毛球时,握紧球拍是为了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油可以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
28、故B符合题意;C浴室地面上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抹白色粉末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23、B【详解】A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湖中倒影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项不符合题意;B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手影游戏的原理也是光沿直线传播。故B项符合题意;C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摄影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制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项符合题意;D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杯弓蛇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项不符合题意。24、A【详解】小孔成像是光沿
29、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是上下倒置、左右对调的实像。故选A。25、D【详解】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小明一听就知道电话是爸爸打来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区分人的。故选D。26、D【详解】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故D正确。故选D。27、B【解析】A中学生身高约为165cm,所以A项不符合实际;故A项不符合题意;BC人体大部分是由水构成,所以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
30、的密度;中学生质量约是60kg,由得,中学生的体积约为:;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B项符合题意;D中学生一步的步幅在75cm=0.75m左右;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8、D【详解】A由图可知,uv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u=50.0cm-20.0cm=30.0cm像距v=65.0cm-50.0cm=15.0cm30cm2f,f15cm2f7.5cmf15cm故A错误;B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B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把蜡烛移到15cm刻度,物距变大,应该减小像距,才能成清晰的像,所以要向左适当移动光屏
31、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D蜡烛不动,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则物距35.0cm-20.0cm=15.0cm因为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此时的像距是65.0cm-35.0cm=30.0cm则不需要移动光屏,光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D。29、C【详解】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等距、正立的虚像,像与物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蜻蜓立于距水面16m处的荷尖上,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也是16m,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C符合题意30、B【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详解】A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2、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形变,故A错误;故B正确;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凸透镜 会聚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详解】12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因此装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
33、线有会聚作用,会形成高温区产生危险。32、5 6 2.7103 1.5 【详解】1由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可得500cmm5m2 由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可得360s3603 由密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可得2.7 g/cm32.7kg/m32.7 kg/m34 由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可得1.5103kg1.5.33、9 0.01 【详解】1 9L水的质量m水=水V水=1.0103kg/m3910-3m3=9kg2质量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则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即m冰=m水=9kg冰的体积V冰=0.01m334、色散 没有 【详解】第一空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
34、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第二空照相机成的像,是被照景物发出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形成的实像,如果一只蚂蚁停在镜头上,相当于挡住了一部分光,没挡住的部分还可以成像,只是亮度略暗一些,蚂蚁并不在二倍焦距之外,不会在照片上成蚂蚁的像35、乙 凹 【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乙图是近视眼的形成。2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36、升华 凝华 【详解】由题意知,对碘加热时,碘直接由固体变为气体属于升华;停止加热后,碘蒸气直接变为固体,属于凝华现象37、3000【详解】超声波由水面到海底所用的时间海底的深度38、次声波 振动 信息 【详解】1地震能够产生次声波,而次声波振动的频率小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故人们感知不到;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击物体引起物体的振动从而产生声音;3救援人员听到敲击声而知道有人被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9、【详解】听觉的形成:耳廓把外界的声波收集起来,经外耳道传人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再将这种振动传给与它相连的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给耳蜗和半规管,经处理后传至有关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好医生竞赛题库
- 2025年昆明签证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钢筋工高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团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升职副老总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志愿者简单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初2文学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大学美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呼吸系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简单毛邓试题及答案
- 自考高级英语(课程代码00600)上下册中英翻译整理及历年考试真题
- 导医护士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11ZJ401楼梯栏杆安装图集
-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 GB/T 2091-2008工业磷酸
- 金属材料学科前沿专家讲座
- 安全带检测报告
- 明阳风机培训课件
- 某城投公司战略规划
- 电动给水泵组试运方案
- 脂肪烷基叔胺中总胺、叔胺值和伯胺、仲胺、叔胺含量的测定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