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ppt_第1页
脾脏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ppt_第2页
脾脏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ppt_第3页
脾脏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ppt_第4页
脾脏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脾脏的超声(Sheng)诊断第一页,共四十七页。脾脏超声解剖(Po)概要脾脏超声解剖概要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深部的腹腔内。体表投影是:脾上极在腋中线相当于第9肋骨高度,下极约在左腋前线第11肋骨。长(Chang)轴与左侧第10肋骨平行。脾外形似半圆形,大小约12x7x4cm,重约300g。第二页,共四十七页。脾脏表面分成脏面和膈面二部分。脏面中央为脾门,是重要的超声检查标志。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由脾门出入,组(Zu)成脾蒂。前缘常有13个切迹。脏面又可分为四个面:前面为胃面;后面为肾面;下面为结肠面;在脾门下方有胰面。膈面为凸面,与膈相依,面积最大。第三页,共四十七页。检查

2、体(Ti)位检查体位:1.常规采用右侧卧位或右侧45卧位。2.仰卧位:检查时脾脏不会因体位变动而显著移位,即(Ji)使脾脏较小或萎缩者也可显示。但易受肋骨声影干扰而影响观察第四页,共四十七页。1.仰卧位,将探头置于左侧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使声速朝向脊柱,以显示脾。2.前倾冠状断面扫查由上诉冠状断面,将探头声速平面向前腹壁慢转动,直至显示脾门和脾门血管断面时冻结。测量脾传统长经和后经。同时动态观察脾脏与邻近(Jin)器官如肾、胃和膈的关系,并注意有无胸腔积液、腹水和膈下积液。第五页,共四十七页。3.左肋间斜断面扫查右侧卧位,探头置于第810肋间,适当调整扫查角度(Du),可以获得接近与长轴的脾脏

3、斜断面,是观查其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最常用断面。由于此断面与脾门血管接近平行,所以也是对脾血管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的理想断面。第六页,共四十七页。左上腹部横断面扫查仰卧位,将探头置于前腹壁,相当于第12腰椎平面作横断面扫查,或沿脾脏长轴将探头旋转90,显示脾门和(He)脾静脉处横断面。测量脾静脉内经。并可沿胰尾和(He)胰体的后方显示脾静脉的最长部分,测量脾静脉的各级内经。也可作超声多普勒检查,了解脾静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第七页,共四十七页。脾脏正常(Chang)图像第八页,共四十七页。超声(Sheng)测量 径线测量: 1.长径测量:包括传统长径和最大长径,后者应用较多。最大长径:在冠状断(Dua

4、n)面上,测量脾上下端间径,称最大长径。 2.厚径:在前倾冠状端面上,由脾门处脾静脉中心向脾下端作一直线,再从脾静脉中心作该直线的垂直线,与对侧脾膈面相交,此纵线为厚径。 3.宽径:在横断面上测量脾两侧缘间径,为宽径。第九页,共四十七页。脾脏测量的正(Zheng)常值脾脏测量的正常值: (1)长度:即脾上极最高点至脾下极最低点间的距离,正常值范(Fan)围为812cm。 (2)厚度:即脾门至脾门对侧缘最大的切线距离,正常值范围不超过4cm。 (3)宽度:为垂直于长轴切面上的最大横径,正常值范围为57cm。第十页,共四十七页。脾(Pi)疾病脾脏常(Chang)见疾病包括:1.弥漫性脾大 6.脾结

5、核2.脾囊肿 7.脾脓肿及真菌感染性脓3.脾肿瘤 肿4.脾外伤5.脾梗死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弥(Mi)漫性脾大脾脏弥漫性肿大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1)感染性脾肿大(2)充血性脾肿大(3)血液(Ye)病及其它原因致脾肿大。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弥漫性脾(Pi)大超声图像特征:(1)正常脾脏在左侧肋缘下不能探及,如肋缘下探到脾脏回声应考虑脾肿大。(2)成年人(Ren)脾脏厚度4cm,脾脏长径12cm者超声提示脾肿大。(3)脾肿大时,脾门、脾实质、脾脏周围血管增多,脾门周围增粗的血管环状弯曲,脾静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弥漫性(Xing)脾大脉内径可达l2cm,脾门区及脾实质内可见增宽的搏

6、动性脾动脉回声。彩色多普勒(Le)血流团探测方向不同而呈红或蓝色,收缩期色彩明亮鲜艳,舒张期较暗淡。脉冲多普勒(Le)呈收缩期单峰,舒张期有持续血流信号的动脉型频谱,其流速、流量等血流参数均高于正常脾脏。脾静脉彩色多普勒(Le)血流团探测方向不同而呈红或蓝色,色彩鲜艳丰富,脉冲多普勒(Le)检查,可见持续性宽带状血流频谱,血流速度、血流量明显大于正常脾脏。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弥漫(Man)性脾大脾脏肿大的程度判断:(1)轻度肿大:形态一般正常,各径线测值稍有增加(Jia)。(2)中度肿大:失去正常形态,各径线值明显增加,增大比例可不一致。(3)重度肿大:失去正常形态,脾门切迹消失,各径值显著

7、增加,脾下缘超过脐,周围器官被推挤移位。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脾(Pi)大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脾囊(Nang)肿脾脏囊性病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脾囊肿:超声图像特征:脾脏大小正常或肿大,外形正常,轮廓线清晰,如囊肿位于脾脏浅表部位时可看到脾脏局限性隆起;牌实质(Zhi)内见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有光滑的囊壁,后方可见回声增强效应;病变大多数为单发,偶有多发。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脾囊(Nang)肿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2)多囊脾:为先天性病变,囊肿内壁衬有分泌细胞;声像图特征:脾脏多显著增大,形态失常;脾实质(Zhi)内大小不等多个液性暗区,轮廓清晰整齐;本病变为多囊性疾病,常同时伴

8、有肝、肾的多囊病变。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3)脾包虫性囊肿:超声图像特征:脾脏增大,病变部位呈现包膜明显增厚的无回声区;在囊肿内可见多个(Ge)小圆形附着在内壁上的子囊回声;脾实质受囊肿压迫多呈扁平状。有畜牧区生活史,卡松尼(Casoni)试验阳性可助诊断。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脾包虫性囊(Nang)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脾(Pi)肿瘤脾脏实性占位并不多见,有良性、恶性两种。前者如血管瘤、淋巴管瘤、纤维瘤、错构瘤等;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非常少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为肿瘤医院,他们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脾实性占位以转移癌及脾恶性淋巴瘤相对(Dui)较多,少见的有恶性血管内皮瘤、网状细胞肉

9、瘤、纤维肉瘤等。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脾脏肿瘤常见类型如下:1.脾错构(Gou)瘤2.脾血管瘤3.脾恶性淋巴瘤4.脾转移癌5.脾血管肉瘤等等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脾(Pi)错构瘤声像图表现如下:(1)脾错构瘤超声图像特征:呈实质性团状回声,边界清晰,其内回声与正常脾组织回声相近似或略增强和略欠均匀,当肿瘤内纤维结构较多时,回声增强,杂乱不均。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瘤内及周边血流色彩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测到动、静脉频谱。脾错构瘤是脾脏实性占位中(Zhong)唯一血供丰富的良性肿瘤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脾(Pi)错构瘤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脾血管(Guan)瘤(2)脾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呈实质性

10、回声增强或减低(Di)区,边界清晰,边缘欠规整,边缘回声一般较瘤内稍高。内可见圆点状或血管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周边少许血管绕行或穿行其中,脉冲多普勒检测瘤内无搏动性动脉频谱。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脾(Pi)血管瘤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脾恶性淋(Lin)巴瘤(3)脾恶性淋巴瘤超声图像特征:脾脏增大,形态(Tai)失常。肿瘤呈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边缘整齐。病灶1cm时可呈弥漫性点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瘤内及周边血流色彩丰富,呈搏动性动脉血供,脉冲多普勒显示脾门区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明显增大。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脾(Pi)恶性淋巴瘤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

11、页。脾转移(Yi)癌 (4)脾转移癌超声图像特征:在图像上显示多种多样,就回声水平分类可分为回声增强型、回声低(Di)弱型、无回声型。增强型者,表现病灶边界欠规整,内部回声增强,杂乱不均;低(Di)回声型者,病灶内的回声比正常脾组织回声低(Di),内部回声不均匀;无回声型者病灶边界清晰,内呈无回声暗区。病灶周边多有低(Di)回声晕环。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性团块内部及周边血流色彩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血流频谱。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脾转(Zhuan)移癌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脾血(Xue)管肉瘤(5) 脾血管肉瘤超声图像特征:此病又称脾恶性血管内皮瘤。是少见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

12、超声图像特征为:脾脏肿大,内可见单发或多发中等强回声不均质肿块,内间杂小无回声区;肿块体积较大,边界欠清晰,外形不规整(Zheng)。彩色多普勒超声于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色彩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血流频谱,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可高达128cm/s。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脾(Pi)血管肉瘤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脾外(Wai)伤脾损伤分为:中央破裂、被膜下破裂及真性破裂。(1)中央型破裂为脾实质内部破裂、出血:声像图表现为外形轮廓规整、清晰,实质区见局限性无回声区,可伴散(San)在细小点状回声,无明显包膜,外形不规整,病变区测量脾径线可增宽。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脾外(Wai)伤超

13、声图脾挫(Cuo)伤脾外伤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2)被膜下破裂:于脾表面与被膜间可探及无回声区,内可见散在点状回声飘浮。(3)真性破裂:可见脾外形失常,脾包膜连续性中断,中断处脾实质内、被膜下及脾周围组织、盆腹(Fu)腔可见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晚期血液凝固、机化时可见片状不规则低或稍强回声。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脾(Pi)梗死脾梗死为各种原因引起脾动脉或其分支栓塞所致的脾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当较大血管阻塞而引起梗死时,病灶多(Duo)呈楔形,基底位于边缘部。梗死早期病理表现为出血,以后梗死边缘充血水肿,内部组织液化坏死,继之肉芽组织形成并向坏死灶内延伸,最终纤维化,形成瘢痕。如梗死灶中有

14、细菌,则迅速化脓,形成脾脓肿。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脾梗(Geng)死声像图特点为:(1)牌实质内楔形或不规则形均质低回声区,周边因组织充血水肿(Zhong)而形成回声更低的晕环。可单发或多发。(2)楔形尖端指向脾门。(3)随病程延长,病变区回声增强,不均匀。组织缺血坏死时中心可出现液性暗区;陈旧性病变有纤维化、钙化时可出现强回声区及声影。因纤维和瘢痕形成,病变体积趋于缩小。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脾(Pi)梗死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脾(Pi)结核脾结核较少见,是结核病的局部表现之一,结核病并非都伴有脾结核。结核属特殊性炎症变化,它变性、渗出、增生,形成肉芽肿。声像图表现因结核病期不同而表

15、现不一样。当急性全身性粟(Su)粒结核时,在脾内可形成无数肉眼可见的粟(Su)粒结核结节。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脾结(Jie)核声像图显示脾内均匀密布米粒大小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晰。在慢性血行播散性结核时脾脏轻度肿大。声像图表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实性团块,可呈现强回声、低回声或蜂窝状,边界较清晰,有钙化时见强光斑及声影。有的呈散在增强点状或斑状回声,后方伴声影,似(Si)满天星状。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时,脾脏肿大明显,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混合性团块,为强弱不等的实性区与无回声区相间,边界不规则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脾结(Jie)核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脾脓(Nong)肿脾脓肿:常为全身感(Gan)染性疾病时细菌经血行至脾脏,或脾囊肿继发感(Gan)染所致。超声图像特征:脾脏肿大,脓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较厚,内缘不整齐;脓腔内呈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的细小点状回声,或呈混合性回声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七页。脾(Pi)脓肿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七页。脾脏(Zang)先天性异常脾脏先天性异常有:(1)副脾:指正常脾外的单个或多个球形脾。其组织结构及功能与正常脾相同。副脾的数目和位置不定,常位于脾门区,体积一般较小。声(Sheng)像图表现为:脾门区或胰尾附近类圆形实质性团块,边界清晰,包膜光滑完整。直径一般12cm。团块内部回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