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B纳米材料就是“纳米”物质做成的材料C纳米材料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人们利用的,不存在天然的纳米材料D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很小2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N的是A一只鸡蛋B一个中学生C一个铅球D一只蚂蚁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B全

2、新的铅笔长约C成人脉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约为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4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酒=0.8103kg/m3)( )A8gB16gC20gD22g5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6如图,2018年10月20日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

3、北荆门水上首飞成功!当飞机在水面上起飞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A飞行员B水面C水岸D岸边的树木7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8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A增大像的大小B增大像距C增大取景范围D使成像更加清晰9如图所示,把一只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

4、的另一侧,调整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斑不可能在透镜的焦点上B此类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此类透镜可用做放大镜使用D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八年级学生李凡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是实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1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5、需要吸热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12自行车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变化是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B质量和密度都变小C质量和密度都增大D质量变大密度变小二、填空题13请观察如图1所示的波形图,可以知道,这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_是相同的;人们能够分辨出三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1m=_nm;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为1.29_;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填合适的单位)15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1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一部分光射回到原来

6、的物质,另一部分进入另一种物质,则折射角是_度。三、实验题17(8分)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

7、的像相比,大小将变_(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移动18(8分)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线沿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45,测得反

8、射角也为 45,能否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_(选填“能、不能”)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 (4)在图甲中,若以CD为轴,将纸板(连同激光笔)向后倾斜(即只将AB边向纸内转动),此时_ A反射光束仍在纸板上呈现 B反射光束被纸板挡住 C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 D反射角不再等于入射角19(8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他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他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并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

9、45物距/cm5040302421.4像距/cm21.424304050像的变化逐渐变大 (3)由图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4)第2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的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四、作图题20(8分)把一枚硬币放到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到硬币的最外侧,如图中的A点,然后保持眼和杯的位置不变,向杯内加一定量的水,当水面到达如图中的水面高度处时,刚好能看到图中的B点,继续加水至刚好看到图中的C点,做出此时的水面位置保留作图痕迹。(_)21(8分)如图是射到凸透镜上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上画出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

10、线。五、计算题22(10分)小亮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1)小亮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亮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亮从家到万达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3(12分)小梅今年3岁,她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但她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而且没有标注3岁孩子的用量滴剂与糖浆的作用相同,但要安全有效服用,滴剂中含扑热息痛的质量必须相同,扑热息痛糖浆和滴剂的说明如图所示则:(1)每毫升糖浆和滴剂各含扑热息痛多少毫克?(2)在安全的前提下,要达到治疗效果,小梅每次需要服用多少mL的滴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A“纳米

11、”是一种度量单位,不是物质,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故AB错误;C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纳米技术,D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由纳米粒子构成的材料,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如不导电的物质出现了导电性,非磁性物质出现了磁性,不透明的物质变成透明物质,脆性材料物质变成有弹性的物质等。这些现象被学术界定义为 “纳米效应”。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故D正确。2、A【详解】一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0.5

12、N.中学生、铅球的重力要远大于0.5N,蚂蚁的重力要远小于0.5N.故选A.3、B【详解】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 一只全新的2B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C不符合实际;D 一张纸的厚度在0.1mm以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4、C【详解】由题意可知,溢出水的体积和溢出酒精的体积相等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故选C。5、A【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

13、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详解】A使烛焰位于a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a点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故A正确;BC使烛焰位于b、c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在成实像范围内b点物距最小,像距最大,像最大,故BC错误;D使烛焰位于d点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6、A【详解】当飞机在水面上起飞时,以飞行员为参照物无相对位移,则飞机是静止的;以水面、水岸及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则飞机有相对位移,则是运

14、动的。故选A。7、D【详解】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运用的是转换法;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时,是把非晶体与晶体的熔化特点相比较,采用的是对比法。不符合题意;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8、C【详解】“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

15、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只有C正确。9、C【详解】把一只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该透镜是凸透镜,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光斑(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等于透镜的焦距,凸透镜可用做放大镜使用,故选C。10、D【详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潭清疑水浅”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故二者的形成原因不同。故B错误;C八年级学生李凡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经过密度不均

16、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1、D【详解】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D。12、C【分析】对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是把外界的空气充进轮胎内,轮胎内物质增多,轮胎内空气体积是一定的,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来分析密度的变化【详解】(1)把外界的空气充进轮胎,内部的物质增多

17、,故气体质量增大;(2)轮胎的体积一定,内部的气体质量变大,根据公式=可知其密度变大故选C.二、填空题13、音调 音色 【详解】1由图可知,这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2我们之所以能听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14、100 kg/ 50 【详解】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m=103nm;所以,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1m=100nm2体积是1m3的空气,质量是1.29kg,所以其密度是1.29kg/m3。3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15、m s 【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

18、米,时间基本的单位是秒,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钟等;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等16、31【详解】根据界面和法线互相垂直,可确定AD、BF有一个是界面,一个是法线,由OC与界面的夹角为30可知,OC与法线的夹角为90-30=60,由OE与界面的夹角为30可知,OE与法线的夹角为90-30=60,由此可知CO和OE中有一个是入射光线,一个是反射光线,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可知AD是法线,则BF是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此可知入射光线是CO,反射光线是OE,折射光线是OG,OG与法线的夹角为31,折射角是AOG=31。三、实验

19、题17、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放大 靠近 小 照相机 上 【详解】第一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第二空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fu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第三空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他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第四空像距变小了,所以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像将变小;

20、第五空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第六空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或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判断光屏上成的像会向上移动18、顺 不能 同一平面内 C 【详解】(1)1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3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19、同一高度上 15 缩小 照相机 【详解】(1)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3)2当物距和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时,此时呈倒立等大的实像,由数据可知,二倍焦距等于30cm,所以焦距等于15cm。 (4)34第二次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