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PAGE 26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计48分) 1.下图为商周两代行政区划变化图,据图分析该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A导致了诸侯国的分裂与相互攻伐 B加速了宗法制度与礼乐制度的瓦解C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落实 D推动了华夏文化的区域融合与互补2.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政

2、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3.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A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4.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言论与其背景相近A“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舍生而取义者矣” D

3、“教亦多术矣”5.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可能是A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B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6.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A. 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 B.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7.下表为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推知观点出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4、庄子达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A.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8.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A.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B.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9.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

5、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10.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可巧)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穹进脉,川谷之象也。”该主张可概括为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大一统 D天人合一1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

6、家独尊观念1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13.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14.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

7、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15.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16.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

8、势显著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 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1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唐宋概括论中说道:“唐代以后以舞乐为主,舞的动作不过足附属品,乐律亦重形式,少有模仿动作的意思。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模仿事物一类通俗艺术较盛,动作较为复杂,品味较唐代的音乐下降。”据此可知A唐代音乐形式比宋代的更受欢迎 B唐代舞乐仅供皇族欣赏C宋代以后音乐形式的世俗化倾向 D宋代音乐多模仿唐代18.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

9、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19.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甚至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就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说明宋代A.妇女地位不断提高 B.儒家伦理已法律化C.三纲五常尚未出现 D.理学影响范围有限20.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21.在价

10、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22.“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C开始

11、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23.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A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C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4.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 B

12、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 D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25.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A否认“天理”的存在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C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D认为“理”“欲”相统一26.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A. 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 B. 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

13、儒家思想C. 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D. 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27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于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A. 主张恢复周代的分封制 B. 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C. 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 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28.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期被一路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帝”,与此相关的关公戏经久不衰。关羽地位的提升反映了A.儒家吸收佛教思想发展 B.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倾向C.理学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D.佛教

14、因中国化兴盛不衰29.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A.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B.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C.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 D.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30.易中天中华史国家中写道“从西周到明清都如此。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君臣官民都是父子,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所以当年海瑞骂皇帝,司法部门就按照儿子骂父亲来量刑。”这主要体现出古代中国A.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 B.家国同构观念的广泛影响C.家国一体思想融入法制的特色 D.君权的至高无上性31.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15、;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32.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A. 昆曲 B. 元曲 C. 秦腔 D. 京剧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计52分)(15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在其著作新论中,他列举许多事例批评各种宣扬天有意志的虚妄言论。当时,谶纬学家宣传说鹳鸟是“天”的宝鸟,如果杀取此鸟就会引起天的震怒,而发出雷声。桓谭辩驳说:人杀死鹳鸟和天打雷曾经在时间上先后发生,那只是偶然巧合,并非天的震怒。他还认为万物都是阴阳之气相合而生,万物的生死犹如四时的运行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如果不按自然的本来面貌认识自然,就犯了迷不知返的错误。桓谭指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如同烛光依赖烛脂一样。烛脂燃烧完毕,灯火无法复燃,人的形体衰落死亡,精神也随之消亡。改编自张岂之中

17、国思想史根据材料,指出桓谭的思想主张。(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汉谶纬迷信思想盛行的原因。(9分)34.(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国课早完(完粮纳税),即囊橐(粮仓)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节选自(明)朱柏庐朱子家训材料

18、二中国的近代家庭教育起步较晚。1903年,张百熙等人编订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强调了家庭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民国初年,广东省省长朱庆澜撰写家庭教育一书,书中除继承了对未成年子弟教育的优良传统外,还根据当时国民的弱点和近代国家发展的要求强调了“制苟且的教育”“公德的教育”“军国民的教育”等理念。南京国民政府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颁布了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办法等法规积极推行家庭教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四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实验区在政治方面的目标为“了解并信仰三民主义;具有注意时事的习惯;能积极参与地方自治活动及各种民众组织”。推行家庭教育办法中特别规

19、定“各级学校推行家庭教育,教职员学生均应参加,并以女教职员学生为主体,推行各项工作。此外,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在各级政府组织均应设置家庭教育组织机构,负责推行家庭教育”。 摘编自吕雯慧略论近代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改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家庭教育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2分)35.(12分)材料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师法李唐,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

20、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梅石溪凫图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采用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南宋绘画艺术的特点”提取一条信息,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高二10月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计48分) 15:DCCAB 610:BAACD 1115:ACCCB 1620:CCADC2125:AABDD 2630:ADCDC 3132:AD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计52分)33.(15分)(1)主张:否认天有意志;认为“阴阳之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形体是精神的基础。(6分)(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汉武帝以后儒学被推为正统;统治者利用谶纬迷信思想;社会动荡,百姓困苦。(任意3点9分)3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