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氨和铵盐知识导图课前新知导学1物理性质氨色、态气味密度沸点溶解性无色气体有_气味比空气的_液化_溶于水(常温常压,1_)刺激性小易极易700 2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常用_实验来验证NH3易溶于水。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氨水,溶解在水中的大部分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化学式_)。化学方程式_ 。一水合氨是一种弱碱,在水中有_发生电离:_,所以氨水显_性,能使酚酞溶液_或使红色的石蕊试纸_。喷泉NH3H2O一小部分碱变红变蓝NH3+H2ONH3H2O(2)氨与酸的反应。与HCl反应原理:_。实验操作: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
2、的玻璃棒靠近。实验现象:_。实验应用:用于NH3和HCl气体的互相检验。(3)氨的还原性。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铂)的条件下,氨能被氧气氧化为一氧化氮和水:_(制硝酸的基础)。NH3HCl=NH4Cl有白烟生成(1)液氨为何可用作制冷剂?(2)氨水和液氨是同一物质吗?微思考【答案】 (1)液氨气化是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2)不是同一物质。氨水是氨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液氨是纯净物,成分为NH3。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B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于水呈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
3、液变为红色【答案】C【解析】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都_溶于水。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氯化铵受热分解:_。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_。易铵盐(2)与碱反应。氯化铵与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_。(3)NH的检验。化学原理: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方法:把NaOH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微思考【答案】不一定。因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即使生成NH3H2O,没有加热,也不会放出氨气。【答案】C【解析】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如硝酸铵),A错误;铵盐
4、中的N不一定均呈3价,如NH4NO3中,N分别为3、5价,B错误;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D错误。课堂素养初培任务一氨及铵盐的性质素养探源核心素养考查途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常考查点有:氨水中的微粒种类、氨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氨气的检验试剂和方法、铵根的检验方法管道工人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管道某处漏气,会产生白烟。情境导入(1)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原理是什么?(已知2NH33Cl2 =N26HCl)氨气遇浓硫酸也会产生白烟吗?【答案】若氯气管道漏气,发生反应:2
5、NH33Cl2=N26HCl、NH3HCl=NH4Cl,产生的白烟是固体NH4Cl。不挥发性酸,如H2SO4不能挥发,遇氨气不会产生白烟。(2)1 molL1的氨水中NH3H2O的浓度就是1 molL1吗?氨水中的溶质通常被认为是什么?(3)铵盐有哪些共性?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会产生氨气吗?【答案】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会产生氨气,如硝酸铵。(4)氨和铵盐之间是如何转化的?【答案】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1液氨与氨水的比较深化理解3铵盐跟碱反应铵盐的通性铵盐无论是固体状态还是存在于溶液中都能与强碱反应。(1)固体间反应:反应条件是
6、加热或搅拌,产生NH3。(2)溶液中反应: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所以产生的NH3会溶解;若溶液浓度很大,会有少量NH3逸出;加热溶液可使NH3大量逸出。 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不能体现其有氧化性,B错误。典例精练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
7、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答案】A任务二氨的实验室制法素养探源核心素养考查途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氨的实验室制法在各类考题中属于常考查点,具体考点有:氨的实验室制法原理、防倒吸实验装置、氨的简易制法、氨的验满方法等下图所示三套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情境导入(1)实验室制取氨一般用NH4Cl和Ca(OH)2作为原料,碱为什么不用NaOH?铵盐为什么不用碳酸铵?【答案】不用NaOH是因为Na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仪器的腐蚀性较强;不用碳酸铵是因为碳酸铵分解会产生CO2,使收集到的氨不纯。
8、(2)能否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为什么?【答案】不能。氯化铵加热分解为氨和氯化氢,但是遇冷后二者会立即结合成氯化铵,收集不到氨。(3)实验室收集氨时,导管口为什么要插入试管底部?试管口塞有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团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插入试管底部相当于利用向下排空气法将空气排出,收集氨。塞棉花团的作用是抑制氨逸出,防止污染空气。(4)为收集干燥的氨,氨可用哪些干燥剂干燥?【答案】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P2O5、浓硫酸等;也不能用CaCl2,因为CaCl2会与NH3结合成CaCl28NH3。(5)氨极易溶于水,实验室中吸收多余的氨,能否直接将
9、导管插入水中?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会发生倒吸。深化理解 氨气是化学实验室经常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典例精练(1)上图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应选用装置_(填“A”或“B”,下同),方法应选用装置_。(2)实验中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五氧化二磷(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 _。【答案】(1)AB(2)B(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3已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
10、热制取气体。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BC D【答案】A【解析】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错误;实验室用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该反应是固体与固体的反应,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将浓氨水加入CaO上,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NH3H2O分解放出氨;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挥发,正确。任务三喷泉实验素养探源核心素养考查途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喷泉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都是考题中考
11、查的重点,另外喷泉实验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也要特别重视NH3易溶于水的实验:情境导入(1)根据以上实验,试述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因氨气迅速溶解在从胶头滴管挤压出的少量水中,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大气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作用下,烧杯和玻璃管内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2)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弹簧夹后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可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装置气密性不好;收集的NH3纯度较低;烧瓶不干燥等。(3)若条件是标准状况,则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1喷泉形成原理减小内部压强,内外形成一定压强差当气体接触外
12、部的水或溶液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2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或其他形成压强差引发液体向容器中流动喷射的操作。深化理解3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种方法4喷泉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烧瓶要干燥。(3)烧瓶内充满气体。5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气体NH3HClCO2、SO2、Cl2NO2O2吸收剂水或盐酸水或NaOH溶液NaOH溶液水 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
13、f,烧杯中的液体b通过玻璃管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则a和b分别是()典例精练选项a(干燥气体)b(液体)ANO2水BCO2CaCl2溶液CCl2饱和NaCl溶液DNH3水【答案】D【解析】氨极易溶于水,D符合题意;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A错误;常温下,二氧化碳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B错误;氯气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C错误。 能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HCl和CO2BNH3和COCO2和CO2DNO2和NO【答案】A【解析】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所选气体必须易溶于NaOH溶液或易与NaOH反应。辨析易错
14、易混 对有关喷泉实验的综合题答题不规范例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并设计实验验证氨气的某些性质。(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干燥氨气要用_,检验氨气时可以用_ _。 (2)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已知HCl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若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 _。题号错解错因分析(1)Ca(OH)2NH4Cl
15、=CaCl2NH3H2OCaCl2石蕊试纸不具备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良好习惯,不配平,不写条件,不写箭头等知识欠缺,不知道NH3能与CaCl2反应回答问题不完整,不严密(2)关闭c,打开a、b不认真审题,题目中已明确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故没有必要再次关闭c思维不严密,回答问题丢三落四,将重点放在活塞的开关上,而忽视了挤压胶头滴管题号错解错因分析(2)产生白色烟雾不能正确区分“烟”和“雾”,“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形成的(2)打开b、c,用双手(或热毛巾)捂住烧瓶,然后松开双手不认真审题,忽视了“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这一重要的限定条件,而导致答错满分策略:平时注
16、意规范化,考试时才能少丢分。特别是能做到:会做的题不失分,才能证明你是高手。满分策略:平时注意规范化,考试时才能少丢分。特别是能做到:会做的题不失分,才能证明你是高手。小练素养达成1下列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属于电解质B液氨是纯净物,氨水是混合物C氨气遇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产生白烟D氨气易液化,所以可用来做喷泉实验【答案】B【解析】氨是非电解质,A错误;浓H2SO4难挥发,C错误;喷泉实验是利用了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D错误。2以下性质不属于铵盐的通性的是()A易溶于水B含有NHC可分解放出氨气D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铵盐受热分解可产生NH3,但有些铵盐(如NH4NO3)在加强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产生NH3。3实验室里可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气体R是()AHClBCl2CCODNH3【答案】D【解析】从储气瓶导管长短及防倒吸装置可看出R应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小,易溶于水的气体,故D正确。【答案】B【答案】D【解析】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D错误。6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 车租用合同范例
- 个体装修合同样本
- 京东授权合同范例
- 2024年精密箱体系统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做美容合伙合同范例
- 清明节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模版
- 医疗行业中的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解决方案
- 公司股权出让合同范例
- 从零开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商业信任体系
- 健康产业下的医护职业发展前景
- 肿瘤免疫治疗靶点发现与验证2025年新药研发案例研究报告
- 北京民政局离婚协议书
- 北京市朝阳区区管企业年轻人才“培优”计划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9课《紫藤萝瀑布》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中园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 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近五年辽宁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024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长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69-2025吸收性卫生用纸制品及原材料消臭效果评价方法
- 自律赢得人生拼搏铸就辉煌!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励志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