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涛《天净沙·秋思》_第1页
冯建涛《天净沙·秋思》_第2页
冯建涛《天净沙·秋思》_第3页
冯建涛《天净沙·秋思》_第4页
冯建涛《天净沙·秋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hngq1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2关于元曲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小令:是元曲的一种,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曲牌:元曲的曲调,称作“曲牌”。3怎样学习古诗文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背一背 4读一读读准字音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一读 读出韵律: 押韵、停顿、句式整散变化6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读出“曲调”: 抑扬、轻重、快慢读一读7议一议1. 第一句写了哪几组景物?(1)枯藤、老树、昏鸦 (2)小桥、流水、人家 (3)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一座弯弯的石拱小桥横跨在小河上,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水边住着几户人家,青瓦白墙,袅袅炊烟从屋顶飘出。 事物的形态事物的色彩事物的动静变化温馨、宁静、安适8(1)枯藤老树昏鸦(2)小桥流水人家(3)古道西风瘦马想象些景物的具体形象。假如你深处这样的环

3、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 (先边读边想,然后与邻桌交流) 事物的形态事物的色彩事物的动静变化议一议9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 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他年轻时极有政治抱负,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经历了二十年漂泊生涯 ,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这首元曲中,作者用来倾诉心声的是哪一句话?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添上一个合适的字,表达作者的情感。(想一想:夕阳西下时,人家、乌鸦的景象朝阳、夕阳与人生有何关联?) 品一品11赏一赏除了结尾直接抒情外,作者凸显的特定景物对抒情起什么作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黯淡、萧瑟、荒凉温馨、宁静、安适断肠人在天涯选 眼前典型景物 表达 漂泊之苦、思乡之愁。12秋思 唐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洛阳:张籍此时客居洛阳。欲:将要。意万重:重,应念chng。万重心意。行人:捎信人。这首诗歌怎么具体表现秋思的呢? 寓情于事,借助一个日常生活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