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完整版_第1页
医学心理学完整版_第2页
医学心理学完整版_第3页
医学心理学完整版_第4页
医学心理学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HYPERLINK /forum-forumdisplay-fid-115-filter-typeid-typeid-131.html 医学 HYPERLINK /thread-99362-1-1.html 【医学心理学】09级临床八年翻译和名词解释(4*520分)1,medical psychology 2,stress3,psychosomatic disease4,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最佳选择题(2*1020分 ,挑选了其中最坑爹的题目)1,psychosocial factor that best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C

2、HD and death (答案待定)stress ; accelerated speech ; impatience and urgency ; aggression ; hostility2,the first modern form of assessment was devised by _in 1883 ( Galton)3,the IQ of the one who has mild learning difficulity(50-69)问答题,2*30 60分)1,有六种患者(重症监护病人,急性传染病病人,慢性病病人,手术病人,器官移植病人,临终病人),挑选一种分析患者心理特点

3、; 分析患者需求以及对医生的期望。2,电影心海怒潮,结合电影回答下列问题To what standard , do you define Fisher is abnormal or normal ?(15分)Talk about you own ideas about couseling .(15分)【08级五年制】名解4*5: 气质,记忆,效度,情绪,思维简答8*4: 实施心理测验要注意的问题 患者的心理反应 心理咨询基本原则 心理障碍的标准论述18*1: 应激的情绪反应,运用哪些方式调节情绪【08级英护】名解:6*5要先翻成中文 1.medical psychology 2.stress

4、3.psychology assessment 4.emotion 5.psychological disorder 6.perception单项选择20*1。(很简单的,但是要仔细看课件。)简答:3*10 1.how to judge a persons behavior is normal or abnormal ? 2.describe three stage of medical delay , 3.describ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atient/practioner relationship论述:(案例分析)20a 60 years old w

5、oman lose her h*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find her a variety of nonspecific complaint in primary care center (不记得了,总之是个类似医院的机构)。how can you help her apply the impact factors of stress ?【08级临床八年】名词解释 medical psychology stres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somatic disease reliability大题1.

6、 analyze the cause of medical student disease us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your own experience2. how to help a patient who will have surgery 3. analyze your feelings when you are ill and analyze what the patient needs and expectation on doctors4. which factors have influences on relationship be

7、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5.what is your suggestions to a CHD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 as a doctor 【07级临床、法医、预防】名词解释(6*4) 1.intense emotion 2.superego 3.personality 4.split-half.reliability 5.cognitive process 6.mental disorder单选题(20*1)简单题(5*8) 27.简述潜意识理论。 28.知觉的基本特征。 29.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30.患者角色类型与适应

8、。 31.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问答题(16) 32.应激产生的基本情绪,如何调节?【03级】选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轻度心理障碍 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患者的心理反应 名解: 感觉阈限 应激 心身疾病 信度 心理咨询问答: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心理现象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 名解30】1超我 2 mental phenomena 3 Personality 4生活事件 5全身适应综合征 6信度 7心理障碍单项选择30*1 不得不说这次单选真的好变态,考了很多一般不太会注意的细节,比如说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在哪一年建立简答401医学

9、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2简述心理过程的基本内容3试述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4试比较心理咨询和政治思想教育有何不同【08级专升本、口腔专升本】名词解释30分 (4分,翻译1分) 1.Id 2.气质 3.Personality 4.知觉 5.应激 6.效度 7.同理单项选择题(30*1分)1、“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反映了感觉的那种特性? A:感觉的相互作用B:联觉C:感觉的适应D:错觉 2、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理防御机制机制对于化解“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作用巨大B心理防御机制机制是为了保持心理平衡C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无关D心理防御机制机制是对潜意识的自我进行“

10、欺骗”3、人格的特征不包括()A. 独特性B. 稳定性C. 统合性D. 可塑性 4、感觉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为A01025s B0251sC23sD35s5、知觉叙述正确的是()A.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B.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C.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 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反映6、应激的生理反应所涉及机制不包括()A.神经机制B.心理防御机制 C.神经-内分泌机制D、神经-免疫机制7、关于情绪和情感,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情绪具有持久性,情感具有短暂性B、情绪带有稳定性,情感具有冲动性C、情绪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D、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

11、符合自身需要的体验8、Rogers 属于以下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认知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的是一种A.情景 B情感 C心境 D情操10、人格结构的核心是A气质 B性格C. 能力 D动机11、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不包括A.认知评价 B.社会支持 C.人格特征 D.生活事件12、“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是哪种冲突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单向冲突13、“情人眼里出西施”属于哪种社会知觉?A.第一印象 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14、无需意志努力又似随意注意的注意是:A有意后注意B. 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

12、注意的分散15、小张多愁善感、对挫折耐受性差,胆小畏缩,但想像丰富,观察问题仔细。这种气质类型属于: A粘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D胆汁质16、病人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期望继续从病人角色中获益,这种行为称为:( )A.角色行为强化B.角色行为异常C.角色行为冲突D.角色行为减退17、一位性病患者的医生,被患者单位询问他的病人的病情。医生拒绝回答,是为了保护病人的哪项权利A受到社会尊重B隐私权C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D享受医疗服务18、个体在韦氏智力测验IQ得分为(),被认为可能存在轻度智力低下。A.100114分B. 8599分C. 7084分D. 556919、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访者的态

13、度不包括A.同理B.同情C.尊重D.真诚20、ABC理性情绪疗法中,B是指什么A.事件B. 应激C. 信念D.结果21、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应具体的基本条件中哪项是错误的A. 较高的信度B. 较高的效度C. 较高的难度D. 有代表性的常模22、咨询师对某来访者进行了EPQ测验,其中标准分E=34,N=65,请判断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多血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23、在医患关系基本模型中,对慢性病的防治适合选择哪一种A.主动-被动型B. 指导-合作型C. 共同参与型D. 病人至上型24、MMPI是一种( )测验 A.投射试验 B.智力测验 C.人格测验D.自评量表25、首先倡导测验运

14、动的是:A.高尔顿B. 龚耀先C.比内D.艾森克26、在进行心理咨询的探讨感应阶段,其主要任务是:( )A、消除来访者的顾虑B、了解来访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C、进行心理测验D、帮助来访者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27、C型性格的人易患下列哪种病。( )A消化性溃疡B癔病C肿瘤D冠心病28、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不包括:( )A.孤独 B.自信增加C.焦虑D.抑郁2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不包括A批评与教育B发展性原则C转介或转诊D保密性原则30、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药物治疗B可用心理疗法C必须用药物治疗D应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干预和治问答题(40分)1、简述心理现象及其组

15、成?(12分)2、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5分)3、 试述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13分) 医学心理学 重点(07级临床二大班学委)以下为心理老师划的复习重点,没有标括号的是需要掌握的内容。大家复习还是以书本为主。第一章: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及其理论,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 第三章:心理现象的概念、构成、本质第四章:感觉和知觉(要求细节),记忆与注意(熟悉)第五章:人格的概念、特征 ,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需求与动机(熟悉) ,能力与智力(熟悉),气质的概念、特征、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第六章

16、: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区别和联系,情绪与情感的功能,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理论(熟悉),情绪调节的概念及内容第九章:应激的概念、应激理论、应激过程、应激原、应激反应、应激的中介因素第十章:心理障碍的概念、判断标准、轻度与重度心理障碍的区别、第十一章: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熟悉)。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中有哪些心理行为因素起作用?第十二章:患者角色的概念、5点与患者角色不符合的心理行为,患者的权利与义务,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求医行为(熟悉),遵医行为(熟悉)第十三章: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模式、交往方式与技巧(熟悉)第十四章:群体心理卫生服务概念(熟悉)

17、,心理卫生概念(熟悉),心理卫生服务的内容,心理卫生服务的方式(熟悉),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第十五章:心理测验概念 ,心理测验分类,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实施心理测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熟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以上三个的评价,症状自评量表及其标准第十七章: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异同,影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关键因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步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巧(熟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及主要内容(行为治疗与森田疗法相对重要)医学心理学重点汇总(临床0706班)绪论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

18、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防治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意识(consiousness)是指一切觉知到的,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并能通过语言交流或表达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亦称无意识,特指那些被压抑而摒弃于意识领域之外的,不能为人意识到也不被社会规范所容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等,尤以性本能为主,但它可以在不自觉中支配和影响人的某些行为。 “本我(id)”追求“享乐原则”,由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支配行为 ,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破坏

19、性的欲望本能。 是无意识的 。(生理) “自我(ego)”遵循“现实原则”,它既存在于意识领域,也存在于潜意识领域。动力来在“本我”,既要满足本能冲动与欲望,又要考虑外界现实环境,以保护个体安全。 (心理) “超我(superego)”是按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标准行事,遵循“至善原则”。它是人在长期受教育、社会影响下形成的文明的人格部分,是将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社会内化而成。 (社会)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早提出“医学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哲学教授洛采

20、(B. H. Lotze)。他于185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医学心理学的著作。真正将心理学应用于医学临床的是冯特的学生美国的魏特曼(L. Witmen)。他于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首创“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被后人尊称为“临床心理学之父”。一、精神分析学说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S.Freud创立 。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释梦一书,成为精神分析学说诞生的标志。 心理活动层次假说、人格结构理论、泛性论思想、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二、行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 of bebavior) 美国心理

21、学家华生(John Waston ,18781958)创立了行为主义学派。1、经典行为主义2、新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Skinner,19041990)创立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强化)3、社会学习理论 A.Bandura 认为人可以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模型行为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种新的行为。强调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三、认知学说(theor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以心理信息加工过程为核心的心理学派。 Jean Piaget,(18961980)、Neisser,1967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信

22、息处理是最广泛使用的认知方法,运用心理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认识活动,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它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 四、人本主义学说(theory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C.Rogers,19021987)和马斯洛(A.Maslow,19081970) 。 C.R罗杰斯人本主义

23、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势力 )。(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为第二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人性观、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基础。(2)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3)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包括自我实现的内涵(完满人性与个人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两种类型(健康型超越型)、15条人格特征和高峰体验等。 (4)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旨在提供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来访者内部资源进行自我理解和自我矫正,以达心理健康。

24、(5)教育改革论是人本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教人胜于教书,强调有价值的经验学习和过程的学习方式,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培养能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促进医学模式的改变;促进疾病预防战略转变;新型医患关系及临床医疗工作特点的需要;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1.强调心身统一的观点;2.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观点;3.认知与评价的观点;4.主动适应于自我调节的观点;5.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6.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理论与实际结合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模拟法、

25、临床法、个案法心理的生理基础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 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一种最熟悉的现象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表现形式,心理特性是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两者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性、客观性、主观性、能动性。认知过程感觉(sensation):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反映。(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

26、础 ; (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即敏感程度)感觉阈值(sensory limen)(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阈值,感觉下限)知觉(perception):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 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错觉(illusion):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感受性、情绪性、想象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长性、知觉定势知觉和感觉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综合,还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与过去的知识经验相

27、同点:均为感性认识过程均为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均为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特征的反映。不同点: 1内容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整体的反映。2产生过程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感受器、传入神经、皮层)3反映的性质感觉的性质直接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知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知觉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解释过程。联系:二者密不可分,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基础。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很少产生孤立的感觉。所以常以感知的形式出现。记忆(memory) 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等方式,在人脑中

28、积累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指获得的信息在脑内储存和提取(再现)的神经活动过程,属于高级神经活动。记忆的基本过程1识记(memorization):通过感觉系统向脑内输入讯号阶段(即学习阶段)。2保持(retention) :将获得的信息在脑内编码储存和保持的阶段。 3再现或回忆(recognition or recall):将储存于脑内的信息提取出来使之再现于意识之中的过程。 注意(attention)是意识的一个属性,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时刻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的特殊心理现象 。 指向性-心理活动的选择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精湛性或强度 注意的基本品质:1广度:

29、指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 。2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项活动或某种事物上的时间长短。 3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对象或活动上。 4转移: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言语形式表现出来。 思维与语言关系密切,但有区别,前者是精神现象,后者是物质现象。人格心理人格(Personality):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1)指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或公开的自我,即人格的“外壳”

30、。(2)指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形象化理解。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统合性): 行为模式、心理特征的整合体独特性: 个体之间的差异人心不同,各有其面 稳定性: 经常地,一贯地予 以表现 功能性:对事物的选择性反应,积极导航作用社会性:社会化程度与角色行为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早期经验;自然物理因素。气质(temperament)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脾气、秉性。(天赋性、稳定性、可变性)气质特征:1、感受性: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2、耐受性:个体在经受外界刺激

31、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承受能力,以及在这些刺激下个体的心理状态。3、反应的敏感性:不同心理反应的速度和灵活性。4、可塑性:个体适应环境影响的难易程度。5、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性的强弱以及情绪向外表现的强烈程度。6、倾向性(外倾性和内倾性):反应主要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内心体验。 性格(character)是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区别:1、性质不同:气质是先天的,比较稳定,性格是后天的,受不同生活条件的制约;2、机制不同:气质主要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无好、坏之分,性格主要受社会生活环境影响,有好、坏之分;3、表现

32、不同:气质形成早,变化慢,可塑性小。联系:关系密切,相互渗透,相互联系。1、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形成独特性格特征;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3、性格对气质也有明显影响。能力(Ability)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Intelligence)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需求(need)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motive)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33、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 情绪与情感情绪(emotion) 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内心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应。 情感(feeling)是人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出现的态度的反应。情感是情绪的高级表现特点情绪情感需要满足与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如激怒(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绪)与人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如爱、恨、荣誉感、责任感(人所特有的)个体发展中情绪发展在先 情感发展在后时间长短短暂的、冲动的、不稳定的心理体验 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外部表现面部、身体动作

34、、言语方面 也以外现的方式,但多以内在体验行式存在, 比较含蓄、内隐联系情感要靠情绪表达,情绪总是体现着复杂的情感情绪与情感的功能:1、激励和动机功能激活、促发动机,提高活动效率;情绪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2、协调、适应功能-传递信息:心理活动的晴雨表、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人向隅,满室不欢” 、“暗送秋波” 3、组织、沟通功能-表情情绪的分类:四种基本情绪: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按状态分类:心境:平静而持久;激情:强烈、爆发、短促; 应激:适应性反应。 按高级情感体验分类: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情绪的理论:早期:情

35、绪的外周学说-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坎农-巴德学说认知: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动机-分化理论:情绪与人格系统、情绪系统及其功能、情绪激活与调节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的内容 1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调节包括对所有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调节。 2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使其处于适度的水平上。 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3情绪成分的调节:情

36、绪调节既包括对情绪系统各个成分的调节,也包括对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的调节。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1生理调节;2情绪体验调节;3行为调节;4认知调节;5人际调节。情绪的自我调节:1、情绪疏泄方法;2、情绪放松技术;3、保持良好的情绪第九章应激 应激(stress):个体在事件或环境刺激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应对过程。应激理论:(一)生物应激理论:所有生物有机体都有一个先天的内驱力,以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应激源如病菌或过度的工作要求,会破坏内部的平衡状态。无论应激源是愉快或不愉快,人体都会用非特异性生理唤醒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是防御性和

37、自我保护性的;对应激的适应是按阶段发生的。 有机体储存着有限的适应能量。一旦能量耗尽,有机体缺乏应付持续应激的能力,个体就会死亡。(二)素质与压力理论:在诱发应激的外界因素与生理因素之间有一个交互作用。 人的基因决定其生理状况(素质), 应激域限比较低或机体虚弱的人,容易因应激而发生疾病。但其发生依赖于应激源的数量、作用力大小以及个人经历。(三)认知交互理论:应激是需求与理性应对需求时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当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时,事件或环境才具有应激性。 具体而言,同一个事件或环境对某个人可能具有应激性,而对其他人可能不具备应激性-个体认知评价不同 应激源(stressor):是指使人感到紧张

38、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亦称生活事件(1ife events)。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因为应激源的作用而导致个体在生物、心理、社会方面发生的变化。 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应激的生理反应:神经机制、神经-内分泌机制、神经-免疫机制。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应激的中介因素:认知评价(情绪、不确定性、时间对个人的意义)、人格与应激(人格影响认知的评价与方式、人格与社会支持有联系、人格在应激中影响疾病)、社会支持控制应激的方法:1. 消除应激源

39、;2. 逃避或回避应激源;3. 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评价;4. 增加对事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5. 增强适应应对能力,积累应对经验;6. 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7. 培养健康的性格、信念和意志;8. 采用自我防御机制;9. 适当选用镇静药或抗抑郁药物;10. 请临床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和行为治疗。 心理障碍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是指个体的心理偏离了常规标准或准则,并伴有个体痛苦体验或心理功能的损害,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心理异常状态。 心

40、理障碍的判断标准:(一)经验标准;(具有较大随意性) (二)社会适应标准: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维持家庭生活的能力遵守规范、规则的能力;(受时间、地域、习俗、文化的等影响) (三)症状与病因学标准;(客观,受技术、条件制约) (四)统计学标准;(五)心理测验的标准;(六)其他标准。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又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41、和躯体功能性疾病。 诊断原则:(1)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3)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诊断程序:(1)采集病史(心理社会方面):个体心理发展特点、个性或行为特点、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家庭或社会支持资源、个体认知评价模式等;(2)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情绪反应等;(3)心理行为检查:晤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等;(4)综合分析。治疗与预防:心理干预(改变环境、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_身同治高血压影响因素:1.生物因素:遗传、摄盐量、肥胖;2.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战争、社会动荡、自然灾害),心理因素(情绪因素、工作压力、人格特

42、征: A型行为、敌意、焦虑与抑郁等);冠心病(CHD)影响因素:1.A型行为;2.社会、生活因素(CHD 与LCU(Life change unit )成正比);3.生活方式( 吸烟、缺乏运动、过食等)。糖尿病影响因素:1.情绪:情绪激动时,血糖、尿糖、酮体增多;2.生活事件:大多数病人发作前经历灾难性生活事件,一定时间内的LCU与糖尿病发作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人格因素:被动、依赖、不适应、性适应不良、缺乏安全感、优柔寡断等;4.心理应激:Goetsch(1990):应激强度与血糖水平成正比;5.生活方式。患者心理患者角色(patient role)指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那些有疾病行为

43、、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五点与患者角色不符的行为:1.角色行为缺如:患者不愿承担患者角色 ;2.角色行为冲突(role conflict):患者角色承担的多个角色间产生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患者的其他角色削弱了患者角色; 4.角色行为强化:患者角色削弱了患者的其他角色,不愿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过分关注自身健康, 期望患者角色的继发获益 ;5.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而感到悲观、失望及不良心境导致行为异常。患者的权利:受到社会的尊重、理解的权利,尤其是性病、艾滋病及精神病等患者。有权享受医疗服务和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免除健康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权利。 患者的义务:及时就

44、医,早日康复;寻求有效医疗,认真遵循医嘱;遵守医疗部门的规章制度;病愈后及时出院,协助医院的随访。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某种疾患时,寻求科学的、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遵医行为指患者遵从医护人员的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行为。 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疾病种类、就医方式;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患者主观愿望与医生治疗措施吻合;患者对医嘱理解与记忆程度;治疗方式的复杂程度。提高遵医率的途径:(1)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医德修养,增加患者对他们的满意度。(2)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法加深患者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明确告诉其医嘱的内容及严格执行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医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其次是医

45、嘱的内容要尽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语;第三,尽量使医嘱内容具体化,把药物名称、作用、服药次数具体地表达给患者;第四,可让患者复述医嘱的内容。(3)医生开处方时,要注意主次分明,尽量使 用 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容易服用的药物,少开辅助性药物,避免患者服错药或者省略服药等不遵医行为的发生。(4)改善医患关系,联系患者情感,在治疗措施上由患者被动顺从改为医患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新模式。患者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刺激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成就需要患者的心理反应:焦虑:一个人感受到危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期待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割性焦虑);抑郁:是一种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

46、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孤独感:觉得生活无意义,人际关系障碍被动依赖心理:自信心降低、被动依赖 主观感觉异常:感受性增强、错觉医患关系医患关系(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它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际作用过程。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疗活动开展的基础;使患者逐步建立治疗动机,影响患者的求医行为、遵医行为;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治疗效果。医患关系的模式: 萨斯(T. Sxas)和霍华德(M. Mohade)1956年提出,将医患关系分成3种:1主动被动型模式(支配服从模式):医务人员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具有绝对权威。患者则处于完全服从

47、地位。 适用:麻醉、严重外伤、昏迷、谵妄等2指导合作型模式:医务人员与患者同处于主动位置。医生对治疗方案提出决定性措施,患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求医务人员的解释和帮助。 适用:急性感染者3共同参与型模式:医务人员与患者同处于平等的相互作用位置。他们相互需要,共同参与。该模式多见于慢性患者。 适用:多数慢性疾患交往方式与技巧:言语:科学、完整、礼貌、安慰、谨慎、艺术 非言语: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人际距离和声音特征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树立崇高的理想、积极乐观的情绪、良好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群体心理卫生服务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探讨如何维

48、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和改造能力的原则和措施的一门学问。群体心理卫生服务(group service of mental health)是指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由专门组织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心理保健、治疗措施等卫生服务,促进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患,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心理卫生服务的内容:Caplan,1964. 提出三级预防模式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提高心理素质,防止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心理问题,早期诊断,从而进行早期干预,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级预防:治疗精神疾病,减轻损害,

49、并做好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心理卫生服务方式: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培训指导、其他相关服务(心理健康检查、测量、建立健康档案等) 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1、否认、震惊:否认的适应机制 应对:帮助病人逐渐适应即将死亡的现实。 2、愤怒阶段:攻击行为、抱怨、 “难伺候 ” 应对:理解病人的反应。 3、讨价还价(协议期 or妥协期):合作,积极治疗 4、抑郁:情绪抑郁、精神衰退;现实地对待死亡,安排后事。难以通过鼓励、劝导、和支持来帮助病人改善情绪。应对:让病人有机会表达悲哀的情绪。使患者感到被接纳。试图使患者高兴是家属的希望而不是患者的

50、愿望。 5、接纳:接受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平静面对。反思人生,思想得到升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应对:尽量满足患者的愿望。心理测验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是一种测量心理活动的工具,美国心理学家阿纳斯塔西(A.Anastasi )认为心理测验在本质上是关于行为样本客观的标准化测量。心理测验是根据客观的标准化了的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以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按目的分类: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症状评定量表、诊断测验、成就测验按测验的材料分类: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方法分类: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按测验方式:个体测验、集体测验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一)信度(r

51、eliability):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测验的稳定性。重测信度、分半信度、等同信度、内部一致信度(二)效度(validity):有效性,指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验的行为特征进行准确测量的程度。校标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三)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对各项目的难度、反应度、辨别力进行分析,检定测验的各个项目的好坏,测验标准化的重要手续。 (四)常模(norm):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试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果。均数、标准分、T分、百分位、划界分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采用离差智商, 智商意义清楚,容易解释。 使用最广泛的智力评定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最大优点是较为客观

52、和系统,不足之处是对疾病的辨别力较差,并且受教育和文化背景的限制。精神科、内科以及心理卫生界的筛选工具,精神病的诊断,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和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致力与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过程。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以心理学各种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

53、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为和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纠正异常行为,消除心身症状,重新建立个体与环境的平衡。 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异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似点采用的理论、方法相似;要求的总体原则相似;工作的目的相似主要的工作对象各异可称来访者,在适应和发展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可称病人,主要为: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等患者针对的问题有别人际关系、学习、升学、婚姻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性变态工作的模式不同遵循发展与教育模式侧重于对来访者的支持、启发、教育、指导遵循生物-社会-心理的医疗模式,侧重于分析与治疗,消除症状,重建人格工作方式各

54、异会谈、书信、专题、电话咨询会谈、同时辅以药物和仪器治疗工作人员的背景不同咨询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医学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关键因素:能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心理咨询员/治疗师的专业素养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原则:尊重、理解、支持:咨询员/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烦恼、痛苦给予理解支持、关爱。综合性原则:既要重视心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运用多种方法治疗。发展性原则: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成因、效果。转介或转诊促进成长原则:发挥人的自我成长潜能。保密性原则心理治疗与咨询的阶段:建立关系阶段、探讨感应阶段、帮助转变阶段、结束阶段心理治疗与咨

55、询的技巧:聆听; 积极反应:提问(开放式、封闭式)、鼓励、复述、情感反应、澄清、概述; 影响来访者的技巧:解释、引导、自我暴露。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方法:经典精神分析性治疗(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知疗法 (cognitive therapy)、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暗示催眠疗法(hypnotherapy)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行为治疗原理:假设:不良的心理行为是个体早年不良环境强化的结果。方法:用各种行为矫正的

56、方法,消除不良行为,建立适当的行为。 行为治疗一般内容: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使不良行为在与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接触中逐渐消退(脱敏);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正强化法或操作条件法 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示范法(modelling)森田疗法: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认为它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森田疗法主要方法:分为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两种方式绝对卧床阶段、工作治疗阶段、生活训练阶段医学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

57、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防制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潜意识(Subconscious),亦称无意识,特指哪些被压抑而摒弃于意识领域之外的,不能为人意识到也不被社会规范所容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等,尤以性本能为主,但它可以在不自觉中支配和影响人的某些行为。3。“本我”(id),指追求“享乐原则”,由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支配行为的我,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破坏性的欲望本能。“ 本我”是无意识的,因而不为个人所觉察,也不为别人所发现。4。自我(ego),遵循“现实原则”,它既存在于意识领域,也存在于潜意识领域。“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

58、,既要满足本能冲动与欲望,又要考虑外界现实环境,以保护个体安全。5。实验法,实验法的最大特点,在于人为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以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东西。6。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它通常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7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一种最熟习的现象。8.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9.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9、10.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11.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12. 感觉阈限(sensory limen)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13.定势(set):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作特殊准备状态。定势具有双向性,积极时可使知觉过程变得迅速有效;消极时定势可妨碍知觉和引起知觉的误导14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依据错觉发生的原因可把错觉分为感受性错觉、情绪性错觉、想象性错觉。15.记忆(memory)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和再

60、认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16. 注意(attention)是意识的一个属性,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指向性与集中性的特点。17.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言语形式表现出来。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是借助其它事物为媒介间接地认识事物。18. 发散思维,是依据提供的信息向不同方向扩散,去探索符合条件的多种答案。19.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该模式包括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20. 需求(need),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