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对政策导向的冲击_第1页
论金融危机对政策导向的冲击_第2页
论金融危机对政策导向的冲击_第3页
论金融危机对政策导向的冲击_第4页
论金融危机对政策导向的冲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金融危机对政策导向的冲击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次级贷款自由主义论文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金融业和集体经济,还对人们的理论体系产生冲击,使自由主义政策受到挑战。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次级贷款业务的扩张和美国房价下跌的现实引起,但从制度上来说,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衍生品的本质特征和衍生金融市场缺乏监管导致的投机泛滥。无论是当前的救市政策,还是将来的风险防范,政府干预都将是必然选择。2022年9月集中爆发了被称为“华尔街风暴的金融危机,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使得人们将之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9月7日,曾占据美国房贷市场半壁江山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

2、美国政府接收;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今年3月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至此,美国前五大投行已“全军覆没。其它的金融巨头也未能幸免:9月16日,世界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告急;9月25日,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收;9月29日,美联银行被花旗银行收购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不仅意味着“华尔街形式的覆灭,而且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市场的深化反思。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10月23日表示,信贷危机“与我所

3、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在答复美国众议院监视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henryaxan)的问题时,美联储前主席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假定各机构(详细来讲就是银行和其它企业)的自我利益决定了,它们是保护自己股东利益的最正确方面。1格林斯潘曾经是神话般的人物,他1987年8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并且史无前例的四次连任,历经四位总统。他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了“零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奇迹。美国媒体曾经毫不掩饰的声称:“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联储主席就行。由于格林

4、斯潘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力,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清算到他头上也不奇怪,那么格林斯潘错在何处?他的错误对今天的危机应当负多大的责任?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投机与扩张-华尔街形式的本质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效劳、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独立投行,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他们以少量资金投入,通过杠杆作用,对各种衍生证券进展炒作,以小博大,极短时间内实现牟取暴利。在这样的形式下,风险也随着一次次交易进展而累计、扩大,最终爆发出来。金融衍消费品主要的积极作用是“对冲投资损失,或者说躲避风险,但并不是消

5、除风险,只不过把一部分人的风险转移到另一部分人头上。比方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住房贷款,就面临着居民违约的风险;为了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将这些贷款合同卖给房地美、房利美和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银行当然不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者,它一方面将贷款处理成债务抵押债券dllateralizeddebtbligatin,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让债券持有者来分担房贷的风险;另一方面,投行创造出“信誉违约保险dsreditdefaultsap,让保险公司如aig等为这种次债提供担保。金融衍消费品的另一个作用是投机和套利,炒家除了会投机升跌,还会投机波幅。在1995年时,衍生金

6、融工具投机得到臭名远播。尼克李森,巴林银行的一名交易员,造成13亿美元的损失,导致这家有数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破产。“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誉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无法还贷的风险很高。随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次贷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美国房价下跌,使次贷购房者难以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来获得融资,这样,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还贷。于是,房贷机构商业银行形成了大量的次贷坏账;“两房、投资银行、全球各类投资者手中的大批次债由于失去偿付来源而大幅贬值,金融危机从此汹涌袭来。“把钱借给能还钱的人。是人类第一间银行大门柱上刻的唯一一句话。可是今天这些世界顶尖的银行家们竟集

7、体把钱借给低收入者,投资银行给把贷款做成债券并且给予很高的等级,保险公司甚至为这种债券担保,为什么?追逐利益固然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那么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规律解释:群体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个体容易丧失自我。于是人们相信:只要美国地位不变,全世界的人就都想去美国定居,美国的土地有限,那么房子价格总是要上升的,只要住房还在,我的贷款就不会收不回来。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高杠杆性。衍消费品的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argin),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资金只需满足根底资产价值的某个百分比。以雷曼兄弟为例,从2022年到2022年,雷曼炒作的资产负债表高达3000

8、亿美元,主要是通过购置住宅和商业房地产贷款证券作支撑的后盾。而同一期间,雷曼只增加了60亿美元的股本-相对3000亿,可说微乎其微。所以,雷曼的资产从极高位的24倍资本,增加到了更高位的31倍。反过来,假设投资总价值下降3%,那股东的权益便完全被销除一空。2二、新自由主义-格林斯潘回绝监管衍生金融市场既然认识到了衍生金融市场本身的高风险,以及银行家及投资精英可能利用专业知识和影响对其他投资者作出不当引导,那么首先想到遏制危机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市场监管。然而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从而埋下了危机的祸根。20世纪90年代,有些人声称

9、,衍生品市场已变得如此庞大,并且难以理解。为了金融系统的整体平安,他们要求联邦政府介入,加强衍生品监管。无论是会见政府官员、出席国会听证会,还是在听众云集的场合发表演讲,格林斯潘一直坚决反对限制衍生品交易。他希望这一问题由华尔街自行解决。3格林斯潘一方面信奉市场的力量,相信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行为是可靠的,因为他们都应该是自己机构利益的最正确代表;另一方面,他认为与个人私利相比,政府的干预会是“邪恶的。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因衍生品投资而陷入破产境地,引起一场金融风暴。但在格林斯潘施压下,美国国会仍然宣布冻结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6个月监管权利。格林斯潘对华尔街的信任并非毫无理由-经

10、济学根本假设之一就是“理性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知道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并且总是趋利避害。所以华尔街精英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把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然而,他低估了市场扩张的力量,一个人冒险固然不是明智之举,拉上其别人一起“摊北风险之后,人们的行为就要大胆得多。正是有投行的分析、金融创新作为支撑,商业银行才一再扩大次贷业务;而投行有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投资者作为客户,金融创新之举也越来越多。当经济不再增长,资金链断裂,自然是一损俱损。在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政策下,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高度自由最终导致金融风险爆发,对金融系

11、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政策导向的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从格林斯潘“认错来看,金融危机将促使人们重视金融监管,背离自由导向的市场原那么。自现代经济学产生的三百年间,西方国家一直强调自由市场的力量,以美国为代表的兴隆资本主义国家还曾频频指责其他国家比方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市场的优点非常明显,可以促进效率,而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扩张容易导致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例,这次金融危机也是。理论在现实面前总是虚弱的,尽管美国一再推销“让金融体系自己寻找平衡点的自由主义金融政策,但是自由

12、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斯堪的纳维亚银行业危机;美国房地产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和随后的金融危机;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ng-terapitalanageent)破产;“网络泡沫;以及如今的“次贷危机。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明显:让很多人变得格外富有,但害处也是明显的:危机频繁并且代价高昂。于是在金融危机面前,白宫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干预大旗:10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向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同时为银行新债提供担保;10月21日,美联储表示,将动用多至5400亿美元,用于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置短期债务,以扶持美国金融体系的一大关键支柱;推

13、行从陷于困境的金融企业买入问题资产的7000亿美元方案;4等等。美国政府这次市场干预的政策力度堪称历史之最,对我们也有重要启示。首先,市场自由是相对的,比信奉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国家在经济中的职责,那就是维持经济稳定,尤其注重行业监管的力度,预防危机的发生-多数人相信,假设美国政府重视金融市场的风险,对金融衍生品加以管制,那么次贷危机不会扩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第二,金融危机的关键是如何恢复信誉,政府注资私人银行最主要的作用不在于提供资金,而在于给出一个信号:政府将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元本位制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困扰乃至灾难的风险急剧增加,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乱的传递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