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食品安全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食品安全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食品安全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此话道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有两重内涵,一重是食品供给保障安全,即粮食安全,为宏观性食品安全概念;另一重是以保障人民个 体健康安全为内涵的食品安全,即食品质的安全,为微观性食品安全概念。长期以来,人 们往往把食品量的安全保障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忽视食品质的安全性。事实上,随着高 效的现代食品生产体系的建立,人们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食物短缺的困扰,食品质安全已经 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受到全球公众的关注。时下一般观念上公众理解的“食品安全”实际上 属于食品质安全范畴。建国以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日益多元化,使我国农产品生产 和供应能力实现了根本性跨越。

2、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上一派繁荣,品种齐全,价格稳定。 量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消费者又开始瞄准了质的目标,当然近来令人堪忧的食品质量卫 生和农产品污染问题也是人们追求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原因。如近两年来的“苏丹红”问 题,使苏丹红这一在普通人看来很陌生的致癌化学制剂,却为人所耳熟能详。 从辣椒制品,到“红心”鸭蛋,甚至到唇膏、口红,“身影”频频出现。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如今让人 谈食色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政治问题,已引 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十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2005年上半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9241亿元,同比增长25.68%,食品工业

3、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我 国有食品行业从业人员 20万余人,食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A上。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食 品安全治理,采取多项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 广泛地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国食品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猖獗势头得到遏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逐渐好转,与人民群众生活息 息相关的粮、油、蔬菜、肉、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大幅度改善, 国民患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 病得

4、到有效控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突发 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大度提高,公共卫生得到有效维护。食品行业中涌现出许多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一批采取定牌加工(OEM模式跨省合作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卫生标准 作为技术保障,在不断开拓市场的同时为我国食品安全打下了一定基础。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尚有很大 差距。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如在我国的食品产供销系统 中,存在着大量小规模生产、 大量食品经过多个操作环节和中间人、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足、食品暴露和污染及

5、掺假风险增加、农业现代化操作和食品生产等缺乏专门技术和知识、控 制食品安全的基本设施和资源不足等问题。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诚信意识不强,食品消费水平偏低、消费安全意识较差;食品生产新原料、新技术的应用带来新挑战;社 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存在一些误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零风险, 实际上,食品安全不可能是零风险,只能被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有关部门过于重视化学性 污染,而忽视生物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消费者和一些监管部门还笼统地把假冒伪劣 与食品安全划等号,忽视了问题企业和产品在本行业和同类产品中的比例、忽视了不合格 指标的安全学价值和意义,

6、还经常片面地认为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就是致癌食品、不合格 食品就是有毒食品。当前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食源性病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 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及 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 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

7、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 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 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 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食品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 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像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 等。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 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 结合部无证无照

8、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 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 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 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食品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 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 不断出现,造成直接

9、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 视和研究的问题。.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 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胺、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 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 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

10、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 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 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 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 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 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 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 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

11、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 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 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加强食品安全,首要任务是国家要强化食品立法和监管,以确保食品消费安全,使消 费者远离不安全、不卫生和假冒的食品;而对消费者来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市 场所供应的食品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保障食品安全要加强“环节管理”。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将重点确定在食品的加工环节,其理念是:只要抓好食品加工这 一关键环节,食品安全就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人 们逐步认识到,食品生

12、产经营包括种植、养殖、采集、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 消费等诸多环节,其中任何环节存在缺陷,都可能导致整个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崩溃。仅 在最后阶段对食品采用检验和拒绝的手段,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保障。为此,保障食 品安全必须“从农场到餐桌”全程控制。采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预防措施,属于食品 安全“环节管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相关监 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依法进 行监管。具体包括:开展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预警预测工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大 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13、 ;在生产加工环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实施良好生产规范( GMP和食品安全预防性管理体系(HACCP ;在流通环节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 加强食品追踪监测和对食源性疾患的控制;在消费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实施餐饮业等有关规范,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依法严查食品安全大案要案(食品安 全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要求健全三大保障体系。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落实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食品安全控制三大体系建设:一 是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构建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二是建立统一高效的检验监测信息通 报体系,三是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三大保障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的政策、

14、法律、标准、 规划、计划、评估、评价、监测、检测、信息、信用、监察等内容。(1)食品法规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定高度的健康保护水平;包括明确的定义, 以增加可靠性和法律安全性;建立在高水平、公开透明、独立的科学建议之上,这些建议 应来自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过程;应包括在发现对健康的风险已超过可接受 的水平时以及在无法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的情况下,采用预防性手段和采取临时性措施的 规定;应包括消费者有权获得准确和足够信息的规定;应明确跟踪食品的方法以及在出现 问题的情况下召回这些食品的规定;应明确地规定属于生产者和加工者承担的有关食品安 全及质量的主要责任;应包括保证投入到市场的食品是

15、绝对安全并准确标识的义务;还应 承认国家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义务;该法规应确保在制定食品法律 过程中的公开性并可提供相关信息。除了立法之外,政府还必须修订食品相关标准。(2)建立检验监测信息通报体系是食品法律的管理及实施所必需的。实验室是食品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的食品体系极为复杂,必须加大实 验室能力建设力度,并建立食品安全参比实验室,以便进行复杂的参考分析;要对食品检 验人员进行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培训。食品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信息包括发病率年度变化趋势、易感人群体确定、有害食 品鉴定、食源性疾病源的确定与追踪、疾病爆发和食品污染物预警信息等,可将食源性疾 病的信息与食品监测数据联系起来,从而可以正确地制定基于风险的食品控制策略。从2000年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