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紫藤萝瀑布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学习并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和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学习重点:理解内容和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一、导入示标,了解作者、作品(5分钟) 自学指导一: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识记加黑部分文字。比一比谁记得快、准、多! 宗璞,女作家,出生在二十年代,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
2、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野葫芦引是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她的这些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 写作背景:在1982年的十多年前,正是“文革”时期,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一大株紫藤萝被革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而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
3、,本文写作的时候,又正值宗璞惟一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这残酷的事实让她心如刀割。课文中虽只是含蓄地一笔带过“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但“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它带走了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自学检测一: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作品有短篇小说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30分钟) 自学指导二:听朗读,正字音,悟感情(10分钟) 1.认真听老师范读,用红笔给生字、新词注音,
4、并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2.美读展示赛。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识记课文注释字词,完成自学检测二。 自学检测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说一说划线词语的意思。 宗p()迸溅()忍俊不禁()伫立() 挑逗()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lngdng()酒ning()一穗()花沉淀() 自学指导三:研讨课文(20分钟) 请速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在课本上勾画相关句子。 1.开头作者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们可以推断她好象在散步,泛读全文,推测一下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散步的,你的理由是什么?(从书中找答案) _ 2.作者在痛
5、苦徘徊的时候遇到了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在立足观赏之后,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从书中找答案)从结尾中的哪个动作可以看出她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_ 3.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从书中找答案)为什么会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_ 4.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怎么理解的? _ 三、课堂小结(1分钟) 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
6、业中去。 四、当堂训练(3分钟) 本文的作者是_。作者由于_悲痛郁闷,在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时,心中多日的悲痛焦虑化为_,感悟到_。文章突出描写了花的,赞美了。 五、作业布置(1分钟) 1.准确书写本课生字词;2.熟读课文,预习质疑。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宗璞) 花形犹如瀑布花色热烈沉静花香朦胧长久 心情:悲痛焦虑-欣喜快乐 感悟:生命永恒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第二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深刻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7、。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学习难点:深刻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示标(5分钟) 二、课文内容研讨(15分钟) 自学指导一: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点拨)从三个方面写。 _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_ 3.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_ 4.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5.“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
8、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_ 三、写景赏析(10分钟) 体会文章写景的好处,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二: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的精美语句,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各举一例)用笔在文中划出句子,批注。 (1)。 (2)。 (3)。 讨论并归纳: 从语言的欣赏中,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如何把景物描写的如此形象生动的? _ 四、拓展延伸(3分钟)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_ 五、课堂小结(1分钟) 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9、。“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六、当堂训练(5分钟) 花的世界充满了做人的哲理。不光花如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无不给人以启示。让我们用一生去读自然这本书,让我们终生做大自然的朋友。因为,只有关注自然,才能思考人生;只有思考人生,才会关注自然。 请说说这些花分别都象征着什么?谈谈你由花对人生的感悟。 菊:梅: 牡丹
10、:松树: 七、作业布置(1分钟) 完成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闹(叙事) 花色热烈沉静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议论) 花香朦胧长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抒情) 生命永恒托物言志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第一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一颗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线索。 学习难点:了解一颗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示标(3分钟) 推开记忆的门,前尘往事一幕幕
11、似幻似真有些人、有些事,原以为我们早已经忘记,然而蓦然回首时却不经意地发现,原来他们并不真的随风而去,而是一直深藏在我们的心底,守护着我们的回忆。譬如今天,我们要读到的故事我的小桃树。 二、初读,读清读准课文(10分钟) 自学指导一:阅读作者相关信息,识记划线部分。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另写散文。它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怀念狼已问世。他曾获全国
12、文学奖三次。 自学指导二: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辨析字形。 自学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 矜持()孱头()伫窗()恍然()忏悔() 猥琐()()赤裸()马嵬坡() 淅淅沥沥()() 三、整体感知课文(6分钟) 自学指导三: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_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小桃树的经历的? _ 自学检测二:提问回答问题,全班明确。 四、感受“小桃树”的形象(18分钟) 自学指导四:请同学们速读、跳读课文,将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边读边体会。 1.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
13、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_ 2.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 _ 3.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呢? _ 4.小桃树的经历给你什么启发? _ 自学检测三:师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2分钟) 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长得委屈无人欣赏孤独寂寞历经磨难顽强不屈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完成本课作业纸 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长得委屈无人欣赏孤独寂寞历经磨难顽强不屈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第二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寄寓的深刻含义。 2.了解作者
14、追求认识美好理想的愿望和信心,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学习重点: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寄寓的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追求认识美好理想的愿望和信心,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学习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示标(5分钟) 二、走进“我”的内心(8分钟) 自学指导一:同学们,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想象,认识了我的小桃树。在最后一段作者说“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谢你呢?”“我”为什么要感谢小桃树呢?请同学们联系上文认真思考,将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 自学检测一:师生交流。 明确小结:当我看到一朵朵桃花随着风雨飘落时,我仿佛看见自己的梦,
15、可是看到还有一个花骨朵,作者仿佛看到了希望。 三、梳理“我”的经历(10分钟) 自学指导二:可这还不够啊!倘若此时的“我”一帆风顺甚至春风得意,“我”又怎会在意这桃花的飘零?这孤独的花骨朵?再联系前文,看看作者又是一番怎样的境况? 自学检测二:师生交流。A、联系上文,说说句子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 (1)走出了山,来到城里,便在没法去想了。 过渡:我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结果又如何? _ (2)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_ 自学指导三:思考:第6、7段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_ 自学检测三:师生交流,明确。 提示:作者少年
16、时代努力奋斗,胸怀大志,很像“一个春天长上二尺来高”的小桃树,充满向上的朝气,小桃树就是自己的化身。 四、思考“奶奶”在文中的作用(10分钟) 自学指导四:思考并讨论 1.除了“我”和“小桃树”,课文还写了谁? _ 2.“奶奶”和小桃树又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 _ 自学检测四:师生交流。 五、解决学生疑问(2分钟) 自学指导五: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小组内交流后总结提问,然后我们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1分钟) 同学们,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一个黄昏坐在窗前看他的小桃树的情景,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中间采
17、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的人生经历。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他寄情于物,表达了自己要不屈不挠,执著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情感。 七、当堂训练(3分钟)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它是我们心田上绽放的花朵,有了梦想,便有了一个信念,一份追求。面对这棵小桃树,你又有怎样的感悟呢?将你的感悟大声说出来。 八、作业布置(1分钟)完成本课练习册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抑)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扬) 坚强不屈、
18、勇于和困难作斗争托物言志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 2.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学习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走近作者作品(5分钟) 自学指导一:自读课本注释及查阅相关资料,识记作者常识。 自学检测一:普希金(17991837)是(国籍)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
19、斯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自学指导二:阅读本诗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美读诗歌(10分钟) 自学指导三: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小组赛读。 3.个人展示读。 4.齐读
20、。 三、深读悟诗(18分钟) 自学指导四:思考问题: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_ 2.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 _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 _ 4.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_ 5.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_ _ 6.诗中没写出“被生活欺骗”的具体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哪些是属于
21、“被生活欺骗”的事?请列举出一两件具体的事例。 7.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_ 四、拓展延伸(3分钟)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同学们,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外国诗歌,但是阐释的哲理值得每个人深思,当我们遭遇人生的低谷时,一定要学会乐观积极、坚强勇敢的面对,要坚信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六、当堂训练(2分钟) 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 假如,不要,不要!需要。相信吧,。 七、作业布置(1分钟) 背诵这首诗并搜集普希金的诗集阅读。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
22、希金 假如被生活欺骗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不要忧郁 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象征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第二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未选择的路这首诗。 2.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3.学习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学习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学习难点:学习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了解作者和作品(5分钟) 自学指导一:查阅资料,比比谁知道的多。 自学检测一:弗罗斯特(18741963),国诗人。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
23、,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诗人”。 二、美读诗歌(10分钟) 自学指导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小组赛读。 3.个人展示读。 4.齐读。 三、深读悟诗(15分钟) 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路”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
24、走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的。 自学指导三:思考: 1.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象征) _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_ 3.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_ 4.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 四、课堂小结(1分钟) 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
25、,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 五、当堂训练(8分钟) 背诵这两首诗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完成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路人生之路(象征)慎重选择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3.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初步培养学
26、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自学指导一:阅读作者及作品常识,帮助理解诗意。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
27、风。有陈伯玉集。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 二、美读诗歌(10分钟) 自学指导二:朗读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
28、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 a.出声朗读,读准字音。 b.细读,校准节奏。 c.精读,悟出重音。 d.品读,读出声调。 e.诵读,定准基调。 自学检测一:给下列汉字注音并解释其义。 怆()涕() 三、研讨诗歌(15分钟) 自学指导三:读诗并思考: 1.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 _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与“来者”应该是哪一类人?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3.揣摩一下作者“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 _ 4.读完这首诗,你有何感受? _ 四、课堂小结(1分钟)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
29、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五、当堂检测(8分钟) 1.背诵本诗。 2.给诗句划分停顿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六、作业布置(1分钟) 背诵并默写本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生不逢时 不见:时间无限孤寂怀才不遇 后 怆然涕下 天壮志难酬 悠悠:空间无穷悲凉孤老一生 地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第二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学习重点: 1.感受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学习难点
30、:诗中哲理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3分钟)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自学指导一:阅读作者及作品常识,识记划线部分。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1、) 三、美读诗歌(10分钟) 自学指导二:1.朗读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 a.出声朗读,读准字音。 b.细读,校准节奏。 c.精读,悟出重音。 d.品读,读出声调。 e.诵读,定准基调。 2.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四、赏析诗文(15分钟) 自学指导三:1.下面同学
32、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2.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自学指导四: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自学指导五: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3.品读课文,理
33、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自学指导六: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自学指导七: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是因为。”格式说一说。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希望同学们也像杜甫一样,有壮志凌云的豪迈、乐观精神。 六、当堂检测(5分钟) 背诵并默写本诗。 七、作业布置(1分钟) 课后再读杜甫其它诗文,喜欢的背诵。 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远望青未了广阔 近望神秀
34、高大 凝望豪迈 愿望勇攀高峰,俯视万物 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第三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把握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难点: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自学指导一:阅读并识记作者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晚号半山,世称
35、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被列宁誉为“1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做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二、美读诗文(10分钟) 自学指导二:1.朗读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
36、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 a.出声朗读,读准字音。 b.细读,校准节奏。 c.精读,悟出重音。 d.品读,读出声调。 e.诵读,定准基调。 三、赏析诗文(10分钟) 自学指导三:1.自读诗文,结合注释说说全诗写了什么。 2.重点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学检测: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8分钟)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相同之处: 1.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
37、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 2.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 3.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 4.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 5.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 五、课堂小结(1分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和杜甫那豪迈的气势在这两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也希望
38、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六、当堂检测(5分钟) 1.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是: 2.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法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是: 4.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5.王之涣登黄鹤楼一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飞来峰中与之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6.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七、作业布置(1分钟) 背诵并默写诗歌,积累赏析名句。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借景抒情高瞻远曙,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学习
39、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第四课时 设计者:张苏万审核:编号: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学习重点: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难点: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自学指导一:阅读作者及作品常识,识记划线部分。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
40、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写作背景: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二、美读诗歌(10分钟) 自
41、学指导二:朗读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 a.出声朗读,读准字音。 b.细读,校准节奏。 c.精读,悟出重音。 d.品读,读出声调。 e.诵读,定准基调。 三、赏析诗歌(10分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语出游山西村。山西村到底是怎样一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呢?现在我们一同走进山西村。 自学指导三: 1
42、.说出诗的大意。 2.赏析诗每一联的意思。 参考: 首联:“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描述其画面。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今后怎么样呢?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
43、真挚情感。 四、比较阅读(10分钟) 自学指导四:读过故人庄并和本诗作异同比较。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提示: 比较两者在写法和趣味上的异同: 1.描写的内容:_ 2.叙述的顺序:_ 3.结尾的方式:_ 4.表达的志趣:_ 五、课堂小结(1分钟)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雷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的无奈,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只都市侯鸟都重返田园,但请我们在心底常常忆起“农家、山水、腊酒、春社、鸡豚、桑麻、重阳”,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游山西村、过故人庄,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六、当堂训练(3分钟) 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诗人,现存诗多首。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 七、作业布置(1分钟)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材的所见所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培优试卷测试题(答案)(译林版版)
- 译林版中考英语单项选择试题及答案
- 深圳龙城街道五联崇和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册压轴题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 【语文】北京市西中街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土建施工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网络安全培训项目评估及答案
- 2025编外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经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工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
- 安全标识教学课件图片
- 钢筋班组安全技术交底
- 渣土运输日常管理制度
- 【课件】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3课时+反比例关系)+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JG/T 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贴牌委托协议书
- 百万英镑课件
- 村级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透析导管患者的护理查房
- 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 2025年劳动合同管理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