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_第1页
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_第2页
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_第3页
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_第4页
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 阎步克:帝制中国如何整合社会2011年06月30日 14:44阎步克核心提示:凤凰网推出建党九十周年专题筹划组织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胜利。要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组织模式,我们也试图了解中国传统的组织模式,以找寻二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就此,凤凰网独家书面对话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阎步克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是一个更为行政化的社会,有效整合社会的主干机制是官僚组织、国家法律和官吏队伍。阎步克同时认为帝制中国基层社会的行政化程度是比拟高的,官僚机构可以通过衙役等承当行政事务的人员对农村实行控制,衙役等构成了官僚政府大树的根须。因此,仅仅从品官数量来

2、推断政府控制力不够,进而推断基层自治的看法是很片面的。上层官僚如何实现对下层的整合?阎步克认为首先统治集团在相当程度上向社会开放,官吏不断吐故纳新,底层的态度与意愿也得以带入上层,就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整合机制。而忠孝一体的孔子学说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君主与民众心态,降低或减少了统治者可能的暴虐,增加了民众的亲和与服从,认可了国家干预私人生活的合理性,成为整合社会的观念根底。对话嘉宾:阎步克,历史学博士,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和品位与职位:汉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等,译著官僚制和帝国的政治体系。对话主持:周东旭中

3、国传统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凤凰网: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特点是什么?阎步克:帝制两千年间,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这是一个更为行政化的社会这是与其他各个传统社会比拟而言的。当然也可以使用当下的流行语,叫官本位社会。不过官本位有负面贬义,而行政化社会的概念比拟地中性化,不涉及积极、消极或进步、落后之类的价值判断。近代西方人来到中国时,他们的最大观感,就是这个国度是由皇帝与一群官吏来统治的;这里缺乏独立强大的中间阶级。乾隆时来华的马嘎尔尼使团职员巴罗看到: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独立的观念,在自己的国度里举足轻重;它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实际上,中国只有

4、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中世纪的法国,贵族如公爵、伯爵们的领地未必比国王的领地小,甚至可能更大。领主们在领地拥有重大权力,如铸钱、司法、收税和征兵。贵族这种力量,是抗衡君主集权的一种分力。如培根所说:一个完全没有贵族的君主国总是一个纯粹而极端的专制国:土耳其是也。因为贵族是调剂君权的,贵族把人民底眼光引开,使其多少离开皇室。又如欧洲的教会组织,也是一支分力。中国皇帝的集权行政统治,被称为专制主义,这令人联想到恐惧、暴政与缺乏自由等等景象。但如果不是与近代制相比,而是与其他传统社会相比,则问题不宜被简单化。大型的君主专制政权,通常都存在着兴旺的官僚组织;而大型官僚组织的演生,一般以较大程度的社会分化

5、和自由流动资源(这是艾森斯塔得的概念)的普遍出现为条件。这往往是一个经济、文化已颇兴旺,因而更分化、更富流动性的社会,在其之中,民众得以超越了凝固的传统秩序,而拥有了在较具原生性的社会组织中不曾有过的较多自由,其生活也因而更为丰富多彩,尽管集权官僚体制在努力把民众生活纳入行政控制。汉帝国就是如此。我们很难说,汉代农民比周代的井田农民更不自由,或比欧洲贵族领地上的农奴更不自由,有更多的恐惧。要先有自由滋生出来,然后才能谈压制。帝制中国一方面是一个非常富于活力的社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组织与活动,如诗文社、私学、教团、商团、慈善事业,及传统的宗族及帮会等;一方面统治者力图把它们纳入监管、加以驯化,或

6、令其处于无害的状态。两方面的综合,才是观察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秩序的较好视角。像民办书院的官方化,佛道二教的官方化,政府意志对乡约村规的渗透等等,都是极有意义的现象。帝制中国是一种全能性控制凤凰网:中国传统官僚组织对社会的整体控制能力如何?官府如何用极少的官员实现对社会的整体控制?阎步克:对传统官僚组织的社会控制,向来存在着各种异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品官编者注:古代有品级的官员的数量太少。他们通常只有几万人。费正清曾说,有官衔、有资格代表皇帝的官员,至多不会超过三四万人,而其所治理的,却是一个约有2亿、在19世纪中叶可能超过4亿人口的国家。所以就有了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中国的国家权力只能到一级,县

7、以下是自治,乡绅自治或宗族自治,等等。这个问题,我想应采用比拟的眼光,并从政治现实、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几个层面分别观察,而它们往往被混淆起来了。从官数来说品官数量很少,但品官只是帝国官僚体制的一个核心层次,非其全貌。假设把所有承当公务者全算上,你视野中的这个组织可能会膨胀几十倍以上。汉代佐史以上的正编官吏约十二三万,与近6千万的人口相比,官民比约500:1。但研究显示,其时地方官府中的增编、编外之吏,可能到达员吏的数倍。还有很多平民承当着吏役,有全职的,也有一年服役假设干个月的。所以蜀国灭亡时的编民有94万,军人有10多万,而吏竟多达4万,吏民比竟然如此之大。村民被选为邻里党之长的那局部人,事

8、实上是构成了官僚政府大树的根须。据王雪华博士估算,清朝仅仅州县吏胥就有130万;据周保明博士估算,清朝有近200万差役。假设把粮快、捕快、壮班、禁卒之类,以及幕友、长随、里甲什么的都计算在,为帝国承当行政事务者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赘言之,仅仅从品官数量来推断政府控制力不够,进而推断基层自治,这种看法是很片面。从政治现实说,国家法律与基层控制经常松弛败坏,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份和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样的年份与地方时时而有。但是,帝国的制度的设计及其意图,仍是不容旁置、必须纳入考虑的。假设从制度设计看,中国皇帝所欲实施的,仍是一种全能性控制。汉代的乡里什伍,北朝的邻里党组织,历史后期的里甲或保甲及

9、团练之类,都在控制手段之列。唐人暮投石壕宿,有吏夜捉人、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之说,显示了官吏在乡村的支配与强势。汉律制止民众无故群饮,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北均田令,规定,受田农民必须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甚至对民众衣服下摆的距地尺寸,王朝也有法律规定,朱元璋定制,庶人衣长去地五寸。这类制度会使很多人处于状态,往往是一纸空文,不过它们居然被制订出来,那仍不是偶然的,依然表达了控制干预的强烈欲望。另一个层面是政治理念。当然不能直接拿学者的阐述当政治现实,但那些阐述是从特定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这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的一局部。法家是主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的,毋庸赘述。儒家的仁政申说,给人以宽

10、松和谐之感;但假设看儒家礼书中的等级礼制,却也是无所不包的。汉初贾谊强调,礼的作用就是等上下而差贵贱,等级高低有异,则吃的、穿的、戴的、用的全都不同。这仍是一个总体化的社会设计。礼被认为出自圣人,并要由圣人来贯彻。圣人在现实中只能是统治者。儒家依然期望,借助国家的行政力量安排社会生活。晖先生指出,家族与宗族并不能提供有效的乡村自治资源,乡村也并不处于无政府状态。他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概括为大共同体本位,我认为这个概念比乡村自治更贴切。从制度上说,传统农村是一个编户齐民的社会;虽然官吏的管理经常失效,但不等于制度上允许自治。事实上,假设干论者也只能说到实际上是自治的,而无力从体制上予以证明。从比

11、拟的眼光看,比照各个传统社会,帝制中国基层社会的行政化程度,应该说是比拟高的,而不是相反。整合社会的观念根底:忠孝一体的孔子学说凤凰网:上层官僚与下层民众之间如何实现有效整合?阎步克:如果说整合的意思就是一体化,共同维系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秩序。则有效整合的主干机制,仍是官僚组织、国家法律和官吏队伍,由此维持着海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局面,当然这还要以共同文化为根底。中国传统社会等级森严社会,但与那些身份凝固的等级社会如种姓社会或贵族社会很不一样,它展示了强烈的流动性,具有功绩制性质,用古语说就是选贤任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可能的。汉代察举制下,可能存在25的寒人被举者。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

12、制,是帝制中后期最重要的流动通道。唐代科举及第者中约有1/4的寒素士人,宋代官员约有半数出自寒族或非官员家族,。明清进士中三代无任何功名者约占30。嘉庆至光绪的632名总督巡抚中,只有约6无学历,拥有进士学历的约56。这种社会流动规模,已与现代社会约略可比了。英国人麦高温看到:在中国,财富与荣誉的获得并不限于*一个特定的阶级,任何身份、地位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书生。统治集团在相当程度上向社会开放,官吏不断吐故纳新,底层的态度与意愿也得以带入上层。这就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整合机制。传统中国的等级是行政化的,由品阶勋爵构成,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行政性的,也是社会性的。在汉代,因军功及赐民爵而获得了二十等爵

13、号者,可能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所以西岛定生强调,汉代二十等爵其实是一种身份体制。北朝向老人赐以郡守、县令和将军头衔。有人推测,唐玄宗拥有勋官之号的免课壮丁约占35,也有人推测,其时的七八百万课税壮丁中,有勋官的免课壮丁达150万。在清中后期,获得功名者在一百万以上,曾投身科举的士子数量更是多得多了。朝廷还通过授予各种名位,如举孝悌,旌表,赐谥,赐品衔等,对民众中德行优异或奉献突出者进展表彰。官方名位的感召力,发挥着凝聚社会的重要功能。兴旺的古文明,自初就孕育出了一个士阶层,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是对传统社会构造的一个经典表述。士处于官民之间,文化雄厚且数量巨大。对绅士阶层的中介功能,已经有非常

14、之多的研究。士所承载的高雅文化构成了士大夫官僚群体认同的纽带,其向通俗文化的渗透又构成了联系民众的纽带;贯穿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则是儒家的忠孝节义之说。比方你去看话本戏曲之类,其宗旨大抵不离忠孝节义。所以假设干作家感慨说,中国民众以士大夫的思想为思想,社会底层的人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有统计认为,清代男性的识字率约在30-45,或说清代至少有10的人口能读会写,而他们的启蒙是由士人承当的,其启蒙读物是由士人编写的。即便说中国皇帝是专制主义的,那也应特别说明,它尤其还是儒家式、父家长式专制主义的,因而是温情脉脉的。儒家寻求的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民如子,而民众事君如父,忠与孝是一体化的。这就

15、具有浓厚的父家长主义色彩。皇帝、官僚既拥有父权、又应施予父爱。民众对统治者既畏之如雷霆,又爱之如父母。君臣关系变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关系,同时臣民又有权利要求父爱,并以此来区分贤君与暴君。外部观察者如孟德斯鸠看到,中华帝国是以治家的思想为根底的;黑格尔看到,中国国家本质上是家长制的,它由一个父亲所统治,马克思说,中国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每一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看做是这种父权的代表。何天爵指出,西方人往往简单地为帝制中国贴上专制的标签就不深究了,然而那是很不够的,可以确定无疑地说,这一体制下的权力构成形式一定存在*种有价值的东西,*些能够吸引和呼唤人类良好天性的东西,这就

16、是皇帝的父家长身份。两千年来,忠孝一体的孔子学说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君主与民众心态,降低或减少了统治者可能的暴虐,增加了民众的亲和与服从,认可了国家干预私人生活的合理性,进而成为整合社会的观念根底。顺便说,在西方古代,亚里士多德认为家长制与君主制息息相通。14世纪的意大利文人佩脱拉克所向往的君主,既拥有无限权力,又是一位臣民的父亲,爱人民如同儿女。十七八世纪坦普尔、费尔默、波埃、布丹等,都认为君权来自父权,为子民提供父亲式的保护。不过到了西方近代,情况就变了,家长主义开场遭遇严厉谴责。康德这样申说:如果一个政府建立的原则是对人民的仁慈,像父亲对他的孩子一样,换句话说,如果它是家长主义式的政府,这样的一个政府,是能被人想象出来的最坏的政府。按,法律意义上的家长主义,意指出于善意动机,为增进当事人的福利或使其免于伤害,不顾其自愿与否,而以法律限制其选择自由。康德是基于维护个体自由而拒绝父家长式政府的。这也是近代西哲的一般态度。密尔曾反复强调:一个人自己规划其存在的方式总是最好的,不是因为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