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含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含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含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含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含答案)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06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瓷器中,元青花仿佛神一般的存在。元朝时,宋人以素为美的审美标准被彻底 。蒙古民族马背上“蓝天白云”的审美导向,开启了东方古陶瓷 的新篇章。北方的大量民间艺人和汉族书画家,由于战乱 云集到战事相对平静的后方景德镇。这些书生,发现了一种叫苏麻离青的东西,有着忧郁的青中带紫,天然地适合书写自己的情绪。时间长了,导致他们挤在狭窄的山水里,更多向外突破的力量被自然蓄积。走出昨天的书斋,青花画师们眼前的山水豁然开朗了湛蓝的松烟呈

2、显,艳丽浓烈;天青的釉色凝结,清新淡雅。釉彩向釉下凹去,深入胎骨,肌肤一样凹凸不平,状如起伏的情绪。画师们以“苏麻离青”,或叙英雄故事,或抒人生百味,为中国瓷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元青花也以其独特的幽蓝神采_了世界。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颠覆 美不胜收 不期而遇 惊异B.推翻 大放异彩 不期而遇 惊艳C.推翻 美不胜收 不约而同 惊异D.颠覆 大放异彩 不约而同 惊艳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们挤在狭窄的山水里,时间长了,更多向外突破的力量被自然蓄积。B.他们挤在狭窄的山水里,时间长了,自然蓄积了更多向外

3、突破的力量。C.时间长了,他们挤在狭窄的山水里,更多向外突破的力量被自然蓄积。D.时间长了,导致他们挤在狭窄的山水里,自然蓄积了更多向外突破的力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排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病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4、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4.下列对红楼梦中与上文相关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探春遣侍女给贾宝玉送去的花笺中的内容,主要目的是邀请宝玉参加文学结社。B.众人商议,诗社的名字叫海棠诗社,探春因为自己是发起人,自荐担任诗社的社长。C.诗社众人多借其地名或喜好等起了别号,林黛玉因居住地和性格被叫作“潇湘妃子”。D.在这次赛诗中,宝钗的诗歌含蓄浑厚,评为第一;黛玉的诗歌风流别致,列为第二。5.请你将画线部分改一下,以探春的身

5、份将这份邀请写成白话文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要求:体现媒体特点,语言生动,连贯得体;不必完全拘泥原文,保留主要意思即可:80字左右。(6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中年唐郑谷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郑谷,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三年考中进士,长期在京城做官。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两个叠词分别描绘“云”和“天”,表现了西北春天辽阔暗淡的特征。B对花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笔墨经济而含蓄,烘托了诗人复杂的心境。C“苔色”和“雨声”一静一动

6、,“寻”和“忆”一行一思,体现诗人心事重重。D虽然年老体衰,人生迟暮,好在还可以研究作诗的技巧,这让诗人备感欣喜。7、这首诗抒发了人到中年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但是仍达不到“至人”的最高境界,因为“ , ”。(2)建筑旧迹见证历史兴衰,阿房宫赋中“ ”一句表达了对宫殿被焚的惋惜;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一句描绘出昔盛今衰的落差。(3)“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老马冯子豪陈旧的马棚

7、里,圈着匹老马。那马已不像马,像一堆支起的骨头,只有那双浊眼一轮间,我们才能确定它是个活物。马棚外,站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他叫老王,是马的主人。他两眼瞅着老马,木呆着,手里的烟袋快要熄灭,半死不活地冒着细烟,但仍含在嘴里。过了良久,他把马从棚里放出,解去了笼头,还了它自由。老马出生在20世纪七十年代,接生人就是老王,当时老王是队里的饲养员。老马刚出生,生它的母马就死了,没奶的小马驹是很难成活的,老王见小马可怜,便主动地接受了养活它的责任。那个年代,生活相当困难,老王买了只奶羊,挤羊奶喂小马。人人都说小马不能成活,就连老王自己也不相信小马能活,然而,它居然活了。七八个月后,居然出落成了一匹像

8、样的公马:浑身枣红,白鼻梁、白眉、白蹄、白尾巴梢。村里人有说它是桃花马,是樊梨花的坐骑,也有说它是赤兔马,是关云长的坐骑。唯独老王叫它老马。老王说:“人喊我老王,我喊它老马,怪有趣的。”老马性子刚烈,人们很难接近它。刚学拉车时,它十二分不愿意,凭借着力气,它独自拉着大车跑了几里地,最后挣脱了缰绳,把老王从车上掀了下来。跑了一里地,它回头见老王摔倒,又跑了回来,嘴衔着老王的衣领,把老王拉了起来。最后乖乖地跟老王回家,把老王感动得直擦眼泪。老王说:“这马生错了时,要搁三国时代,它必是关云长的坐骑,一定能建功立业,留下美名。”在老王的调教下,老马的活样样出色,是万里挑一的好马,就是性子烈,难使唤,一

9、点不好,它就发脾气,把车踢得咣咣响。生产队把它交给了老王,老王是个老光棍,一生没有啥爱好,就喜欢马,尤其喜欢烈马,所以老马正合他的口味。在老王的呵护下,老马越发漂亮,枣红色的毛油光可鉴,白鼻梁、白眉、白蹄、白尾巴梢,鲜亮耀眼,笼头上配上铃铛,装饰着红缨,鞍、韂、镯、环样样讲究,跑起来就像一团火,架在一朵白云上。一个黄昏,老王家里有急事,从外地赶着回家,因为天黑,路还很远,老王心里特别着急。车催得紧,老马很理解主人的心情,跑得特别快。跑着跑着,老马突然停了下来,任凭老王吆喝,它屁股往后撒,四腿撑开,紧紧地把拉梢的两匹马往后拽,急得两个伙伴“咴咴”长啸。老王急了,心想:“老马呀老马,你今天是怎么了

10、,存心跟我捣蛋!别怪我不客气了。”老王真的气了,他双手攥鞭,用力甩去,只听“啪”一声,正打在老马的耳根处,老马仍不动,拉梢的两马前蹄跃起,但车丝毫不能前进。老王觉得奇怪,平常老马不是这样的,今天怎么啦?莫非前面有问题 想到这儿,老王跳下车,往前看去,噢,他明白了,路中间躺着个熟睡的孩子,距车不到两米了。老王赶快叫醒孩子,跳上车,老马飞快地跑了。卸车后,老王像往常一样,让老马打个滚,用扫帚给它打扫卫生,发现老马耳根下面,有一道血印。老王心里酸酸的,把老马的头紧紧地贴在脸上,双手紧搂,眼泪夺眶而出。当晚,老王没有吃饭。由于机构的变动,生产队决定卖掉老马。老王说啥也不愿意,甚至于要同队长拼命。但生产

11、队还是在老王外出的时候,把老马卖了。老马被牵走的时候,不时地发脾气,前踢后扒,无人靠近。最后,买马的人把老马骗进马厩,捆了,放在车上拉走了。老王回来后,听说老马被卖了,忧郁起来,他常常一个人面对天花板,一天不说一句话,有时跑到马厩里转悠。队长说老马被卖到了涡阳,他赶了过去,可是不巧,涡阳人说老马不听使唤,又把它卖到了徐州,他又赶到了徐州,可是没找到。时间一天天过去,老王也一天老似一天,他到处打听,可就是没有老马的消息。渐渐地老王从寂寞与思念中解脱出来。八年后,生产队施行了责任田,老王有了钱。有一天,他到徐州卖粮,那天人很多,队排得很长,老王来得晚,只好在最后头。他看着漫长的队伍,心里有些急。这

12、时,他觉得背后有人扯他,他本能地用手向后挠了一下,觉得毛茸茸的。他吓了一跳,急忙回头,蓦然间,一个熟悉的名字在他心里腾起:“老马!”他急忙退出队伍,仔细打量着这匹憔悴的马:虽然浑身脏兮兮的,但枣红毛,白鼻梁、白眉、白蹄、白尾巴梢,仍依稀可见。“不错,是老马。”老王有些激动,双眼湿润润的,他急忙找到马的主人,把它买了回来。但老马确实老了,它骨瘦如柴,浑浊的双眼,泪迹斑斑,就像一个病危的老人。夕阳在天边勾画着,映在老马的身上。老王跟在老马的身后,烟袋锅彻底熄灭了,老王没有再次点燃。老马走走停停,不时地回头看它的主人,浊眼里似乎流出了泪水,终于老马倒下了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13、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对老马的外貌描写、对老王的神态描写,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自然引出下文老王与老马的故事。B.小说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如“跑起来就像一团火,架在一朵白云上”“泪迹斑斑,就像一个病危的老人”。C.“老马被牵走的时候,不时地发脾气,前踢后扒”,这说明老王调教有方,老马很通人性,奋力反抗不想被卖。D.小说情节生活化,虽不是在讲述波澜壮阔的故事,但也写得跌宕起伏,情节节奏相合,浑然天成,引人入胜。2.小说第段老王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6分)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文本一:西域诸

14、胡多至张掖交市,帝使吏部侍郎裴矩掌之。矩知帝好远略,撰西域图记三卷,合四十四国,入朝奏之。且云:“以国家威德,将士骁雄,泛汜而越昆仑,易如反掌。但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壅遏,故朝贡不通。今并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若服而抚之,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帝大悦,赐帛五百段,日引矩于御坐,亲问西域事。矩盛言:“胡中多诸珍宝,吐谷浑易可并吞。”帝于是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以矩为黄门侍郎,复使至张掖,引致诸胡,啖之以利,劝令入朝。裴矩闻西突厥处罗可汗思其母,请遣使招怀之。三月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巡长城。(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文本二:突厥

15、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西突厥种落散在伊吾,诏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于碛口贮粮,来者赈给,使者招慰,相望于道。大亮上言:“伊吾之地率皆沙碛其人或自立君长求称臣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外为中国藩蔽,此乃施虚惠而收实利也。”上从之。甲寅,高昌王文泰入朝。西域诸国咸欲因文秦遣使入贡

16、,上遣文泰之臣厌怛纥干往迎之。魏征谏曰:“今天下初定,前者文泰之来,劳费已甚,今借使十国入贡,其徒旅不减千人。边民荒耗,将不胜其弊。若听其商贾往来,与边民交市,则可矣。傥以宾客遇之,非中国之利也。”时厌怛纥干已行,上遽令止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伊吾之地/率皆沙碛/其人或自立/君长求称臣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外/为中国藩蔽B. 伊吾之地/率皆沙碛/其人或自立君长/求称臣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外/为中国藩蔽C. 伊吾之地/率皆沙碛/其人或自立君长/求称臣/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外/为中国藩蔽D. 伊吾之地/率皆沙碛/其人或自立/君

17、长求称臣/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外/为中国藩蔽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夷,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西突厥、吐谷浑都属西戎。B. 乙丑,文中指的是采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而成的纪月历法。C. 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保护皇帝,贞观时的宿卫机构被视为天子禁军。D. 宾客,贵族的门客、策士,也作客人的总称,文中指客人。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隋炀帝致力于经略西域,究其原因,既有对西域珍宝的喜好,也有对秦皇汉武伟大功绩的仰慕。B. 突厥灭亡后,多数朝臣认为应将投降的十万户人分散内迁,授之耕织,进而使塞北空旷无人,但温彦

18、博并不赞同。C. 唐太宗设西北道安抚大使管辖伊吾地区,在碛口存放粮食,赈济来到此地的西突厥部族,使者四处招抚,往来不绝。D. 高昌王文泰入朝,西域各国都想跟着文泰派使节入朝进献贡品,唐太宗便派朝中大臣前往迎接。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并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2)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8. 对于中原与西域的往来,魏征和裴矩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概括。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1006练)1.(3分)D(颠覆:倾覆,翻倒,也比喻用阴谋破坏而非直接用武力从根本上推翻。推翻:用武力打垮旧的政权,使局面彻底改变,也指根本

19、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大放异彩:闪耀着无比灿烂的光辉,散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色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惊艳:面对美好事物而感到吃惊。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2.(3分)B(错误类型为“主语不一致”,“被动”运用不恰当)3.意义紧密相连。“湛蓝”和“天青”都是元青花的颜色,两两相对;“松烟”和“釉色”、“呈显”和“凝结”、“艳丽浓烈”和“清新淡雅”也都是两两相对。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展现了元青花的制作工序,表达了对青花瓷之美的赞叹之情。(共5分。答出

20、给2分,答出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4.(3分)B(“探春因为自己是发起人,自荐担任诗社的社长”错误,应该是李纨自荐担任诗社的社长)5.参考示例:姐妹们,清风明月,泉石环绕,春日居处,颇为可喜。有宝姐姐和林妹妹这样的大才,我辈当也能效仿谢安东山聚会,吟诗作赋,方不负女子平生志气。宴会已经备好,且待诸位美女大驾光临。(共6分。内容包括邀请对象、参与诗会、期待到来各1分;表明不让须眉的女子志气1分;表达不拗口难懂,体现朋友圈媒体特点,语言生动2分)6、D.“这让诗人备感欣喜”错误。表面说的“喜”,实际是在年事虚长、无所作为情况下的自我安慰。7、新年到来,节序更替,引

21、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年华老去的惆怅。“寻故第”和“忆春田”,表现出诗人对往昔故乡的怀念之情及归隐之意。借助翻出旧诗稿修改几遍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无聊、索寞心绪。8.(1)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2)可怜焦土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示例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示例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示例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示例四: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C(“老马被牵走的时候,不时地发脾气,前踢后扒”不能说明老王调教有方,根据第段可知,老马在老王的调教下,干活很出色,但性子、脾气依然故我奋力反抗不想被卖”也属于

22、过度解读。)2.着急。身在外地的老王得知家中有急事,但天黑路远,不好赶路,他心里很着急。生气。老王驾车往回赶时,老马却“存心捣蛋”,任凭老王怎么吆喝也不走了。疑惑。老王狠狠打了老马一鞭,却仍无效果,他才疑惑起来,老马平时不是这样。恍悟。老王下车,看到路中间熟睡的孩子,才明白了一切。内疚。老王给老马打扫卫生时发现血印,感到心酸内疚。(每点1分,全部答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夕阳、熄灭的烟袋锅暗示了老马的结局,老王也已意识到这一结局,心情很复杂;而老马走走停停、不时回头,也表现了它对老王的不舍,小说结尾丰富了老王与老马之间的情感。“终于老马倒下了”这一情节与开篇

23、“那马已不像马,像一堆支起的骨头”相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小说最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含蓄深刻,耐人寻味,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 B5. B “纪月历法”错误。文中“乙丑”纪日。6. D “唐太宗派遣朝中大臣”错误。7. (1)如今(羌胡)一起经由商人秘密送来诚恳的书信,伸长脖子仰起头(翘首盼望),希望成为隋朝的臣民。(2)将突厥人迁徙到兖、豫之间,则违背其本性,这不是让他们生存的办法。8.裴矩:降服西域诸胡后安抚他们。魏征:支持西域胡人与中原进行民间贸易往来,但不能给予过高的待遇,否则会损害唐王朝的利益。参考译文:文本一西域诸多胡人都到张掖做买卖,炀帝派吏部侍郎裴矩掌管这件事。裴矩知道隋炀帝喜好远征,撰写了西域图记三卷,共四十四国,入朝奏报给炀帝。裴矩还说:“凭借着国家的威德,将士的骁勇,渡过汜水,翻越昆仑山,易如反掌。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统辖着羌人、胡人的国家,因为他们的阻挡和抑制,所以西域之国不能来朝贡。如今(羌、胡)一起经由商人秘密送来诚恳的书信,伸长脖子仰起头(翘首盼望),希望成为隋朝的臣民。倘若降服他们,并加以安抚,就不必动用干戈,也能让诸蕃国从属于我们,这样以后,吐谷浑、突厥就可以灭掉了。”炀帝大为高兴,赐帛五百段,每日让裴矩到御坐旁,亲自询问西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