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含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含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含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含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含答案)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87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棉花虽然叫花,但是并不是植物的花,而是种子上的纤维附属物,就好像我们会长出头发一样,棉花的种子会长出很多雪白的纤维。不过,表面上看这些棉花纤维是白色的,但是在显微镜下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真身是透明的。只不过这些纤维是中空的,其中填充的空气让我们感觉棉花是白色的。也正是因为中空的结构,棉花才有了很好的保暖和透气性能。目前,世界上种植最多的是来自美洲的大陆棉和海岛棉。大陆棉出产于中美洲的大陆区域,而海岛棉的“老家”则在南美洲、中美

2、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来自美洲的“兄弟俩”棉纤维很长,很适合纺织,尤其是大陆棉栽种性能优良,占目前棉花产量的90%以上;海岛棉的产量虽然只有5%8%,但是它的纤维是4种棉花中最长的。所以海岛棉被用于高档面料的纺织,算得上是棉花中的贵族了。超然客整理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新疆长绒棉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弹力等指标均远超普通棉,这是因为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是日照充足,最长可达16小时,植物可以吸收到充足的阳光;二是昼夜温差大,植物白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又抑制生长,其作用于果实的能量就会比较多;三是雨量稀少,气候干燥,_,棉花的棉纤维柔韧度好;四是无霜期长,给棉花生长提供了充

3、足的生长时间。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A.“老家”与“兄弟俩”两处引号的作用相同。B.文中加点处的“尤其”可以替换为“特别”。C.文中画波浪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D.“得天独厚”的语境义与“独一无二”不同。2.在上文横线处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植物可以蒸发掉大量的水分B.可以蒸发掉植物大量的水分C.可以大量蒸发掉植物的水分D.植物可以大量蒸发掉水分3.请用名词性短语分别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每个短语不超过12个字。(3分)4.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互联网及电商产业的发展,实体书店遭受了严重

4、冲击。近年来,随着新理念的发展,实体书店开展了由“倒闭潮”到“开店潮”的变革进程。和几何书店一样,在网红书店兴起的同时,中国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寒潮”,复合新业态被积极探索。如今,实体书店是继电影院、超市之后,成为大型购物和文化中心的“标配”。然而业界也清醒地认识到,实体书店行业的目前整体盈利能力依然较为薄弱。国内连锁书店的代表之一大众书局运用新思维,通过新思路将单一的“图书”转变为多元的“图书+”,用“科技+文化”引领实体书店新潮流,成功地进行了新的变革。5.假如你是一家实体书店的经营者,面对消费者三个方面的需求和痛点,你将有怎样的经营策略?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写出每个方面相应的建议,每条建议

5、包含两种策略。(6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敕赐百官樱桃王维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注朱樱:樱桃,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上阑:汉宫观名,在上林苑中。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交代了朝廷赏赐群臣的地点,巧妙点题;第二句着重描写了樱桃色泽,深红可人。B.颔联首句用“才是”一词突出“春荐”这一祭礼刚刚完成就赏赐臣僚,可见敬礼有加。C.尾联写朝廷让大官周到地准备了蔗浆,以防饱食樱桃产生内热,恩泽隆盛,感人至深。D.王维这首诗堪称“诗史”

6、,生动地记录了唐代赐臣樱桃习俗,以小见大盛赞承平盛事。7.为了突出御赐樱桃的不同寻常,诗人做了哪些渲染?请作简要分析。(6分)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马援诚兄子严敦书中,马援以父母嫁女作比,谆谆告诫侄子们,尽显长辈关爱的句子是:,。(2)“雁”是古诗词里常见的意象,李清照在诗词中也常用“雁”结合其他诗句表情达意,增强感染力,如一剪梅里特别突出雁行归来时“”的环境,又在声声慢里强调经过的雁阵与自己“”,都衬托出不得团圆的孤苦。(3)诸葛亮作为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为后世仁人志士追思。杜甫在蜀相里.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其的无限哀思;而陆游在书愤里以“”

7、,把其放在历史长河里赞颂其无与伦比。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分”,中国哲学重视“生”。天人合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中有天,天中有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天的含义有一个演化过程。人类文明早期,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大自然怀有畏惧之心,认为天就是上帝,就是天命。到了周朝,天的神秘性有所

8、弱化。天的含义,从命运之天、主宰之天、宗教之天到义理之天再到自然之天,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天”,已经没有什么神秘含义,就是指外在于我们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所认识的。只有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认为人来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自然造化的产物;人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

9、一气贯通的,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人与天是相通的,不可分离的。西方哲学不否认人来源于大自然,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但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居于一种怎样的位置上,中西哲学之间有了分歧。西方哲学主张自然界是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的目的就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西方哲学天人二分思维方式所必然导致的结果。而中国哲学则不然,一开始就把认知思考的视角放在了天人关系上,天人关系的落脚点是人,而不是天,是推天道以尽人事,最终要落实到人事上,也就是荀子说的“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在中国哲学看来,宇宙论、认识论、政

10、治论、伦理学是贯通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学问。为什么中国会重视天人合一说?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要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就要了解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这一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通过反观内求,就能够认识天,孟子的这个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之后,无论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还是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说,朱熹提出的“天人一理”说,王夫之提出的“天人一气”说,都把天人关系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比如北京的

11、故宫,其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皇家园林“颐和园”,还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其建筑风格都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理念,其精髓就是“天地人和”。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始终是被中国思想家们看作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摘编自王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主张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人定胜天。B.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中心地位。C.中国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是一种思考问题方式,天人的

12、关系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D.西方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类需要征服自然,要战胜自然,否定人与自然的联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后引用老子、荀子、孟子的名言是为论证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B.文章将中西方哲学观点差异进行对比论证,突出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所持态度的优越性。C.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阐释论点,论证手法多样。D.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由对天的认识演进到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再到认识产生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哲学在处理天人关系上过分注重“分”和“

13、对立”,必然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盛行。B.中国哲学对“天”的理解是演变的,其神秘性渐渐消失,“天”蕴指的自然规律性逐步显现。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符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说,其落脚点是尽人事。D.天人合一说起源于孟子,经过后世哲学家不断发展,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积极意义。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日:“天也。”熹问日:“天之上何物?”父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日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乾道五年,除知南康军,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

14、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知台州唐仲友与王淮同里为姻家,吏部尚书郑丙荐之,迁江西提刑,未行。熹行部至台,讼仲友者纷然,按得其实,章三上,淮匿不以闻,熹论愈力。宁宗之立,韩伲胄居中用事。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且约吏部侍郎彭龟年共论之。会龟年出护使客,熹乃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在讲筵复申言之。御批云:“悯卿耆艾,恐难立讲,已除卿宫观。”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五年致仕。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

15、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自熹去国,侂胄势益张。何澹为中司,首论专门之学,文诈沽名。刘德秀仕长沙,首论留正引伪学之罪,“伪学”之称,盖自此始。攻伪日急,至上书乞斩熹。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以谢遣生徒者,笑而不答。嘉泰初,学禁稍弛。淳佑元年正月,上视学,手诏以周、张、二程及熹从祀孔子庙。(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百八十八.道学三,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6、(3分)A.就傅/授以孝经/-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B.就傅/授以孝经/-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C.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D.就傅/授以孝经/-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讲筵:讲经、讲学的处所,这里指天子的经筵,即御前讲席。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B.耆艾:

17、年寿高。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亦泛指老年人。这里是说宁宗借口怜恤朱熹年岁已高、难以讲经而授与其祠禄官。C.九考: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这里是说朱熹考中进士以后的五十年中,在外面做官长达二十七年,在朝仅有四十天。D.藜羹:用藜菜特作的羹汤。泛指精美的食物。这里是说朱熹家中一向贫穷,但关爱学生,若有学生远道来求学,就特别招待,优赏有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熹自幼聪颖,少年科举得志。面对父亲的启蒙,他追问天的上方还有什么,让父亲大为惊异;十八岁时参加乡贡考试合格,后来又考中进士。B.朱熹关心百姓,为政严肃有方。浙东地区饥荒

18、,他刚接受任命,就写信给其他州郡,募米商,免税钱,最终米船聚集;所管辖的地区风纪肃然。C.朱熹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朱熹不惧宰相王淮的权势,坚持查明唐仲友的罪行并上奏;会同彭龟年上疏指斥皇帝左右大臣窃取权柄的危害。D.朱熹屡遭打击,始终坚持治学。朱熹学说曾被看作“伪学”,甚至有人上书斩杀朱熹:有人劝导他遣退门徒,他仍讲学不止,面对劝说一笑付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2)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8.在遭遇学禁之时,朱熹的门生反应不一,其中不同于特立独行者,而为人所不齿的行为是怎样的?请简要说

19、明。(3分)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287练)1.C文中画波浪线一句的修辞应该是比喻修辞。2.B3.棉花纤维结构的特点和性能,大陆棉和海岛棉的不同,新疆棉品质优良的原因。符合名词性短语特点,符合段意,每处1分。4.介词残缺。“互联网及电商产业的发展”应改为“随着互联网及电商产业的发展”。搭配不当。“开展”应改为“开启”。中途易辙,话题突转。“复合新业态被积极探索”应改为“积极探索复合新业态”。句式杂糅。“实体书店是继电影院”应改为“实体书店继电影院”(或“去掉是”)。语序不当。“实体书店行业的目前”应改为“目前实体书店行业”。每处1分,选对句子修改不对,不给分。5.(1)设置

20、专业图书导购员;对图书进行有序的主题式陈列;设置便利的电子检索。(2)图书区增设坐席;增设休闲区,提供饮品,优化阅读环境。(3)在结账区设置趣味商品;提供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一个方面内两条建议,2分,意思对即可。6.A第二句着重写御赐樱桃的出处,而不是突出其深红色泽。7.樱桃的产地:御赐樱桃出身不凡,由“紫禁朱樱出上阑”可知产自皇家上林苑。樱桃的用途:御赐樱桃是宗庙祭品,而不是鸟儿啄破的残果,极不寻常。盛放樱桃的器皿:御赐樱桃装在缠绕着青丝的篮子里、红色的玉盘里,更显珍贵。8.(1)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2)月满西楼却是旧时相识(3)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谁堪伯仲间1.B(A.混淆概念,“人定胜天”

21、不属于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C.以偏概全,原文是“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曲解文意,西方哲学并不否认人与自然的联系。)2.A(文章在引用老子和荀子的名言不是为了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3.D(无中生有,起源于孟子于文依据,)4.C(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5.D(藜羹: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这里是表现朱熹的清贫。)6.C(“会龟年出护使客,熹乃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是说恰逢彭龟年出朝护送外国使臣,朱熹就一人上疏指斥皇帝左右大臣窃取权柄的危害。)7

22、.(1)朱熹整天外出调查访问百姓的疾苦,巡察全境,单人独车屏退随从,所到之处人们都来不及知道他要到来。1句1分。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民隐”。民隐:百姓疾苦。隐:忧患、痛苦。钩访:搜求查访。翻译出“调查访问”第二句的关键词是“按行”。按行:巡视、巡行、巡察。(“按”和“行”都有此义。)第三句的关键词是“屏”。屏:屏退、使退避。徒从:随从、部下。第四句的关键词是“不及”。不及:来不及、赶不上。(2)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在儒学上略微有点儿名声的士大夫,没有地方可以容身。1句1分。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方”。方:正、正当。第二句的关键词是“绳趋尺步”和“稍”。绳趋尺步:“绳、尺”都是

23、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或“循规蹈矩”。稍:小、稍微、略微。此句不翻译成定语后置,若译成“有些士大夫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在儒学上稍微有些名声”,也得分。第三句的关键词是“无所”。无所:没有处所、没有地方。8.曲从附顺、卑顺懦弱的人,改投靠其他老师;经过原来老师的家门也不进去;甚至改变穿戴,在闹市街区店铺中随意游玩,以此来区别自己不是伪党。1点1分。只要能答出“改换门庭,过师门不入,改变穿着和行为”的意思,即可得分。参考译文: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朱熹从小聪颖理解力强,刚能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是天。”朱熹问道

24、:“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感到惊异。从师受学时,教他读孝经,读过一遍,朱熹在书上题写道:“不能这样做,不是人。”朱熹曾经和一群儿童在沙子上玩耍,他独自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土上画,看他画的图形,是一幅八卦图。十八岁时参加乡贡考试合格,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乾道五年,担任南康知军,有时到郡里学校,推荐年轻人讲谈议论学说。寻访白鹿洞书院遗址,上奏朝廷恢复原来的样子,制定学规让学生遵守。恰好碰到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奏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朱熹刚接受任命,就写信到其他州郡,招募米商,免除税钱,等朱熹到任时,外地船只运来的大米已汇集到这里了。朱熹整天外出调查访问百姓的疾苦,巡察全境,单人独车屏退随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