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系统维护培训讲义_第1页
基站系统维护培训讲义_第2页
基站系统维护培训讲义_第3页
基站系统维护培训讲义_第4页
基站系统维护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站设备维护培训讲义Prepared by Dai wei weiMobileail:Daiweiwei内容安排GSM系统简介RBS 2000系列设备介绍RBS 2206/2216/2111设备介绍设备常用配置和维护操作OMT配置和使用介绍RBS2000故障处理简介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体与移动体、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种类?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卫星移动通信 系统,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红外等,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 ,广播系统 等等 GSM系统简介什么是GSM?GSM-赶

2、时髦!爱立信GH337 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GSM系统简介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 。据GSM MoU联合委员会报道,GSM在全球有12亿的用户,并且用户遍布120多个国家 。GSM的历史-蜂窝移动通信的演变GSM系统简介GSM的历史-蜂窝移动通信的演变GSM数字移

3、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 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蜂窝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等单位提了出来,但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实现移动台的控制直到七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以及表面贴装工艺的广泛应用,才为蜂窝移动通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直到1979年美国在芝加哥开通了第一个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业务)模拟蜂窝系统,而北欧也于1981年9月在瑞典开通了NMT(Nordic 移动电话)系统,接着欧洲先后在英国开通TACS系统,德国开通C450系统等 GSM系统简介GSM的历史-

4、蜂窝移动通信的演变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它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当时这些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1986年在巴黎,该小组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 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RPE一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

5、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同年,欧洲17个国家的运营者和管理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MoU组织,致力于GSM标准的发展。 GSM系统简介GSM的历史-蜂窝移动通信的演变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不同建议书经分组而成为一套12系列。 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MoU组织为该系统设计和注册了市场商标,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1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同年,移动特别小组还完成了制定1800

6、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名为DCSI800系统。二系统均可通称为GSM系统。 1992年大多数欧洲GSM运营者开始商用业务。到1994年5月已有50个GSM网在世界上运营,10月总客户数已超过400万。1993年欧洲第一个DCSI800系统投入运营。到1994年已有6个运营者采用了该系统。我国于1994年开始建设GSM网络。GSM系统简介 第一 代 第二代 第三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IMT20001980 1990 2000模拟话音 数字话音+多种速 多媒体服务 率数据(64kbps) (2Mbps)NMT, GSM, D-AMPS W-CDMA,TD-SCDMAA

7、MPS, IS-136, PDC ,CDMA CDMA-2000TACS (2.5G GPRS) 现代蜂窝通信系统的发展GSM的历史-蜂窝移动通信的演变GSM系统简介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手机BTSBSCMSC/VLRHLR/AUCMSC/VLRGSM系统由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两大系统组成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拜访位置寄存器 V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 鉴权中心 AUC 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 EIR 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收发信台 BTS移动台GSM系统简介交换子系统各模块简介交换网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对GSM移动用

8、户之间及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通信起着交换、连接与管理的功能。主要负责完成呼叫处理、通信管理、移动管理、部分无线资源管理、安全性管理、用户数据和设备管理、计费记录处理、公共信道、信令处理和本地运行维护等 GSM系统简介VLR:储存MSC区内用户的动态漫游数据,是一个动态数据库,是存储MSC所管辖区域中MS的信息,例如MS的号码,所处位置区,用户的功能和激活情况的列表.VLR中包含了 IMSI,LAC,MSRN和用户数据。交换子系统各模块简介A控制通话的建立,监视和拆除。B计费和其它功能。 C.引入SSF和GPRS之后,MSC实现SSP的功能和GPRS的数据交换。MSC:业务实现,呼叫控制

9、,计费,统计。一个MSC控制多个基站控制器,它控制移动用户自BSS系统、至PSTN、ISDN、PLMN、公用数据网的呼叫。移动汇接和网络入口功能都由MSC来实现。 GSM系统简介 AUC:提供鉴权参数,用于鉴权与HLR相连,是向HLR提供出于安全原因而使用的鉴权参数和密钥。在每次登记、呼叫建成立尝试、位置更新以及补充业务的激活、去活、删除之前均需要鉴权。 交换子系统各模块简介 HLR:储存用户的详细数据信息 ,是一个静态数据库,是存储用户的详细信息,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一是有关客户的参数,IMSI,MSISDN,功能,鉴权参数 ;二是有关用户所处位置的信息,MSC、VLR地址。包含了 MSIS

10、DN ,IMSI,VLR的地址用户的数据。GSM系统简介基站子系统各模块简介基站子系统BSS主要负责无线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同时,它与NSS相连,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网路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息和用户信息等。GSM系统简介基站子系统各模块简介 BSC:控制一组基站,其任务是管理无线网络,即管理无线小区及其无线信道,并提供基站至MSC之间的接口。无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移动台的业务过程。 BTS:用来提供移动台与系统的无线接口,主要由无线收发信机构成,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处理在称作“蜂窝小区”(

11、简称小区)范围内的话务,一个基站能控制一个或几个“小区”,移动通信的地理覆盖区是一个个小区组合而成的。GSM系统简介移动台简介移动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户识别卡(SIM),它寄存用户的签约信息。没有SIM卡,MS不能接入GSM网络,但是当用于紧急业务时除外。另一部分是用户设备,就是手机,它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 。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的业务及其特征 电信业务是指为用户通信提供的包括终端设备功能在内完整能力的通信业务。例如电话、短消息、传真等。承载业务提供用户接入点间信号传输的能力。例如上网,SP业务等。 附加业务是对基本业务的改进和补充,它不

12、能单独向用户提供,而必须与基本业务一起提供。例如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 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的关键技术工作频段GSM分为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个频段,一般的所谓的双频手机就是在GSM900和DCS1800频段切换的手机。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是GSM900和DCS1800MHZ的频段。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频段: 90591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95096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随着业务的发展,增加了1.8GHz频段的DCSI800,即1800MHz频段: 1710178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18051880

13、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技术就是要使众多的客户公用公共通信信道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种,即采用频率、时间或码元分割的多址方式,人们通常称它们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在传统的无线电广播中,均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每个广播信道都有一个频点,如果你要收听某一广播信道,则必须把你的收音机调谐到这一频点上。模拟蜂窝移动系统也采用了此技术,某一小区中的某一客户呼叫占用了一个频点,即一个信道(实际上是占用两个,因为是双向连接,即双工通信),则其它呼叫就不能再占用 。GSM系统简介G

14、SM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址接入技术GSM系统采用的是频分多址接入(FDMA)和时分多址接入(TDMA)混合技术,具有较高的频率利用率 FDMA是说在GSM900频段的上行(MS到BTS)890MHz915MHz 或下行(BTS到MS)935 MHz960MHz频率范围内分配了124个载波频率,简称载频,各个载频之间的间隔为200KHz。上行与下行载频是成对的,即是所谓的双工通信方式。双工收发载频对的间隔为45MHz。TDMA是说在每个载频上按时间分为8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隙段称为一个时隙(slot),我们称这样的时隙为信道,或为物理信道。一个载频上连续的8个时隙组成一个称之为 “TDMA Frame

15、” 的TDMA帧。也就说GSM的一个载频上可提供8个物理信道。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址接入技术时分多址接入原理示意图 (在相同的频率下)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编号计划1、移动台的国际身份号码ISDN(MSISDN):是在公用交换电话网编号计划中唯一地识别移动电话的鉴约号码。CCITT建议结构为: MSISDNCCNDCSN CC国家码即在国际长途电话通信网中的号码 NDC国内目的地码 SN用户号码如13922223456139便是NDC既接入号,2222为HLR识别号,前三位用于识别网号,后四位用于识别归属区。SN由HLR自动分配。中国的国家码为86。GSM系统简介2、 国际移

16、动用户识别码(IMSI)为了在无线路径和整个GSM移动通信网上正确地识别某个移动客户,就必须给移动客户分配一个特定的识别码。这个识别码称为国际移动客户识别码(IMSI),用于GSM移动通信网所有信令中,存储在客户识别模块(SIM)、HLR、VLR中,唯一地识别国内GSM移动通信网中移动客户。 IMSIMCCMNCMSIN MCC移动网的国家号码(与CC不同),中国为460. MNC移动网号,移动为00,联通GSM为01 MSIN移动台识别号 ,最长为15位。GSM系统编号计划GSM系统简介3、 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 用于一次呼叫的路由选择。被叫客户所归属的HLR知道该客户目前是处于哪一个

17、MSCVLR业务区,为了提供给入口MSCVLR(GMSC)一个用于选路由的临时号码,HLR请求被叫所在业务区的MSCVLR给该被叫客户分配一个移动客户漫游号码(MSRN),并将此号码送至HLR,HLR收到后再发送给GMSC,GMSC根据此号码选路由,将呼叫接至被叫客户目前正在访问的MSCVLR交换局。路由一旦建立,此号码就可立即释放。 MSRNCCNSCSN CC国家号 NDC国内目的地号码 SN用户号,对应于用户的IMSI号码GSM系统编号计划GSM系统简介4、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为了对IMSI保密,MSCVLR可给来访移动客户分配一个唯一的TMSI号码,即为一个由MSC自行分配

18、的4字节的BCD编码,仅限在本MSC业务区内使用。 5、 国际移动台设备识别码(IMEI) 是唯一用来识别移动台终端设备的号码,称作系列号。 IMEITACFACSNRSP TAC型号论证码 FAC最终装配码,用于识别制造厂家。 SNR序号 SP备用GSM系统编号计划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编号计划 6、 位置区识别码(LA) LAI代表MSC业务区的不同位置区,用于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 LAIMCCMNCLAC MCC移动国家号,识别一个国家 MNC移动网号,识别国内的GSM网 LAC位置区号码,识别一个GSM网中的位置区7、小区全球识别码(CGI) 用于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 CGIMC

19、CMNCLACCI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编号计划IMSI号码 和MSISDN的区别为什么不用用户的MSISDN号码进行网络登记和建立呼叫,而要引出一个IMSI号码呢?有以下2点原因:1) 首先不同国家移动用户的MSISDN号码的长度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它们的国家码CC长度不同。中国的CC为86,美国的CC为1,而芬兰的CC为358。因此如果用MSISDN进行用户登记,为了防止来自不同国家的MSISDN号码的不同部分(CC、NDC、SN)混淆,则在网络处理时需为每个部分加一个长度指示,这将使处理变得复杂;2) 其次为了使一个移动用户可以识别话音、数据、传真等不同的业务,一个移动用户则要有不同M

20、SISDN号码与相应的业务对应。所以移动用户的MSISDN号码不是唯一的,而移动用户的IMSI号码却是全球唯一的。GSM系统简介GSM系统编号计划LA的作用当我们在一个MSC/VLR的业务区域内搜寻被叫用户时,我们发现在这样大的区域内搜寻一个用户,会花费MSC/VLR大量的工作量。因此,有必要将MSC/VLR的业务区域划分成若干较小的区域,这些小的区域称为位置区(LA Location Area),并由MSC/VLR管理 。 每一个MSC/VLR包含若干个位置区(LA),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寻呼被呼用户位置区域由原来的MSC/VLR业务区缩小到LA区域,以减小MSC/VLR搜索被叫用户的工作量 L

21、A划分示意图GSM系统简介内容安排GSM系统简介RBS 2000系列设备介绍RBS 2206/2216/2111设备介绍设备常用配置和维护操作OMT配置和使用介绍RBS2000故障处理简介爱立信 RBS 2000系列基站简介爱立信基站第一代产品为RBS200系列,最大配置为4个TRU/机架。爱立信基站第二代产品为RBS2000系列,主要有以下类型:1)RBS2206: 应用最广泛的室内基站,适用于各类宏基站。2)RBS2216: 紧凑型室内基站,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各类宏基站。3)RBS2111/2116: 室外基站,RBS2111为光纤拉远型设备,RBS2116为 紧凑型室外基站,适用于室外设备

22、安装。4) RBS2308: 微蜂窝基站,适用于室内覆盖基站。爱立信 RBS 2000系列基站简介上海移动现网使用的爱立信BTS系列主要有4种类型,其主要设备参数如下: BTS型号单架最大载频数载频最大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RBS22026TRX43.5dBm-110dBmRBS2206(V1&V2)12TRX47dBm-111dBmRBS2216(V2)12TRX46 dBm-110dBmRBS21116TRX(3个RRU)43dBm-111.5dBm爱立信 RBS 2000系列基站简介各类型设备外观图: RBS2202RBS2206RBS2216RBS2111内容安排GSM系统简介RBS 20

23、00系列设备介绍RBS 2206/2216/2111设备介绍设备常用配置和维护操作OMT配置和使用介绍RBS2000故障处理简介YLINKCXUCDUCDUCDUdTRUdTRUdTRUdTRUdTRUdTRUOMT接口PCM APCM BPCM CPCM D外部告警(16)DXU21/23ESB(TG同步)Mains SupplyPSUFCU风扇EPC BusRBS 2206 系统结构RBS 2206 V1&V2机柜V1V2RBS2206 V1 V2通用单元RBS2206V1与V2机柜中通用的单元有:dTRUCDU-FCDU-GCXU其余硬件:ACCU/DCCU,IDM,PSU,DXU,CD

24、U-K,TMA-CM、风扇等均不通用。与TRU尺寸相同,但相当于2个TRU支持EDGE支持频率范围: GSM800,GSM 900, GSM 1800 or GSM 1900使用CDU-G,可以支持直通式的发射组合支持软件功率增强模式(SPB)硬件上可以支持:- 扩展区域覆盖,最大可达121公里 - 4路的接收分集DTRU double TRU(1)CDU-G发射不混合: 45.5 dBm发射混合: 42.0 dBm发射采用TCC(Transceiver Coherent Combining): 48.0 dBm接收灵敏度: 111 dBm (没有TMA)CDU-F在频率间隔为400kHz时,

25、发射为: 42.5 dBm在频率间隔为800kHz时,发射为: 43.0 dBm接收灵敏度: 111.5 dBm (没有TMA)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CDU-F(1)滤波式的混合器支持GSM 900, GSM 1800 or GSM 1900对GSM 900可以采用400 kHz 频间间隔,对GSM 1800可以采用400 kHz 频率间隔在两个逻辑的发射天线上可以支持6个合路的载频支持通用的TX/RX天线支持1, 2 or 3个小区和双波段的配置硬件上可以支持EDGEFC 滤波合路器CC 合路控制器MR 测量接收器DPX 双工滤波器CNU 合路网络单元MCU 测量耦合单元LNA 低噪声放大器R

26、xBP Rx带通滤波器TxLP Tx发射低通滤波器CDU-F(2)CDU-G用在混合或者不混合的配置模式(合路器位于dTRU中)支持 GSM 900, GSM 1800 or GSM 1900频率间隔对GSM900和GSM1800均为400KHz在两个逻辑的发射天线上可以支持4个合路或者2个不采用合路的载频支持通用的TX/RX天线支持1, 2 or 3个小区和双波段的配置硬件上可以支持EDGE从CDU分配RX信号给DTRU内置软件控制的交换功能可以不需要移动或者替换任何RX线缆来重新配置RBS2206不受频率的限制CXU 配置交换单元12 TRX 的容量使用可选配置的TMA控制模块和外部的Bi

27、as-T接头,支持双工的TMA标准的100/120 Ohm 传输接口,通过适配器支持非平衡的 75 Ohm传输通过TG同步,可以事先RBS2000共站(可以支持最大每个小区36个TRX的配置)硬件上可以支持:- 12个TRX的EDGE - 支持4路分集接收RBS 2206 V1 主要特性使用于RBS2206V1机架内传输接口: 总共最大提供8Mbit/s的传输容量,共4路2M传输可移动的CF卡加载基站的软件,更换DXU硬件较为简单可提供外部时钟同步的总线接口 (ESB)内置的环境控制功能(RBS2206无ECU)硬件可以支持最大12个载频的EDGE调整Y-LINK插口位于DXU面板上DXU 2

28、1电源供给单元,将外部电源整流转换为机架各模块所需的电源并行连接,N+1备份PSU-AC支持大范围的交流120 - 250 V电源系统,与ACCU配合使用。PSU-DC支持大范围的直流流-48/-60V的电源系统,与DCCU配合使用PSU输出为+27 V左右的直流电源。PSU 最多 5个 OXUOXU 1-4 位于 DXU-PSU的机框里 rackOXU 5位于CXU上面OXU:塔放控制模块(TMA-CM)2卡的DXX (最大 8 PCM接口)1卡的DXX (最大4 PCM 接口)MiniDXC (5 PCM接口)ASUHCUOXU 可选的扩展单元(V1)在DXU于TRU之间新型的点到点接口替

29、换了现有的Local Bus, Timing Bus, X Bus大的数据流量 (最大13Mb/s)为EDGE作了准备在DXU的前面板上连接,与2202/2102机柜相兼容每个dTRU有2个Y-link(每个TRX有一个)每个Y-link被分成2个接口: Y1: TX控制数据TX突发数据(X Bus数据)Y2:上下行的 话务数据 O&M数据 时钟数据Y link(V1)EPC总线(V1)环境和电源控制总线光纤总线替换了电源的环路通信连接DXU和PSU, BFU, FCU的通信环境系统(V1)机柜顶部安装有4个风扇一个 FCU (风扇控制单元) 在DXU, TRU, CDU和PSU里面有设备温度

30、传感器在DXU里面有外部引入的空气温度传感器DXU执行环境监测功能风扇1和4对DXU-PSU机框制冷风扇2和3对CDU和dTRU制冷电源系统(V1)电源功耗及熔丝要求(V1)DF盒(RBS2206 V1)标准的100/120 Ohm 传输接口,通过适配器,支持非平衡的 75 Ohm传输系统 IDM的分配 (RBS2206 V1)DXU背板(RBS2206 V1)TRU背板图(RBS2206 V1)1,7:Y-Link2:IOM to DXU3:CXU46:CDU-Bus813:Power CableRBS2206(V2) 主要特性(1)更少的可替换单元 3块PSU,3个风扇Y-LINK走线由D

31、XU面板外走线改成DXU背板走线满足各种条件下的配置要求传输线直接连接到DXURBS2206(V2) 主要特性(2)MaindTRU, 包含两个TRX的载频单元DXU23, System unit for interface towards the BSCCXU, Software controlled RX Configuration SwitchSelectionsSingleor DualbandCDU, Combining and Distribution UnitCDU-F, Auto tuned Filter Combiner for High Capacity SitesCDU-

32、G, Hybrid Combiner for Capacity and CoverageCDU-K, Hybrid Combiner for advanced configurationsTMADTMA or STMATMA-CMTMA BIASHCU, Hybrid Combiner UnitASU, Antenna Sharing UnitPower120-250 VAC, PSU AC/DC and ACCU connection for incoming AC power-48V, PSUDC/DC and DCCU connection for incoming -48V power

33、+24V, no PSU and DCCU for incoming DC powerDXU-23(RBS2206 V2)4路 E1/T1传输连接口 (2x RJ45端口)TG同步接口GPS接口定位和网络同步LAPD 复用/压缩功能级联功能外部告警接口OMT接口Y-LINK线功能改成DXU背板至DTR走线电源及备份系统PSU (RBS2206 V2) 并行连接,N+1备份3 种可选电源120 -250 V AC交流接口单元(ACCU)交流到直流转换单元PSU-AC32-48/-60 V DC直流接口单元(DCCU)直流到直流的转换单元PSU-DC32+24 V DC, DC filter an

34、d no PSUs输出功率为1.5KW,标准配置为一个机架3块PSU电源功耗 (V2)电源熔丝要求(V2)交流-48VDC+24VDCDF盒(RBS2206 V2)Y-Link (RBS2206 V2)EPC总线图 (RBS2206 V2)IDM(RBS2206 V2)DXU背板(RBS2206 V2)TRU背板(RBS2206 V2)RBS2216简介RBS2216简介RBS2216简介DRU是DTRU功能和CDU功能的合并,可支持2个TRXDRU可配置为合路或非合路模式RBS2111简介RBS2111简介基本结构RBS2111简介1x8 Configuration不同载频配置的CDU-F天

35、馈线连接方式(1) 1*8载频腔体连线方式内容安排GSM系统简介RBS 2000系列设备介绍RBS 2206/2216/2111设备介绍设备常用配置和维护操作OMT配置和使用介绍RBS2000故障处理简介1x12 Configuration不同载频配置的CDU-F天馈线连接方式(2) 1*12载频腔体连线方式2x6 Configuration不同载频配置的CDU-F天馈线连接方式(3)2*6载频腔体连线方式4+8+0 Configuration不同载频配置的CDU-F天馈线连接方式(4)4+8载频腔体连线方式DXU21/23作用详解A、分配交换,SWITCH的功能;B、面向BSC的接口;C、定

36、时单元,与外部时钟同步或与内部参考信号同步;D、外部告警的连接,所有机架外的告警信号接口;E、本地总线控制,控制机架内部其余工作模块;F、物理接口G.703,处理物理层与链路层;G、OMT接口,提供用于外接终端的RS232串口;H、处理A-BIS链路资源;I、信令链的解压与压缩(CONCENTRATES),以及依TEI来分配DXU信令与 TRU信令;J、保存一份机架设备的数据库。第一:机架安装的硬件单元即所有RU单元 的识别,物理位置,配置参数。第二、硬件单元的产品编号、版本号、 系列号等;DXU21/23指示灯含义指示灯状态Operation,Green灭:DXU不在正常状态运行;亮:DXU

37、在正常运行状态闪亮:正在接受软件,进行软件更新Fault,Red灭:DXU硬件在正常运行状态 ;亮:DXU硬件本身存在故障Local,Yellow灭:DXU 处在远端模式,BSC侧可对DXU进行操作维护亮:DXU处在本地模式,BSC侧无法对DXU进行操作维护闪亮:DXU正在与BSC进行时钟同步沟通RBS Fault ,Yellow灭:在本小区内除DXU以外的其余硬件模块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亮:在本小区内除DXU以外的其余模块存在显形或隐性的故障CAB A CAB B CAB CCASCADETEI=62PCM SYNC=PCM ASTANDALONETEI=60PCM SYNC=PCM ACAS

38、CADE TEI=61SYNC=PCM A Multidrop 示意图1PCMPCM连接图1PCM下面关于TEI值的设置只是一种约定,通常是为了保证BSC数据与基站IDB的一致性而做的一个规范。实际上,TEI只要BSC数据定义上与IDB定义上对应就可以了,它只是一个识别信令的地址,也就是识别DXU,即在一条DIP上不能相同。可取值为:0-63(8 Binary Bit)CAB A CAB B CAB CCASCADETEI=62PCM SYNC=PCM ACASCADETEI=62PCM SYNC=PCM ASTANDALONETEI=61SYNC=PCM A BMultidrip 示意图2P

39、CMMultidrip 示意图2PCMPCM连接图2PCM由于三个小区使用两条传输,其中B小区同时用到两条传输上的资源,故此B小区的TEI不能与A、C小区相同,但A、C小区可以相同,因为它们并不在同一个DIP的DEV上工作。内容安排GSM系统简介RBS 2000系列设备介绍RBS 2206/2216/2111设备介绍设备常用配置和维护操作OMT配置和使用介绍RBS2000故障处理简介OMT主界面OMT 工具条配置 IDB配置 IDB配置 IDB配置 IDB配置 IDB配置 IDBOMT的使用OMT的使用OMT的使用OMT的使用OMT-HARDWARE VIEWOMT的使用:Save logMO结构: G12内容安排GSM系统简介RBS 2000系列设备介绍RBS 2206/2216/2111设备介绍设备常用配置和维护操作OMT配置和使用介绍RBS2000故障处理简介MO结构: G12MO与硬件的对应关系DXU-CF,TF,IS,CON,DPDTRU-TRX,TX,RX,TS常见故障及处理1TRX 1A/1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