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研究_第1页
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研究_第2页
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研究_第3页
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研究_第4页
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研究【摘要】残疾乞讨人员是乞讨人员中最为弱势的群体,对社会影响甚大,其救助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同一般的特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救助制度的粗浅探究,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理论有所助益。【关键词】残疾乞讨救助管理对策残疾乞讨人员作为弱势群体中一局部最为特殊的人群,在我们日渐繁华的都市卑微地生活着,他们生活生存环境之恶劣难以想象,但真实存在。在这里我们呼吁将人文的关心精神给予他们,也希望能通过理论的探究给现实的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一残疾乞讨人员产生的根源及现状1残疾乞讨人员的范围及现状1国家法律对残疾人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构造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局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才能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2残疾人数统计:全世界有各类残疾人6亿,中国现今有各类残疾人8300万,人数如此庞大。3乞讨人员的身体状况:如今,据调查,乞丐中有1/3的人患有各种疾病或伤残,残疾严重的占一半以上,这些伤残病人不少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只有很少一局部曾经医治过,而且都没有治好。4乞讨现状:示残、示疾式,通过展示自己的残或疾来乞讨财物。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疾之人,要么是“

3、残,包括聋哑、瘸、瘫、驼、畸形、断手、断足、盲聋、聋驼、驼瘫、盲瘫等,如跋者、断腿者、驼背等行乞街头,博得行人怜悯与施舍;要么是“疾,患有兔唇的小孩、脸上长有不明宏大肿瘤者、重度烧伤者、高位截肢者等。在示残、示疾的同时,还兼有一些特殊的乞讨手段,比方有下肢残疾者匍匐在地书写,或肢体残疾者大冬天裸露上身趴在地面上,或盲人拉琴等,通过这些方式引人驻足围观以到达乞讨目的。5乞讨地点分布:多为市中心百货商场门口,超市门口,街道天桥上,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6乞讨造成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对城市精神文明、公共卫生、社会秩序、树立形象方面的影响,有损国家形象,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在我

4、们的身边仍然生活着这么一群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卫生及营养状况极差,自我保护意识和才能弱,极易遭受自伤或他伤的弱势群体,以乞讨为生现象长久没有改观,实在令人痛心,又常感无能为力。有时也会质疑我们追求的共富社会终究有多遥远。2产生的社会根源及背景1社会根源:正如我们调查中发现的那样,城市中的漂泊乞讨人员大局部来自农村,特别是西部不兴旺地区的农村。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的存在及残疾人受教育较健全人失衡是引发漂泊乞讨问题的社会根源。还有残疾乞讨人员中有些人是天生残疾,有些是后天因病或无钱医治所致,这与农村医疗保障机制不完善有关。2人为因素:残疾乞讨人员大致可以分三类:无人照管的真正的靠乞讨来活命的乞丐、

5、职业化乞丐以及被犯罪团伙控制的乞丐。对于第一类真正的乞丐,大多数是无人照管或无力医治的重疾者、残疾者或是孤儿。对于职乞,多是在乞讨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家庭状况改善后仍然会常年外出乞讨,但是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是因为这样的收入比农村收入要高。此类职乞老年乞丐的出现呈上升趋势。而第三类被迫参加乞讨的群体,他们往往由一些缺乏独立生活才能的儿童以及残疾人组成,行乞得到的利益却又受到幕后人员的层层盘剥。这些群体在求生存的开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集团化、黑社会化的趋势。更有甚者,这些乞讨人群被利用来施行违法犯罪的行为。二国内相关的救助管理措施分析1对特殊人群的救助规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漂泊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6、方法?后简称?方法?及细那么的公布,使得救助站成为管理漂泊乞讨人员最主要的社会机构。?方法?对待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作了特别的规定,如对待受助人员按性别分室救助,女性受助人员应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救助站内的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才能人和限制民事行为才能人分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行政机关对发现的漂泊乞讨人员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行动不便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关于进一步做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假设干意见?也规定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很多措施,如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消费劳动。因为我国农村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80%。?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

7、护法?也规定利用残疾人的残疾,进犯其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残疾人,情节严重的;虐待残疾人的;对没有独立生活才能的残疾人有抚养义务而回绝抚养、情节恶劣的,或遗弃没有独立生活才能的残疾人的均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管是从前期的促进残疾人就业,还是对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以及一些人身保护性措施,均说明国家对残疾乞讨人员这群乞讨漂泊人员中更为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2救助机构?方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站,所以救助站是目前救助乞讨漂泊人员的最重要机构。当然城市维持治安的执法大队、110刑警、民政部门、媒体、社会群众等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3救助方式由过去强迫收容

8、遣送转变为自愿承受救助。救助站救助对象大局部是自己主动求助,既使是在恶劣天气或冬季降临时,救助站派出救助车主动搜寻漂泊乞讨人员,假如其回绝承受救助,救助人员仅会给予其食物或衣物,不会强求其到救助站。另外,即便是公安、城管等单位执法过程中送到救助站的漂泊乞讨人员,假如漂泊乞讨人员不愿承受救助,那救助站也不会强迫给予救助。4救助成效根据济南市救助站统计,在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6月15日,救助的12000余人中安康人员占96%。自2022年8月1日?救助管理方法?施行以来,统计到2022年12月底,浙江全省共接到求助人员33772人,实际救助漂泊乞讨人员31044人,90%的受助人员是安康

9、人,所以那些真正处于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没有受到很好的救助。人们仍然在公共场所经常见到残疾乞讨人员,有的人在固定场所一待就是几个月甚至于一年,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一是不知道去寻求救助,精神病人最为典型。二是不愿意去寻求救助,或救助后不得已又乞讨,也有一些职业性乞讨人员。三是受犯罪团伙或帮头的控制,不敢寻求救助。三救助管理对策面对残疾乞讨人员救助的现有问题,在创立和谐社会的强大号召下,必须发动全社会可才能量来帮助解决,逐步在我国建立起比拟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效劳体系。在此本文谈几点救助管理对策:1建立残疾人登记制度,民政部门全国联网,深化排查潜在残疾乞讨人员各省救助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认真履行

10、救助职责,向求助者提供关爱救助,还需要发挥创新意识、主动意识,分析排查各辖区内潜在的残疾乞讨人员,建立信息档案,进展跟踪观察。对登记在册人员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及时协调民政局相关科室,给予必要的社会救助,防止该局部潜在漂泊乞讨人员转变为本质漂泊乞讨人员,从源头上减少漂泊乞讨人员形成的可能。2除救助站外,明确其他国家机关的职责公安部门要加大对操纵职业乞丐敛财或者以乞讨为名从事其他非法活动的幕后黑手的打击力度。对在城市长期乞讨的残疾人员组织力量进展盘查。街道和社区要根据属地原那么,发现辖区内病卧街头的危重病残人、精神病人要及时拨打120急救 ,由卫生部门进展救治。3发动全社会力量,协助救助政府有责

11、任呼吁民众对这些特殊弱势群体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歧视,新闻媒介也有职责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气氛。民间的慈善机构、社会志愿者也可以发动起来协助救助站进展工作。4与职业介绍机构合作,解决后续问题将职业介绍引入社会救助制度这一举措很是必要。工作可以帮助残疾乞讨人员维持生计,在走出救助站后防止因无固定收入来源又走上乞讨的道路,也可以减轻照管他们的亲属的负担,更可以使其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生活的方向,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社会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历,救助站可以与当地的劳动力中介机构建立联络,为他们找工作提供信息,也可在网络建立职业介绍信息平台,帮助残疾的受助人员找到工作进展安置。参考文献1郭纬纬.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乞丐治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222王从华等.城市漂泊乞讨人员急诊处理流程的制定与施行j.护理学杂志,2022213冯甦春.从管制到救助:城市漂泊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d.浙江大学,20224荣道清.街头漂泊乞讨人员的“救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