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备课(部编版)_第1页
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备课(部编版)_第2页
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备课(部编版)_第3页
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备课(部编版)_第4页
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备课(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改革开放的成就(腾飞的表现)综合国力方面人民生活方面国际影响方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温故知新2.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第一课 踏上富强之路 1.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能够辩证的分

2、析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能够辩证的看待物质富足与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 3.知道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5分钟)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9-13,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

3、享发展成果?5.党和政府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名词解释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同步、同时、同等富裕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一部分一、改革进行时新课学习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有喜有忧你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服务业发展强劲,比如休闲旅游物流医疗、教有、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行业等。 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呈现加速

4、融合的趋势,电子商务异军突起。 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内涵):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1.是什么: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知识要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此完成了?请你思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改革进行到底看视频,后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全面深化改革。(1)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的医疗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受更好的教育人民心目中的 美好生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

6、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2)挑战:主要矛盾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3.如何深化改革?对策: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如何深化改革?(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P10探究与分享:P10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浪费。面对挑战,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以电代煤,减少煤炭直

7、接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 2016年国家电网发布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未来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能源网,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问: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为什么要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电网发展与经济、能源、环境紧密相关。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探究三:国家电网转型粗放型经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量(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劳动投入)经济新常态高质量增长、结构优

8、化、创新驱动高速度高质量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 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的人口转化为城镇的人口的数量低,城镇化水平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能达到的程度。城镇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等不平衡、不协调。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9、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有什么意义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分享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健看“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去年,我们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收入涨得比城里人还快。现在政府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村通了公路。只要人勤快,肯动脑筋,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现在的生活可好了,你看村里人住上了新房,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电方便,道路宽阔。更好的是,生病了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来保障

10、!我上学不用交学杂费,也不用交课本费,妈妈说我赶上了好时代。我国农民人均收人明显提升;生活条件有根本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交通发达;社公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农村生态环境良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迅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提高。(1)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2)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主要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改革开放当

11、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地位)对策: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5)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地位)重要地位主要矛盾发展阶段现实挑战必要性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

12、行时,没有完成时?) 笔记整理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对症下药”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针对新矛盾:针对新常态:针对现实挑战:第二部分二、共享发展成果2021年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八年来)现行标准下9

13、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体现我国坚持 发展理念、共享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思考: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探究与分享31同意观点一、观点二和观点四,因为共享发展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不同意观点三,因为这种观点过于绝对。我对“共享发展”的认识

14、: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什么是共享发展?探究与分享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共享的主体全民共享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渐

15、进共享共享的途径共建共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共享的过程二、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全国疫情防控财政投入已达1169亿元 ,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兜底保障。国家这么做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体现出什么?(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对策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举措: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对策:(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6、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笔记整理2.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人民

17、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3.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知识拓展:党重视共享发展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

18、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性质地位)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则) 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共享发展成果、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1、未来的发展2、主要矛盾决定的3、经济发展新常态4、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的需要5、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课堂小结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措施1 、 (2022.湖北随州) 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