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蒲柳人家教学方案第1课时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3.深入把握小说主旨。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2.深入把握小说主旨。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一、新课导入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我们都不陌生,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号,你记得宋江、吴用、李逵这些人物的外号吗?这些外号与人物性格有什么关系?预设:宋江为人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所以被称为及时雨;吴用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被称为智多星。李逵长得黑

2、,且鲁莽好战,打仗直冲向前,好像“撼地摇天黑旋风”。过渡: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小说中的人物也有外号,他们的外号与人物性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由水浒传中众好汉外号导入,引出本课内容。二、夯实基础过渡:在了解小说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刘绍棠。1.简介刘绍案,当代作家。作品: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春草豆棚瓜架雨如丝等。其中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作品风格: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设计意图:了解关于刘绍棠及其作品的文学常识。2.字词正音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不会读的字或不认识的词

3、,借助工具书明确字音。n ln lo cng n din h di zhn鞍 抡 烙 烟囱 隐匿 掂量 一气呵成 不知好歹 如坐针毡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扫清学习障碍。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一1.探究任务快速默读课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本文的情节发展过程。2.探究方法(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圈画主要人物及其相关情节做简要概括。(2)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个情节梳理出来。(3)请学生代表分享成果。3.成果展示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引出何满子的故事引出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故事引出爷爷何大学问的故事解释何满子被拴的原因何满子盼救星。4.活动小结从以上的情节梳理结果来看,课文有三个主要人

4、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第一节重点写奶奶一丈青大娘,第二节重点写爷爷何大学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为后面分析人物等环节做好准备。(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课文“阅读提示”第1段,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人物奶奶和爷爷的形象特征,赏析小说人物的塑造方法。2.过程安排(1)阅读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第1段,初步了解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2)圈画体现人物形象特征的句段,思考人物塑造的方法及人物形象并做批注,小组内谈论交流,形成小组结论。(3)小组代表分享成果,教师引导完善。3.成果展示(1)奶奶,外号一丈青。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

5、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形象特征:身材高大,身强体健;性格泼辣、大胆。人物塑造手法:漫画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既绘形,又传神,与她后文表现的性格高度符合;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凸显人物性格,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形象特征:性格刚正,嫉恶如仇,泼辣勇猛。人物塑造手法:动作描写,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

6、“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与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栽倒”“捯气”“呻吟”,夸张地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形象特征:嫉恶如仇,泼辣勇猛。人物塑造手法:正面和侧面描写结合,正面采用动作描写,“折”“挥舞”“扫”几个动词,带有艺术性的夸张;侧面用纤夫的结局作烘托,比喻形象生动。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

7、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形象特征:能干勤劳,善良热情。人物塑造手法:外貌描写,突出“手”的描写,“长满老茧”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勤劳、能干,直接叙述了一丈青大娘对全村人的贡献。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满子在奶奶的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形象特征:口苦心甜、溺爱孙儿。人物塑造手法:用对比、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凸显人物性格。(2)爷爷,外号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形象特征:身材高大,貌若关公,暗示为人忠厚仗义。人物塑造手法:运用中国传统漫画式外貌描写手

8、法,以形传神,表现性格。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形象特征:仗义轻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人物塑造手法:通过个性化动作“伸”“掏”“抓”“给”来刻画人物性格。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骑着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形象特征:崇尚知识,好面子,有点虚荣。人物塑造手法:通过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本是粗人,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之后,竟然当真做起

9、了“学问人”,追求真学问并用爷爷滑稽可笑的动作来表现其性格。“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先在东三省立了个小宣统的满洲国,又在口外立了个德王的蒙疆政府”形象特征:有着朴素的爱国意识。人物塑造手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他这个人好说大话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形象特征:好说大话,爱戴高帽,但仗义轻财,本领高强,威名远扬。人物

10、塑造手法:直接陈述,最后一句用比喻和夸张,侧面表现爷爷的本领和威风。4.活动小结通过赏析文段,我们发现,奶奶一丈青大娘是一个和扈三娘一样泼辣豪爽、嫉恶如仇的女中豪杰,还是一个勤劳能干、热情善良、口苦心甜的劳动妇女。爷爷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说大话、好戴高帽,是一个“亦文亦武,可敬可爱又有点可笑的人物”。关于小说人物的塑造手法,正如课文后面“阅读提示”所说,对小说的人物塑造很有讲究,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外貌、表情、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对人物作多角度描写;二是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三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艺术性的夸张。另外,还运用了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以外号来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方

11、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多样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才使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设计意图: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入手,赏析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三)自主探究二过渡:塑造了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这两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们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在这两个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物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探究任务回顾小说内容,结合材料,分析小说的主题。2.探究方法(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回忆小说内容。(2)结合给出的材料,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3)学生代表分享成果。材料: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我所有的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

12、题,那就是讴歌劳动人民的美德和恩情。3.成果展示刘绍棠通过蒲柳人家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热情地赞颂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设计意图:通过背景资料,自主理解小说主题。四、课堂小结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门的独特风貌,塑造了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这样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有着传统美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大家仔细阅读小说剩余部分,好好体会。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本课学习内容。五、拓展延伸过渡:读过蒲柳人家的节选,20世纪30年代的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给我们留下了深

13、刻印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唐挚眼中的蒲柳人家是怎样的。漫评蒲柳人家节选唐挚刘绍棠同志,从被放逐的精神荒原上归来,便回到了他那充满了眷恋之情的运河两岸,这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热土,这抚育过他难忘的童年的乡亲,这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的运河滩,这铺满翠藤碧叶的瓜田,这蓬蒿茂草、蒲柳小屋,无处不牵动着他的种种思绪,缕缕诗情于是,从运河的桨声开始,穿过曲折漫长的航道,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蒲柳人家。你看小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有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提得起放得下,直肠直性,是非分明。为了年轻纤夫不说理,她可以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为了花鞋杜四和那歹毒婆娘豆叶黄

14、欺侮童养媳望日莲,她不惜跳过篱笆,抢救这可怜儿,而且干脆认了干闺女,担当起保护神的角色;她也有点迷信,为了小满子不肯穿那花花草草的花红兜肚,她气得咬牙切齿,但在她那威吓咒骂声里,却浸透着对孙子的一片爱心,因为她怕阎王爷来勾魂索命,夺走她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她也许不能识文断字,但她那刚直不阿、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都透出了一股庄稼人的凛然正气。再看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和一丈青大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有个“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毛病,但他却是仗义轻财、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硬汉子,因此他不见容于地主,只得去口外赶马。口外的风云变幻,使他

15、没有赶成马,却差点被当成共产党赔了性命。他个人命运的浮沉正是那多灾多难的时代的反映。而最出色的,是他为了干闺女望日莲和周檎的婚姻大事,和粗犷鲁莽的吉老秤一同去力斗花鞋杜四和豆叶黄的场面。在这里,几个人物性格色彩斑斓,光彩夺目。批注:蒲柳人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粗犷豪勇的传奇英雄人物,这既是传奇英雄传,又是新的儿女英雄传。小说情节和人物富有传奇性,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阅读蒲柳人家的其他部分,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对蒲柳人家的评价性文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人物形象。六、布置作业1.当堂演练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这个情节,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什么故事?为什么?参考答案:一丈青大娘大

16、闹运河滩这个情节,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因为二者人物性格相似,都是侠肝义胆,嫉恶如仇,豪爽刚强。艺术表现手法也相似:外貌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艺术性的夸张;通过故事一一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2.课后作业日常练笔:用绰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在本文中,也提到了“一丈青”“何大学问”等外号。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运用这种手法,描绘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

17、但办法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蒲柳人家教学方案第2课时1.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2.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了解

18、小说的艺术手法。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这篇课文塑造了奶奶一丈青和爷爷何大学问怎样的人物形象?预设:奶奶一丈青泼辣豪爽、嫉恶如仇、勤劳能干、热情善良、口苦心甜。爷爷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说大话、好戴高帽。过渡:故事中除了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外,小说的语言也有独特的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引出本课的探究任务。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结合课文“阅读提示”第2段,再读课文,品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2.过程安排(1)阅读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第2段,了解刘绍棠小说的语言特色。(2)圈画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思考其作用。小组内谈论交流,形成小组结论。(

19、3)小组代表分享成果,教师引导完善。3.成果展示(1)大量使用口语、俗语。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写何满子调皮: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作用:这些口语、俗语形象生动又准确传神,使作品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乡土特色。(2)借鉴传统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语言。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

20、,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预设:短句多,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颇有快板评书的味道,奶奶一丈青大娘的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预设:讲究压韵和对偶,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也是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预设:句式整齐,讲究对仗,节奏感强,画面形象生动。表达效果:小说大量借鉴了传统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语言,叙事生动,人物形象

21、鲜明,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文采,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小说色彩。(3)文白间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那可真是叫得山响。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作用:典雅的文言词汇和前后的口语俗语形成语言风格的巨大反差,有一种强烈的夸张感,幽默可笑。4.活动小结通过赏析,我们发现这篇小说大量使用口语、俗语,借鉴传统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语言,文白间杂。形成了一种既有文采又有趣味,活泼凝练,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欣赏小说语言。(二)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默读小说,联系资料,结合水浒传,探究小说的

22、叙事视角、结构特点等,总结小说的艺术手法。2.过程安排(1)再读小说,结合资料思考何满子是不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其叙事视角是什么。(2)结合资料和小说水浒传,思考蒲柳人家这部小说篇章的结构形式。(3)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结论,派代表发言分享,教师适时点拨。资料1:六岁的顽童何满子从头至尾都出场,但这个光着屁股野跑的小家伙显然不是主角,他只不过是穿针引线,把其他人物串联起来。资料2:我们可以把水浒传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或中篇而无割裂之感。茅盾3.成果展示(1)叙述视角课文以何满子的视角来叙事,巧妙地以何满子这双童稚的眼睛为视点来推动情节,组织小说,使小说富有童趣色彩。(2)篇章

23、结构形式水浒传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这根主线串在一起,没有主人公,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这部小说也采用了水浒传这种结构形式,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中国古典小说艺术传统的继承。4.活动小结经过同学们的通力合作,我们总结出本部小说的艺术手法:(1)叙述视角上,以何满子的视角来叙事,使小说富有童趣色彩。(2)篇章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3)语言上,大量使用口语、俗语,借鉴传统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表现手法,文白间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已读作品,运用已学的小说阅读知识,把握小说的结构、故事情节以及视角特点,总结小说的艺术特色。三、课堂小结蒲柳人家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精神突出。书中通过大量方言俚语,再现了京北运河滩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创作时,又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手法,使小说独具特色又韵味无穷。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四、拓展延伸过渡:蒲柳人家很好地继承我国古典文学优秀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