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与中南财大文科全面比较分析_第1页
华科与中南财大文科全面比较分析_第2页
华科与中南财大文科全面比较分析_第3页
华科与中南财大文科全面比较分析_第4页
华科与中南财大文科全面比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科与中南财大文科全面比较分析(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工学、医学)一一给各位学子以选择的参考,免去择校的烦恼此文章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的第二轮学科排名书写网址:一、管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2、工商管理3、公共管理二、经济学华科第13名中南财大 华科第13名中南财大 华科第4名中南财大第39名第20名第28名三、四:1、理论经济学2、应用经济学 法学1、法学2、社会学 教育学 1、教育学华科华科2、社会学华科第14名中南财大第20名华科第20名中南财大第15名第19名中南财大第12名中南财大华科第19名中南财大华科第10名中南财大第8名第26名第58名第35名五、文学1、新

2、闻传播学华科第7名中南财大第31名六、理学1、数学 华科第19名中南财大第59名2、物理学 华科 第19名 中南财大第56名其他理学华科全部超越中南财大。七、工学中南财大与华科无可比性。八、医学中南财大与华科无可比性。总结:在文科领域 华科:中南财大=10:2胜利具有明显的优势。仅仅在应用经济学和法学方面华科较中南财大稍微逊色。但是差距不大。况且人才培养华科明显比中南财大强很多。在经济学方面华科人才培养具有广泛赞誉的 “华中大经济学家现象”(【经济口报】:海外兴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清华经管学院高薪聘请的经济学教授有四位来自华中科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三位所 长毕业于该校。1982年获

3、得数学学士的艾春荣,1984年获得管理学学士的石寿永,1985年获得数学硕 士的谭国富以及1980年获得数学学士的田国强。在我国政府的最高智囊机构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 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副主任谢伏瞻两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多次主持和参与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课题,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另外, 中心下属的三所七部中,华中科大校友张军扩、陈小洪分别担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企业研究 所的所长。近年来在首都开始崭露头角的新锐经济学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毕业于 该校。此外,还有在农业领域颇有研究的李佐军等。在经济政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

4、还有国 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等。华中科大校友己经成为辅助国家相 关经济决策的骨干力量之一。部分华科金融业的杰出校友:,信中利集团萤事长一一汪潮涌;星浩投资萤事长一一赵汉忠;平安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一万放;上海市国资委秘书长一一马咏华;光大银行广州分行行长一一陈凯慧;凯鹏华盈基金创始人一一钟晓林;长安私人资本萤事长一屈向军;华登国际总经理一一李文彪;金石投资萤事长一一姚鸿斌;丰详资本集团总裁一一马郛信达期货公司总经理一一邓强;宝钢股份公司总经理一一马国强;东方航空公司总经理一一马须伦;上海电力股份公司总经理一一胡建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一一靳海涛;平安集团执行憧事

5、、副总经理一一王利平;熊梦(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任);宋饪.勤上海黄金公司副总经理:李娟华工创投总经理:胡强宏源证券 总经理;卢鹰黄石资本集团投资合伙人;党剑东方期货公司总经理;姚鸿斌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所长;叶望春中国平安银行行长;陈杰明华西证券副总裁;陈 浩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萤事总经理;杨晔招商证券研究所所长;陈 江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董事/合伙人;张小龙腾讯公司副总裁;陈静 银河证券副总裁;海尔集团副总裁一一周云杰;北京社科院副院长一一梅松综上建议广大学子枳极报考华科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广大高中生积极报考华科。田国强:理解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家现象”2010年3月18日中国社

6、会科学报第八版经济学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经济学院院长改革开放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世界学术舞台的著名经济学家,比如现在在海外知名大学担 任教授的徐波庆、方振民、艾春荣、谭国富、宋敏、刘安平、石寿永、文梅、尹东平、刘立群、李东以及我本人等,这 被媒体称之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家现象”-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偶然现象.其实不然。不久前去世的林少宫先生为 培养这一群体作出了重大贡献。媒体和外界评价林先生,说他是国内应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泰斗,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外人不太清 楚,先生还是西方经济学真正的了解者和最早的传授者。西方经济学利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标准的

7、分析框 架和研充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严谨表述。大多早期回国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对其了解其实不多,甚至没有什么了 解,所掌握的研究手段也主要是马歇尔的边际分析方法。林先生一直跟踪了解学术前沿,早在20世纪80年初,我、艾春荣、谭国富等还在林先生门下.读研究生时,他就 读者非常前沿的文献和汽时技流行的教科书和前沿专著,如Takayama的仙Mmsrlc庭Economics、Franklin Fisher 的专著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a in Econometrics John S. Chipman 的关于总和(aggregation)问题的文章。 David Kre

8、ps的3 Course in Microconoaic Theory和当时刚出道不久但现在赫赫有名的Jean Tirole的专著出来不 久,林先生就在1993年3月15日的来信中提到:“Kreps的书如此流行,是否我们来根据它编写一本,好比同济大学 以前根据别尔曼的教程编写高等数学一样。但是一年前我请校图书馆找的Kreps的书,至今无音讯,是否保密也不知道。 Jean Tirole的书也见不到。这些文章、教材和专著,即便在今天的中国,也没有多少经济学家了解,更谈不上吃透它们了。由于林先生为人 谦和,英语特别好,并且一直跟踪西方经济学前沿,改革开放后很快就恢夏联系和结交了许多汽代一流的经济学家,

9、并 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学术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将我们这些学生推荐出去。如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访问华 工的 Le。Hurwicz,Franklin Fisher,邹至庄、后期的 James J. Heckman Robert Engle. Daniel L. McFadden. Jean-Jacques Laffont等国外顶尖经济学教授,其中Hurwicz. Heckman、Engle. McFadden四人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们的 到来和讲学.让先生的弟子们出国前就有机会接受西方经济学的训练和熏陶。我出国之面,就是看了林先生从国外访问 带回的Franklin Fisher

10、教授的专著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sn in Econometrics之后写成的硕士论文,后寄给了 汽时也是Econometrica主编的Franklin Fisher教授,获得了他的好评,这使我对做研究的信心大增。2001年夏天,我、徐淇庆、艾春荣、谭国富、宋敏、文梅等林老师的十多个学生专程从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并邀 请了多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为祝贺老师从教50周年及80华诞而特地字办了为期一周的“现代经济学、金融学前沿 发展”系列讲座,大家介绍了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及各自的研究成果。最后,讲座论文被编集为经济 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论文集,这个论文集的作者包

11、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辩姆斯叮 赫克S (James J. Heckman),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曾任世界计最经济学会主席和欧洲经济学会主席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法国图卢兹大学的金-亚克拉丰 (Jean-Jacques Laffont)教授(现巳过世),海外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现已过世)、邹恒甫以及林老师的学生艾春荣、 谭国富、宋敏、刘安平、石寿永、文梅、李东等在海外任教的教授。此专辑于200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海外兴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经济II报记者 梅绍华 知

12、明桥 实习生汗拜国际经济学界前1000位经济学家中有19位牛人,其中.中中科大毕业的有三位.该校毕业生石寿永名列前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薪特聘14位海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华中科大有四位: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迎来了成立十周年旺经济学科建设23周年的日子.在学术院庆会上.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 为早期以理工科为主体的牛中科技大学.在短短的3多年时间内觉然培养出许多玺声海内外的经济学家.被经济学界称之为奇特的“年 中科大经济学家现象培养出这么多经济学家.对综合性或者以文科为主的知名大学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像中中科大这样新型的理工 科大学竟;然培养出如此多经济学家的确不多见.卓越成就全球排名

13、前19位牛人经济学家该校毕业有三位据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主办的经济学动态9介绍.2000年,在欧洲经济学会的资助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权威研究机构欧洲经济学 与统计学研咒中心(ECARES)依照全球经济学家普遍公认的指标.开展了全球经济学家进行排名的研究。1994年至199S年.全球经济学家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排行榜上.共有19位牛人经济学家位列其中.而从中中科技大学 毕业的就占了三位.他们是美国印地安那用立大学和加泉大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石寿永、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艾春荣、得克萨 斯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明国强。石寿永排名第48位.是所有华人经济学家里排得最高的。石的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

14、理论、国际经 济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等.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一套能撕修止原有货币理论不足的新的货币基础理论.艾春荣在华人经济学家中排名第 七、田国强排名第十.清中经管学院高薪聘请经济学教授有四位近年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推出了高薪聘请国际高水平的学者担任“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制度.他们从海外聘请的十儿位如名的 经济学家中.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到国外深造的就占四位.他们是1982年获得数学学士的艾春荣.19S4年获得管理学学士的石寿水. 19S5年获得数学硕士的谭国富以及19S0年获得数学学士的田国强.艾春荣.全球作名第279位.其学术贡献是.对如何确定半参数估计值的上界这一问题给出了初步的解:并在此

15、基础上.为如何找 到一个半参数估计值这一问题提供了全面和满意的答案。其研究成果推诳了半参数研究方法对时何序列数据研究的系统性与一效性,田田强,排名第421位.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动态经济学和一殷均衡理论.他提出了一个任“非规范性的经济环境 中,即有限经济自由和不完全市场体系环境下的企业产权理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三位所长毕业于该校在我国政府的最高智横机构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牛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副主任谢伏瞻两次荣获孙 冶方经济科学奖.多次主持和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课题,其东亚金融危机跟踪研究、国有企业改 革与发展政策研究,金融风险与

16、金融安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等重大项目-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 区域发展故略和企业改革战略的拟定和健全有重要参考价值.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色家”称号。另外.中心下属的三所七部中.华 中科大校友张军扩、陈小洪分别担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企业研咒所的所长.近年来在首都开始崭头角的新锐经济学者巴曙松为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也毕业于该校。此外.还有在农业领域颇有研究的李佐军等。在经济政策研咒领域享有盛名的还有国务院发展改革 委员会宏观对外经济研咒所所长张燕生等。牛科大校友已经成为辅助国家相关经济决策的骨干力量之一.原因探寻是什么原因i上这所理工科大学在海外造就出这么多的经济学家.又在国

17、内培养出这么多一流的经济G家呢?巴曙松认为牛中科技 大学的成就.有儿条主线不得不提。有一位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作为学术带头人有一位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经济学家张培刖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这对于理工科背景的中中科大的经济学科建设.意义深远.今年91岁的张培刖老先生现担任牛科大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咒中心主任.他1941年进入哈佛大学在哈佛期间.师从 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深入学习和研咒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145年张培刚获得哈佛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1947年.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学校授予经济学利最佳论文奖.并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 “大卫威尔士奖张老

18、也成为到目前为止亚洲惟一获此殊荣的人.除了张教授以外,中科大经济学院还拥有一批如名的大家如计量经济学家和数理统计学家、40年代末朋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 士林少宫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夏振坤等。在以张培刚教授领街的发展经济学和以林少宫教授为带头人的计址 经济学两个领域.华中科大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近10年来,中中科大经济学院教师共出版当著教材50多部.发 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多项.S0年代多门课程就直接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早在S0年代初期.当时的中中I:学院就任老校长朱九思的倡导下.升国内大学风乍之先.i上多门课程直接采用美国大学原版的英文 教材进行教授,使师生不仅直接接触到国外先进的知i只.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