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病因学说_第1页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_第2页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_第3页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_第4页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基础病因学说第1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概 述 一、概念: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就是引起疾病的原因。 二、分类: 1、文献:内经两分法(阴阳);金匮、陈氏三分法(内、外、不内外) 2、现今(1)外感:六淫、疠气(2)内伤: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3)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4)其他: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先天 第2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病因分类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第3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第一节 外感病因风邪火(热)邪寒邪暑邪燥邪湿邪六淫第4页,共32页,2022年,

2、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一、六 淫基本概念六气: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六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外感性 季节性 转化性相兼性 地域性第5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动不居;开泄腠理;袭上部、阳经、体表。风性善行而数变病位游走不定;发病急,变化快。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动摇不定。风为百病之长治病易兼挟为患,最常见的外感致病因素。第6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

3、31分,星期日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胜则阳病”,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肾阳、卫阳、脾阳2寒性凝滞主痛是指寒邪具有凝结阻滞不通的特性,得热则缓。3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缩、牵引的特性。受寒后关节屈伸不利。第7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邪暑多挟湿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第8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多见脾病,可见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湿性重着致病多有沉重感;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湿性粘滞症状粘滞性;病程缠绵性。湿性趋下易袭阴

4、位水肿以下肢为明显。第9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邪燥 易 伤 肺 燥 易 性 伤 干 津 涩液第10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6.火(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为阳邪其性趋上火热易致疮痈火热易生风动血热极生风热破血行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第11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二、疠 气(一)概 念 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传播途径: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也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

5、接触等。第12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二)致病特点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第13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三)流行的因素 1、气候反常 2、环境卫生 3、预防隔离 4、社会因素第14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第二节 内伤病因一、七情内伤(一)七情内伤的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属于人人皆有的正常情绪体验。 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内伤致病因素。包括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的情志刺激。第15页,共32页,2022年,

6、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内伤七情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直接伤及内脏首先影响心神损伤相应之脏 数情交织伤心肝脾 易伤潜病之脏腑 影响病情变化 第16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二、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过饥摄入少,气血生化不足,体虚,抗病能力衰退过饱积食,损伤脾胃功能,聚湿生痰,化热五味偏嗜引起脏气偏胜,脏腑间关系平衡失调寒热偏嗜致阴阳失调偏嗜烟酒第17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过 劳过 逸劳力过度(形劳)劳神过度(心劳):易耗心血损脾气房劳过度(肾劳):易耗肾精耗

7、气(伤脾肺之气)劳伤筋骨(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体力过逸:安逸少动,气机不畅;阳气不振久卧伤气脑力过逸:用脑过少,神气衰弱三、劳逸失度第18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一、痰饮1、基本概念痰饮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较稠浊者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无形之痰:只见征象、不见形质的痰病饮清稀者:留积于组织间隙或疏松部位,因部位而名异第19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2、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其他各种原因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不主水肝失疏泄三焦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痰饮第20页,共32页

8、,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3、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1易影响水液代谢2易于蒙蔽神明3第21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二、瘀血 1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第22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2、瘀血的形成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气虚无力固摄血液第23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3.瘀血的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阻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第24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4.瘀血的病证特点1234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 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癥积,质硬 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块状 四诊色紫暗(面色、口唇、爪甲、舌质)肌肤甲错脉诊 第25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第26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第27页,共32页,2022年,5月20日,3点31分,星期日第28页,共32页,202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