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可怜”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可怜”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可怜”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可怜”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二册语文第五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学段课)城北小学 严娟【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像。这种幻像与饥寒交迫的现实形成对比。通过这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学情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对幼儿进行人道主义教育的佳作。但由于学前幼儿年龄很小,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小女孩在大年夜还要卖火柴,有家不能归,直至冻死。因此,根据纲要的要求,学前幼儿学习这类

2、名著的重点不是深入理解字词句段,而是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名著的魅力和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激发幼儿阅读经典及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然后尽量通过各种活动、手段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受到一定的思想启发。【设计理念】“读”是语文课的基础。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擦火柴”这部分,让学生自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薄”

3、,能按正确笔顺书写“兜”。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感受小女孩对幸福的渴望和不断追求。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悟、对比、想象等不同方式,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法、谈话法、朗读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1、出示台湾作家对安徒生写的一首诗(配乐朗读)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灿烂; 如果有人25

4、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师:看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阅读安徒生的童话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对于安徒生,你有哪些了解,谁来交流交流你搜集的资料?老师也带来的一些资料,赶快读一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

5、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2、生字词。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下面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好,看这几个词。谁来读一读?抽生读。随机指导读错的字词。来齐读一遍。再看这个字。(指“兜”)这是古体的“兜”。它原来表示古代头盔中的一种。中间这部分表示脸,这两边呢?生交流。其实左右这两部分是一种护具,将头包

6、裹起来。认识了这个字,知道这个字的笔顺吗?抽生答。看老师写这个字。伸出手跟老师书空。(在田字格写)上半部分应先写中间的白,再写左边,最后写右边。这是常见的一种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来,大家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认真写两遍。写完请坐好。安徒生写过许多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其中最感人的作品。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交流)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了一整天火柴,在寒冷中一次次擦燃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个小女孩。(可怜、悲惨、乖巧)大家的感受很真切,看来你们在预习时将故事都读到心里去了。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可怜”这个词,第三自然段也有一个句子写到了可怜,谁来读读

7、?(可怜的小女孩!)我们读一遍!三、品读感悟,感受“可怜”。1、小女孩有多可怜?对照自主学习单,大家来学习课文14自然段,(出示自主学习单)生自主读书,师巡视。2、刚才大家读得非常用心,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生交流。3、学生交流(预设)。(1) 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天这么冷,小女孩还在卖火柴。)真会读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板书:寒冷)寒风刺骨,说得好,这不是一般的冷,而是冷到了极点,再读这句话。(出示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么“冷”的天,后面又出现了一个“雪”,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冷的天,还下着雪就更冷了)谁能读出这种冷。一生读。再加上一个“黑”字,感觉怎样

8、?(更冷害怕)好,读出这种又黑又冷和小女孩害怕?一生读。当然,这种寒冷也可以压在心头。这句话没有一个字写小女孩,那去掉可以吗?生交流。是呀,环境描写,很重要,它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她命运的悲惨。(2)我们继续交流。预设: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么冷的天,小女孩还光着头,赤着脚,太可怜了。)引导:这可真是从头冷到脚,看到小女孩这样,你会有什么感觉?生交流。(可怜她,心疼她)就把你的感受带到文字里。(3)就是这样一双没有多大用处的大拖鞋,后来呢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9、,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马车飞速冲过来的时候,如果你是小女孩,内心会怎样?(害怕 恐惧)板书:恐惧 谁能读出小女孩的恐惧。一生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马车疾驰而过,小女孩那惊恐万分的样子。由于恐惧,一直鞋跑丢了,另一只(生答)被男孩捡走了,说是留给他的孩子当摇篮。见过像摇篮一样大的拖鞋么?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你体会到了什么?连调皮的男孩也嘲笑她,欺负她多可怜呀。5、同学们,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讲述着小女孩的可怜,谁还想说。预设: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

10、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大家看这个句子。(课件出示)最后一句,你再来读一遍。(生读句子)其实,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课件出示变换了角度的句子,引导学生完成:这一整天,小女孩 ,小女孩 。)不是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从女孩的角度来写?生交流。写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效果也就不同,自然读得滋味不同。抽生读。是呀,谁也不在乎她的叫卖声,谁也没有给过她一点点帮助。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呢?小女孩都经历了什么?就让我们跟随小女孩一起去看看!凛冽的寒风抽打着小女孩那瘦小的身体,她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

11、嗦地向前走着,边走边叫卖她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她边喊边追赶着一辆拉着绅士的马车,你看到了生想象无助的她又走到一家杂货店门口叫卖,你又看到了生想象 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把我们的感受读出来。小结:刚才,我们想象画面,板书:想象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世人的冷漠,这冷漠让让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身体冷到内心。自然界的寒冷,加上人情的冷落,可以用哪个成语来表示?雪上加霜,请你批注在句子旁边。4、来,我们继续这样交流。预设: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1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引导:你很会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可是从早到晚,这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小女孩是饿极了,是“饥饿”!) (板书:饥饿)前面读到了寒冷,现在又读到了“饥饿”。你会想到哪个词“饥寒交迫”。 好!赶紧把这个词语写下来。5、继续交流。预设:交流第四自然段相关句子,谈感受。引导:这是怎样一个家呀。家本来是遮风挡雨的地方,可怜的孩子,她却有家不能回。她只能在墙角忍受着寒冷,忍受着饥饿,忍受着恐惧,还要一个人忍受着(板书:孤独)再读这句话:可怜的小女孩!四、合作探究,解读幸福可怜的小女孩,她全身都快冻僵了,终于,她

13、鼓起了勇气,擦燃了一支火柴,火柴燃起来了!她一共擦燃了几次?(5次)她都看到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划出相关的词语。随机板书。五、设疑结束,预设新课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带着微笑,死了。”为什么可怜的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赞 【板书设计】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寒冷可怜 饥饿孤独恐惧【课后评议】1、教学准备充分,课件制件精美有效,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特别是视频动画的播放,让文字内容变成直观欣赏,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有助于发散孩子的思维。2、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好,有些前紧后松,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学习前四个自然段,若在品读时再细一些,本课

14、重点更突出。【课后反思】1、教学内容:本文是第四单元的开篇之作,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是一、创设情境导入。二、初读课文。三、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四、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 2、教学处理: 如何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理解小女孩悲剧的命运呢?让学生观看动画视频,先给他们一个感观的认识,再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过春节的快乐与小女孩在大年夜的痛苦对比,把学生初步带入课文情境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在理解课文第一部分时,抓住一个主要问题:从哪些方面你感受到小女孩很“可怜”,学生谈得比较好,能抓住具体的句子谈感受。 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学生的读还不够,可以用多种形式的读书,先是教师范读第一自然前面部分,通过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配合一起读,在老师停的部分读下去,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而且读得比较认真,学生的朗读也会有较大提高,对理解文本也大有帮助。今后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3、如何改进: 初读课文前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后再进入师生互读的环节,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读的效果会比较好。 如何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