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与微之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11 与微之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11 与微之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11 与微之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11 与微之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1 与微之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与微之书白居易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白居易早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相看掩泪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译文:早就听说元稹赠给您很多优美的诗歌,遗憾跟卢君您相识得太迟。今天正好和您相逢并翻看您的诗卷,卷中您有很多诗赠给元微之。看着看着不禁泪流,一份感情积聚心头,这份伤心,又有谁能知。听说在咸阳的山上,微之坟头上的树,已经长出了三丈长的柳枝。赏析:白居易晚年与“香山九老”之一的卢子( http: / / . / )蒙侍御交往,一天,翻阅卢的诗集,发

2、现集子里不少诗篇是赠给元稹的。而此时元稹已去世十年了。白居易不禁心酸,他迅速把诗集翻到最后,蘸满浓墨,和着热泪,在空白页上写下了这首律诗。在真挚、深刻之外,又多了一重凄怆的色彩。诗一开始,全是叙事,好像与卢子蒙对坐谈心。( http: / / . / )诗句追溯往事,事中自见深情。头两句,把三十多年前与微之论诗衡文,睥睨当世,谈笑风生的情景,重新展现在眼前。接下去,三、四句写今日与卢君聚首,共同披阅他的诗卷,也只是平平常常的叙事。然而,情景一转,诗集中突然跳出了元微之的名字,眼前便闪现出微之的影子,诗情也就急转直下,发为变徽之音。五、六两句,转入正面抒情。“相看”一句,描绘了一瞬间的神态:两个

3、老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老泪纵横,却都不说一句话。诗篇至此,一种无声之恸,已够摧裂肺肝,而全诗也已经神完气足了。最后两句,诗人又用“闻道”一语领起,宕开诗境,跳到了微之坟上。墓木拱矣,黄土成阡;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是这样快,悼念之情又怎能不这样深?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 http: / / . / )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译文:魏国大

4、臣庞恭,将要陪( http: / / . / )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市场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不相信。”庞恭说:“有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魏王说:“我怀疑这件事。”庞恭又说:“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魏王道:“我相信了。”庞恭就说:“集市上不可能有老虎,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而议论我的人也一定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庞恭从邯郸返回,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

5、,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牵挛(lun)幢幢(zhun)啾啾(qi)数帙(zh)B记载(zi)憧(chn)憬恻(c)隐殚(dn)记C瞥(pi)见佚(y)事危惙(chu)湓(pn)江D形骸(h)提挈(qi)金銮(lun)元稹(zhn)解析:A项,“幢”读“chun”,“啾”读“ji”;C项,“瞥”读“pi”;D项,“骸”读“hi”。答案:B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阔如此离阔:阔别B牵挛乖隔牵挛:牵制,拘牵C终论平生交分交分:分别D危惙之际危惙:病危解析:C项,交分:交情。答案:C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牵挛乖隔,各欲白首置于胡越之身天实为

6、之,谓之奈何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同解析:均为“副词,就要、将要”;助词,的;指示代词,这。答案:B4下列称谓中,是敬辞的一项是()A又见家兄言B安道与予在楚州C不见足下已三年矣D仆初到浔阳时解析:A项是谦称,B、D两项均指自己,可译为“我”。答案:C5下列都表现白居易与元稹相互关怀和信任的一组是()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天实为之,谓之( http: / / . / )奈何终论平生交分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瞥然尘念,此际暂生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ABCD解析:本文抒写了两个同病相怜的好友( http: / / . / )元稹和白居易互通书信、互赠诗作的事,演

7、绎出一曲哀婉动人的朋友之歌。疏理文意后,把握文章内容,再结合题干中提供的六个句子,选择出表现两人相互关怀和信任的一组是。答案:B6写出下列句中活用的字并解释。(1)此一泰也_答案:形容词用作名词,安泰的事(2)量入俭用_答案:动词用作名词,收入(3)身衣口食_答案:名词用作状语,身上穿的(4)条写如后云云_答案:名词作状语,分条、逐条(5)流水周于舍下_答案:名词作动词,环绕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3题。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 http: / / . / )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8、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 http: / / . / )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面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http: / / . /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

9、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 http:

10、 / / . / ),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一)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阔:宽广B次叙病心次:其次C牵挛乖隔乖:分离D犹恻恻耳恻恻:悲伤的样子解析:A项,阔:久远。答案:A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均为“指示代词,这”。A项,若:

11、像,连词/代词,你们。B项,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D项,于:介词,对于/到。答案:C9下列各组,全都表现白居易对元稹思念的一项是()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面入寒窗微之微之,如何如何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ABCD解析:是元稹对白居易的思念。答案:B10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_答案: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2)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_答案: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或意译为:何况我处在这样的心境中呢!)(二)11下列各组

12、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C项,均为“连词,表示( http: / / . / )顺承,于是、就”。A项,“若”,如同,像;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B项,“且”,副词,暂且;副词,将、将要。D项,“于”,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 http: / / . / )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

13、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己。C白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 http: / / . / ),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 http: / / . / )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解析:B项“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有误,应为“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答案:B13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_答案: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

14、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2)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_答案: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 http: / / . / )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

15、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 http: / / . / ),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

16、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 http: / / . / )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1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

17、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D与元稹极善胶漆善:善于解析:D项,善:友善。答案:D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权贵有嫌其出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乃放纵诗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是溪独见辱于愚D与刘宾客齐名不欲与廉颇争列解析:D项,均为“介词,和”( http: / / . / );A项,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项,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答案:D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

18、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词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扬。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解析:D项,“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答案:D1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白居易“忠诚耿直”的一组是()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权贵有嫌其出位,怒居易

19、首上疏,请亟捕贼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乞外,除为杭州刺史ABCD解析:从权贵的角度来说,是间接表现,说其修养志趣,是白居易自请外放。答案:D18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理解:(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B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理解:(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官员们又都是年轻人,大家的心情都消沉了。C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理解: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D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理解: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

20、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解析:B项应为“(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答案:B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http: / / . / )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

21、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

22、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 http: / / . / )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

23、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 http: / / . / )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

24、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四、能力迁移19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太_宗_谓_太_子_少_师_萧_瑀_曰_朕_( http: / / . / )少_好_弓_矢_得_良_弓_十_数_自_谓_无_以_加_近_以_示_弓_工_乃_曰_皆_非_良_材_朕_问_其_故_工_曰_木_心_不_直_则_脉_理_皆_邪_弓_虽_劲_而_发_矢_不_

25、直。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http: / / . /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20(及)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涉及,延及)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C.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上,追上)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达到,到)解析:A项,等到。答案:A21(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

26、误的一项是()A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详尽地叙述)B倾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与元微之书)(全部,都)C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项羽本纪)(清楚)D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详尽,全面)解析:C项,全部、完全。答案:C22.(且)下列句子中“且”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是岁,南郡秦丰聚众且万人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不者,皆且为所虏C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女悲泣且谢解析:A项均作“副词,近,将近”( http: / / . / )。B项,副词,暂且,副词,将要;C项,连词,表并列,又,连

27、词,况且;D项,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答案:A23(句式类型)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申之以孝悌之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为天下笑者,何也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解析:例句和C项均为被动句。A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为定语后置;D项为判断句。答案:C24(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_答案:(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_答案:(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 http: / / . / )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示例二)全诗以“望”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