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职业发展理论_第1页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_第2页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_第3页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_第4页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HYPERLINK / 百度首页 HYPERLINK /v2/?login 登录 HYPERLINK /cashier/browse/vipcashier?dqStatCode=topnav_joinvip&cashier_code=topnav_joinvip VIP意见反馈 HYPERLINK /apps?fr=1011 下载客户端4/14/2019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图文- 百度文库 HYPERLINK /?fr=nav 首页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分类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精品内容 HYPERLINK

2、/wenkuverify?from=1 申请认证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机构合作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频道专区 HYPERLINK /xtopic/wkback 百度智慧课堂 HYPERLINK /user/browse/vip/ 百度教育VIP HYPERLINK /?fr=crumbs 百度文库 HYPERLINK /?fr=crumbs HYPERLINK /form/index 实用文档 HYPERLINK /form/index HYPERLINK /list/71 求职/职场 HYPERLINK /lis

3、t/71 HYPERLINK /list/178 职业规划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 12 项基本命题,这 12 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

4、基础。即:命题 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命题 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命题 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命题 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命题 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命题 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1/view/fca5c35ffab069dc51220175.html1/7 4/14/2019

5、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图文- 百度文库命题 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命题 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命题 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命题 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

6、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命题 11,个人工作满足的程度,常决定于个人是否能将自我概念实现于工作中。命题 12,对少部分人而言,家庭及社会因素是人格重整的中心;但对大部分的人,工作是人格重整的焦点,即经过工作过程,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会逐渐融合。出生至 14 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2/view/fca5c35ffab069dc51220175.html2/7 4/14/2019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图文- 百度文库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

7、,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 岁至 10 岁);二是兴趣期(11 岁至 12 岁);三是能力期(13 岁至 14 岁)。15 岁至 24 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社团、休闲等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 岁至 17 岁);二是过渡期(18 岁至 21 岁);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 岁至 24 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25 岁至 44 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

8、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子”,并在 31 岁至 40 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又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 岁至 30 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 至 44 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5 岁至 65 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案例:从老板到员工,医药销售老板的故事)65 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

9、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3/view/fca5c35ffab069dc51220175.html3/7 4/14/2019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图文- 百度文库在上述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绘制的生涯彩虹图4/view/fca5c35ffab069dc51220175.html4/7 4/14/2019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图文- 百度文库20 世纪 80 年代,舒伯提出了“一

10、生生涯发展的彩虹图”。这是以他的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K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0)作基础的。(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台湾天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 年 3 月,P.49)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每个人踏入学校之后,其一生必然多数时候同时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之间是交互作用的,某一个角色上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不过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5/vi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