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5) 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5) 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5) 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5) 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5)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6/6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教学目标1、知道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2、知道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4、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原因。2、难点:模拟自然选择活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学习方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生物学,为了缓解同学们的疲劳,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手机游戏进化的图片。师:刚才这组图片同学们了解到什么信息?生答:游戏在进化。师:对,从早期的俄罗斯

2、方块,再到如今大受欢迎的王者,吃鸡。手机游戏不断的更新换代,早期游戏甚至被人们淡忘淘汰。手游发展到今天多种多样,这是一种进化。自然界中有成千上万种生物,也是进化的结果,那是什么原因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板书:生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种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最先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板书:一、达尔文) 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并完成导学单任务1。师:物种起源是在哪一年发表的?生答:1859年。师:在环球航行中,达尔文看到生物的什么变化给了他灵感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16页,回

3、答问题。生:1、古代树懒比现存的树懒大得多 2、生活在不同地方的鬣蜥形态不同 3、大陆上的鹈鹕会飞,群岛上的不会飞4、群岛上栖息的13种地雀,所吃的食物不同,喙就不同。在航行结束后,达尔文回到英国,继续思索,他想弄明白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他从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现象入手研究,并从人工选择形成新品种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板书:二、人工选择)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我们以原鸡为例,看一下它是如何进化的。野生原鸡由于个体差异,有的肉鲜味美,有的会下蛋,有的羽毛长得鲜艳靓丽,有的营养价值高,这样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

4、需要选择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原鸡的不同性状就会遗传给后代,经过一代代的培育,就产生了这些不同的新品种。家养原鸡产生不同的变异,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育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的新品种。师:请同学们根据原鸡的进化完成导学单上任务2。人工选择的概念: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师:生活中通过人工选择培育的品种有哪些?生:如菊花,金鱼,宠物狗,家鸽,奶牛等从人工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中得到启发,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3、自然选择(板书:三、自然选择)(1)同学们一起来完成一个游戏“模拟自然选择”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曾有

5、一种“豆豆鸟”,它们长相近似。就像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看见的地雀一样,“豆豆鸟”的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分别像晾衣夹子、镊子、解剖针,后来出现了汤匙形。游戏规则:同学们分为四个大组,选取一名组长,组长抽签决定该组所用的工具,扮演不同喙形的“豆豆鸟”。由老师来计时,选取1个监督记录员。游戏限时3分钟:组长利用自己手上的工具扮演“豆豆鸟”上台啄食豆豆放入自己的碗中(只能一只手拿工具,一只手抬碗),当啄食到10粒豆豆以上就立即将豆豆放入自己的手中,回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解锁一名组员作为该种“豆豆鸟”的后代接过工具继续啄食豆豆,同样啄食满10粒豆豆以上又可以解锁一名组员继续啄食。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计时停

6、止。计时停止后没有解锁组员的“豆豆鸟”就被淘汰。请记录员统计:除组长外每组获得10粒豆豆以上的人有多少,将每组产生的后代数目记录到下表中。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所用工具产生的后代数目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游戏数据分析“豆豆鸟”的生存情况,讨论四种“豆豆鸟”的生存竞争结果。完成导学单任务3。实验结果:产生后代数目最多的是汤匙喙形的鸟。师:为什么汤匙喙形的鸟可以存活,而且产生的后代最多呢?而有的却不能存活?答:汤匙喙形的鸟比其他的鸟有优势。师生总结:起初,食物充足,没有天敌,豆豆鸟繁殖速度快。但随着食物越来越少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作斗争。生

7、物性状的优劣势是对环境而言的,像汤匙形豆豆鸟在竞争中占优势,它的性状适应了环境就是有利的变异。而这种有利的变异又遗传给后代。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分析的内容,尝试完成导学单上任务4的第一部分。(一分钟后,请同学回答)(板书1、概念: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板书2、内容)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达尔文以大象为例作了推算。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大象会过度繁殖。但自然界提供给生物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做斗争,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提到的生存斗争。在竞

8、争中,生物有的变异对生存有利,这种有利的变异使它在生存竞争中获胜,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便会在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补充保护色,拟态,警戒色)这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合理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出示长颈鹿进化图片,让学生试着解释,教师做补充。无论是豆豆鸟还是长颈鹿,都是根据化石推测的,那同学们也可能会怀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自然选择的真实案例。(2)自然选择实例英国桦尺蛾活动:捉迷藏呈现不同颜色桦尺蛾栖息在不同颜色树干上的图片,你最先找到哪些桦尺蛾?让同学们看书思考:为什么黑色桦尺蛾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蛾数量

9、逐渐减少?生回答: 工业发展前,工业地区周围的林木树皮是浅灰色,白天在树上栖息的主要是浅色的杂斑蛾。浅色蛾不易被食蛾鸟识别。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树皮裸露并被黑烟熏成黑褐色,浅色蛾栖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容易被食蛾鸟发现而不易生存;深色蛾体色与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发现而生存下来。经过一代代的选择,深色桦尺蛾数量越来越多。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任务5,桦尺蛾体色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生:煤烟污染,天敌。师:由于工业污染导致桦尺蛾体色的变异,如今环境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我国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目的就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保障公众的健康。从桦尺蛾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板书3、作用) 4、总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由于地球环境是多样的,因此导致地球上出现生物多样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