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飞跃需六突破_第1页
中医药飞跃需六突破_第2页
中医药飞跃需六突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飞跃需六打破我国的中医药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黄帝内经?。几千年来,国人就是靠中医药医治病患,一代传一代,休养生息。不错,中医药确实能治病,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非中医药莫属。可是到了科技飞速开展的今天,中医药不但没有突飞猛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倒退的趋势。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医药飞速开展,并冲出国门呢?笔者认为必需要在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药材种植、成药加工、国内推广和国外拓展这六个方面,实现飞跃式的打破。诊断方法上的打破至今我国中医的诊断方法,还是沿用四诊、八纲、二十八脉。大夫给患者号脉,问问病情,然后开方子,到药房抓药。患者的病情怎样,需要等下一次来看病时,再问,再

2、号脉,再开方子,再抓药。假如中医大夫看病有了偏向,那就只好换大夫或去看西医。中医看病,一凭知识;二凭经历。可经历这东西,可变性太大,很难把握。笔者有位朋友病了,他找了三位当地有名的中医大夫诊断,三位大夫有三个说法,而且开的方子大不一样。此刻我这个从事多年中医药研究的老科技工作者,对中医产生了极大的疑惑,到底用哪个方子好呢?中医能看准病吗?后来他去看西医,经过化验和检测,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像这样一项简单的病,中医就是确诊不了。可见,中医的诊断方法应当改良了。西医对患者的诊断有一系列科学的程序,如使用听诊器、血压计,作化验、B超、X光透视,作心电图、脑电图和T等诊断手段,然后根据多项化验或检测结果

3、,再对诊下药,有的放矢,治疗效果就好。例如:某人患有胆结石,用中医四诊法,就很难判断准确。可西医做个B超,马上就可以发现有没有结石,它在什么部位,有多大的体积。又如:某人患糖尿病,用中医四诊法,就很难准确地判断出来。可西医经过化验、检测,很快就有准确的结果。再如:某人患了肺结核,用中医四诊法,就不一定能准确诊断。可西医只要经X光透视,很快就会做出准确的诊断。在古代和近代,中医的四诊法,还是很先进的,因为当时的科学不兴旺。可是到了现代,西医科学突飞猛进,而中医还停留在过去的程度上,就远远地落后了。所以,中医的诊断方法需要改良,要有所打破。不要再抱着传统的老方法不放,固步自封,这是没有开展出路的。

4、中医的诊断方法要打破就要引进西医的检测方法。如:先做“四诊,然后做必要的功能化验、检测,再开方抓药,这样治病的效率和效果会大大进步。这种诊断方法的改良,必需要从全国中医大中专院校的教育开场,从临床理论上加以改良,逐步推广,形成规律和规模。相信这样做,不但中国人能承受,就连外国人也会叫好。治疗手段上的打破一直以来,中医治病的手段是很多的。如:吃药、针炙、拔火罐、按摩、推拿、刮痧、药寓外敷、药酒等。可经过长期的演变,如今只剩下开方吃药了。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治病手段,也丢得差不多了。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学针灸、推拿和按摩,回国后自己开诊所。可我们许多中医院的大夫,有会针灸、按摩、推拿的,在治病时,不使

5、用这些治疗手段;有的根本就不会,问其原因,答复是学校没有教过。我们的中医能不能把这些方法,分别做为治疗手段呢?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人们看不起病,像拔火罐、针灸、推拿、按摩、刮痧、药寓外敷和药酒等治疗手段,使用得很充分,而且见效快、效果好。可越是到了大城市,这些治疗手段几乎就见不着了,这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外科手术,好象只是西医的专利,与中医无缘。难道中医就不能引进外科手术吗?笔者提出这个论点,很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甚至是中医界同仁们的非议。据传,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外科手术的专家。他给关羽做过取毒箭头的外科手术,很成功。他还提出要给曹操作开脑颅的手术,后被曹操所害。几千年过去了,我们的中医是进步了

6、,还是退步了?把外科手术引进到中医中来,这需要中医界的同仁们很好地去讨论、研究。前不久,国内第一所中外合资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和中西结合医院,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挂牌。这所医院的创办人,是侨居荷兰的中医博士杨江清,他们成功地解决了中医在治疗手段上的打破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特别是中医和西医不能互相排挤,要互相交融,彼此互补,互为依托。药材种制上的打破所谓中药材种制上的打破,是指中药材在种植和炮制上必须改良、有所打破。我国的中药材,绝大部是分散的药农在种植,他们为了求得药材上的高产出高回报,在种植药材时,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样使得药材的质量大幅度地降低,本应该拿来治病的药材,也治不了病了;没有毒

7、性的药材反而有毒了,这种场面不改变,中药是没有前途的,甚至还会走向衰落。在药材的炮制上,分散的药农们,不可能严格地按标准和要求去加工。尤其是像熟地黄、炙甘草、炙当归等一些药材,它的药性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些药农为了谋取暴利,竟然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这样对中医药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有害的。药材不像服装或小商品,它是用来给人治病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在中药材的种植和炮制上,国家要制定或修订严格的标准,大力宣传和推广这些标准,收买中药材的单位,要培养得力的人才,从严把关。当前,我国在中药材的管理上,存在着两种极端,要么是放任不管、任其开展;要么是一管就“死、标准极严。这两个极端都不可龋去年?

8、安康报?对中药材GAP认证的争论,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如今国家的GAP标准极严,从理论上看它是对的,但从实际上看它不符中国的国情。因为一般的小种植基地是搞不起来的,那些松散的药农们,更无法去运作。这样做等于扼杀了一大批小种植基地的药农和100%的分散药农,而这些人所种植的药材,要占全国药材总量的80%还要多。这就需要国家对当前GAP认证的标准和要求进展修改,要改到能使大局部药农只要经过努力,都能通过认证才行。要实现中药材在种植和炮制上的打破,难度是很大的,需要在土壤、种子、种植、采集、加工或炮制、收买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层层把关,最终目的就要进步中药材的产量、质量。成药加工上的打破几千年来,华

9、夏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吃中医汤药长大的,至今根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西方大多数人为什么很难承受中医药呢?主要原因就是一句话:“煎药费事,吃药太难。转贴于论文联盟.ll.有一位住院患者,曾对笔者说:“中医好,能治病,可就是吃药太苦太难了。我坚持了10天,后来一吃中药就呕吐,没方法只好改看西医。一语道破了中医药的缺陷和中医药必须改良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有些制药厂家,对中药进展了大幅度的改良,如:XX胶囊、XX冲剂、XX针剂,效果很好,但这些药只是中药里的凤毛麟角,太少了。像这样的中成药,就是我们开展的方向、要打破的目的。要加快对中成药的改良和打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药准字号的审批问题。按我国当前的作法,要开发一种新型中成药,需要4-5年的时间,耗资少那么几百万元,多那么几千万元。照这种速度,中成药的开展打破前途渺茫。笔者所在的科研所,在肿瘤、肝并风湿病等方面的研究上,已有150多项科研成果,可真正用于临床的中成药缺乏成果的5%。我们还要看到,中医药是我国最大的特色经济。而中成药的打破,将是我国一个非常大的经济增长点。如今日本、南韩、美国,把我国中药材大量购置回去后,再经过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