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1)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_第1页
29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1)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_第2页
29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1)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_第3页
29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1)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_第4页
29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1)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9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1)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学习目标1、了解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情节来刻划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习托物起兴、排比铺陈的表现手法。2、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表现人物特点的主要方法。3、认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4、掌握“相” “自”“见”等词的用法。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乐府双璧北朝乐府民歌

2、木兰诗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叙事诗。选自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文学常识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体,可以配乐歌唱的民间歌谣和文人诗。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西汉时: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府。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歌谣”)也叫“乐府”。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为一种新乐府。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未入乐,但自名为乐府。这里的“乐府”实际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后:有称词、曲为乐府的。机关名称新体诗名称批判现实的讽刺诗词曲叙事性强: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艺术手段丰富:

3、比兴能继承,描写见细 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字,被称为 “古今第一首长诗”。孔雀东南飞背景资料:“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好自请回娘家。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

4、身亡。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人丧偶或离婚仍可再嫁。西汉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汉代,婚姻重视门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守相继就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的貌美 德高,同时也见当时的婚俗。县令、 太守为子求婚,于刘家有择门第的意 思,家人是为一己私利,寡妇不嫁反 而受到种种欺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 投身清池,是当时不少寡妇悲惨命运 的反映。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冥冥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摧藏仕宦 聘礼 磐石 槌 遗施 骢mpngr

5、wi rupnpnfpjZh zhmngznghun注意文中生字词chuwicng课文解读主题: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孔雀东南飞(并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逝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并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大致情节及作诗缘由。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孔雀起兴,引出全篇故事。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文奠定深沉

6、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表白内心委屈无奈请遣归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第

7、一 个“常”道出了她内心的多少辛酸,反映了她与焦母之间的矛盾日久,深刻而难以调和。第二个“常” 表达了丈夫因公务不常在家,兰芝时时有“空房”“日稀”之感。但“空”“稀”却未影响她对丈夫的感情,这就为表现两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也为悲剧性情节发展作了伏笔。“故”字写出焦母挑剔刁难,也表现了刘兰芝洞察世情的聪颖。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刘兰芝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反映出:1、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2、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阿母谓府吏:府吏长跪告:阿母得闻之,槌

8、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3-6仲卿求情未允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段描写作用有三:其一,通过他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其二,处次展示了他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其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

9、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兰芝和焦母势不两立,仲卿消极抵抗,人物矛盾突现,十分尖锐。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新妇谓府吏: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7-8夫妻凄楚夜话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9-10兰芝严妆拜别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兰

10、芝严妆:以铺陈排比,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美,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她的严妆也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这也表示了她对焦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的矛盾心情。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上堂谢阿母 母听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币多 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

11、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和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小姑告别: “泪落连珠子”,既有与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的归的悲愤。11-12夫妻道口明誓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通口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一、再次强

12、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二、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如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13兰芝含恨还家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兰芝怼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母亲重复兰芝开头的话“十三教汝织”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

13、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焦母的专横无理,也表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兰芝仰头答:14-19兰芝拒绝求婚刘兄逼妹再嫁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 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兰芝这样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行为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阿兄的性

14、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成竹在胸的表现,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诺中已预感到要发生非常事件了。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20-23守府忙碌迎娶兰芝含泪制衣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斋钱三百万

15、皆用青丝穿 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反衬焦母的没有眼光;反衬刘兰芝鄙视权贵的品德;反衬刘兰芝不贪图富贵、忠贞于爱情高尚情操;热闹场面与兰芝同焦仲卿的绝望痛苦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悲剧效果。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新妇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府吏谓新妇:“”新妇谓府吏:“”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24-26相约黄泉聚首鉴赏“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仲卿先贺,继怨,后誓“吾独向黄泉”。兰芝先体谅同情,后誓“黄泉下相见”。仲卿的“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兰芝的“同是被逼迫,

16、君尔妾亦然”,的叙述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都是极精妙诗句,艺术表现力极强。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27-29府吏作计尔立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30-31双双自杀徇情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32兰芝仲卿魂化相爱地久天长其日牛马嘶 新

17、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阅读课文最后三节,讨论后面两个问题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决绝。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1、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

18、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尾声化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思考:这首诗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安排故事情节的?参考答案: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遣归仲卿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而死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托物起兴兰芝请归被遣归家家兄逼嫁双双殉情合葬化鸟誓别迎娶死别揭示封建宗法制度罪恶歌颂青年男女反抗精神全 文 结 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求情赠物严妆辞归伤归拒婚逼嫁(“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愁

19、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自挂东南枝”)殉情提问:如果你是,你认为应该怎样塑造刘兰芝这一形象才能充分揭示封建礼教对她的摧残?课文又是怎样塑造的?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1、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全一样,请找出来,简析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加描述)的作用。2、在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特意写她的晨起严妆。其作用是什么?3、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试作简要分析。4、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5、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1、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全一样,请找出来,简析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加描述)的作用。在第段和第段。突出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是个本应无所指摘的好媳妇。

20、为下文的被遣作铺垫。不仅巧妙地对兰芝的美作了必要的补叙,为下文县令和太守的两度求婚作了张本,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兰芝那种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运用了夸张、渲染的手法)2、在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特意写她的晨起严妆。其作用是什么?3、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试作简要分析。对婆婆:突出其倔强貌似谦卑,实含激愤不平之意有修养,识大体并没出口伤人对姑姑:心地善良,“知礼节”。4、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突出表现兰芝形貌美,人品好(不慕荣华富贵,爱情专一),反衬其悲剧命运,加剧悲剧气氛。5、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忠于爱情。兰芝形象赏析形体美足 头 腰 耳 指

21、 口 步精妙世无双品质美勤劳:兰芝自诉善良:与小姑别知书达礼:与婆婆别精神美反抗性焦母兄长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运用衬托的手法。县令之子求婚者地位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娇逸未有婚求婚者才貌说媒者身份太守家迎娶的排场太守之子思考:刘兰芝与氓诗中女主人公的爱情都是悲剧,她们在悲剧中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刘兰芝被婆婆休弃回家后,仍忠于爱情,她与仲卿“结誓不别离”当县令遣媒说亲时,她以“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而回绝。后来,阿兄逼其改嫁她与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到了成亲之日,她以“举身赴清池”的殉情行动,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22、对封建家长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氓 中的女主人公被负心汉遗弃回娘家,遭到兄弟的讥笑。她静下心来思考,她对负心汉不抱任何幻想,决然地断了这场令人心碎的婚姻。刘兰芝温柔多情,在遭到爱情悲剧的打击后,以死殉情。1、你认为焦仲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2、仲卿对兰芝的感情始终如一,而对母亲的感情却有所变化。试指出这种变化,并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的叛逆形象。造成焦刘夫妻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封建家长制和

23、封建礼教封建制度规定: 妇女有“七出”(“七去”“七弃”):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无子,淫泆y ,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恶疾 (仪礼丧服)“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无过被休长兄逼嫁以死殉情被逼休妻以死殉情都是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1、焦母专横暴戾,心胸狭窄。塑造该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刻划)斥责兰芝“无礼节”和“槌床”骂子。兰芝道别时“怒不止”。得知儿子要殉情仍骂兰芝下贱。侧面描写(通过兰芝之口说出)2、刘兄:尖酸刻薄,冷酷无情,贪财慕势(趋炎附势)。塑造该人物的方法:个性化的语言。人物形象焦家刘家仲卿焦母兰芝刘兄刘母夫妻婆媳

24、妹兄母女懦弱孝顺忠于爱情骄悍无理专断蛮狠自私横暴趋炎附势坚强、持重、善良坚贞不渝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艺术特色:1、结构完整,情节曲折。2、运用各种手法来塑造鲜明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的刻划;环境景物描写作衬托、渲染。全文线索:1、封建家长压迫与青年男女的反抗为主要矛盾。2、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的爱情。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以致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唐琬另与赵

25、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琬悲痛欲绝。风 流 千 古孤鹤轩前,那一方新砌的残垣断壁,承载着这个园内的不老的传说。滴下钗头多少泪, 沈家园里草犹悲!课外拓展: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昔日的欢情,有如强劲的东风把枝头繁花一扫成空。别后数年心境索漠,满怀愁绪未尝消释,而此恨既已铸成,事实已无可挽回。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眼前风光依稀如旧,而人事已改。为思君消瘦憔悴,终日以泪洗面。任花开花落,已无意兴再临池阁之胜。当年山盟海誓都成空愿,虽欲托书通情,无奈碍于再嫁的处境,也只好罢了。陆游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世情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