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野望》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野望》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野望》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野望》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野望》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野望导入新课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学习目标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意境。2品析诗的语言,读出诗人的情怀,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作者简介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

2、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写作背景王绩,隋末大乱,他回乡隐居。唐朝高祖时他被征辟(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出来待诏门下省,当时朝廷每天供给三升好酒。他发牢骚说:“俸禄太低很寂寞,只有三升好酒令人留恋。”侍中陈叔达听到后特地把三升加到一斗,自此人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他又称病罢归,躬耕东皋。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唐代诗歌分期及派别唐诗的阶段:1初唐时期: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2盛唐时期:唐诗发展到顶峰,题材广泛,流派众多,“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3中唐时期: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

3、进步理论主张,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4晚唐时期:温庭筠、小李杜、韦庄唐诗的派别: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浪漫诗派、现实诗派王绩开启律诗先河,发田园先声读法指导美读古诗,读出停顿,要求: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语音美2、借助语感、读清句读(du)节奏美 3、注意缓急、声情并茂情感美朗读课文野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题解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

4、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词语释义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高地。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接近。徙倚:徘徊。犊:小牛。禽:泛指猎获的鸟兽。相顾:相视;互看。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诗歌译读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薄暮:傍晚。薄,接近徙倚:徘徊依:归依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晖:落日的余光译文:层层树

5、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禽:泛指猎获的鸟兽译文: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骑着马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顾:视,看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译文:举目四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了。诗词赏析哪一个字是全诗的总领字?望诗词赏析诗人看到了什么?树树、山山、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诗词赏析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视觉变化?由近及远诗词赏

6、析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情感?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诗词赏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诗词赏析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该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只见处处都是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座座山峦都洒满落日的余晖。该句描绘了一幅 萧瑟衰败的秋景图,渲染凄凉气氛,烘托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诗词赏析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写作特色1.景中含情。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进一层。2.朴素清新。全诗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流畅,一改南朝雕饰浮华之气。名家评价王尧衢说:“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沈德潜说:“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闻一多先生更认为此诗“应该说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自然处渊明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