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_第1页
浅析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_第2页
浅析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_第3页
浅析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_第4页
浅析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近代中国引进印花税的背景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加上早期财税理论的深入传播,迫于巨额的军费开支及战争赔款,清政府在裁并旧税、开拓新税源的过程中非常青睐于以商事凭证为课征对象的印花税,并进行了两次试办,虽然两次试办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形成了我国印花税制的雏形。印花税溯源及各国举办情形任何一种税种的“出台”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密切相关,印花税的产生也不例外,其最初在荷兰创办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基础。公元16世纪初,荷兰人民建立了独立的荷兰共和国。建国后,荷兰的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航运业得到迅速发展。荷兰凭借着庞大的船队和经济实力作后盾,一方面不断扩大对殖民地的掠

2、夺,另一反面还要继续与以前的统治者西班牙帝国进行斗争。沉重的军费负担使得荷兰的财政支出猛增,国库极度空虚。当时执政的统治者摩里斯在1624年提出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然而,当时荷兰人民的税收负担已经不轻,再增加税收又怕人民起来反对。于是,摩里斯便采用公开招标的办式,以重赏来寻求新税设计方案,谋求敛财妙计,并最终确定实施一种以商事产权凭证为征收对象的印花税。最初,其征收的形式是由纳税人持应税凭证到政府指定的地点缴纳税金,政府机关在缴纳后的凭证上用刻花滚筒推出“印花”戳记,以示完税。印花税因此得名。由于当时荷兰商业发达,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契约、簿据较多,征收的手续简便,加之商民认为这些商

3、业凭证由政府部门加盖公章在发生纠纷的情况下可以为政府裁判提供法律依据,也是对自己权益的一种保障,因而也乐于接受这种新税种,收效甚佳。因此,印花税逐步为其他国家效仿,成为风靡欧洲、被称为税负轻微,税源畅旺,成本低廉的“良税”。以英国为例,英国1878年的财政收入为79 763 298英镑,其主要的收入项为:关税、酒税、印花税(包括银票和遗产税等项)及房、地租税等。印花税在英国推行100多年后,已从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税种发展成为了当时英国的主要税收,可想而知其生命力之旺盛及发展速度之迅猛,由此为各国仿行印花税提供了更有实力的佐证。1765年,英国甚至因本国的财政困难还计划在北美殖民地发行印花税,但殖

4、民地居民认为他们没有纳税义务而群起反对,最终使得英政府不得不改征茶税。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演变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以手工作坊为主要形式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这股“欧风美雨”的催化下遭到摧残,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在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下逐步瓦解。一方面,洋布、洋纱、洋糖等外国产品的倾入使中国的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小手工业者逐步破产,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中,原来的单独的个体经营模式逐步被外国机器加中国人工的生产模式所代替;另一方面,外国列强又进一步控制着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大量掠夺茶叶、棉花、大豆、烟叶、丝绸等农产品,传统的农业家庭手工业遭致破坏,农

5、民不得不种植资本主义列强所青睐的农产品原料,农业也逐步走向了商品化市场,破产的农民也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以进口价值而论,第2个十年较第1个十年仅增五分之一。第3个十年增14倍,第4个十年增30余倍。而以出口价值而言,前二十年相差不大,第3个十年减少10%,第4个十年减一倍有余。进口日增而出口日减,二者有背道而驰之势,进而导致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农业也进一步走向商品化生产。获得了中国广阔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后,西方外国列强相继在中国开设厂房、矿山,大力兴办轻重工业。有资料显示, 1843-1894年的50多年间,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就有I9I个,工业资本将近2000万元。他们利

6、用通过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对华资本输出,有力地控制着中国经济。首先,通过开矿进行在华工业投资。其次,外资商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吴承明先生的统计,1882年在华外资企业为440家,1892年为578家,1913年则发展为3805家。另外,他们还通过在华进行铁路、矿山投资,设立银行等方式控制中国的财经命脉。1903年中国有铁路4360千米,1913年则为9744千米,这些铁路基本上都受外国资本的控制;1894年前,仅英、德两国在华设有银行7家,1895-1913年则达到9国13行,全国85个分行。19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加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猛烈地冲击着清政府的

7、统治,内外矛盾的双重夹击下,清政府认识到不能像以往那样统治下去了。这一时期的内外战争也使得清政府内一些掌握实权的官僚对西方技术有了切身体会,他们认为传统的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式了,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先进的军事器械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统治;另一方面,外国列强在华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带到了中国。在“自强”的口号鼓动下,清政府中的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相继创办军事工业。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最早的中国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开始,至1890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的近30年时间里,是洋务派设立的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中设备

8、较为齐备的大型工厂。另外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都是当时洋务派兴办的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的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除了继续兴办军事工业外,洋务派开始把重心转向举办民用企业,开始了“求富”的近代工业道路的探索。这些民用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官督商办,少数是官办或官商合办,因此在税收和垄断等方面享有特权,生产和经营方面比民族资本企业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其间,创办的民用企业有20多个,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从19世纪70年代起至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前,商办的民族企业有百余家,但是其资本和规模都远远落后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中日甲

9、午战争结束后,随着中外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实业救国成了国人的共识,加之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合办企业的带动下,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涌现。1895年全国新设立的工厂有15个,1904年后每年建厂20多个,发展到1906年建厂52个,资本额达到2290万元。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业有所发展,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建立,至1911年全国共建立银行17家。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商品的倾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农业商品化生产加强,对外贸易得到发展,国内市场逐渐扩大。出现了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新式商业,且分工较细,字号专门经营进口贸易,行栈则专门经营出口贸易,它们是依附于洋行批发商,具有浓厚的

10、买办性,从资本的运作上己属资本主义商业。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铁路的修建和内河航线的发展(其中 1885-1911年间,中国共修建铁路9253.83公里,平均每年兴建544.34公里;至1900年中国已拥有各式轮船大约480艘),进出口贸易急剧增长,国内市场也迅速扩大,一个从通商口岸到广大农村的巨大商业网络逐渐形成。洋行把进口商品批发给字号,再由转运商销往各个城镇和农村;同样地,农村小贩把出口商品集中起来,经转运商运至通商口岸,再由行栈卖给洋行,再由洋行把中国的农产品运到世界各地。这样就把原来的传统商业中的地主商业、牙行以及行会商业等有效地组织起来了,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1、会的巨大商业网络,遍及百余个行业。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西方列强的侵入,打击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破坏了封建制度,逐渐培养了买办阶级,使其成为了代替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他们与官僚资产阶级共同统治着垂死挣扎的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限,中国的经济也呈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产品依赖于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占据着很大部分,并逐步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主义由于遭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虽有所发展但力量非常薄弱,成长环境非常恶劣,常常面临亏损和破产。在对外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渐荡然无存,基本上都是处于入超地位,任凭外国列强疯狂掠夺白银和原料。然而,相对于腐朽不堪的封建社会而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一个整合良好的全国市场已悄然在中国形成了,贸易的政治环境正得以逐步完善,交通及航运得以发展,地区专业化生产和劳动分工正逐步形成,商人集团和商人资本正逐步成长,农村的商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正在逐步加速。加之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及新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