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图_第1页
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图_第2页
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图_第3页
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图_第4页
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图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一、大气 大气就是包围地球的空气。而天气,从现象上来讲,绝大部分是大气中水分变化的结果。在太阳辐射、下垫面强迫作用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天气的长期综合情况称为气候。大气污染对大气物理状态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气候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很明显的,有时则以渐渐变化的形式发生,为一般人所

2、难以觉察,但任其发展,后果有可能非常严重。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质量类别空气质量指数 AQI空气质量指数级别空气质量指数及表示颜色对健康的影响建议采取的措施0-50优绿色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51-100良黄色空气质量可接受,某些污染物对极少数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101-150轻度污染橙色易感人群有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151-200中度污染红色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会对健康人群的呼吸系统有影响。201-300重度污染紫红色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出现症状300严重污染褐红色健康

3、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可能导致疾病 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46.6%;180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53.4%。2019年33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 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其中,16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199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106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 50%80%之间、16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低于50%;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18.0%。 2019年168个城市,1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2.7%,其中,60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80

4、%100%之间、94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50%80%之间、14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低于50%;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 27.3%。 2020年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唐山、太原和晋城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珠海、中山和深圳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2020年6月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前20位后20位排名城市1珠海市2中山市3深圳市3海口市5黄山市6江门市7厦门市8惠州市9丽水市10肇庆市11咸宁市12东莞市13常德市14佛山市15拉萨市16南宁市17衢州市18舟山市19益阳市20宣城市 2020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石家庄、安阳和太原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

5、差;海口、拉萨、珠海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2020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前20位后20位排名城市1海口市2拉萨市3珠海市4深圳市5惠州市6厦门市7中山市8丽水市9黄山市10舟山市11肇庆市12福州市12江门市14贵阳市15南宁市16东莞市17台州市18佛山市19咸宁市20衢州市20雅安市 2020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包头、呼和浩特、哈尔滨市等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差;宜昌、池州、荆门市等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2020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 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前20位后20位排名城市1宜昌市2池州市3荆门市

6、4武汉市5绍兴市6荆州市7襄阳市7临沂市9常德市9益阳市9洛阳市12芜湖市13滁州市14安庆市15邯郸市16南京市17杭州市18镇江市19潍坊市19邢台市19临沂市 二、淡水 1、地表水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供需态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2019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67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26473.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2.34%。 2019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1个水

7、质断面中,类水质断面占74.9%,比2018年上升3.9个百分点;劣类占 3.4%,比2018年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2、河流 河流分类原则多种多样,按注入地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或沼泽,或因渗透、蒸发而消失于荒漠中;外流河则注入海洋。中国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进行河流分类,共划分为东北、华北、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7型。 2019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监测的1610个水质断面中,类水质断面占79.1%,比2018年上升4.8 个百分点;劣类占3.0%

8、,比2018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各大河流流域及污染指标流域污染指标类水质占比劣类水质占比黄河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73%8.8%松花江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66.4%2.8%淮河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63.7%0.6%海河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51.9%7.5%辽河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56.3%8.7% 3、湖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湖泊面积缩小、污染加剧、可利用水量减少、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剧增,湖泊已经成为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为敏感、影

9、响最为深刻、治理难度最大的地理单元。 2019年,开展水质监测的110个重要湖泊 (水库)中,类湖泊(水库)占69.1%, 比2018年上升2.4个百分点;劣类占7.3%,比 2018年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 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2019年重要湖泊(水库)水质水质类别三湖重要湖泊重要水库I类、II类-红枫湖、香山湖、高唐湖、万峰湖、花亭湖、班公错、邛海、柘林湖、抚仙湖、泸沽湖太平湖、新丰江水库、长潭水库、东江水库、隔河岩水库、湖南镇水库、董铺水库、鸭子荡水库、大伙房水库、赢湖、南湾水库、密云水库、红崖山水库、高州水库、大广坝水库、里石门水库、大隆水库、水丰湖、铜山源水库

10、、龙岩滩水库、丹江口水库、竞河水库、怀柔水库、解放村水库、千岛湖、双塔水库、松涛水库、漳河水库、黄龙滩水库III类-斧头湖、衡水湖、菜子湖、骆马湖、东钱湖、梁子湖、西湖、武昌湖、升金湖、东平湖、南四湖、镜泊湖、黄大湖、百花湖、乌梁素海、阳宗海、洱海、赛里木湖、色林错于桥水库、鹤地水库、峡山水库、察尔森水库、三门峡水库、云蒙湖、玉滩水库、崂山水库、磨盘山水库、鲁班水库、尔王庄水库、山美水库、王瑶水库、白龟山水库、小浪底水库、白莲河水库、鲇鱼山水库、富水水库IV类太湖、巢湖、滇池洪湖、龙感湖、阳澄湖、白洋淀、仙女湖、洪泽湖、白马湖、南漪湖、沙湖、小兴凯湖、焦岗湖、都阳湖、瓦埠湖、润庭湖、博斯腾湖莲

11、花水库、松花湖、昭平台水库V类-异龙湖、淀山湖、高邮湖、大通湖、兴凯湖-劣V类-艾比湖、杞麓湖、呼伦湖、星云湖、艾比湖、杞麓湖、呼伦湖、星云湖、- 三、海洋 2019年,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0%,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28340平方千米。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渤海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2740平方千米,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1010平方千米。黄海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1550平方千米,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760平方千米。东海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52610平方千米,比2018年增加8250平方千米;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22

12、240平方千米。 南海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2770平方千米,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4330平方千米。2019年中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海区海域面积(平方千米)二类三类渤海8770黄海4890东海15820南海4850管辖海域34330 四、土地 1、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显示,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其中镉为首要污染物。 2、耕地质量 2019年,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0亿亩。截至2019年底,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其中,一至三等耕地面积为6.32亿亩,占耕地总面积

13、的31.24%;四至六等为9.47亿亩,占46.81%;七至十等为4.44亿亩,占21.95%。 3、水土流失 根据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15.09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158.60万平方千米。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2011年)相比,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1.23万平方千米。 4、荒漠化和沙化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1.16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2万平方千米。根据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全国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0.07万平方千米。 五、自然生态 1、自然保护地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立以

14、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逾1.18万个,保护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0%、管辖海域面积的4.1%。其中,建立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10处,涉及吉林、黑龙江、四川等12个省,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2.3%。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新增或规模扩大人类活动1019处和2785处,总面积分别为8.98平方千米和6.42平方千 米。 2、森林 全国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 3、草原 全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4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

15、生态 屏障。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六大牧区草原面积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 积的3/4。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草坡为主,大多 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六、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1、气候变化 降水2019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45.5毫米,较常年偏2.5%,比2018年偏少4.2%,为 2012年以来连续第8个多雨年。14月、78月、10月和12月降水量均偏多,其中2月偏多32%;9月和11月降水量偏少,其中11月偏少28%;5月和6月接近常年同期。年降水量最多和次多的是广东阳江(3055.2毫米)和广西东兴(2984.7毫米),最少和次少的是新疆吐鲁番(1.9毫米

16、)和新疆托 克逊(3.3毫米)。与常年相比,北方大部降水偏多,南方接近常年或偏少。其中,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四川北部、浙江东部等地偏多20%50%,黑龙江东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黄淮中西 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云南中南部、新疆 东部等地偏少20%50%;全国其他大部地区降 水量接近常年。2019年全国降水量分布降水量(毫米)分布区域超过2000广西东北部局地、广东南部、福建北部12002000江南大部、华南、四川东北部、重庆西北部、贵州南部、云南西部4001200东北、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江

17、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大部、内蒙古东北部100400内蒙古大部、宁夏中部和北部、甘肃中西部、青海中部、西藏中西部、新疆北部不足100新疆中南部、青海西北部 2、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将自然灾害分为八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2019年气象灾害,中国气象灾害总体偏轻。暴雨洪涝灾害总体上较常年偏轻。全国共出现43次暴雨过程,较常年(39次)偏多4次,没有发生大范围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旱情比常年偏轻,但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 地震灾害2019年,全国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32次(大陆地区20次,台

18、湾及海域地区12 次),其中最大地震为4月18日台湾花莲县附近 海域6.7级地震。大陆地区共发生地震灾害事件 13次,主要涉及四川、吉林、湖北、广西、甘肃、西藏和贵州等地。 地质灾害2019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181起,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25起、大型地质灾害37起、中型地质灾害262起、小型地质灾害5857起,地质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20645万元。 农作物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害、农作物虫害、农作物草害、鼠害。2019年中国农作物生物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9260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达到2800千公顷。 海洋灾害2019年,海洋灾害以风暴潮、 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主。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1次,其中5次造成灾害;共发生有效波高4.0米(含)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39次;共发生赤 潮38次。 森林灾害2019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236.77万公顷,比2018年上升1.93%。其中,虫害发生面积811.46万公顷,比2018年下降2.73%;病害发生面积229.54万公顷,比2018年上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