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练习卷: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练习卷: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练习卷: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练习卷: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1春秋时期 ,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 ,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 ,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 ,“相语以事 ,相示以巧 ,相陈以功。这一做法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开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2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 ,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 ,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 ,大量使用金线 ,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 ,用“七个范子 ,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 ,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机器制造业D家庭手工业

2、3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 ,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 ,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开展 ,理学观念受冲击B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重要组成局部C高产作物引进改变农业生产方式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 ,性别比例失衡4?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 ,“工匠自洗补至入窑 ,必看坯胎堪否 ,然后盖匣封固 ,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 ,亦须细看 ,上下四周 ,有无疵缪 ,必体质完美 ,方可入窑。不然 ,那么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A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 ,常徒劳罔功B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 ,产品精湛完美C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 ,技术难操控D工匠

3、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5明初规定:“在京工匠上工者 ,日给柴、米、盐、菜 ,歇工停给。1391年 ,进一步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 ,“量其劳力 ,日给钞贯。这主要说明明初官营手工业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固C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开展D适应了商品经济开展的需要6宋明以前 ,在传统伦理思想一统天下的情况下 ,一般借钱或办事都以诚相待 ,不打借条 ,不立契约 ,但宋明以后 ,按契约办事已成为习尚。以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经营业务扩大和商品意识的增强B农为本观念发生了变化C以家庭投资方向经营手段的变化D政府政策转向务工经商7明朝洪武年间 ,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

4、的凭证) ,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 ,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 ,获取利润。材料反映出当时A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B食盐业仍被政府严格控制C食盐市场已出现官商勾结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8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 ,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该碑刻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9傅筑夫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说 ,唐代商业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正进入到一个由古代型商业向近代型商业转型的过渡阶段 ,

5、也可以说是古代型商业开始走向没落 ,而近代型商业已初露端倪。傅筑夫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A日用商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B重商主义政策日渐盛行C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全面兴起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0据载 ,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 ,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 ,而五谷反为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 ,“不数年而乡村遍植 ,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1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北宋前中期 ,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 ,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

6、他州别县 ,以“佣身赁力为生 ,受雇期间 ,假设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 ,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开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1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奉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 ,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说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132019年江苏卷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 ,最初是不合法的 ,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

7、,“以左右望 ,获取利益。后来 ,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14阅读材料 ,完成以下要求。材料 中国实质上的停滞被外表上的繁荣遮盖了 ,明清两代耕地面积扩大了 ,粮食总产量增加了 ,民间手工业普遍建立 ,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明显增加 ,商路的扩展与市镇的崛起又使市场容量倍增。但与此同时 ,生产工具无重大改良 ,人均劳动生产率没有明显提高 ,相反 ,人口大量增加 ,租税负担加重 ,人民生活更加困难总之 ,这是一种没有实质性开展的增长 ,是一种没有效率的数量上的膨

8、胀。根据安古斯麦迪森教授的分析 ,公元13001500年 ,中国是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社会经济开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公元15001800年 ,中国是世界经济实力强、社会经济开展水平中等的国家;1800年以后 ,准确的说 ,19世纪中期以后 ,中国逐渐变为落后的国家。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就材料中中国传统经济开展的“悖论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 ,论证严密 ,表述成文 ,富有逻辑15.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 ,尤其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 ,市场广泛 ,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 ,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唐代在广阔农村

9、 ,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草市在北方称“集 ,也有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命名的 ,如柴市、米市、马市等。材料二 清代前期 ,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明清时期 ,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 ,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 ,“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 ,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 ,国内市场扩大 ,农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 ,蓬勃兴起。材料三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 ,用于从遥远的外地

10、购置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 ,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 ,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兴旺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 ,奔波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 ,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 ,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 ,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 ,但几乎毫无例外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 ,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置土地 ,或供给下一

11、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 ,参与科举 ,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 ,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 ,我们可以说 ,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实已包含了否认或摧毁商业企业开展的因素。1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隋唐、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开展的相似特点。2据材料三看 ,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在你看来 ,这些因素后来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开展 ,并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3据材料四 ,概括“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实已包含了否认或摧毁商业企业开展的因素这一观点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D5【答案】D6【答案】A7【答案】B8【答案】B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答案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开展的。答案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答案三:从纵向比照看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史不断开展的;从横向比照看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开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15.【答案】1特点: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村市场开展 ,如草市、工商业市镇兴起;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 ,如大茶园和产棉区的出现;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商业开展等。2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