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2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_第1页
学习2022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_第2页
学习2022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_第3页
学习2022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_第4页
学习2022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2022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有着非常强 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新课标,在学校领导的带着下, 我们认真聆听了 XX大学XXX教授关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 与核心素养的报告,受益匪浅,现提供我的几点感受:一、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了解运算的一致性。XXX教授在讲座中说道:“如何在小学阶段,表达数的 认识和运算的一致性”很重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数与运算” 主题,尤其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这种整体性和一致性体主 要现在:计数单位的统一。不禁让我回忆起:2021年杭州的“千课万人”论坛会中, 曾听过特级

2、教师张国良老师的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课。在 课堂上,张老师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完之后,抛出了 一个问题:“整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通过探索交流,孩子们发现:其实它们的运 算本质都是“计数单位保持不变,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尽管形式不同,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灵魂”。顿时让听课的 我豁然开朗!从整体上理解数和运算更加清晰,这样的前联 后沿,让运算教学更具结构。以往教学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教学时,常常都是通 过现实意义说明各个运算的道理,缺乏一致性,让学生认为 它们的运算不同,反而容易扰乱学生的思维。因此,2022年 的新课标将重点表达数的认识和运算的一致性。其实

3、也是对 我们这些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为学生从整体上 把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 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提供基础。二、跨学科教学的挑战新课标中提倡把跨学科的内容融于教学之中。通过多学 科的横向联合,增强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比方: 近几年常常出现的数学阅读理解题,在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的 前提下,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面对这样的改变,虽然让我觉得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 兴奋和期待。跨学科的教学提升了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的 要求。我们不仅需要钻研数学学科的知识,也同时需要去了 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尤其是语文、科学、历史等等),多听 听其他学科老

4、师的课堂。只有自己勇于“跨界”学习,才能 践行“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方面也同时增加了跨学科的内容。把原来 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这局部内容以“主题活动”(小学) 的形式在综合与实践中进行呈现,这也是学习方式的一大重 点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灵活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前概念,引导学生们在活动中讨论、质疑、 交流,最后实现问题解决,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开展。三、传统文化要有数学传统文化要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践行在数学 学科中,所以数学课程内容将增加了很多传统文化内容的介 绍,比方:“曹冲称象”、“度量衡的故事”、“圆周率的 故事”等等。

5、同时,XXX教授也提醒数学老师们:要注意数 学学科讲传统文化要与其他学科的不同,要教会孩子们用数 学的思维去思考传统文化的知识。例如:曹冲称象的故事中, 除了介绍重量单位之外,老师们还要讲解“等量的等量相等”、 “总量等于分量和”的道理。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数学老师 去探讨,在未来的教学中认真的思考。2022年新课标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不断认真研读的内容, 如:方程移到初中、百分数移入“统计与概率”、强调代数 推理和几何直观等等。道阻且长,行那么将至。新的理念总是需要富有胆识、敢 于创新的人来实践它。新课标的学习不仅让我明确了教学方 向,也激励着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研究和成长。我们XX小学最近倡

6、导教师学习新课标,认真研读后, 我从中受益匪浅。我就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形成与开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 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国语言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 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 交际能力。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 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 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 然后融会贯

7、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 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 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 “读”并不看重,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 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 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 遗忘很快。现在好多教师在执教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交流,抽学生轮 流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 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 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提供的相关 信息。整堂课内

8、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 很多。外表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 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局部学生甚至一节课 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 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 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 量应在万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 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 味、情趣和文气。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

9、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 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 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 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 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读书”, 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 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局部作业。为此,要儿童的经验和体 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 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 盾。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

10、文观,生 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 活之中,走进自然,走近生活,融入社会。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气氛下,需要老 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 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第三篇最近,我认真研读学习了 2022年新课程标准。学习后, 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新课标增强了指导性。新课标的改革明确提出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 程度,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难,而 过去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这也对应着双减精神的落地。学生 只需要专注于简单常规题,把他们学的更加扎实即可,不必 去钻过深过难的知识。二、新课标将更加突

11、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将更加突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要让学 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数学能力来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新课标给出的导向很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 实际应用。这是不是给我们一些启发,未来应用类的题目会 多一些,多学科联合类的题目也会明显增多,试题也会更加 灵活多变,让学生可以运用数学能力解决生活和其他领域的 问题。我们会发现现在试题文字量增大了,学生能把它读懂, 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其实就是在考察数学在实 际生活当中的应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各个知识点 的时候,都要主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知识点,它是怎么来 的,它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被提出的,

12、它还可以怎样被 应用。学生只有回归课本,多结合生活场景去思考,才能把 这类题学好做好。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魅力, 而不是陷入到没有实际意义的难题中。三、试题命题指导更加重视概念定义的考察。课标中指出: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考察对数学概念、性 质、关系、规律的理解、表达和应用,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 过程,防止死记硬背、机械刷题。新课标更加重视对概念定 义的考察,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刷题和死记硬背。所以我们要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多思考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应用, 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文字局部也就是概念定义关系的理解,认识到知识才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各种数学题。四、学习总目标的内容和20n年大致是相同的。学习总目标的内容和2011年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增加 了几句话,措辞也进行了修改。总目标的第三条2011年的 表述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022年变成了 “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由增强变成了建立,先建立起学生学好数学 的信心,然后再说增强的问题。这也给我们一些启发,该怎 样建立学生的信心呢?我认为不要做太多的偏题、难题、太 抽象的问题,如果问题太难了,学生每做一道都不会,自然 不会喜欢数学,甚至厌恶数学,肯定没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所以以后的数学会不会和生活更贴近呢,让学生能够直观的 感受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