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2023年修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选官制教案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2023年修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选官制教案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2023年修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选官制教案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2023年修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选官制教案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2023年修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选官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中国选官制教案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尹凤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识记古代中国选官制的演变。2、能力目标:理解古代中国选官制演变的原因及其演变趋势,能正确评价科举制。3、情感与价值态度:通过古代选官制度的学习,树立重视知识和人才的意识,增强制度自信。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中国选官制的演变2、难点:科举制被废除的原因及评价策略讲述法、分析法、情景再現法、问题探究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教学设计与过程导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明确学习目标,强调本课的重难点。提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过渡:首先

2、我们学习世官制。古代中国选官制的演变(一)、世官制提问:世官制的特点是什么?(世袭,血缘)讲解:世官制是贵族政治的体现。盛行于西周,促进了奴隶社会的发展,但是容易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局面,容易产生分裂割据势力。过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走向了衰落。诸侯为了增强实力改革变法,重用人才,出现了新的选官方式,例如自荐和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但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到了汉武帝时创立了察举制。、察举制提问:察举制选拔的方式和依据是什么?(举荐 德才)察举制同世官制相比有何进步?讲解:打破血缘世袭,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当时是比较完

3、善的选官制。过渡:但是察举制的选拔方式是举荐,如果你是地方官员你有可能举荐是么样的人?请阅读材料会带察举制有何弊端?讲解:材料一反映了任人唯亲,材料二反应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材料三反应了举荐的人才名不副实。过渡: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魏政权为了增强实力,选拔人才,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哪么这种制度是怎样选拔人才的了?、九品中正制讲解: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选官的方式是评定授官,最初选官依据是德才和门第,但后来选官时 重门第,这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寒门是指中小地主,又称庶族,士族是指大地主。政权被世家大族把持。过

4、渡:随着庶族经济力量增强,参政的意识增强,统治者为了打击士族,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创立了科举制。、科举制讲解:科是分科,举是指考试,选拔的方式是考试,标准是择优录取。过渡:这一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科举制的演变讲解:(1)、创立和发展(隋唐宋)。(2)、明清:八股取士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答题形式:八股文清末:、1905年废科举,开始推行近代教育体系提问:请大家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实,想一想科举制为何被废除?考试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被废除了吗?讲解:材料表明,明清的八股取士,考四书五经,答题形式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近代工业兴起,需要大量的实用人才

5、,而科举制不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1905年废科举,开始推行近代教育体系。科举制被废除,但是考试选拔方式并没有废除,大家想想为什么考试方式没废除?相对客观公正。所以被称之“中国第五大发明”。过渡:科举制从建立到1905年被废除,总共存在1300多年,哪么科举制有何影响了?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评价科举制?科举制评价合作探究:科举制的影响。讲解:材料一体现了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在一起,因为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有利加强中央集权。“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可以看出科举制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官员

6、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追求公平公正,影响深远(欧洲文官制度现今高考制度)。明清以前科举制主要体现其积极作用。材料二中的“天下英雄,入吾毂中”表明了科举制的目的是为皇权服务的;“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表明了科举制发展到了明清局限性体现的愈来愈明显,束缚读书人的思想,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 过渡:到此我们学完了几个重要的古代中国选官制,那么通过古代中国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古代中国选官制

7、的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古代中国选官制的演变的趋势讲解:1、选拔标准:由血缘家世门第演变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血缘世袭、地方举荐等演变为公开考试。3、选拔原则:由封闭走向制度化,逐渐公平公开。4、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过渡:到此我们学完了古代中国选官制的主要内容,下面进课堂小结。请大家迅速的阅读教材想想本课主要讲了哪些问题?课堂巩固:学生一起完成1、(2023四川文综卷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3、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4、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