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2023年6月修订)8岁寒三友-《墨竹图题诗》_第1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2023年6月修订)8岁寒三友-《墨竹图题诗》_第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2023年6月修订)8岁寒三友-《墨竹图题诗》_第3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2023年6月修订)8岁寒三友-《墨竹图题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 8单元第2课 1. 2课时 课 题墨竹图题诗课 型阅读课设计者巫 江所在学校龙泉驿区同安小学校学 习 目 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感悟“竹”的象征意义。感受郑燮对苍生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继续学习并尝试进行书画欣赏,感受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书画的魅力。体会和感悟象征、借物抒情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继续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3个,写字3个。理解“疾苦、思绪、夜不能寐、毅然、得罪、特立独行、岿然不动”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重点体会和感悟象征、借物抒情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难点体会郑燮对苍生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学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课

2、件和学习题单学生1.读熟课文(先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2-3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3.勾画字词(生字用圆圈,词语用横线,句子用破浪线)4.记住生字(拼读,去拼音读,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写法,在书上扩词三个)5.学习词语(读词两遍,理解意思,不明白的查阅工具书并摘抄在书上)6思考课后问题,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7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或粘贴或做简要摘录。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引入(5分钟)1.知道联系今天继续学第八单元-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

3、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2欣赏竹子的图片。3.了解背景请你介绍下作者的创作背景。(指名介绍)4.认识作者关于作者郑燮你知道什么?你以前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指名介绍)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郑板桥的诗画。1.集体读单元题目,课文题目。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3.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4.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

4、播。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联燮为“书画史”二、初读(15分钟)1.读准字音预习时是不是读好了课文,我们来听听看。分大组分段轮读课文。(倾听学生朗读并记录没有读准的内容。指名生评价。补充评价生没有说到的内容。)2.理清思路快速浏览课文,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概括内容根据老师的板书归纳本诗的主要内容。(指名2人后集体练说)4.交流困惑预习时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议一议。(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师巡视指导。)指名各小组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梳理问题并相机引导处理简单问题。重点引导解决:

5、郑燮为什么听到竹子萧萧的声音,就想到了受苦的老百姓。(指名交流收集的资料并回答问题,小结。)过渡:初读课文就到此,关于课文的事件和人物,关于其他不懂的疑问,我们下节课继续去做研究。下面,一起来积累课文的字词和句子。1.朗读课文,倾听,评价。2.浏览各段,思考段落意思,交流想法。聆听并评议。3.思考答议课文重点内容。 4.在小组里交流预习时的困惑,相互解疑。三、积累(20分钟)1.读记生字看到课后生字条,一起来读一读。指出:“仓”是平舌后鼻音,再练一练。一起来写一写“萧、吏、仓”。(师板书,生举手书空)关于这几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给“萧、吏、仓”组词,引导辨析意义。抽读正音,全班齐读。衙(

6、y) 斋(zhi) 燮(xi) 号(ho) 赈(zhn) 济(j) 遂(su)2.读议词语预习时你积累了哪些词语,读给大家听。(思绪万千、夜不能寐、放赈、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岿然不动)重点提醒。这些词语中哪些是自己不能弄懂的?(指名生交流并引导解疑。如生没有不懂得词语师可追问相关重点词语的意思、近反义词,或让生选词造句)3.摘抄字词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在课堂积累本上完成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积累。1.拼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写字,组词,交流辨析方法。2.读自己勾画的词语(学生这样组织语言:请大家看到第几段)其他生聆听并补充勾画自己没有勾到的词语。交流预习时不能弄懂的词语意思,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相关造句

7、练习。3.在课堂积累本上抄写生字每个3遍,词语1遍,佳句2句。四、精读(35分钟)(一)整体回顾回顾上堂课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一起来做回顾。(二)品析诗画1、合作学习:(1)引导学生阅读“诗画赏析”第二段。组内讨论: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结合: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为何被罢官?(从中体会到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2)回扣诗文,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2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3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1句是

8、实写、第2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4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三)品评人物过渡:应该说学到这里,同学们都对郑板桥先生产生了崇敬之情、此时,你想对郑板桥说点什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练习单,把你想说的话写上去。(四)升华主题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一)整体回顾个别讲述、集体讲述课文主

9、要内容。(二)品析诗画1.自读,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预设:郑板桥是一个关心老百姓的人。郑板桥是一个老百姓的父母官。郑板桥是一个不畏权贵的好官。2.结合欣赏内容,再次理解诗句。3.思考,找到文中相关的描写。4.对比、体会、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三)品评人物拿出你的练习单,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四)升华主题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1、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五、拓展(3分钟)郑燮诗画欣赏会(有感情朗读评析)竹石 郑燮 篱竹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片绿阴如洗,立根原在破岩中。 护竹何劳荆杞?千磨万击还坚劲, 仍将竹作芭篱,任尔东西南北风。 求人不如求已。题画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